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

頓弱撫着鬍鬚,雙眸很是平靜。

他已察覺到了。

隨着陛下的轉向,朝廷內外將會發生不小的變動,他察覺到了,姚賈同樣也察覺到了,因而這次才這麼主動的獻計獻策,爲的便是儘可能的討好陛下,避免自己日後在朝堂陷入尷尬處境。

他執掌御史府,已犯下不少錯。

尤其是前面雲夢附近對官吏的清理,附近的監御史無一例外全部出事,他作爲御史大夫難辭其咎,因而這段時間基本謹言慎行,也決然沒有再主動開口納言的心思,只想安穩的退下去。

只是方纔聽到姚賈的主意,最終還是決定多說幾句。

以表露自己的忠秦之心。

嬴政神色複雜的看向頓弱,沉聲道:“愛卿此話怎講?”

頓弱拱手道:“姚典客的建議是極好的,只是其中還有一些細節可以注意。”

“殷通、李默等人在地方多年,對地方的情況瞭解很多,如果將朝廷以‘東南以天子氣’爲由,向六國餘孽發難的消息透露給他們,他們定然是能很快明白過來。”

“正如姚典客所言。”

“殷通等官員多半跟六國餘孽還有聯繫。”

“或許等朝廷出手之時,他們會立即派人去傳信,將朝廷的舉動告知,甚至很有可能把這一切事情,都推爲被逼無奈,最終六國餘孽的確會很憤懣跟不滿,但兩者之間的關係卻未必不能得到緩和。”

“因爲利益尚在。”

“而且因朝廷出手,地方貴族數量變少,殘餘下來的貴族,能分得的更多。”

“甚至.”

“這還有可能是跟殷通等人親近的六國餘孽,故意借朝廷之力殘害其他貴族,用以吞併打壓異己,等到事情結束,關東六國餘孽之力的確會變小不少,但若是從原本零零散散數十家,變成幾家獨大,這恐反倒對朝廷不力了。”

“雖然這種可能性並不大。”

“但不得不防。”

“而且只要殷通等人解釋得當,未必不能把此事暫時揭下。”

“所以臣認爲當有所後續。”

“臣之後續,便是將此事告知給殷通等人,看其後續舉措,若是他們依舊暗中傳信,說明這些人同樣暗藏私心,跟六國餘孽勾結很深,根本不會因此事而改變,若是他們得知消息,卻選擇按兵不動,任由朝廷出手,那便可證明,殷通等人的確跟六國餘孽非是一條心。”

“提前得知消息,卻不對六國餘孽講,無論最終如何辯解,都會成爲六國餘孽的心刺。”

“何況這本就是朝廷釋放出的善意。”

“讓其能將功補過。”

“朝廷給出如此明顯之意圖,他們定然能反應過來,今後也能更精心爲朝廷做事。”

“這便是臣的想法,還請陛下斟酌。”

頓弱緩緩一禮,重新坐回席上。

嬴政略作沉思,對頓弱的建議也頗爲贊同。

“其他愛卿是何看法?”嬴政道。

李斯道:“臣認爲御史大夫之言乃正直之言,當採納之。”

“臣附議。”

“臣附議。”

“.”

其他臣子也跟着贊同。

“既然諸位愛卿都無異議,那朕同樣採信。”嬴政笑着道。

隨着姚賈跟頓弱的開口,朝廷對殷通等官員招出的六國餘孽,已有了切實的應對。

很快。

清剿藏匿於山澤湖海六國餘孽的事就此定下。

由楊端和、陶舍領軍,領兵近萬人,全部撒向附近的山川。

至於殷通會不會提前通風報信,或者早就跟六國餘孽串通好了,嬴政跟大臣都沒有質疑過,因爲朝廷是會審訊這些抓捕過來的六國餘孽的,一旦抓到的六國餘孽數量太少,或者並無多少大族,那定然會歸罪到殷通等人頭上。

殷通就算再膽大,也斷不會拿自己性命開玩笑。

入夜。

殷通徹夜未眠。

他早就將家中隸臣全部安排出去。

時刻盯防朝廷的一舉一動,但凡朝廷有出兵的跡象,就會立即差人,將消息通知給項氏等大族,同時並附上一份書函,用以解釋這次的變故,儘可能的把自己摘出去,同時把問題歸咎到那些被抓的官員身上。

就在這時。

殷通的門外突傳出一陣敲門聲。

本就沒什麼睡意的殷通,聽到這道敲門聲,渾身汗毛瞬間豎起,整個人心神一緊,他下意識想要讓下人去開門,但轉念似想到了什麼,擔心是六國貴族派人過來,因而也是多了一個心眼。

自己去到了門口。

殷通朝屋外高聲道:“何人在外敲門?”

“中車府令趙高。”門外的聲音冷冽的傳來。

聞言。

殷通心神一凜。

卻是不知趙高前來所爲何事。

他目光飛速轉動,僅僅幾個呼吸間,就把自己可能出的事,全部想了一遍,但依舊沒想到,趙高爲何會來找自己?難道是陛下對自己等人給出的名冊不滿?想要捉拿自己?

一念至此。

殷通心神徹底惴惴不安起來。

他懷着忐忑不安的心緒,將屋門打開了。

“殷通.見過中車府令,不知中車府令,半夜來找下官,所爲何事?”殷通顫巍巍道。

趙高上下打量着殷通,自是看得出殷通的緊張。

他冷笑一聲,淡淡道:“郡守用不着緊張,你呈上去的那份竹簡陛下很滿意,念及你是初犯,而且跟六國餘孽牽涉不深,日後還要繼續在地方爲官,因而在跟一衆大臣商議後,決定不公開那份名冊。”

“啊?”殷通一愣。

趙高的話,完全出乎殷通意料。

甚至是始料未及。

只是他也有些不解,朝廷不對六國餘孽動手,那陛下這麼勞師動衆又所爲何事?

但面上殷通還是感激涕零,他朝始皇居住的行宮深深一躬,感激道:“臣感恩陛下諒解,臣對陛下有愧。”

趙高在一旁冷冷的看着。

等殷通說的差不多時,這才繼續道:“朝廷的確不會按那份名冊動手,但並不意味着不會對六國餘孽動手,六國餘孽一直爲朝廷大患,繼續任其流竄關東,只會讓關東局勢更加惡化,所以必須要剷除。”

“那”殷通滿眼驚疑,隨即是想到了什麼,心中陡然一驚,試探的問道:“難道朝廷手中有更詳細的六國餘孽下落?”趙高冷聲道:“這就用不着你打聽了。”

“下官失言。”殷通連忙道。

趙高冷哼一聲,對殷通的態度有些不滿,但還是沉聲道:“本官這次過來,是來代爲傳話的,這次的事算伱戴罪立功,陛下不會予以太多追究,而且念在你態度很好,陛下也不願讓你爲難,因而跟朝臣商議了一番,決定這次清剿吳越之地,以‘東南有天子氣’爲由,這是這些六國餘孽自己送上來的藉口,朝廷又如何能不用?”

“此中用心,郡守當能明白吧。”

殷通面色一滯。

他狐疑的看了趙高几眼,又在心中琢磨了一下,似反應了過來,臉上略帶幾分驚喜道:“下官明白。”

“請長吏替我回陛下。”

“臣一心爲秦,絕不會跟六國餘孽媾和,也絕不會有任何包庇。”

“請陛下放心。”

聞言。

趙高滿意的點點頭,道:“知道就好,天色不早了,郡守早點休息,我還要將這個消息傳給其他官吏。”

聽到趙高的話,殷通心頭一動,問道:“不知知曉其中內情的除了下官,還有哪些?”

趙高目光深邃的看着殷通,似做出了一番糾結,緩緩道:“自是你們郡上的其他官員,你們這些人倒是挺會察言觀色的,看到陛下有意整頓關東吏治,便立即換了風舵,還知道轉嫁禍端給六國餘孽。”

“你們可真是有心計。”

聞言。

殷通不敢接話,賠笑道:“長吏說笑了,下官當真是之前對此不知情,這也的確是下官的失察。”

趙高冷哼一聲,並沒有繼續多說,直接揮袖離開了。

殷通目送着趙高走遠。

等趙高不在視野,殷通目光陰沉下來。

他反覆捉摸着趙高的話,心中卻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殷通低聲道:“朝廷這次真的是爲了整頓吏治而來?而從這名宦官口中,朝廷已然是放過了我們,至少不會太過怪罪,就算有責罰,也不會殃及性命,這倒是一個好消息,我這心也可以放下來了。”

“但聽這意思,朝廷似對我們的‘棄暗投明’很欣賞,甚至願意保一下我們。”

殷通摸着下巴,有些驚疑不定。

他回到屋。

將屋門緊緊的閉上。

在這一段時間內,他也漸漸回過味來。

殷通凝聲道:“朝廷恐是故意將這些消息透露給我們的,在試探我們的反應,若是我們按原本的計劃去傳信,只怕根本逃不過朝廷眼睛,但若是不傳信,那就意味着,六國貴族會慘遭重亟,日後若查到我們沒有提前告知,六國貴族恐會嫉恨我等,到時我們跟關東貴族之間,反倒會越發水火不容起來。”

“朝廷好深的算計。”

“這是根本不想我們跟六國貴族關係緩和。”

“想借着這口由頭,將我們之間的關係越發撕裂,從而讓我等只能儀仗朝廷。”

殷通很快就理清了其中的狀況。

他冷笑一聲。

心中對此是不以爲然。

但對於朝廷的做法,他自是欣然接受。

相較於徹底倒向朝廷,朝廷主動替他們遮掩,反倒更合他們心意,這樣一來,他們也有藉口去搪塞六國貴族了,避免日後爲這些貴族嵇恆,他們可是甚至六國貴族在關東的影響力,若是真的逼急了,這些人是什麼都做得出來的。

不過

想到趙高臨走時說的話,殷通神色也有些凝重。

因爲趙高明明白白的說了,這次朝廷就是爲整頓吏治而來,那就意味着,朝廷是爲他們而來的,只是他們擔心自己出事,提前把禍水引到了六國貴族身上,這個消息若是爲六國貴族知曉,定然不會放過他們。

但殷通卻也知曉。

無論是自己,還是其他得知消息的官員,都不會把此事透露給六國貴族的。

他們豈會讓自己身處險地?

隨即。

殷通目光一凝。

既然朝廷願意替他們遮掩,他們還用不用去告訴六國貴族呢?

殷通在腦海思考着。

如果去傳信,不僅容易爲朝廷盯上,到時只會引火燒身,畢竟派人通知取消,跟派人通知六國貴族風險可不一樣,前者只需派人去通知早前就安排好的人,而後者卻是要自己傳話出去。

而且

看朝廷的樣子是不會透露那份名冊的具體內容,哪也意味着外界是不知曉上面具體內容的,而趙高說的朝廷爲整頓吏治而來,同樣可以爲他們辯解,他們是知道朝廷來勢洶洶,所以最後不得不壯士斷腕,將這些人給供了出來,以求自保,但並未透露六國貴族信息分毫。

他們之所以出事,是朝廷暗地查出的。

跟他們無關。

何況會稽郡縣上下這麼多官吏出事,六國貴族有何理由遷怒到他們頭上?

想到這。

殷通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六國貴族自己散佈謠言,最終引禍上身,這是咎由自取。

他們反倒是因此備受了牽連。

一念至此。

殷通心緒徹底平靜下來。

六國貴族的死活,他根本就不放心上。

一些喪家之犬罷了,若非在地方有不小聲勢,跟不少官員有所勾連,他堂堂郡守,又豈會看他們臉色?眼下朝廷出手,將六國貴族囂張氣焰徹底打壓,他反倒能加強對地方的掌控。

再則。

他們不是不想傳信,是爲官府監視,不敢向外傳。

至於六國貴族被抓,會不會在獄中供出自己,殷通絲毫不擔心,從趙高的話語中,他已聽出來,朝廷不會因此治罪自己,反倒是想利用自己,來制衡六國貴族在地方尾大不掉的狀況,所以任憑六國貴族如此撕咬自己,只要自己堅決不認,自己就不會出事。

這纔是趙高來傳話的真正意思。

他已全部明白過來。

殷通擡起頭,看了看天色,遲疑一下,謹防生出變故,連忙派人去通知其他官員,讓他們等會去郡府會事。

他有要事相商,而且要越快越好。

遲則容易生變!

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27章 你把我當豎子?!(求收藏)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176章 亂秦之策!(求)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447章 皇帝着眼的當是天下事!(求訂閱)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193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六千字第一更)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118章 千年的懸案!(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54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求收藏)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175章 子嬰!(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244章 敲打趙佗!(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247章 一切要有度!(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