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回 遭敕書制軍親草奏 繁市面總督坐花船

曾國荃這天拜折進京之後,因爲行轅尚未設定,便在天皇府中安宿。到了半夜,忽得一個怪夢,夢見一位白髮老人,引他重到花園之中,指指地下,向他說道:“你白天所得的那些財物,不及這地下的東西遠甚。”曾國荃當時不知是夢,正想問明原委,突見那個白髮老人,忽向地下一撲,頓時將他驚醒。曾國荃暗忖道:此夢來得奇怪,這個老人,不知是神是妖。他既對我這樣說法,或者沒有什麼壞意。至於我白天所得這座府中的那些財物,本是無帳可查的東西。鮑春霆每破一城,準他手下兵士搶劫三天,朝廷不見得沒有風聞的。朝廷對於老鮑,都能如此寬大爲懷,我既辛苦了幾年,至今始將南京克復,公理私情,我得這一點點的東西,也不爲過。且俟明天,讓我命人在那老人所指的地方,掘出一看再講。曾國荃一個人忖上一會,方纔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即帶幾個心腹戈什哈,去到花園,按照夢中老人所指之處,掘了下去,仍是太平天國的玉璽二方,金印二方。曾國荃不禁大喜道:“金印倒還不甚希奇,這個玉璽。確是天下聞名的奇物,讓我貢獻朝廷,便可掩過其餘財物。”

曾國荃打定主意,忙將玉璽二方,金印二方,復又專折送往北京。沒有半月,即奉上諭,優加褒獎。

上諭裡的大意是:賊據金陵,已有十二年之久,一旦蕩除,實由曾國藩調度有方,謀勇兼備所致。兩江總督曾國藩,著賞加太子太保銜,賞戴雙眼花翎,錫封一等侯爵。署浙江巡撫曾國荃,著賞太子少保銜,賞戴雙眼花翎,錫封一等伯爵。其餘有功人員,着曾國藩會同曾國荃查明奏報,分別優賞。曾國藩、曾國荃,並着迅速到任,辦理善後事宜等語。曾國荃既封伯爵,滿城文武官員,都來道喜。曾國荃一一慰勞之後,單問蕭孚泗道:“老典的毛病怎樣了,此次攻克南京,你與他的功勞,真是不小。”

蕭孚泗見問,起初猶是含糊答應,及至曾國荃再三盤問,蕭孚泗方纔試淚道:“已經不幸了。”

曾國荃大驚的問道:“你在怎講?”

蕭孚泗道:“昨天晚上,創處潰裂業已火毒攻心,竟於今晨二時去世了。”

曾國荃聽說,目視徐春榮太息道:“杏翁,果然被你言中了。”

徐春榮道:“爲國捐軀,李也不枉這一死了。九帥只要替他優請卹典,也是一樣。”

曾國荃連連點頭道:“這個自然。可惜他沒後人,不然至少可得一個男爵。”

蕭孚泗接口道:“老典雖沒兒子,他的妻子,尚在青年,標下打算接她到家,一起同居。”

蕭孚泗尚未說完,滿座人衆,無不稱讚蕭孚泗爲人大有義氣。

徐春榮等客一散,便向曾國荃告辭,要回劉秉璋那裡。曾國荃忙阻止道:“杏翁不能就走,一則此地善後諸事,家兄還要借重長才。二則仲良不久可得江西藩司之缺,何必多此往返。三則杏翁此次替我計劃軍事,很有大功,我當給你一個明保。”

徐春榮笑謝道:“明保一層,萬請不必。我因老母年高,即日便要呈請終養。仲良老師既有贛藩之信,我在此地候他就是。”

曾國荃因見徐春榮答應一時不走,立即辦了一份公事,委他辦理南京全省營務處之差。徐春榮再三推辭,不肯到差。曾國荃道:“這末且等家兄來到再說。”

沒有幾天,曾國藩已由安慶來到南京,因見善後事大,一面拜折到任。一面問曾國荃病體怎樣,可能支持去到浙江到任。

曾國荃道:“浙江善後的事情,現由季高在辦,兄弟實在不能支持,打算奏請給假回籍養病。”

曾國藩點頭道:“這樣也好,你既回去,可以將頭一批的老湘軍,帶了回去遣散。”

曾國荃聽說,自然照辦,即日回湘而去。

曾國藩一等曾國荃走後,便催徐春榮快去到差,以便襄辦善後諸事。徐春榮仍然不肯答應,說來說去,只等劉秉璋到來一見,就得回籍。曾國藩沒法奈何,只好將那營務處的差使,另行委人。那時兩江總督衙門,即由天皇府改造。犒賞克復南京將士的款子,已由新任藩司發放。

這天曾國藩正在親自批札公事,忽據一個戈什哈稟報,說是,僞忠王李秀成、已被蘇撫李鴻章的部下生擒到來。

曾國藩聽說,不覺以手加額道:“此人擒到,大事方纔算了。”

曾國藩說着,即命快把李秀成帶上,由他親自審問。等得李秀成帶上,曾國藩見他神色雖然有些沮喪、一切舉動,尚覺鎮定。便問李秀成道:“你的罪案極大,既已拿到,有何說話。”李秀成朗聲答道:“逆犯自知所犯,確屬難赦。如果大帥能夠網開一面,貸我一死,我當分別函知各處部將,不必再抗官兵。大帥這邊,也好免得躁心。”

曾國藩想了一想道:“這末你且將供狀寫好,果有法子可想,本部堂就貸你一死,也非難事。”李秀成聽說,馬上磕上一個頭,提筆就寫,一連寫了三天,約有四萬多字。

第四天,李秀成正在寫他供狀的當日,忽見一個戈什哈進來報告曾國藩道:“頃據密探來報,說是僞幼主洪福-,已由他們的逆黨擁護,躥入江西廣信境內去了。”

那個戈什哈說完,又見曾國藩似乎在生氣的說道:“贛撫沈葆楨,所司何事,這樣大案,爲何不來移知於我。我既做此兩江總督,責任所在,不敢放棄。”

又見曾國藩說完這話,即命戈什哈呈上紙筆,立即在擬一個奏稿。

李秀成忽將寫供的筆,停了下來,向着曾國藩說道:“大帥大可不必躁心,洪福-既到江西,照我揣度,保護他的不是聽王陳炳文,便是來王陸順德。只要我一紙書去,定能教他們縛了洪福-來獻。”

曾國藩不等李秀成說完,也把手上的筆放下,朝着李秀成微點其首的說道:“你能辦好此事,本部堂自然可以把你將功折罪。”

李秀成聽了大喜,立刻寫了兩封信,一封給陳炳文,一封給陸順德。

曾國藩親自看過,發文營務處去辦。便笑問李秀成道:“你們的那個四眼狗陳玉成,此人十分來得,現在究在何處?”李秀成忙答道:“他在婺源,大帥如果要他,我也可以將他招至。”

曾國藩搖搖頭道:“此人殺人很多,不能赦他。”

曾國藩剛剛說到此地,忽見一個戈什哈送進一封公事,曾國藩接到手中,拆開一看,見是鮑超前來報捷的公事。內中說是七月初一,破賊於撫州許灣地方,斬首四萬,同月初六,破賊於東鄉、金-兩縣,現將擒獲的僞和王吳大鼻,押解來轅云云。

曾國藩看完公事,命將吳大鼻帶上。戈什哈出去帶人的當口,曾國藩趁空問李秀成道:“這位吳大鼻,你可認識,他的手下,究帶多少賊兵。”

李秀成答道:“吳大鼻是三等王位,他的手下,約有十萬人數,他在賊中,很有面子。”

曾國藩還待再問,只見戈什哈已將吳大鼻帶上。誰知吳大鼻見了曾國藩倒還不甚害怕,一見李秀成,早已遠遠的雙膝跪下,稱着李秀成道:“王爺在此,吳某叩見。”

李秀成見了吳大鼻對他如此恭敬,生怕曾國藩見疑,誤了他的性命,連連阻止吳大鼻道:“我已被拿,現蒙曾大帥恩典,可以貸我一死。你快快叩見曾大帥,只要你供得好,或者也能保得性命,也未可知。”

吳大鼻聽說,又朝李秀成恭恭敬敬的叩上一個頭道:“王爺吩咐,吳某怎敢不聽,否則吳某必死,決不敢向清朝官府乞憐的。”

此時曾國藩見李秀成還有這般勢力,便將要赦李秀成的心思淡了下去。當時便隨便問了吳大鼻幾句說話,吩咐綁出梟首示衆。又將李秀成發交首府審問。

李秀成一見曾國藩將他發交首府,便知沒有命了,當時即向曾國藩磕上幾個頭道:“逆犯也知罪在不赦,起初還望大帥法外施仁,得保一命,現在是無望的了。”可憐李秀成的了字,尚未出口,兩隻眼眶之中的淚珠,早已簌落落的流了下來。

曾國藩也不答話,單將所擬的奏稿,拿在手中,自顧自的踱進簽押房裡,命人將徐春榮請至,即把所擬奏稿,交給他看道:“沈葆楨太瞧不起我,杏翁且看了此稿再說。”

徐春榮忙把奏稿接到手中一看,只見最主要的幾句是:臣前因軍務緊急,雖奉四省經略大臣之命不敢受,現因辦理兩江善後事宜,業已到任,對於敕書之語不敢辭。

原來清朝的總督和巡撫,雖然都是二品大員,對於本省的權力是同樣的,可是皇帝給他們兩個到任去的教書,總督的權力,卻優於巡撫,總督敕書上的說話是:爾到任之後,可盡心督同巡撫辦理本省之事,亦須和衷共濟。巡撫敕書上的說話是:爾到任之後,凡事須秉承總督辦理本省之事,毋得自專。這樣一分,總督可以挾制巡撫,巡撫不能抗拒總督。清朝末葉的總督,對於巡撫,總是客氣,從無照敕書上所載,行過事的。

當時的曾國藩,他雖有好好先生、忠厚待人的名譽,但是他對於大清會典的例子,真是爛熟如泥。他因江西巡撫沈葆楨,也是一位中興功臣,且負知兵的好名聲,深恐沈葆楨,將來對於他的公事,不肯事事依從,因此在奏摺上提到敕書之話,並非預爲安個根子,猶之乎百姓對於官府存一個案的樣子。誰知那位沈葆楨,也是一個強項的人物,自知力有不逮,趕緊請開缺而去。

當時徐春榮看完奏稿,沒甚說話。曾國藩方問道:“我的主要句子,杏翁瞧見了沒有?”

徐春榮微笑道:“大帥的意思,職道略略知道,不過我料沈中丞,一定不來違反大帥的。”

曾國藩聽說,也微微的一笑道:“只要如此,我自然與他和衷共濟的。”

徐春榮也問道:“大帥既將李秀成發交官府,可是不肯貸他一死麼?”

曾國藩點點頭,即將吳大鼻害怕李秀成的事情,告知徐春榮聽了。

徐春榮聽完道:“保留李秀成是個辦法,殺了李秀成也是一個辦法。”

曾國藩道:“現在捻匪之勢不小,倘將李秀成留下,從好的一方面看呢,讓他前去收拾餘燼,自然是事半功倍。倘從壞的一方面看呢,狼子野心,難免不去與捻匪會合,那就是養癰成患的政策了。”

徐春榮笑上一笑道:“職道是百姓一方面的觀念,大帥是朝廷一方面的觀念,倘若易地而言,大帥或者贊成職道之話,也難說的。”

曾國藩聽了大笑道:“杏翁真直心人也,此言一點不錯。”徐春榮道:“聽說四眼狗現在婺源一帶,猶在負隅。南京城內的人民,遭此大劫,只要西風一起,即有號寒啼飢之嘆。職道本是在等敝老師來此一見,就要走的。那知敝老師遲遲吾行,不知何時纔到。”徐春榮說到這句,不覺失笑起來道:“職道因爲那個四眼狗,如此愍不畏法,日來似有撫髀之嘆了呢。”曾國藩聽說撲的一聲,忽將徐春榮的手,緊緊捏住道:“杏翁,你真肯再替我出一次馬麼?”

徐春榮又笑道:“職道已在自告奮勇,怎麼不去?”曾國藩聽了,方纔放手大笑道:“杏翁,你此次奏凱回來,我一定封你爲漢壽亭侯。”

徐春榮聽了一愣,似乎不解此話之意。

曾國藩又大笑道:“杏翁,你也是一位飽學之士,怎麼連三國演義,也沒有看過不成麼?”

徐春榮聽了,方纔明白曾國藩這句說話的意思,乃是等他打勝回來,準他去見他那老師劉秉璋,當下也就笑着答應。

曾國藩便命徐春榮以兩江營務處的名義,統領二十四營頭前往婺源,打那陳玉成。徐春榮正待起身退出的時候,曾國藩忽向徐春榮咬上幾句耳朵,徐春榮點頭會意,各自一笑走散。作書的做到此地,卻要賣個關子,暫且按下。

先敘那時南京的督糧道一缺,已由曾國藩到任那天,委了曾國荃的幕府,江蘇補用道王大經署理。豈知這位王大經觀察,還要比較曾國藩來得道學。

曾國藩原是因爲王大經的道學,方纔委他署理這個糧道,方能涓滴歸公,於國於民,均有利益。卻不防這位王大經對於督糧之事,雖然打得井井有條,事事能使曾國藩滿意,可是他於職守之外,偏要前去幹涉一府兩縣的事情。

這末他所幹涉的究是什麼事情呢?說起來倒是一件風流韻事,原來那時的南京,先被天國之中的人物,十二年的一括,莫說民間寸草無存,就是地皮底下的有些窖藏,也被那班天國的兵將,掘個無遺。再加破城之日,不免玉石俱焚。雖經曾國藩諭知兩司,以及一府兩縣,趕緊設法籌款,繁榮市面,無如當此兵燹之後,杯水車薪,無濟於事。市面不好,百姓更不聊生,所以徐春榮已向曾國藩提過。曾國藩因爲一時沒有大宗款項可籌,只好嚴催藩司,運司,糧道、支應局、牙釐局、各司道趕快辦理。

南京的釣魚巷,本是最負盛名的窯子,一班老鴇,以及窯姐兒,從前因見天國的政令,注重女權,所以不敢高張豔幟,作此神女生涯,及至克復南京,自然要借恢復承平之樂的題目,大家再整旗鼓,方有飯吃。

其時的江寧府,姓桂名中行,很有一些政治經驗,他見釣魚巷一帶的妓院重興,雖然沒有大張曉諭的前去保護,可也決不去做那些打鴨驚鴛之事,甚至老鴇妓女和人打官司的時候,這位桂太尊還能稍給她們一點面子,這就是取那古時女閭三百,興隆市面的意思。

獨有那位王大經觀察,一經聞知其事,不禁氣得北斗歸南起來,立即傳見一府兩縣,狠狠的申飭幾句。當下一府兩縣,等得王觀察發過了火,方纔一同說道,大人所諭的禁娼之話,卑府卑職等,既已一行作吏,這點公事,似乎還不至於不知道的。不過現在市面如此蕭條,若不稍寬一點禁令,這個市面,恐怕更加不成樣子了。王大經一見一府兩縣,竟敢不奉上司命令和他擡槓,這一氣可是更了不得了。他等府縣走後,便叫糧差去抓。誰知老鴇本已各衙門打點好了的,糧差奉命出去一趟,連鬼也沒有一個抓來。

王大經明知糧差受賄賣放,他便不動聲色,親自去抓。後來雖然被他抓到一兩家,可是糧道沒有班房,沒有刑具,只好仍然發交府縣。府縣知他脾氣,顧他面子,也就簿責了案。

王大經既得甜頭,他就從此常常親自出去抓人,府縣看不下去,便去稟知曾國藩。曾國藩聽了笑上一笑,等得王大經上院的當口,卻也勸阻一番。恰巧這位王大經,以爲禁娼決不錯的,仍然瞞了制臺常去抓人。

有一天的下午,王大經出去拜客,經過秦準河下,忽然聽得一片絲竹管絃之聲,夾着幾個婦女的笑語,他就大不爲然起來。一個人坐在轎子之中,一邊拍着扶手板,一邊發話道:“這還了得,那個大膽的,青天白日,竟敢畫船蕭鼓,在此河中飲酒狎妓,我不辦他,誓不爲人。”

王大經說完之後,立命住轎,親自走到河邊,擡頭一望,正見一隻頭號畫舫,裡面坐着十多個穿紅着綠,抹粉塗脂的妓女,一邊唱着瀅詞豔曲,一邊向着岸邊搖來。

王大經此時早已氣得人肚皮裡裝了狗矢,卻也學了一個乖,恐怕發火太早,那船不肯攏岸,倒也沒法辦他。所以一聲不響,一直等到船靠岸的當口,他就親自奔上船去,那有工夫再行細看,單向幾個妓女大喝一聲道:“好大膽的賤人,你們今兒在伺候誰呀,連王法也不怕了麼?”

內中一個很年輕的妓女,聽了他話,即不慌不忙的,擡起一雙玉臂,飛快的向着後艙廉內一指道“你這位大人,自已去瞧去。”

王大經至此,不禁也會一愕,忙暗忖道:這個瀅娃,究仗誰的膽子。不料王大經的念頭尚未轉完,忽見後艙之中,有個老者搴起廉子,拍手頓足的朝他大笑道:“本部堂在替我們給營務處餞行,卻是一樁私事,竟被老同寅前來捉破,真正有些慚愧呀慚愧。”正是:

做官只怕來頭大

發氣還須帶眼尖

不知這位老者,究是那個,且閱下文。

第七五回 述邊情堪爲往事師 解奇渴痛飲仇人血第七一回 飛章北闕存歿沐天恩 剪燭西窗賓東論茶務第五二回 石達開飄然引去 周天受率爾求援第十回 越俎代謀本軍看冷眼 開誠相見清將死愚忠第二七回 錦上添花李忠王報捷 甕中捉鱉吳觀察生還第二七回 錦上添花李忠王報捷 甕中捉鱉吳觀察生還第七回 弄玄虛兩蛇入穴 辦團練雙鳳來朝第十四回 張國樑投效初授職 江忠濟貪功緻亡身第六三回 遭敕書制軍親草奏 繁市面總督坐花船第二二回 寶石孕奇文太平天國 名棋逢敵手獬面藤兵第七五回 述邊情堪爲往事師 解奇渴痛飲仇人血第四三回 老家人捨身救主 章文案謅謊成真第二一回 任水師保全湘省 遵秘計攻克嶽州第三七回 林威王稱兵進諫 易太守舉室全忠第七二回 賢夫人不忘守邊客 大皇帝恩刺有功臣第八八回 見白猿晚年生蠢子 墜黑虎垂暮憐冢孫第四回 風塵俠妓巨眼識才人 草澤英雄傾心結奇士第八一回 囚全權俄人起交涉 換公事幕友壞良心第六十回 招涼珠能保屍體 熱心吏爲述案情第七八回 意誄辭病子述榮哀 談輓聯老人驚懺語第十八回 三月圍城軍糧恃腐草 一宵作法武器用鮮花第五二回 石達開飄然引去 周天受率爾求援第九三回 背國號如數家珍 勸盜魁取材戲劇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第四二回 公事書圓圈鮑超求救 敵軍行詭計曾氏喪師第七三回 醫產婦着手成春 攻回部出言不吉第十三回 有挾而求情同蟄伏 養癰成患誤解狐言第二七回 錦上添花李忠王報捷 甕中捉鱉吳觀察生還第五三回 援安吉大敗梅溪 棄杭州重奔寧國第五十回 西太后用計斬權臣 彭玉麟誠心辭皖撫第七八回 意誄辭病子述榮哀 談輓聯老人驚懺語第九一回 龍頭挨板子苦主伸冤 馬桶滿公堂能員得獎第三二回 手中落箸大將憚援兵 面上飛金如君認乾孃第六四回 仗劍登堂眼看門人逐愛妾 攜書入座相對夫子念亡兒第十二回 大智若愚秀成遭藐視 從天而降錢氏運奇謀第九一回 龍頭挨板子苦主伸冤 馬桶滿公堂能員得獎第八七回 幾首新詞喜友文廷式 一聲大炮力援吳吉人第二五回 儒宗談理學實益人心 勇將壯聲威僞裝狗眼第二回 嵌字聯生離死別 落葉賦陰錯陽差第四二回 公事書圓圈鮑超求救 敵軍行詭計曾氏喪師第八四回 買私交單聞鶴頂紅 動公憤共助魚肚白第五二回 石達開飄然引去 周天受率爾求援第十一回 雲山盡節全州道 石氏求賢新旺村第八二回 狹路相逢冤鬼提頭索命 深宵突至閹人獻策生財第六四回 仗劍登堂眼看門人逐愛妾 攜書入座相對夫子念亡兒第五八回 取衆議將帥議軍機 設奇謀弟兄當大敵第五六回 徐六嫂刀下全貞 包三姑竿頭掛首第十八回 三月圍城軍糧恃腐草 一宵作法武器用鮮花第九十回 官兵落草羣欽少婦頭 和尚貪花獨注夫人腳第八二回 狹路相逢冤鬼提頭索命 深宵突至閹人獻策生財第九七回 公誼私情彭公護命婦 雪膚花貌錢氏受官刑第五七回 縣屬盡淪亡禍由二賊 省垣重失陷恨飲三忠第九七回 公誼私情彭公護命婦 雪膚花貌錢氏受官刑第二五回 儒宗談理學實益人心 勇將壯聲威僞裝狗眼第十四回 張國樑投效初授職 江忠濟貪功緻亡身第八二回 狹路相逢冤鬼提頭索命 深宵突至閹人獻策生財第三七回 林威王稱兵進諫 易太守舉室全忠第四二回 公事書圓圈鮑超求救 敵軍行詭計曾氏喪師第二六回 陸總督攜姬援小舅 錢軍師遣將捉清官第七八回 意誄辭病子述榮哀 談輓聯老人驚懺語第五回 奸商躉鴉片幕府求情 戰艇中魚雷軍門殉難第五八回 取衆議將帥議軍機 設奇謀弟兄當大敵第六三回 遭敕書制軍親草奏 繁市面總督坐花船第七四回 劣紳通敵挾制三軍 大將瞞糧欺矇二賊第九回 洪秀全金田起義 譚紹鐵嶺鏖兵第六七回 湘陰爵帥胸藏地理全書 隴右名儒口述天方新教第四七回 踹敵營將門有子 得怪夢溫氏成神第七十回 一雀入靈堂牢銜帥手 雙胎破邪法緊抱夫腰第五四回 畫船繡幕清將忒風流 地網天羅包村號鐵桶第八八回 見白猿晚年生蠢子 墜黑虎垂暮憐冢孫第十四回 張國樑投效初授職 江忠濟貪功緻亡身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三回 分屍飲血神勇堪驚 鬥角鉤心聖衷可測第五十回 西太后用計斬權臣 彭玉麟誠心辭皖撫第二七回 錦上添花李忠王報捷 甕中捉鱉吳觀察生還第八九回 欽差憂國難不許過年 幫辦扮商家偏來討帳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九三回 背國號如數家珍 勸盜魁取材戲劇第四四回 銅官感舊文學士題詩 錫堡抽菸彭京卿斬子第十八回 三月圍城軍糧恃腐草 一宵作法武器用鮮花第五五回 王履謙釀成驕子 徐春晏誤接奸朋第二四回 李金鳳代父復仇 彭玉麟尋師問難第六十回 招涼珠能保屍體 熱心吏爲述案情第九五回 死爵爺真個抄家 賢總督欣然作伐第六三回 遭敕書制軍親草奏 繁市面總督坐花船第十七回 睹耳語衆將起疑團 擲頭顱孤孀幾喪命第五一回 縊鬼乞伸冤猶獰面目 王姬甘下嫁別有衷腸第九九回 硬鐵頭朝房揮涕泗 騷韃子妝奩炫奢華第八十回 攻哈密深知將領心 侵伊犁坐獲漁翁利第八二回 狹路相逢冤鬼提頭索命 深宵突至閹人獻策生財第七二回 賢夫人不忘守邊客 大皇帝恩刺有功臣第九一回 龍頭挨板子苦主伸冤 馬桶滿公堂能員得獎第六三回 遭敕書制軍親草奏 繁市面總督坐花船第二回 嵌字聯生離死別 落葉賦陰錯陽差第五五回 王履謙釀成驕子 徐春晏誤接奸朋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三六回 論人材詳述文王卦 練偵探私抄敵國書第九一回 龍頭挨板子苦主伸冤 馬桶滿公堂能員得獎第十一回 雲山盡節全州道 石氏求賢新旺村第九十回 官兵落草羣欽少婦頭 和尚貪花獨注夫人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