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治理!有治,還要有理!(求訂閱)

嵇恆並未說謊。

貨幣本身就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

從秦朝統一貨幣,再到劉邦分封諸侯,各地諸侯王、鉅富商賈私鑄貨幣,到漢文帝下放鑄幣權,漢景帝打壓諸侯,收攏貨幣權,再到漢武帝劉徹解決了諸侯王的問題,又通過一系列手段,摧毀了富商豪強,徹底收回鑄幣權,最終確立‘三官五銖錢’制度。

自此貨幣真正完成了大一統。

從合到分再到合。

這場貨幣一統的‘戰爭’,整整持續了一百多年。

大秦現在同樣在走歷史的道路。

秦一統天下,只完成了地域上的統一,‘書同文,車同軌’等大一統制度,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而天下真正落實大一統落實的,還要等到漢武帝時期。

在秦始皇到漢武帝這一百多年間,便一直是中央跟地方,民間跟朝廷的對抗。

這場戰爭還要持續很久。

若是扶蘇沒有正視起來,忽略了貨幣的重要,早晚有一日,會跌倒在這上面,貨幣事關着經濟,經濟乃一個國家的命脈,若是貨幣不能一統,所謂的大一統,只是個空架子,華而不實,外強中乾。

嵇恆道:“不要把貨幣看的那麼簡單。”

“秦的大一統,遠沒有到放鬆的時候,更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甚至只是剛剛開始。”

“書同文,車同軌,纔剛剛邁進。”

“想要讓天下真正一統,還需要三代、五代,甚至更多代君主去達成,就如秦一統天下一般,是奮六世之餘烈,而想完成真正的大一統之制,同樣需奮多世之努力。”

“容不得半點鬆懈。”

“更容不得半點懈怠疏忽。”

“貨幣其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若是不重視貨幣,大秦遲早會吃大虧的。”

“始皇蘭池遇襲,其實觸及的不深,很多人都沒有意識,但實則這已顯露出了一些苗頭,便是貨幣變得不值錢的局勢下,人命會如草賤。”

嵇恆一臉肅然。

扶蘇正襟危坐,不苟言笑。

他自然是看的出來,嵇恆對這個話題很認真,也很在意。

嵇恆站起身,負手而立,冷聲道:“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始皇的很多政策,都頗爲受人詬病。”

“但始皇的着眼點,不是這些人能看到的,他謀得非是一時,而是萬世。”

“你以爲始皇所說,其爲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當真只是說說的?”

“始皇是真有如此想法!”

“也真這麼做的。”

“放眼過去,天下一直都是小農經濟,自給自足。”

“尋常黔首除了購買糧食、鐵器和交稅之外,生活中基本是用不到貨幣的。”

“天下一統以來,固然是百廢待興,但天下經濟其實一直都很雕敝,也並未得到真正的發展,這主要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大秦‘萬象更新’,徵發了太多黔首去服役,導致地方人口不足,甚至空有兩三千萬人,但落在地方卻是‘地廣人稀’。”

“而另一方面則是大秦的重心都在恢復農業生產上。”

“所以大秦這些年,各種興修水利,疏浚河流,修建道路,很大部分原因,都是爲了更好的進行農業生產,這其實也算是一種路徑依賴。”

“畢竟大秦一直遵循的便是‘耕戰’!”

“但天下不可能一直這樣的。”

“過去商品買賣,基本都只存在於城邑。”

“然而隨着天下真的穩定下來,底層民衆或多或少會漸漸存下一些財富,在過去,他們用不到多少貨幣,但隨着經濟發展,商品交易的逐漸繁榮,各種商業稅也如火如荼,而在這種情況下,天下對貨幣的需求量是極具加大的。”

“這纔是六國貨幣復起的原因。”

“大秦的經濟再凋敝,再怎麼被壓制,相較於戰亂時候,終究是有發展的,天下這麼大,經濟一旦流通起來,需要的貨幣量同樣很大,而且大秦的體制,其實就是一個大撒錢的體制,這也註定了,大秦的貨幣流通量會很高。”

“而這也是大秦日後需考慮的。”

“大秦真正完成了大一統,要怎樣對天下進行治理。”

“如今這個危機並沒有爆發,因爲大秦缺少錢幣,而且很長一段時間,至少數十年內,大秦都不會面臨這種問題,因爲隨着大秦對天下控制力加強,地方的需求會不斷擴大的,即便貨幣大量鑄造,朝廷徵收的大量商稅,也會將這部分超發的貨幣消化掉。”

“錢幣的質量越來越高,鑄幣的利潤就越來越低,也能一定程度降低供給。”

“再加上等到天下真正安寧下來,各種制度逐漸完善下,國庫便會開始瘋狂的存錢,像個貔貅一樣,只進不出,也會減少貨幣的流通量,但這種局面是不持久的,一旦開啓戰事,或者是朝廷有什麼重大的工程要啓動,便會對天下大撒錢。”

“天下錢幣流通量太大,也就會導致通貨膨脹。”

“這的確會稀釋持有者的財富,但最終受害的還是底層民衆。”

“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錢少了不夠用,多了會傷害到天下,但那個度卻很難把控。”

“大秦有一條律令,便是可以通過獻錢幣來獲得爵位,這也會導致,貴族貪官污吏,之前靠着鑄錢聚斂鉅額的財富,到日後再用交錢的方式,來逃脫法律的制裁,甚至是對抗朝廷。”

“律法同樣要與時俱進。”

“治理,治理。”

“除了‘治’,還要有‘理’。”

“若是‘理’跟不上,所謂的‘治’,便是無頭蒼蠅,矇頭亂撞,早晚會出大問題的,而‘治’是官府需要去解決的,但‘理’卻未必要落到官府頭上。”

“而是當落在‘學室’上。”

“不過我並不喜歡‘學室’,因爲學室是培養官吏的,大秦需要提出並完善‘理’的,當是另外一個場所,我更願意稱其爲‘太學’。”

“太,凡言大而以爲形容未盡。”

“大秦需要這樣的一座純學術類的‘太學院’。”

“這些人求的不是官,而是天下道理,這跟政治無關,而是關乎着世界宇宙的運行,洞悉宇宙之規律併爲天下所用。”

“治是實踐,理是理論。”

“唯有理論跟實際結合,才能讓大秦走的更遠,而非是盲人摸象,根本不知自己在摸什麼。”“就以貨幣來講。”

“想要治理其實很容易。”

“等到天下安定,以秦軍之實力,足以壓制關東,到時強行收回鑄幣權,天下又有誰有異議?若有,殺了便是,若是還有地方勢力不甘心,私下偷鑄,或者是朝廷不放心,認爲這些貪官污吏、富商豪強聚斂了太多財富,已經能夠威脅到朝廷,大手一揮,直接摧毀便是。”

“天下誰敢有異議?”

“治就這般。”

“但如何將天下理順,如何讓天下經濟走向正軌,讓天下始終朝着一個正確卻合適的方向進發,這就不是拍腦門都能確定的,也不是生出個什麼想法,下到政令,就能讓天下按照自己預想一般進行,這是不可能的。”

“始皇做不到。”

“你做不到,其他的秦皇帝也做不到。”

“天下也無人能做到。”

“因而這時就要集天下之所長,讓一部分人去替朝廷想一些‘理’,然後朝廷再根據這些‘理’權衡利弊,最終以最符合朝廷預想的去推行。”

“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不走錯路。”

“或許這些編織‘理’的人未必真就符合實情,但在一代代人的補齊下,這些‘理’會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充實,留給大秦改善的機會也會越多。”

“不要太過迷信個人智慧。”

“羣策羣力纔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石。”

“治理天下,靠官吏就足夠了,但天下是會變的,就如這天氣一樣,時刻在變,有朝一日朝廷跟不上變化,或者徹底抑制不住變化,那天下自會亂起來,而且會亂的一發不可收拾,光靠官吏是治理不好天下的。”

“官吏是隻懂治的,他們大多不懂‘理’。”

“理關乎着天下發展。”

“發展纔是天下和平階段的常態。”

“只不過大秦過去並沒有考慮過,甚至始皇也沒有考慮過,始皇所想,僅僅是沿襲舊制,大力發展農業,同時遏制商業手工業,讓天下儘可能的保持在過去的狀態,如此一層不變的情況下,大秦可輕而易舉的坐穩天下。”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

“就如周公分封天下時,他想過日後會羣雄逐鹿?”

扶蘇默然。

他沉思了一下,搖了搖頭,凝聲道:“先生的建議,大秦當另外建一座高等學室,遠高於現在的學室,而且以研究‘道理’爲主?”

嵇恆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他看向扶蘇,問道:“你可想過,若是大秦不對天下進行壓制,任由商業,手工業發展,天下會變成何等模樣?”

一語落下。

扶蘇一下子懵住了。

“不進行壓制”他下意識搖頭,因爲這不可能,若是不進行壓制,天下根本養不活這麼多人,但他又轉念想到,若是當真如此,天下會如何?

最終。

扶蘇搖了搖頭,苦笑道:“扶蘇想不出。”

嵇恆笑了笑,又道:“那你預想的情況下,大秦最長治久安是何等模樣?”

扶蘇沉思了一下,開口道:“應當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民衆都豐衣足食,天下太平安定。”

“太空了。”嵇恆道:“也太過理想了。”

“那先生心中,天下最終的模樣會是怎樣?”扶蘇好奇的問道。

嵇恆緩緩道:“隨着手工業、商業的迅速發展,天下越來越多人去到城邑,在城邑中生活,並通過各地的學室知識,一代代的積累突破下,不斷推動各類技術進步,農業進步,從而實現了糧食高產等等,不過這些都只是基礎。”

“天下真正的模樣其實是個金字塔形。”

說到塔型,嵇恆面色一沉。

他似想到了什麼,凝聲道:“通過學室知識的一代代累積,最終這些知識多到不再是一個人就能輕易掌握,甚至就不是一個人能完全掌握,而是要陸續分化成各類專精的知識,知識壁壘越來越高,越來越高,對人的知識量越來越大。”

“大到讓社會直接分層!”

“自此,天下徹底進入到穩定狀況。”

扶蘇一臉疑惑。

嵇恆沒有理會,繼續道:“如今手工業,商業發展很緩慢,等到日後手工業,商業徹底發展起來,而這也意味着,進入的門檻會不斷拔高,最終的進入門檻,甚至會高到唯有進入‘太學’,甚至是隻有‘太學’中十分頂尖的存在,才能進行最尖端的手工業商業活動。”

“也是從這時開始。”

“天下普通人形成正式分流。”

“最先進的、最頂端的,根本就不是底層人能觸及的,甚至連基本認知都沒有,而這部分頂端的存在,通過知識的壁壘,輕易的收割底層人的錢財。”

“而這一切都會被認爲是理所當然的。”

“大多數底層人只能在一些常見的手工業商業中內卷,從而謀取一些立足之本,但這類人已很難再如過去一般,輕而易舉的躋身到高位,甚至是直接就沒有這個可能了。”

“在普通人那邊,由此形成了金字塔。”

“頂層掌握着最先進的技術,而且是底層難以攀附,甚至是隻能仰望,並甘於爲獻上自己的財富,只爲享受那些先進技術。”

“而中層跟底層,則是不斷內卷。”

“試圖實現階層躍升,以及維護自身財富。”

“但在朝廷的有意控制調節下,中層會不斷的返貧,底層會不斷的崛起,從而形成中層跟底層的不斷輪轉,而且這個輪轉會很快,如此能極大的保證底層跟中層的情緒,也避免天下出現大的失控。”

“如此情況下,天下也就真正的安定下來。”

“底層始終有上升空間,中層大多無法躋身到頂層,又要時刻擔心自身返貧。”

“高層頂層坐擁大量財富,笑看底層跟中層互相競爭。”

“天下階層始終在動態流動中,只是因知識壁壘越來越高的緣故,產業越來越高端,越來越難進入,越來越多人會認清到現實,也認識到自己就是‘打工人’的命運。”

“那是知識付費的時代。”

“天下的階層流動,只會在中下層。”

“但高層跟頂層的大門同樣敞開着,甚至是就那麼赤裸裸的放開着,但想要進入,必須要極強的能力,以及掌握極爲恐怖的知識,不然就只能幹看着,連踏上的門檻的觸碰不到。”

“這就是社會發展到極致的未來。”

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238章 扯扶蘇的虎皮!(第二更)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57章 帝國的傲慢!(求收藏)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2章 天之變局,尚未始定!(求收藏)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216章 帶大秦銳士回家!(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476章 決裂?!(第一更)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238章 扯扶蘇的虎皮!(第二更)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105章 氣數已盡,註定當亡!(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175章 子嬰!(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216章 帶大秦銳士回家!(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82章 一切只是開始?!(求訂閱)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19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