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對於始皇帝而言不過是又一次失望罷

趙泗狐疑的看着王翦,總感覺事情有些不太對勁。

來到大秦這麼久,趙泗也算是清楚李信崛起的具體經過。

狄道侯李瑤之後,天生富貴,叔叔是戰神李牧,家學淵源。

李信是個不折不扣的二代,不管是從權利還是從家學傳承。

因此李信的作戰方式和李牧的作戰方式極度相同,其實說白了就是倆人的根子是一樣的,家學傳承一致,一個師傅教的,最終領悟出來的戰術自然也就殊途同歸。

李信少年從軍,有背景,有家學,很快就在軍中嶄露頭角,爾後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衆所周知,始皇帝他就喜歡年輕人。

年輕且屢戰屢勝的李信受到了始皇帝的青睞,在始皇帝的支持之下,少壯派和老成派的權力鬥爭正式打響。

年輕一代的將領以李信爲首,老生代將領則以王翦爲首。

在伐楚之前,李信未嘗一敗,戰果赫然,伐楚之戰,始皇帝陷入了猶豫之中。

李信和王翦都宣稱擁有必勝的把握。

只不過王翦要六十萬兵馬,而李信,只要二十萬兵馬。

始皇帝最終選擇了李信。

六十萬兵馬和二十萬兵馬之間的差距可想而知。

彼時大秦正致力於滅亡六國一統天下,打仗,打的就是後勤。

四十萬的人數差距和後勤差距,縱然李信看起來有些託大,可是面對李信曾經戰無不勝的戰績,始皇帝還是選擇了相信。

少壯派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勝利,

於是李信興師伐楚,率二十萬大軍,和蒙恬兵分兩路,攻克平輿,寢丘,鄢郢,連克楚軍數城,楚軍只能疲於奔命。

但好巧不巧,昌平君在這個時候於秦軍後方郢陳起兵謀反,郢陳附近故楚和故韓貴胄紛紛響應,李信大後方生亂,後勤中斷,李信不得不調頭平叛,項燕抓住機會,尾隨三天三夜,因此李信大敗。

李信的失敗並不僅僅是因爲輕敵。

因爲郢陳是秦國的領土,昌平君還是始皇帝特意派到郢陳安撫當地百姓的。

這次失敗以後,李信又跟隨王翦幾次攻滅天下以後徹底銷聲匿跡。

“李信就算輸,也只是輸給了項燕,難道對付一羣穢人還會失手麼?”王翦注意到趙泗狐疑的目光哼哼了一下。

“總感覺不太對勁,據我瞭解,伐楚兵敗,陛下並未責罰隴西侯,隴西侯後來爲何銷聲匿跡了?”趙泗看向王翦。

王翦聞聲,知道唬不住趙泗這小子,微微嘆息一聲幽幽開口。

“你應該知道,隴西侯伐楚之時,我稱病卸甲歸鄉的事情吧?”王翦開口問道。

趙泗點了點頭。

王翦老神自在的靠在輪椅之上目光有些唏噓。

“彼時的李信未嘗一敗,老夫又何曾輸過?

論資歷,他於我不過一後起之秀。

論能力,他和我之間最多不分伯仲。

論功勞,陛下親政,掃平阻礙,我出了不少力氣,滅國之功,我同樣不差他分毫。

六國間,唯楚大也,爲將者,何人不想攻滅楚國一證武功?”王翦搖了搖頭。

“這麼說老將軍當時是在賭氣?”趙泗開口問道。

王翦剛想說彼時情況複雜,沒那麼簡單,但是轉念一想,卻又點了點頭。

“也能這麼說吧。”

“後來隴西侯伐楚兵敗……陛下因此而殺昌平君和昌文君,你應該聽說過吧。”王翦開口問道。

“知道,隴西侯兵敗以後,陛下親自請您出山。”趙泗看向王翦。

王翦沉默了片刻卻搖了搖頭。

“其實李信兵敗以後,陛下不僅沒有責怪他,甚至打算讓他再伐楚國。

二十萬兵馬不夠,那就四十萬,四十萬兵馬不夠,那就六十萬。陛下看重的是李信這個人。”王翦眼中帶着些許怪異的神色。

“那爲何隴西侯……”趙泗適時開口。

“伐楚一戰,心氣打空了……”王翦沉默半晌搖了搖頭。

“因此陛下才不得不請我出山。”王翦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伐楚兵敗以後,隴西侯請罪,但此戰敗非戰之罪,陛下沒有責罰,是隴西侯自覺辜負陛下,一意請辭。”王翦陷入了沉默。

“這樣的話,那我大概就清楚了。”趙泗點了點頭。

始皇帝選擇了李信,因此王翦賭氣,選擇了辭官歸鄉的方式給始皇帝上眼藥,一點面子都沒給始皇帝。

因此李信的勝利對於始皇帝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李信自己也明白這個道理,少年英才,兵進千里,攻無不克,可惜卻功虧一簣,兵敗歸國。

然而就算如此始皇帝依舊沒有怪罪李信。

面對讓他丟了大面子的屬下,始皇帝的第一選擇並不是問罪而是安撫。

二十萬不夠,那就四十萬,四十萬不夠那就六十萬!

衆所周知,始皇帝是個犟的。

王翦辭官歸鄉,一點面子都沒給始皇帝留,以始皇帝的性格,除非沒有任何選擇,否則大概率是不會低頭的。

始皇帝是要爭這口氣的,但是奈何李信把心氣打空了,他爭不動了。

始皇帝被逼無奈放下身段親自去請王翦出山,王翦志得意滿,裝逼打臉的橋段終於大功告成,智商重新佔領了高地的王翦才意識到自己犯下了怎麼樣的錯誤。

挑皇帝裝逼打臉是吧?

因此王翦在同意領兵出征以後,立刻做出了種種應對措施以自污,希望自己不要落得一個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

事實證明,始皇帝沒有那麼小氣。

於是王翦功成,楚國滅亡,王翦成爲了大秦獨一檔的存在。

所謂的明哲保身,也需要君王能夠聞琴知雅意。

而在楚國滅亡以後,始皇帝依舊沒有放棄李信。

在後續一統天下的過程中,依舊對李信多有重用,可惜,李信再也沒有了單獨扛起統領一軍的自信。

從戰績上來看,伐楚以後攻滅燕國和齊國的戰爭中,李信表現的依舊是那麼一往無前銳不可當。

可惜,他的心氣已經空了,一心請辭,始皇帝在他失敗以後給了他機會,在被臣子裝逼打臉以後依舊願意給李信很長的恢復期。

但是李信終究不是那個戰無不勝意氣風發的少年,始皇帝或許有遺憾,也或許有憤怒,總之就這麼任由李信銷聲匿跡。

對於始皇帝來說這算不了什麼,無非就是信任之人再一次讓自己失望罷了,他早已習慣。

但是……不對啊。

趙泗看向王翦:“那既然如此,我和隴西侯非親非故,又如何請的動隴西侯?” “你只說爲陛下分憂,隴西侯必然是願意死而後已的。”王翦笑了一下。

趙泗點了點頭。

李信雖然伐楚戰役失敗,但是能夠在大秦一統天下如此高烈度的戰爭之中封侯,並且攻滅數國,欺負一下鬆散不成組織的穢人也確確實實是手拿把掐了。

嗯……這樣一來,東夷那邊就沒什麼好顧慮的了。

只不過對於王翦刻意提到李信,趙泗心裡還保存着幾分狐疑。

他總感覺,如果當年的事情這麼簡單,王翦這個老狐狸應該不至於如此,無非是成王敗寇罷了。

和王翦的對話,趙泗總能夠感覺到那麼一絲絲的愧疚。

心裡帶着疑慮從王翦的府邸離開,趙泗還是決定去隴西侯李信家裡看一看。

客觀來說,這也是一個悲情將軍。

他的能力絕對是毋庸置疑的,就這麼銷聲匿跡,確確實實有些浪費了,雖然趙泗知道的人才很多,但是人才這東西,從來不會嫌多。

而在趙泗離開以後,徒留下一人坐在輪椅之上的王翦,招呼着隸臣將自己推到庭院之中。

閉目,陷入了沉思。

人老了,總是會懷念過去,越老,以前的記憶似乎就越發清晰。

他對於李信,乃至於對於始皇帝,當然是有愧疚的。

因爲,他提前預見了昌平君的反叛。

始皇帝彼時在清除大秦的外戚勢力,其中楚國外戚以昌平君和昌文君爲首。

此二者何人?

呂不韋死後,昌平君和昌文君是大秦的二號和三號人物。

同時,還是楚國的王室。

秦楚聯姻向來久矣,畢竟一個是虎狼之國,一個是蠻夷之國,都不受中原諸國的待見,只能自己玩,因此秦國之中,楚國的外戚勢力極其嚴重。

始皇帝在沒有完全清除外戚勢力之前對楚國動手是極不明智的選擇,這對於王翦而言太過於急促。

並且始皇帝還做出了一個極其錯誤的選擇。

派遣昌平君去安撫郢陳,要知道郢陳可是楚國的舊都。

讓昌平君一個楚國王室,楚考烈王之子去楚國舊都安撫楚人,這和讓老鼠進了米缸也沒有區別。

在始皇帝下達決策以後,王翦就預感到了問題所在。

只是這個時候的他並未被始皇帝選擇,賭氣的他選擇了稱病歸鄉。

對於王翦而言,這一切本該是可以避免的。

也正因爲如此,李信的兵敗以後,他才驚覺,自己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開心。

在如願以償的接過伐楚重任以後,王翦才意識到自己做了一件怎麼樣的蠢事。

王翦不僅謀兵,在於謀國,李信只能看到戰場,而王翦能看到更多,這是王翦和李信的差距。

於是功成以後,伴隨着李信的自暴自棄,一顆新星的隕落,以及始皇帝坦蕩的大度,那一絲愧疚時常縈繞在王翦腦海之中。

甚至於後來王翦都主動出面替始皇帝勸說李信,可惜最終也是不了了之。

有的人能夠很快從失敗之中走出,有的人不能。

人老了,快死了,就總想着有什麼能夠彌補那些細微的遺憾。

拋開立場的對立,王翦也不得不承認李信的才能。

最起碼比自己家的傻大兒強的多,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能夠代替自己成爲柱國之臣的人。

不管是從私德還是從任何一個角度。

而另一邊……

趙泗乘車,行進許久,來到了隴西侯李信的府邸遞交了自己的拜貼。

“上卿?趙泗?”李信眉頭微皺,對於這名字略顯陌生。

很顯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一直關注朝堂上的消息,尤其是李信。

自從退隱歸鄉以後,他已經很久沒有主動打聽過朝堂上的事情,曾經的一切對他而言宛若一場幻夢。

“就是先前出海歸來,帶回來三種仙糧的童子,咱們家種的還有呢。”李信的兒子李超站在旁邊爲李信開口答疑。

“如今這位上卿可是炙手可熱,據說是陛下最親近的大臣,就連忠信之臣蒙毅都有所不及。

李信撇了一眼自己的兒子沉默片刻開口道:“迎客!”

李超應聲,派家中隸臣通報接引。

不消片刻,一副人模狗樣看起來容貌異於常人,身軀魁梧不似凡人的趙泗已經踏入廳堂之內。

李信在打量趙泗,趙泗也在打量李信。

如今的李信已經年至中旬,四十多歲的年紀看起來更加沉穩,面目剛毅,五官比較立體,銳氣十足,不過精心修剪整齊的鬍鬚卻讓這份銳氣稍減,體態則較爲魁梧,哪怕是坐着趙泗也能看的出來,最起碼也是一個身高七尺的大漢。

只不過容貌體態只是外在,哪怕再怎麼精心裝飾,但是那一絲沉暮之氣也十分明顯。

“見過隴西侯。”

“見過上卿……”

互相行禮以後,趙泗被邀請坐在客位,有使女前去取來酒水點心。

酒水,飲宴,互相熟悉,簡單的介紹環過去以後,趙泗開門見山,表明了自己的來意。

“實不相瞞,今日冒昧拜訪隴西侯,實乃有事相求。”趙泗看向李信。

李信皺眉,似乎有些不喜。

“我已經卸職,上卿找錯人了。”李信搖了搖頭。

“此事實非爲我,而爲陛下,時風雨飄搖之際,陛下無人可用,因此我纔不得不冒昧打擾隴西侯。”趙泗反手一個道德綁架。

王翦說對付李信很簡單,只需要告訴他爲了陛下即可。

果然,趙泗一說,李信原本不耐的神色就消失不見,只不過略微沉吟以後卻又發出一聲嗤笑。

“陛下已經一統天下覆滅六國,大秦又有徹侯坐鎮,坐擁雄兵百萬,何來風雨飄搖?”

趙泗聞聲,臉上露出了笑容。

看樣子,隴西侯李信,不涉朝堂之事久也。

嗯,那就更好糊弄了。

第260章 李斯陷入了沉思!第544章 如今之大秦!第429章 你來當趙王如何?第102章 趙泗沒來的第一天……第293章 和項羽的第一次見面第162章 零戰損的海戰第183章 張良的自我懷疑,天命真的在秦?第278章 父親,我和二哥現在誰的產業更大呢第274章 睡不着,根本睡不着!第315章 歸至咸陽第372章 鄒奉,我走了,但沒完全走。第439章 泗乃長子,朕甚愛之!第81章 王翦的指點。第349章 趙泗啊趙泗,要注意嘴臉啊!第369章 崔家族滅,劉邦建殺業第499章 大父真是料孫如神!第479章 張良死,天下定!第147章 印刷術和造紙術的作用!第415章 我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第387章 算緡告緡頒佈第134章 陛下,這就是戰爭!第215章 衣錦還鄉!第198章 始皇帝的震怒,徹查東郡!第24章 父說不肖父,大父說不必肖父第118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508章 趙泗之勇力,征服老上單于!第120章 始皇帝發現了華點!第531章 天下的改變第26章 萬一弄出來了呢?第218章 張蒼:來捉我真的要這麼大動靜麼?第119章 始皇帝續命計劃30最終版!第90章 趙泗向學第395章 冒頓:搖人,給我搖人!第179章 天命在秦,謠言的不攻自破!第128章 卑微的墨家,趙泗成了香餑餑!第86章 恐怖的畝產!第225章 第一站,彎彎第288章 始皇帝臉上的姨母笑第199章 石見銀山和左渡金島找到了!遠海探第260章 李斯陷入了沉思!第29章 咱們家不缺錢!第125章 送別!第192章 刺王殺駕!第285章 趙泗舉鼎!第92章 史無前例大豐收,羣臣失態!第73章 朕之功,何在?第509章 孔雀國?那就打!第361章 張良:我必須思考這是不是我此生僅第365章 李相實在是卑微習慣了啊!第500章 準備開溜的始皇帝第277章 劉邦的衣錦還鄉記第85章 上架感言第272章 劉邦:大丈夫當如是!第65章 醫家駁雜,始皇遭殃第181章 錦衣衛的提議!第382章 一年結束,新年已至!第475章 天下震動,人心更易第41章 你果然善射!第117章 始皇帝的惡趣味第464章 融洽的爺孫關係!第424章 介紹一下,這是朕的孫子!(爲暖陽第103章 沙丘?這地方可不興走啊!第297章 會稽大清洗第460章 趙泗哭窮第160章 徐福的意外來了!第466章 嫡庶之辯,太子太孫二儲共立。第258章 趙泗再次成了蒙鼓人第41章 你果然善射!第538章 變法成!第440章 新吏和新法第265章 殺趙高於王前第277章 劉邦的衣錦還鄉記第124章 全員惡人的老祖宗!第244章 捉了吧!第384章 鋼鐵冶煉,火器和火藥。第193章 刺客服誅,李斯震怒!第391章 時間飛逝,秋日將至。第455章 你想一統百家?第372章 鄒奉,我走了,但沒完全走。第534章 逼宮?龍王……始皇歸來!第373章 和扶蘇的第一次見面第297章 會稽大清洗第520章 大朝會,帥師伐國和單身稅第141章 始皇帝的評價,絕!斷子絕孫的絕!第440章 新吏和新法第390章 無聊的政治鬥爭第466章 嫡庶之辯,太子太孫二儲共立。第453章 捷報傳咸陽!第179章 天命在秦,謠言的不攻自破!第224章 一個月第482章 五匹小馬再次向李斯招手!第538章 變法成!第134章 陛下,這就是戰爭!第86章 恐怖的畝產!第329章 王綰辭相!第27章 這分明是石頭!第508章 趙泗之勇力,征服老上單于!第526章 釋奴令頒佈,趙泗託樑換柱!第392章 對於始皇帝而言不過是又一次失望罷第516章 沒有人可以左右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