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浮橋

第247章 浮橋

之前魏呴已大略向沈兵介紹一番,此時這佈防圖卻是更清楚明瞭。

楊端和不愧是長年跟隨王翦東征西討的名將,把壽春的包圍圈佈設得滴水不漏:

淮北大梁軍方面就不用說了,主要是對外構築營寨。

其實楊端和的八萬秦軍也是對外構築營寨。

因爲這場戰雖說是圍困壽春但要防的卻不是壽春的突圍……壽春城內的兵力要想突圍十分困難,那城門一開就驚天動地,城外秦軍就做好準備並能以多打少。

所以要圍困壽春,主要是防有其它楚軍來救,防楚軍裡應外合殺秦軍一個措手不及。

因此大梁軍及河內軍的營寨都是對外設立。

對內則用大量投石機和弓弩手封鎖城門。

這佈防較有特色的地方,就是楊端和利用淮水做部隊的連接:壽春以淮河爲護城河在城外繞了半個圈,而楊端和的河內軍就沿着淮河的兩個轉折點圍成了另半個圈建寨。

如此一來,河內兵既可以包圍壽春又可以在對外防禦時不用擔心自己的側翼被攻……左右兩翼都是淮河,且淮河已被封死,便是想攻也沒法攻。

另一方面,就是浮橋造得十分寬敞,幾匹馬並排前行都不是問題。

於是淮河南北兩岸的秦軍均可互相增援。

若說有什麼危險的話,那就是河內兵要面對壽春兩個大甕城。

這兩個甕城隨時都會衝出幾千楚兵甚至是騎軍出來。

不過這個問題也解決了:

楊端和在城門外佈設了大量的陷馬坑、拒馬槍,接着就是成排成排的投石機。

據楊端和解釋,那些陷馬坑都是秦軍乘着夜色構起盾陣在城下挖的。

所謂的陷馬坑並非陷阱或是陷坑,而是專門針對戰馬騎兵的小坑。

這小坑只比拳頭稍大,一尺餘深。

這樣的小坑對人沒什麼威脅,但對騎兵、戰車來說卻是噩夢。

原因是馬蹄若是踩上這陷馬坑便會陷進去,於是騎兵、戰車只能慢行無法快行,速度一快會發生什麼事便不稍說了……馬腿陷進去無法及時抽出,而馬車卻因慣性前進,於是輕則瘸腿重則整根馬腿都會被撕下來。

甚至就算慢行也會一瘸一拐的極易被絆倒,馬背的騎手很容易被摔下來。

於是,楚軍的騎兵及戰車就變成了無法出城作戰的廢物。

但若是以步兵出城應戰……又要面對其後密密麻麻排成幾排的新型投石機。

所以楚軍之前幾次嘗試突圍都被秦軍打了回去。

可嘆那張崎,他置下的都城護衛軍尤其是騎兵和戰車兵至始至終都沒能發揮出作用:

之前在汝陰攻城時是將騎兵和戰車兵當作步兵用,此時守壽春時就更是連城門都出不了了。

張崎之前還道往後再取沈兵性命,卻不想是沈兵來取他性命。

對此沈兵有些心疼,那些可都是騎軍精銳,就這麼浪費了?

他甚至很想去告訴張崎一聲,騎兵不是這麼用的!

不過這只是想想而已,沈兵當然不會這麼做。

看完佈防後,沈兵就說道:

“上將軍佈防可以說無懈可擊,我等只需坐等壽春彈盡糧絕便可。”

楊端和有些擔憂:

“老夫擔心的不是壽春。”

“據聞昌平君那廝正在遊說各貴反攻,其意或是攻我後方補給線。”

沈兵想了想,就回答道:

“此方略難成大事。”

“先不說楚國各族心思各異不願出兵,便是出兵只怕也無濟於事。”

“原因是我軍於汝陰繳獲補給無數,且汝陰距壽春不過兩百里。”

“我等只需保汝陰不失便無糧草、箭矢之憂。”

楊端和點頭稱是。

這個鍋得項燕來背,他當初爲了組建汝水防線於是將數十萬大軍的補給全都集中在汝陰、城父兩城。

於是這兩城的補給都可以用“堆積如山”來形容,甚至汝陰還有生產箭矢的能力。

而汝陰又是被沈兵奇襲得手,於是汝陰一城的補給和設備便盡數落入秦軍之手。

這就給了秦軍一個絕好的前進基地。

首先是汝陰易守難攻,之前沈兵只領三千人馬駐守汝陰就能讓七萬楚軍無可奈何。

如今楊端和留一萬秦軍精銳駐守,楚軍又要多少人才能攻下?

其次就是汝陰至壽春只兩百里,騎軍只需兩日便能趕到。

楚軍要是進攻汝陰,就不怕楊端和從背後夾擊?

於是楚軍所謂的攻擊秦軍補給線幾乎不可能成功,因爲它幾乎就意味着與秦軍主力決一死戰。

楊端和想想又奇道:

“既是如此,昌平君又何苦來回奔波?”

沈兵倒是知道原因,昌平君這是在爲成爲楚王做準備。

不過沈兵當然不能說,何況他也不確定昌平君現在是什麼打算。

別說沈兵不確定,就是昌平君自己也不確定。

原本昌平君是確定的,因爲他認爲只要有沈兵在秦軍便戰無不勝,因此振興楚國就不會有希望,於是當然只能按沈兵說的那樣做。

然而,當他遊說一圈回到項燕那時這個想法就動搖了。

項燕問都沒問昌平君遊說的結果,因爲他早就知道會是什麼結果。

倒是昌平君一臉慚色的嘆道:

“本君無能,無法從各族借到一兵一卒。”

項燕回答:

“非君之過,形勢如此又豈是人力所能改變?”

這話倒是說對了。

有句話叫“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

楚國的形勢就是這樣。

當初項燕有望取得勝利的時候,各貴族都希望能分到一點勝利的果實,於是纔出兵。

而現在項燕基本沒有獲勝的希望,各貴族保自己封地還不及,哪裡還會出兵將秦軍這禍水往自家引?

他們只希望楚王負芻在壽春能守得久一點,他們就有更多時間築防做準備。

所以這是由利益決定的,不管昌平君如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都無濟於事。

項燕沒多說什麼,他只是將昌平君引到案前,說道:

“昌平君請看,這是秦軍的佈防。”

昌平君看了後,就搖頭嘆道:

“楊端和不愧是王翦置下頭號大將,這佈防可謂水泄不通,壽春危矣!”

項燕卻搖頭道:

“老夫以爲並非如此。”

昌平君奇道:

“上將軍何出此言?”

項燕指着地圖上淮河只說了兩個字:

“浮橋!”

(本章完)

第147章 戰略第60章 賄賂第91章 代田法第531章 推測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457章 信任第96章 宵禁第504章 援軍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417章 補水點第381章 交易第170章 收購第240章 滲透戰第419章 試射第219章 戰法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28章 能人第101章 荊軻第296章 弩第129章 變數第239章 奸細第328章 戰車第19章 爲師老了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514章 訓練第370章 收購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71章 落幕第295章 高爐第424章 將在外第243章 壽春第315章 定價第249章 神武軍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449章 改革第31章 火攻第220章 撤軍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146章 配給制第251章 陷阱第374章 服務業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271章 敵人第440章 希望第52章 李牧亡第83章 農家第542章 補給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481章 試探第379章 党項第70章 番木鱉第437章 人心第87章 翻車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33章 王柏第257章 奇人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79章 挖坑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439章 降軍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198章 求降第127章 魏獒第271章 敵人第114章 首級第467章 龍城第546章 水源第298章 戰法第303章 獵鷹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427章 矛盾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402章 勸降第439章 降軍第227章 反攻第186章 仙人第549章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352章 心態第414章 炮彈第103章 逆鱗第104章 好奇心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488章 爲難第60章 賄賂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450章 控制第196章 昌平君第494章 藍氏第466章 出兵第185章 牽城第456章 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