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大清糧道官:狠起來,我們踏馬的連

於運和表情猙獰,砰的一拍桌子:

“本官看了歷年的賬目,直屬督糧道衙門的4座官倉當中理應還有15萬石細糧,7萬石粗糧。”

“爾等推三阻四,可是賬目有虧?”

見主官如此直接,下屬們意識到這一關很難過了。

一老吏出列,拱手道:

“道臺,如今青黃不接。最多再等1個月,等秋糧入庫就好了。

“本官問的是清江浦糧倉裡的存糧爲何不能調?”

老吏嘆了一口氣,湊上去輕聲說道:

“回大人,庫裡現在沒糧了。”

“什麼?”於運和從椅子上彈跳了起來,一把揪住老吏,“20幾萬石糧全貪墨了?你們有幾個腦袋?”

……

老吏訕笑道:

“大人別急,糧都在,只不過換了一種方式存在。”

“每年青黃不接時,糧價最高。弟兄們就把庫裡的糧賣出去,換成銀子。過一兩個月,秋糧大規模上市,糧價最低。這個時候再花銀子買糧,一來一回,就能憑空掙好多的銀子。”

“這銀子掙的堂堂正正,清清白白。”

衆人點頭如搗蒜。

大清朝的官吏們雖然不懂金融爲何物,卻真正的把金融玩的爐火純青。

有什麼難的,無非四個字:高拋低入。

……

衆人嘰嘰喳喳:

“道臺,誰能料到突然出了這事呢?”

“是啊是啊,這真不能怪弟兄們。不止咱們糧道衙門這樣做,大清朝所有的糧道私下都是這麼做的。”

於運和的口氣也緩和了許多,愁眉苦臉道:

“嘉親王那邊催促的緊。我們若一粒米都運不過去,到時候都得掉腦袋。你們先拿銀子贖回一批糧食,押運到皖北前線解燃眉之急。”

“大人,如此一來今年可就白忙活了。”

“那你們說怎麼辦?”

老吏的眼珠子一轉,湊上前,耳語了幾句。

於運和的臉色刷的煞白,直襬手:

“不行不行,絕對不行。”

……

大清朝官場沒有秘密。

督糧道衙門,走夜路遇上鬼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各府的管糧同知、管糧通判心懷鬼胎,紛紛來打聽消息。

於運和眼睛通紅,壓力之下連續兩夜沒閤眼。

他指着這些下屬罵道:

“本官是新上任,大不了一拍兩散,把天捅破:。”

“無論如何你們先湊出一兩萬石糧食穩住皖北的大軍,再晚上三五天,紙裡就真的包不住火了。”

揚州府管糧通判,姓金,是督糧口的老人。

他略一思索,出列勸阻道:

“大人消消氣,下官們都知道您說的是氣話。這件事要細論起來,糧道衙門一點錯都沒有。”

“那你的意思,錯誤都在嘉親王?”

“對。”

衆人紛紛點頭,立場十分鮮明。

於運和目瞪口呆,突然他感覺一股寒氣從背後冒起。

整個督糧道衙門如此團結,該不會先把自己這個主官滅口吧?

……

金通判繼續說道:

“於大人乃世家貴公子,不瞭解底下衙門的運轉規格。糧道衙門高拋低吸,乃是聖祖爺時期傳下來的規矩。”

“嘉親王可以殺了糧道衙門所有同仁。但是新官上任還是一樣。否則,虧空誰來補齊?福祉誰來分配?”

“於大人也莫慌。這件事您聽我們的就成。朝廷的刀落下來,下官們先上刑場。”

大堂一片死寂。

於運和也意識到自己觸犯了衆怒。

下屬們那毫不掩飾的鄙夷眼神,似乎在嘲諷自己是個胳膊肘向外拐的督糧道。

“諸位同僚,都散了吧。本官再琢磨琢磨。”

出了衙門,通判老金成了衆人的主心骨。

“金大人,你說怎麼辦?”

“我們都聽你的。”

老金拱手道:

“諸位同僚,於道臺年輕不敢擔事,我老金敢。想讓咱們贖買回庫糧,這是不可能的。”

衆人連聲叫好。

“不過,嘉親王督師皖北,若是我們一味死扛,估計會死很多人。”

……

衆人默然,知道這是實話。

一個年輕的親王很容易被激怒,從而做出過激行爲。

老金輕輕的說道:

“選一位押運通判出來吧。犧牲他一人,保住所有人。”

“老王,您說呢?”

揚州管糧通判王九槐,臉色刷的一下慘白,渾身戰慄甚至站不穩腳跟。

衆人憐憫的望着他。

朝廷有規制:

每年各省從管糧通判當中選一人,作爲押運通判,負責本省的漕糧進京。

這是一項風險很大的工作,稍有紕漏,就會獲罪。

當然了,風險大收益也高。

如果某人連續三次押運漕糧數量無虧,那立馬可升一級!表現突出者甚至能夠獲見天顏面。

……

王通判去年押運江北3府的漕糧,途中丟失了2成。

押運兵丁一直未曾離崗,也未曾遇上水賊。但滿載的糧船莫名其妙的空了許多。

駐通州的倉場總督暴跳如雷,沒有立刻殺他,是想讓他回去補齊一些虧空,然後再酌情流放。

這一年內,

各方查訪無果。去年的押運到底被誰暗算了,到現在還是個未解之謎。

原本胖乎乎的他瘦成了一根麻桿。

……

王九槐兩行熱淚,哽咽了半天開口道:

“諸位,可別虧待了我的家人。”

老金很嚴肅的點點頭:

“規矩大於天。你就放心去吧。”

衆人也連忙拱手,齊刷刷的行禮。

當天,督糧道衙門就開始忙活了起來。

於運和收到了一份書面彙報,他又是一夜未睡,次日默默的蓋章簽字。

清江浦碼頭,

揹負糧袋的苦役來回忙活,船隊掛起了“奉旨督糧”的旗幟,宣佈滿載起航。

只不過那吃水線怎麼看怎麼不像滿載。

……

揚州府王通判反而釋然了。

步履輕快,滿臉紅光,和衆人打招呼。

知情人說,老王在一家暗門子裡待了兩天兩夜,沒出門!

上船時還帶着十幾罈子老酒,毫無官威,和船上的水手、兵丁們酗酒,稱兄道弟,放浪形骸。

船至洪澤湖,

照例在西岸邊停泊,王通判下令,船隻密密麻麻挨着防賊。

夜間突然失火,火借風勢一下子把整個船隊都燒成了火球。

押運兵丁,水手紛紛跳水求生。

他們游到岸邊,親眼目睹了癲狂的王通判站在船上大喊:

“揚州府通判王九槐,押運糧草途遭細作縱火。對不住皇上,對不住朝廷,沒臉逃生。”

喊完了,張開雙臂衝進了火海。

這一幕現場有數百人證。

總之,“數萬石糧草”在大火中被燒爲灰燼,沉入湖中。

……

報信的人,兵分兩路。

一路去皖北軍中,一路回淮安府。

之後,督糧道衙門又將此事彙報給布政使衙門、江北大營、還有京城。

由於案發地是安徽省泗州。

所以這樁失火大案,又捲入了一個倒黴鬼,泗州知州!

而督糧道衙門,一口咬定責任者是押運官!

既然王九槐已經投火自盡,死者爲大,就不宜再追究了。畢竟人家的態度很端正,說死就死。

在大清朝,除了謀反大逆罪,一般不建議攻擊逝者!

很容易被人詬病爲:沒有人性!

……

泗州知州嚇壞了。

第一時間就派出了精幹衙役,四處查訪,抓人找線索。

條條證據鏈都指向了江南的僞吳王。

有動機:燒燬糧草,間接支持了教匪殘部。有前科:似燒過揚州官倉。

有實力:不解釋。

誰敢懷疑,誰就是潛在的“江南分子”。

督糧道衙門,果斷出兵抓捕了5個在清江浦碼頭分析案情蹊蹺的嫌疑犯,包括一個掌櫃,一個苦力,三個水手。

上了大刑,順利得到了他們“收了江南反賊黑錢”的口供還有物證。

遊街斬首示衆。

……

揚州知府胡佐佑,送來了“洪澤湖糧船被焚”事件詳細的卷宗,以及各衙門之間的行文。

布政使錢峰看了3遍,欲言又止。

最終還是問道:

“嘉親王那邊怎麼樣?”

“行轅移文要求淮安督糧道衙門再次起運糧草,但遭到了婉拒。畢竟,已經送過一次了。督糧道衙門如今也沒有餘糧了,合情合理。”

“那軍糧缺口怎麼辦?”

“建議嘉親王停止剿匪,就地徵糧,再苦一苦皖北百姓。”

“泗州官府查出什麼線索了嗎?”

“洪澤湖浪大,船沉了,啥也找不到。抓了幾個漁民,他們供認好像似乎看到了賊人的船隻。想來是僞吳王無疑。”

見錢峰想較真,胡知府又連忙補刀:

“亦有縱火前科。”

去年,福康安視察揚州城,下榻處遭襲。全揚州城都聽見了炮聲!

盤點後發現,城中一口氣燒了十個八個官倉。

這口黑鍋必須扣在李鬱腦門上。

……

錢峰嘆了一口氣,默默的合上了卷宗。

胡知府也鬆了一口氣,離開了布政使衙門。

心腹隨從突然說道:

“府尊,我們上次就不該給江北大營撥那1萬石軍糧。白花花的大米給丘八們吃,太可惜了。我們下次也~”

“閉嘴。”

……

皖北大營,

一羣將官鬱悶的坐在帳內,望着上首的主心骨。

嘉親王永琰,咳嗽了兩聲,說道:

“本王已經向周邊數府行文,要求他們速速支援軍糧,填補缺口。”

“王爺,徐州鎮願繼續追殲殘敵。”徐州鎮總兵王世仁,拱手道。

“可營中沒有多餘軍糧了。”

“回王爺。秋收在即,戰馬沿途啃莊稼就行。”

“這不妥吧?”

“王爺仁厚,付出些許代價,是爲了更大的勝利。”

永琰點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士兵的口糧呢?”

“可以沿途籌糧。百姓們愛戴朝廷,想必會簞食壺漿,道迎王師。”

“王總戎忠心國事,本王會替伱請功的。”

“徐州鎮謝王爺恩典,只求補充一些戰馬。”

“給你100匹?”

“嗻。”

王世仁開心的離開了,準備再搶幾波戰功。

實際上順刀教起義軍已經不存在了。死的死,逃的逃。

不過這並不影響剿匪。

王世仁可以指着太陽發誓:

“這一趟出去,斬首幾何,取決於我的視線裡能看見多少老百姓。”

永琰還是太年輕,不懂這裡面的門道。這段時間他已經認定了超過4萬級教匪首級。

被底下的丘八們當成了散財童子!

直到兵部轉來了乾隆的手諭,他才煥然大悟。

……

安徽,池州府向西150裡,黃石磯。

4座五星棱堡均已竣工。

其中有3堡是互爲犄角,呈等邊三角形分佈,相距4裡。

另外1堡是獨自存在,距離堡壘羣有20裡。

苗有林就站在這座孤零零的堡壘一角上,舉着千里鏡。

“視野真好,一覽無餘。”

“方圓幾十裡就這麼一座土丘,清軍一定會猛攻這裡的。”

“老張,你是參謀,不必在這陪着老子,我派幾個騎兵送你回去。”

張昌光沒有吭聲,害怕是真的。

但是他更想當官!

苗有林似乎是會讀心術,背對着他冒出一句:

“富貴險中求!”

“嗯。”

……

1裡外有個樹林,

士兵們輪番出動將樹全部砍光,樹幹運回來綁紮成木排豎在外牆上,中間挖出了射擊方孔。

若是現在不砍,敵人來了就會被敵人利用做成盾牌,攻城器械,雲梯等等。

即使抽不出人力去砍伐,也要放一把火燒掉。

戰爭,一切都要不擇手段。

傍晚,太陽逐漸消失之前。

堡內再次從附近的河流取水,燒開放涼後讓士兵們灌滿皮囊。

“苗大人,會缺水嗎?”

“問題不大。沿江地區的地下水位高。”苗有林用佩劍戳着地面,“我估計最多挖個2丈就能出水。”

張昌光跟在後面,若有所思。

參謀本部出來的人,思維都形成了若干固定模式:

比如防禦戰前,先考慮工事、火器佈置、彈藥,再考慮兵力、糧草、淡水、天氣。

……

夜晚,一片死寂。

棱堡棧道豎起了木頭杆子,上面懸掛起十幾盞氣死風燈,各角佈置了哨兵。

夏末,氣溫倒是不冷。

到了半夜,一名打盹的哨兵起來放水,迷迷糊糊之間擡眼望去。

四周居然望不見一盞燈!

他瞬間渾身汗毛豎起!

用力揉揉眼睛,依舊什麼也看不到。

他立馬踢了一下在迷糊酣睡的同伴:

“快起來,不對勁。”

“敵襲?”同伴立馬跳起來,抓起銅鑼就要示警。

“等一下。”

倆人定定神,似乎也沒有敵襲的跡象?堡內很安靜,還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呼嚕聲。

堡外也是一片死寂。

……

倆人順着棧道往前走了十幾丈,終於看到了掛在杆子上的氣死風燈透着朦朧的亮光。

又將腦袋探出矮牆,恍然大悟。

異口同聲道:“起大霧了。”

巡夜的值星官甘長勝也發現了天氣的異常,

按着劍柄走了過來,反覆前進後退,觀察這盞燈的可視距離。

最終,他倒吸了一口涼氣:

“可見度5丈都不到。”

“快,立刻叫醒所有的哨兵,各就各位。我去稟告副總指揮。”

甘長勝跳下棧道,一溜小跑去了苗有林的屋子。

咚咚砸門,然後隔着木窗喊道:

“副總指揮,有急務。”

苗有林穿着單衣,抓起佩劍和手銃衝出來。

一擡頭,他就明白了怎麼回事。

語氣裡透着緊張:

“這麼大的霧氣?有出事!”

“鳴鑼。”

深夜寧靜,鑼聲刺耳,正在酣睡的士兵們紛紛從睡夢中驚醒,衝出屋子。

很多人軍服都沒來得及穿,但卻沒忘了拿武器!

……

第315章 除夕酒宴,吳國殿堂八大派系之爭198.第196章 乾隆:朕要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第226章 打爆京師火器營,然後調頭向北第123章 紫禁城面聖,給乾隆畫大餅第127章 掛羊頭賣狗肉,玷污了義父這個高尚第61章 緊急上架感言第353章 揚州鹽商集體反水!第66章 我常常因爲自己過於善良,而羞愧不已第292章 本土版的“大阪師團”,第一次出征第52章 方捕頭,留給你全家的時間不多了第121章 歸國前,我還有一些大膽的 不成熟的221.第218章 大戰之前,先肅內部第121章 歸國前,我還有一些大膽的 不成熟的第240章 大清朝有很多非主流數學家,擅長用第33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來啊,互第359章 我死之後,你們才許開槍!142.第141章 本藩臺覺得李鬱是個實誠人第261章 一代梟雄,黯然隕落大別山第75章 服從性測試第302章 走投無路,滿蒙八旗孤注一擲,賭李第19章 刁難第310章 法語 拉丁語 滿語三種語言寫成的國第255章 下山的神仙和上山的凡人之間,還是第84章 又掉鏈子!第71章 本官什麼都不知道第321章 “摸金校尉”和“朕即天下”179.第177章 邊疆清軍和腹心省份清軍,其差第89章 李會長在線大撒幣129.第129章 你們即將失去的只是賤命,老爺第7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商戰第308章 生吞活剝,連打帶消,九江終易主第9章 置地第63章 爹,我是劉路啊第361章 繼續降價!降到江南那幫孫子願意購第15章 剪辮叫魂案181.第179章 觸底反彈,山崩地裂,日月染血第51章 借錢第243章 乾隆:朕看中了他的野性第107章 拿同僚的血染紅頂子198.第196章 乾隆:朕要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第107章 拿同僚的血染紅頂子第268章 大清糧道官:狠起來,我們踏馬的連142.第141章 本藩臺覺得李鬱是個實誠人187.第185章 有種,他再屠一次揚州城啊?191.第189章 忠誠,論心不論跡。你殺官,你163.第162章 皇上,江南的官兒有大問題!第359章 我死之後,你們才許開槍!172.第170章 擊斃福康安,然後多角度精確造第235章 李鬱:通知天成元票號,一次性漲價第17章第349章 江北的那顆棋子,啓動了!152.第151章 京旗戰索倫,蘇州滿城第一仗第121章 歸國前,我還有一些大膽的 不成熟的158.第157章 高端人脈圈,這種事屬於社交禮第123章 紫禁城面聖,給乾隆畫大餅第271章 過於離譜,阿桂炸毛了!第299章 沉入湖底的紅寶石一品官帽第35章 給老胡下套第351章 老胡認識你,大刀不認識你第316章 一場針對乾隆的驚天大騙局,從巴達第39章 最慫的語氣,說最霸氣的話第260章 吳王領銜下注豪賭,勇者全跟!第252章 翻車了,翻車了,洋人當真了,要派第90章 做人,要聽勸第262章 乾隆:朕敲打一下你這個老東西,順第331章 小小演示,乾隆陷入了巨大震撼!第23章 真吃席了第315章 除夕酒宴,吳國殿堂八大派系之爭第271章 過於離譜,阿桂炸毛了!143.第142章 衆官雪地追巡撫第42章 錢,我想收;貨,我又不想給134.第134章 吏部大挑,和勾欄選妹,依據是第238章 大清朝露出了猙獰的面目第262章 乾隆:朕敲打一下你這個老東西,順第350章 江浦告急,吳軍先鋒過江了!第88章 決堤,以鄰爲壑第120章 天不生弘曆,萬古如黑夜。續費吧?第364章 王亶望上位閩浙總督,和珅爲何憤怒第300章 精銳,肯定是精銳!第228章 狠下心來搞事,爭取一個窩頭50兩第122章 軍火行業,廣闊市場,大有作爲第342章 打開門,讓標準之風吹進來嘛!第284章 第4軍團的八嘎氣質,一言難盡!第280章 乾隆:若保不住這龍椅, 要天下何用147.第146章 拿小棍測試一下,帝國的中樞神第116章 英商:不要撕票,叫張寡婦來翻譯!197.第195章 可我大清皇上,不是李唐無知小第253章 “安妮寶貝”號船員:吳王你要這樣第371章 渡江第1仗安慶190.第188章 下官還有更大的黑幕要交代,你第275章 清廷江北官場的一顆地雷,被自己人第286章 聯姻是第一層,拉攏是第二層,制衡219.第216章 極致的快樂,果然要建立在仇人第245章 巨炮碾壓杭州滿城,宣告一個時代的150.第149章 紫禁城鳴鑼上市,還差幾步?第115章 我要你的心幹嘛,要你的人就行了129.第129章 你們即將失去的只是賤命,老爺第247章 江寧演講,煤鐵複合體的一大步第29章 消失的他166.請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