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水網
秦時黃河河道與現代河道略有不同。
它自大梁以北的滎陽起便往北經安陽、邯鄲、上谷(今保定)再自津沽(今天津)入渤海。
所以秦軍要攻邯鄲只需沿黃河南下便可。
春秋時期左丘明就曾感嘆:“俟河之清,人壽幾何”。
意思是人生苦短,要等黃河變清澈是不可能的。
這黃河含沙量高雖說是壞事也可以說是好事。
說壞事便不勝枚舉。
由含沙量高帶來的泛濫、改道並由此帶來一系列的災難數不勝數。
說好事,那便是華北平原以及黃淮河平原實際上都是黃河帶來的沙土不斷於積、不斷改道而成。
若黃河清澈了,此時的齊國甚至不存在,還有魏、趙等國大片地區都應是一片汪洋。
沈兵坐在馬車裡望着東側滾滾北流的黃河水心下暗歎,也難怪國人會將其稱作母親河。
這不僅是因爲中原各國多引黃河水灌溉,更因爲它對中原百姓思想、生活習慣乃至文化帶來巨大影響。
因爲黃河會改道會氾濫,所以百姓才必須乘着好時光辛勤耕作,收穫時則儘可能存儲以應對將來可能出現的危機。
幾千年後,這危機感和習慣便深入中華民族的血液和骨髓中。
使大多數人認同“人無遠慮便有近憂”並養成勤勞及存儲的生活習慣。
反觀逐水草而棲的北方遊牧民族以及西方商業民族則普遍沒有這些習慣和觀念。
只不過……
此黃河卻非彼黃河。
沈兵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回到現代那熟悉的黃河河畔,還有那等着他回去的家人。
就在沈兵傷感時,就有兵士策馬到馬車前報道:
“嗇夫,二五百主命你就地伐木造橋。”
沈兵隨口問了聲:
“前方敵情如何?”
也難怪沈兵會這麼問,秦軍南下已三日有餘,除了在邊境一帶碰到少量魏軍之外,幾乎是長驅直入毫無抵抗。
兵士回答:
“只遇上幾支小股敵軍,並無大礙。”
“但木橋卻被魏軍放火燒了!”
沈兵“哦”了一聲,就下車命令部隊伐木造橋,自己則帶着幾名親衛上前察看情況。
不過是條的十餘步寬的小河,大概造上三、五個木筏就差不多了,所以沈兵沒放在心上。
然而事情卻沒有這麼簡單,造了浮橋過河後沒往前多久,又是一條几步寬的溝渠橫亙在面前,工兵不得不再次停了下來造橋。
這時沈兵才真真切切的體會到“水網密佈”的意思。
這一帶農田遍野到處都是用於灌溉的溝渠,雖是不寬但卻有若蛛網一般密佈。
另一方面,農田多樹木就少,於是伐木造橋通常要從數裡外拖來木材。
如果不是因爲有蒙良及其制下數百兵士的幫手,這還真不是易事。有
不過雖是如此,這依舊不會影響大軍的行軍速度。
秦軍作戰時的行軍序列通常是這樣的:
最前方是探子。
探子一般以伍或什爲單位騎快馬四處打探。
他們的目的就是探明哪裡有敵情哪裡有障礙。
其後跟着一隊騎兵。
這支騎兵大約五百兵力,可以說是秦時的快速反應部隊。
只要探子探到敵情發出信號他們便趕往增援。
若敵人是小股騷擾部隊就由騎兵解決。
若敵人是大軍或很小有規模的城寨,便等後方步兵增援。
騎兵後就是工兵及一支千人隊。
不用說就是沈兵和張眩的部隊。
他們是輕裝前進速度更快,在前方遇河修橋見山開路。
最後纔是秦軍主力。
主力因爲兵力衆多且隨軍帶有大量補給所以速度緩慢。
沈兵等就是利用這速度差的時間造橋。
然而,又這樣過了兩天還是不見魏軍迎戰,同時後方不知修了幾座浮橋,沈兵心裡就有些發毛了。
想了想,沈兵就叫住了正在馬車外散步的蒙良:
“左嗇夫,你那地圖可還在?”
蒙良愣了下,反問:
“地圖,什麼地圖?”
然後猛地一拍腦袋想了起來:
“着啊,地圖……魏國地圖!”
“嗇夫恕罪,屬下忘了把它放哪了。”
“容屬下找尋!”
說着鑽進馬車在裡頭一通亂翻,好半天才抱着一包肉乾出來,興奮的說道:
“可讓屬下找到了!”
沈兵一看,那羊皮地圖卻被這傢伙用來包肉乾了。
這特麼的……
沈兵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不久前還說要奮發圖強勵精圖治不是?
還拿着地圖問沈兵怎麼打魏國的不是?
結果真到了魏國居然……
用這麼珍貴的地圖包肉乾?
那蒙良還沒察覺到沈兵面色有異,攤開地圖將肉乾遞到沈兵面前道:
“嗇夫,要不來幾塊?”
“它雖不比那蔥油餅美味,但這荒郊野嶺的也可解一時之饞!”
沈兵:……
不過此時的沈兵沒時間跟蒙良計較,他將肉乾一把抓到蒙良懷裡,將皺成一團的地圖攤在馬車上並捊平。
地圖還是不夠詳細,有許多溝渠及河流都沒有標註。
不過這似乎不奇怪。
因爲有許多河渠可能是在地圖製成之後纔開成的,有些可能是百姓自行挖成的,甚至連魏國的地圖都沒有。
看着地圖沈兵皺了皺頭,戰事似乎沒有之前想的那麼簡單。
想着沈兵就交待了蒙良一聲:
“你且在此看着部隊,我去找將軍有事相商!”
蒙良應了聲,卻在沈兵登上馬車時在後頭問:
“嗇夫你當真不帶些肉乾嗎?”
沈兵突然有種所託非人的感覺……
馬車一路往後找到了正看着地圖的楊端和,立時上前拱手報道。
“將軍,屬下以爲此戰有詐。”
楊端和擡起頭來:
“哦,說來聽聽!”
沈兵指着地圖說道:
“將軍且看,我等沿黃河南下是逆流。”
“而魏軍沿黃河北上是順流。”
“這一路魏軍避而不戰,只怕是誘敵深入引我軍到大梁城下。”
“而後再派出水軍順流而下襲擊我軍後方。”
楊端和笑道:
“嗇夫所言雖是有理。”
“但那魏國卻沒有嗇夫般的人才,他們不知如此用兵。”
“嗇夫可放心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