5—函谷關

大秦管道上,一行三千人,浩浩蕩蕩前行,除去徐福親自挑選的二千練氣士,還有一千大秦銳士護送,負責駕車夜宿等事項。

這兩千練氣士,修爲境界不等,除去徐福,修爲最高者是煉氣七階,最低者,亦有四階,可謂是秦國練氣士的中堅力量,此次出海遠行,修爲太低,人太多並沒有多少意義。

這日,車隊離了咸陽,一路向東行駛,驀然,整個車隊躁動不安,隱藏在周圍的衆多練氣士亦是心神劇震,扶蘇坐在第二駕馬車中,亦被這聲洪亮震天的殺聲驚動。

“殺”

僅僅只是一聲厲吼,其中殺氣之盛,戰意之強,讓所有練氣士震撼不已,紛紛,猜測,難道有人人造反不成?

這等威勢,非有十萬軍隊不可有。

“殺”

突然,護衛在車隊中間的大秦銳士厲喝出聲,似乎與那喊殺聲遙遙呼應 驟然間,天地間殺氣瀰漫,戰意滔天,一千大秦銳士之勢,竟絲毫不弱,與之對峙。

“怎麼回事?”扶蘇走出車廂,卻見大秦銳士人人肅穆,自成放陣,長戟高舉,步伐沉重,戰意昂揚。

“難道?”扶蘇心下有了猜測,舉目遠望,卻見前方有一關隘,勢極險,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易守難攻。

“公子,確實是到函谷關了!”不知何時,徐福也走了出來,神色肅穆,“所有人,列陣。”

“是”伴隨着徐福一聲大喝,衆多散亂的練氣士亦是快速結陣,緊隨前方千人軍陣,大步向前。

常人只知大秦銳士於函谷關外死戰向前,又有多少人知,大秦多少練氣士死於函谷關上,爲大秦銳士征戰開闢道路,凡大秦之民者,皆是血烈之士,無一例外。

此情此景,扶蘇心神劇震,難以自抑,胸中似有一團火在燃燒,那是秦國六世,刻在血液中的魂,大秦三千軍陣,便已如此,不知昔年百萬秦軍征戰天下,是何等的蕩氣迴腸 ,大步向前,扶蘇步伐鏗鏘,大步走到軍陣前面,三千軍陣,齊齊佇立。

利劍出鞘,扶蘇拔出腰間佩劍“湛盧”,高舉向天,大聲道:“諸位將士,今日,隨吾過函谷”

“願隨公子,願爲公子戰,願爲大秦戰。”

三千軍陣,無論軍士或者練氣士,高聲吶喊,聲震八方。

函谷關,曾經禁受了多少戰爭,這裡對秦國來說,就是最後的關隘,函谷在則秦國在,函谷失則秦國失,六國多次攻到此處,最後卻鎩羽而歸,秦國曾多少人出此函谷,歸來又能剩下多少。

此地埋葬了太多將士,如果說天下哪裡在戰國期間最有名,非函谷莫屬,四次六國合縱攻秦,其參戰國家之多,兵力之強,首屈一指,無可出其右者。

扶蘇馳馬當先,脊背挺得筆直,一種無聲無息,但是卻清晰存在的東西蔓延開來,那是一種氣勢,扶蘇從來沒有想過,不過僅僅三千的大秦銳士,就能讓自己體會到這種氣勢,那是雖千萬人吾亦往亦的氣勢,在此面前,一切進犯之敵,無論多寡,我大秦人人可殺之。

這是一種膽氣。

大秦以一國敵六國,大秦血烈勇氣,非同小可,大秦虎狼之名,非是虛名。非如此,大秦豈能克天下而統九州。

一行三千軍向前,函谷關上,早已有軍士報告,關門大開迎接衆人,函谷關守將與城關處迎接大軍。越往前走,函谷關上殺聲越高,宛如天地之所在,無不是戰場,此乃函谷關外,經年殺聲震天所至。

直到今日,函谷關上依然不時傳出一聲聲殺,那是無數軍隊於此留下的精氣神,鬥志昂揚到歲月都難以磨滅。剛纔震動衆人的那一聲殺,亦是如此。

扶蘇帶着三千軍向前,跨過函谷關,沒有停留,亦如當年出關征戰的大秦銳士,今日扶蘇受命,於海外斷絕天界人間通道,與當年將軍受命征戰沙場,何其相似相近矣。

扶蘇走在前面,他有些明白了,自己那位父皇的感受,有這般所向披靡的大秦銳士,該是何等的底氣啊!

大出函谷,征戰四方,平定六國,一統天下。

跨過函谷關,便是一處平地,視野開闊,地域寬廣,乃一處絕佳陳兵佈陣之地,昔年六國與此,陳兵百萬。

“國師。”扶蘇輕聲叫了徐福一聲,“我現在有些明白,爲何父皇永遠那般有底氣了!”

徐福微微一笑,點頭道:“公子,以後,秦國百萬大軍,都是您的底氣。”

“不。”聽聞此話,扶蘇沉默許久,直到三千軍遠離函谷,步入一片密林中,“亂世兵家,盛世儒學,以後,不能再起兵戈了。”

“是啊,天下苦戰久亦。”徐福想到了一些事情,沉聲道:“陛下統一六國,本來就是要止戈生息的。”

“嗤”

二人正說話間,忽聽見一聲空氣撕裂聲,徐福面色大變,大聲叫道:“公子小心。”同時一把抓住扶蘇右手,用力一拖,將扶蘇拉至一旁,這才堪堪躲過。

衆人大驚失色,迅速變陣,將扶蘇徐福圍繞在中央,防備着周圍的突襲。

衆人定睛望去,頓時吃了一驚,剛纔那導致空氣撕裂的暗器,竟然是一把斧子,勢大力沉,將一顆大樹劈開,斧刃深陷地下。

“童琛!”練氣士中,有人驚訝不已,似是認識這把大斧的主人,這一下,衆人都朝他看去。

“淩空,你知道他?”徐福沉聲詢問,看向那個名叫淩空的大秦練氣士,扶蘇也有有些印象,因爲這支隊伍中,七階練氣士不算多,只有12位,淩空恰好是其一。

“嗯,他是雍天的部下,也是七階煉氣士,不過比我要強些。”淩空回答道。

時爲盛夏,天氣炎熱,此時竟然吹起陣陣冷風,刺骨異常,如同步入寒冬一般,淩空臉色一變,倒吸了一口冷氣,道:“飛寒!”

扶蘇面色肅然,沒想到,這第一次刺殺阻擊,就在函谷關外。

14—惜見公子人如玉12—趙陌54—旗幟30—夜襲43—亂世之人22—無愧天下人,卻愧無愧人。47—雲岫初霞40—贈禮42—釣魚41—瀟瀟雨落35—漫天飛雪37—入六階25—張良54—旗幟27—惑亂之術。24—一言退敵3—廣告天地19—老人孩子。48—以身作餌39—王李之爭32—縱橫棋盤世界37—入六階22—無愧天下人,卻愧無愧人。56—火與劍38—戰鼓錚錚17—山有扶蘇9—黃土一培葬人生15—法相之爭12—趙陌19—老人孩子。16—逐日何問3—廣告天地55—月下松明4—他無需長大41—瀟瀟雨落52—舌辯24—一言退敵47—雲岫初霞34—縱橫之劍16—逐日何問39—王李之爭35—漫天飛雪33—坤方鼎26—民豐國富20—魏武卒40—贈禮25—張良24—一言退敵27—惑亂之術。43—亂世之人29—人間風,腰間酒。4—他無需長大49—君臣相知46—大梁開頭25—張良20—魏武卒25—張良25—張良48—以身作餌17—山有扶蘇52—舌辯1—泰山封禪21—將軍吳起27—惑亂之術。10—祭祀神音56—火與劍38—戰鼓錚錚50—八面玲瓏19—老人孩子。31—圍殺徐福3—廣告天地42—釣魚29—人間風,腰間酒。33—坤方鼎16—逐日何問56—火與劍51—做生意5—函谷關55—月下松明1—泰山封禪16—逐日何問36—一步一佝僂15—法相之爭54—旗幟1—泰山封禪28—蛇電梭46—大梁開頭27—惑亂之術。31—圍殺徐福24—一言退敵6—阻擊37—入六階23—洛陽牡丹殘45—凡事,當喜怒不形於色。7—麒麟法相23—洛陽牡丹殘25—張良6—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