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

扶蘇苦笑一聲,眼中神采黯淡下去,搖頭道:“這恐怕不行。”

“大秦給不出這麼多錢。”

“這些年大秦各項工程不斷,我雖不知少府具體情況,但想來不會有太多富餘錢糧,不然大秦也不至多次徵收口賦。”

“再則。”

“大秦律法嚴明。”

“不支持給錢,更沒有理由。”

“孔子曾說過:‘不患寡而患不均’,大秦就算能給關中民衆錢糧,到時關東民衆又會如何看待?情緒沸揚之下,若爲奸人教唆,恐會落得天下生亂。”

“給錢是萬萬不能夠的。”

嵇恆微微額首,對扶蘇的說法很認同。

大秦現在的確給不出錢。

也不能給!

大秦這龐大的官僚體系,就靠壓榨社會底層維持,若是將部分錢糧分發給底層,只怕本就艱難維持的朝廷,會在瞬間崩裂瓦解。

給錢也亂法。

從各種角度而言,直接給底層分發錢糧,對大秦是小利而大害。

扶蘇目光狐疑的看向嵇恆,這麼淺顯的道理,自己都能看的出來,嵇恆不可能看不出,爲何他還會提出‘給錢’的建議?

嵇恆挪了挪身子,側身躺在躺椅上,用手枕着頭,開口道:“按你的話,大秦眼下給不出錢?也給不了?更沒法給?”

“的確如此。”扶蘇點頭。

“那先不論給錢與否,我再問一個問題,少府眼下有剩餘錢糧嗎?”嵇恆道。

扶蘇眉頭一皺,這已涉嫌大秦機要,本不該對外泄露,只是見嵇恆神色肅然,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道:“敖倉那邊還存有不少錢糧。”

“不過除非面臨生死危機,不然敖倉積攢的錢糧,是斷不容妄動的。”

聞言。

嵇恆微微點頭。

他自是知曉敖倉的存在。

他也並未打敖倉的主意,只是想知曉大秦國力。

嵇恆道:“所以你能動用的錢糧有限。”

扶蘇無奈的點點頭。

嵇恆輕嘆一聲,揉了揉額頭,揶揄道:“始皇還真是夠大方的,兩手一攤,錢糧是分文不出,就指着我自己去變出來。”

扶蘇乾笑一聲,沒有去接話。

他倒不覺得始皇不想給,而是實在給不出。

給少了,沒用。

給多了,朝廷撐不住。

甚至最後兜兜轉轉,只能繼續加賦於民。

這顯然不是始皇想見到的。

嵇恆見銅爵放在地上,眼中露出一抹肅然,沉聲道:“世間熙攘皆爲利來利往,而今天下有錢萬事好,無錢萬事休。”

“始皇既不給錢糧,那就自己想辦法。”

“搞錢!!!”

聞言。

扶蘇連忙道:“大秦眼下租賦稅都很高,朝廷恐不會同意徵收口賦。”

“我來之前,父皇曾說過,是大政小改。”

嵇恆微微額首。

他自是清楚這個情況。

大秦這幾年租賦稅都很高,已沒有太多提高空間,若是再增加,只怕政令剛下發下去,地方就瞬間暴動舉事了。

這也是大秦當下癥結所在。

朝廷維持龐大的官僚體系需要大量錢糧,加之又有各項大工程要修建,同樣需要耗費大量錢糧,底層的血汗早已抽乾。

就算想加徵,也徵不上來。

他也不會這麼做!

嵇恆道:

“有錢好辦事。”

“因而必須要搞錢。”

“眼下朝廷不發,又不能殃及民生。”

“那就只剩兩個辦法。”

“兩個?”胡亥驚呼出聲。

他前面一句話都不敢說,也以爲嵇恆已無計可施,沒曾想,嵇恆張口就是兩個辦法,這屬實給他驚住了。

扶蘇也面露異色。

嵇恆沒有理會,自顧自道:“第一個辦法,是印錢。”

“印錢?”扶蘇一愣。

嵇恆道:“大秦的錢幣太少了,根本滿足不了民衆日常所需,而秦半兩爲國家貨幣,因而只要能多造一枚秦半兩,大秦也就多一枚錢。”

聞言。

扶蘇若有所思。

但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他沉思道:“大秦眼下生產的銅鐵,大多用在兵械跟農具上了,目前沒有那麼多銅鐵用於鑄造秦半兩,短時想提高也不太現實。”

嵇恆輕嘆一聲。

扶蘇顯然沒意識到‘秦半兩’的價值。

他其實也可以理解。

自周代以來,天下貨幣雜多,各國錢幣的形狀也不一,如鏟幣、刀幣、環錢等,而且流通範圍普遍不大,因而世人更推崇以糧食及布匹爲幣。

即以物易物。

大秦上下也都深以爲然。

因而朝廷對鑄造秦半兩並不上心,除了開國時宣佈秦半兩爲天下統一貨幣,除此之外,便再也沒提及過貨幣,也很少大肆鑄造,就算有鑄造,也鮮少超過百萬枚。

但相對大秦兩三千萬人口,這點錢幣根本就不夠用。

貨幣乃經濟的血液。

大秦顯然忽略了貨幣本身的價值。

大秦作爲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思想觀念上依舊沿襲着過去,這其實也不能過於苛求,但擁有如此大的貨幣利器,卻一直閒置不用,屬實是有些浪費。

嵇恆深吸口氣道:“朝廷上下低估了秦半兩的價值。”

“過去天下之所以盛行以物易物,主要是因各國貨幣不同,互相也不能流通,因而地方更習慣以物易物。”

“而今天下一統,秦半兩爲統一貨幣。”

“貨幣壁壘已被打破。”

“大秦印出的任意一枚秦半兩都是錢!”

“大秦明顯忽略了這點。”

“這種忽略並非只有當代,秦半兩自創立以來,存世已有130餘年,但唯有秦惠文王時大肆發行過秦半兩,其餘時候,秦半兩都只被當做輔幣。”

“這明顯本末倒置了!”

“大秦若重視秦半兩發行,根本就不至落到如此地步。”

“大秦是少錢,但並不缺錢。”

“大秦若把金人十二,鑄成秦半兩,不知可少徵多少口賦,也不知能從商賈手中購買多少商品。”

“懷璧而不自知,讓人貽笑大方。”

聞言。

扶蘇心中微動。

他感覺嵇恆所說有些道理。

只是以物易物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想用秦半兩替代,恐要花費不少時間。

嵇恆點到爲止。

並沒繼續沿貨幣多說。

以糧食布匹爲交易基準進行交易,顯然是朝廷各級官吏樂於見到的,因爲布匹糧食是實打實的,就算出現貶值,物品卻是實打實的,但貨幣不一樣。

貨幣隨着發行只會不斷貶值。

大肆推行秦半兩,於公有利,但於私不利。

實則是與‘民’爭利。

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02章 爭鋒(三)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217章 扶蘇的政見!(求月票)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101章 爭鋒!(二)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175章 子嬰!(求訂閱)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292章 隱宮!!!(求訂閱)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31章 隔牆有耳!(求收藏,求追讀)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112章 斷姓絕祀!(求訂閱)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105章 氣數已盡,註定當亡!(求訂閱)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502章 民爵成!(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