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淳于越

第131章 淳于越

淳于越原是齊國人。

戰國時中原各國其實隔閡並沒有那麼深,有些若是細究起來甚至還是一個祖宗。

比如打生打死的趙國與秦國就是遠房親戚,只不過打着打着仇恨就越來越多便無法調和了。

仇恨歸仇恨,百姓及文人武將還是在各國亂竄,今天向這國表忠心明天就向那國獻誠意。

這雖說有追逐名利的成份在其中,但與效忠外族還是有本質區別。

比如燕國名將秦開,他便是在東胡做人質的魯國人,且深受東胡信任。

但他還是選擇逃回中原,然後帶着燕軍打東胡開疆闊土。

所以,齊國淳于越在秦國任太傅,韓國鄭國在秦國任水工都是尋常事。

這淳于越剛完成出使齊國的使命……

這段時間秦國進攻的不是趙國就是燕國再來就是魏國。

這三國全與齊國交界,未來要打的楚國也同樣如此。

如果齊國有點戰略意識都知道收拾完這些國家接下來就輪到他了。

所以它完全有可能出兵增援。

所以得派人去忽悠啊……

可是這派誰去才能取得其信任呢?

嬴政想着想着,最終挑中了淳于越。

嬴政此舉有些讓人費解,因爲淳于越是個大儒,而且出了名的性直剛烈一身正氣,派他去幹忽悠人的活似乎有些不合適。

但其實這卻是嬴政的一步好棋:

正因爲淳于越“性直剛烈一身正氣”,所以纔沒人相信他會說謊,所以才更容易被忽悠……

難的是怎麼才能讓淳于越去忽悠人!

要說服淳于越主動做這種事幾乎不可能,如果可能那就不叫“性直剛烈一身正氣”了。

於是嬴政就想了一個辦法:先把淳于越給忽悠了。

而忽悠淳于越似乎並不難。

太子太傅嘛!

嬴政就以審視扶蘇爲藉口與淳于越接觸,然後時不時的感嘆幾句:

“唉,寡人最不願意紛爭的便是齊國。”

“那齊國乃福人之地,據聞仙山屢次出現在齊國,許多齊人都看見了。”

“這樣一個神仙眷顧的地方,寡人又怎敢輕易對其動兵端?”

“是以六國皆可滅,唯獨這齊國不可。”

“但奈何……”

說着嬴政又重重的嘆了口氣,若有所思的接着說道:

“奈何寡人有心,齊國未必有意啊!”

“若齊國乘寡人與它國紛爭時來攻秦國,或是出兵增援敵國……寡人就不得不出兵齊國了。”

“到時生靈塗炭死傷萬千……”

這一說到“生靈塗炭死傷萬千”那淳于越就一股熱血蹭的往上涌。

當下沒有多想,就拱手朝嬴政拜道:

“微臣願意出使齊國向其痛陳利害,以解大王之憂!”

嬴政心下大喜,面上卻要裝出一副爲難的樣子:

“太傅有心了,可此去齊國路途遙遠,少說也得數月。”

“而太子又需太傅教導……”

淳于越說道:

“大王。”

“若能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微臣那點辛勞又算得了什麼?”

“至於太子的教導……”

“正所謂‘學高爲師德高爲範’,這正是以身作則教導太子以仁義治國的時機啊!”

嬴政大點其頭:

“有理,有理!”

“雖然寡人十分不捨,但既然太傅心意已決……”

“那寡人也只能依太傅之意了!”

於是淳于越就成了出使齊國的使節,一個完美的使節。

正如嬴政所想,淳于越在齊國的遊說那是慷慨激昂、一身正氣,任何人都看不出他在說謊……事實上他就沒說謊。

又因爲淳于越原本就是齊國大儒的身份,於是很快就發動齊國的儒生一起“慷慨激昂”,只把那齊國上下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其結果就是,不管秦攻趙也好、打燕也好、甚至之後的滅魏伐楚,齊國一概不出兵。

此時淳于越正好從齊國返回經過邯鄲,以他太傅的身份無意間知道秦軍將水攻大梁。

這還了得?

水淹大梁?

仁義道德都丟到哪裡去了?!

於是二話不說帶着親衛馬不停蹄的追上秦軍,正好碰到鄭國在誇沈兵。

沈兵聽着淳于越這話那是一個頭兩個大。

自己跑這來找楊端和是提問題的,沒想到卻是一個問題接着一個問題。

鄭國那的問題或許還可以解決。

但淳于越這裡的問題……說什麼“死傷庶民萬千”?

還有什麼道什麼義?

我去,長平之戰坑殺趙軍四十萬怎麼不見你來講道義啊?

現在是打仗,決堤之後不是爲了攻城嗎?

攻城不就有百姓死傷嗎?

若要百姓不死傷……這仗還怎麼打啊?!

沈兵將求助的目光投向楊端和,此時應該是他這將軍出來解釋的時候啦!

沒想到楊端和就裝作沒看見,眼光飄忽到兩邊,還微微擡着頭,就差沒說:

“咦,今天這風好大啊!”

“哇,天上這雲好美呀!”

……

沈兵在心裡問候一遍楊端和的家人,但還是無奈的轉向淳于越,拱手說道:

“太傅,屬下有一事不解,還請太傅解惑。”

“那即墨之戰,可是打了五年?”

即墨之戰大概是四十年前發生在燕國與齊國之間的一場圍城戰。

當時燕國聯合六國攻齊(主要是燕軍),將齊國打得只剩下即墨一城。且將即墨一圍就是五年,但最後還是被齊國擊退。

淳于越冷聲回答:

“是又如何?”

沈兵又問:

“此戰,應不失道義吧?”

淳于越回答:

“燕齊兩國光明磊落,一攻一守,自是不失道義。”

沈兵又問:

“那麼此戰,也不失利益吧?”

淳于越又答:

“燕欲滅齊,齊要復國,自是各有利益。”

沈兵點了點頭:

“也就是說即墨一戰利義兩得。”

“但此戰耗時五年,不知死傷百姓多少?”

淳于越一時無言以對。

因爲很明顯即墨一戰也是“死傷庶民萬千”,確切的說不只萬千……

那可是打了五年的戰,城內不知餓死了多少百姓,不知有多少未成年被徵用並送上戰場……

然後沈兵又補了句:

“當年即墨只以七千殘兵便守了五年。”

“今日這大梁卻有魏兵二十萬,且糧倉充盈,只怕守上十年也不成問題。”

“若是打上十年,不知又要死傷多少庶民?”

(本章完)

第62章 舉薦第148章 辦法第41章 福禍相倚第92章 家書第125章 心理第285章 議和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364章 偷師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399章 三危山第397章 丘就卻第19章 爲師老了第109章 修橋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11章 上坡下坡第378章 交集第543章 楊婷第51章 錯有錯着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10章 摩擦力?第185章 牽城第198章 求降第166章 錢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177章 黑甲軍第129章 變數第62章 舉薦第491章 大宛第217章 項絡第120章 承功第14章 水路第460章 聯軍第443章 改革第110章 任務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124章 水攻第404章 教育權第97章 狼來了第411章 信第305章 反包圍第329章 訓練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340章 忽悠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127章 魏獒第244章 心計第52章 李牧亡第396章 陷馬坑第392章 獨輪車第343章 資本第316章 工業化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12章 浮橋第534章 馬店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518章 局勢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110章 任務第503章 選擇第336章 配方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399章 三危山第182章 拍竿第177章 黑甲軍第98章 梟首示衆第418章 援兵第127章 魏獒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152章 破冰第512章 訓練第304章 狼羣第6章 眼見爲實第214章 較勁第47章 變數第95章 宣傳攻勢第25章 心在滴血第384章 烏氏倮第243章 壽春第97章 狼來了第25章 心在滴血第230章 汝陰第90章 窘況第129章 變數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420章 城牆第148章 辦法第64章 選擇第274章 失衡第541章 姑師第126章 水網第4章 工丞第164章 設計第299章 圈地第68章 督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