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官制混亂耽誤事 丟了老城不知情

赫圖阿拉老城那都統向盛京派出的一隊報信士卒,一路打馬飛馳,在當天巳時末就已經抵達了盛京。

這種事情,他們不可能直接去皇宮找皇帝彙報,連找內閣大臣彙報也沒資格啊。

他們得去兵部,先找郎官彙報,然後由郎官向上層層通報。

這滿清的官制,進關之前是很亂的,進關之後,在范文程一力倡導之下,才融合了前明官制,不過也保留了部分滿人在關外的習慣,還是亂七八糟。

直到康熙朝在中原坐穩了江山,這官制才慢慢穩定下來。真正沿襲至清末的官制,是雍正朝以後,又經乾隆朝幾十年不斷更改才形成套路。

可如今滿清沒等到康熙大帝登基,就給王爍重新給攆到關外去了,那就沒什麼套路了。

基本就是設六部,每部有一個滿人主事,稱承政,然後下設左右參政,正副理事,還有什麼章京一類,明清官名混用,大致是范文程的套路。

六部之上,是內閣,什麼殿什麼閣的大學士,就是范文程、寧完我、英額爾泰這些人了。

范文程已經六十多了,體弱多病,這會兒又改索尼和鰲拜這幫人了。

這幫人更亂,隨口定一個官,也不管是滿制還是明制,用着順手就成,這就更亂七八糟了。

所以,您聽着官制不對的時候,也別和老餘較真兒哈。

這事兒到了兵部,先由一個章京接待,瞭解情況。

主要就是山裡野人造反,攻打赫圖阿拉老城,這事說大也大,說小也可以。

按說,老城是朝廷擬定的最後抵抗的根據地,儲存着大量的糧草輜重,事關重大。可幾個野人成不了什麼氣候,估計也不可能攻破赫圖阿拉堅固的城牆。

這時候,索尼、鰲拜和蘇克薩哈等幾位內閣主政大臣,都在南邊廣寧一帶對付王爍大軍的襲擾,研究對策。

范文程、剛直等人年紀大了,並不經常值班坐朝。

章京覺得,這種算不得太大的事情,沒必要驚擾朝廷。沒準兒自己巴巴的趕到管事兒的滿洲承政那裡,彙報上去,還得挨一頓訓斥,屁大點事兒也來打擾,養你們幹什麼用?他還落一身不是。

他把這事對值班理事講了一下,值班理事便用了自己的大印,着盛京兵備道相機處理。

這盛京兵備道就是個招兵買馬的衙門,相當於咱們現在的武裝部。

他沒有正規軍,手裡只有管理治安,防備盜賊的一般治安士卒,戰鬥力不強。

盛京兵備道以爲讓他帶軍進山抓盜匪呢,也沒當回事,直到第二天,才帶上自己的三千步軍,向赫圖阿拉進發。

三千非正規軍,如何是西北軍精銳的對手?這就爲李定國鞏固赫圖阿拉老城和通往盛京的各要塞留出了時間。

直到第二天下午,盛京兵備道才拖拖拉拉的帶軍過了薩爾滸。

得知敵人步軍來援,李定國命令把守前方要塞的牛方亮,務必全殲敵軍,不許放一個敵人回去報信。

牛方亮是闖軍時期跟隨過左金王賀錦的大將,打仗經驗豐富,手下又有五千火槍軍精銳,對付三千非正規軍,那還不是跟玩兒一樣?

他命令士卒換上看守要塞的百姓服飾,把三千敵軍引到山中峽谷間一塊平地上,然後伏兵四起,把敵人包圍在中間。

一輪火槍射擊過後,沒死的清軍就都乖乖繳械投降了。

盛京兵備道一去不復返,直到幾天之後,有人在兵備道衙門等着辦事,左等右等,等不來這位兵備道大人,大家才意識到出事了,趕緊跟吏部彙報。

這兵備道怎麼又歸吏部管了呢?要不說滿清亂呢,到底誰管誰都鬧不清楚。

其實跟吏部說這事兒也對,官員好好的找不着了,當然得管官的吏部去管了。

這吏部的滿人承政還不糊塗,立刻程文去兵部,問兵備道去哪了?

那幾位當初決定這事兒的理事章京們,到這時候還沒當大事來辦,給吏部說兵備道剿匪去了。

可剿匪都這麼多天了,結果如何你也得給我們個信兒啊,怎麼這麼不會辦事,連個音信也不知道往回傳?

兵部理事又派幾個人去赫圖阿拉打探情況。結果,這幾個人也是一去便杳無音信。

李定國佔領赫圖阿拉的目的,就是爲了堅守到明年開春。他多聰明啊,做的第一步就是封鎖消息。

你給他這麼多時間,他早把部隊派到周圍,把散在山裡居住的百姓都給歸攏到城裡去了,人只許進不許出,你上哪兒得消息去?

這會兒功夫,那些山裡居民在赫圖阿拉老城裡有吃有喝,用不着挨凍受餓,還能洗熱水澡,都跟西北軍混熟了,他們才懶得給滿清報信呢!

李定國溜溜兒佔了赫圖阿拉老城一個多月,滿清竟然毫不知情,直到民間議論紛紛,說見不着山裡出來的老民來盛京趕集了,家裡親戚好長時間都不來了,這纔有人注意到不正常。

老臣揚古利的孫子,領內侍衛大臣愛星阿,他家裡有老輩親戚住在赫圖阿拉老城,過去經常來他府上串門走親戚,這會兒一個多月愣是沒人來。

他就奇怪,怎麼都不來了呢,我沒得罪你們啊?就出門滿世界的打聽老城那邊到底怎麼了?

結果一問,不光他家這樣,好多人家都這樣!

愛星阿領的是個虛銜,平時沒什麼正事兒,就跟滿清在北京時的那幫黃帶子,旗人老爺們一樣,混吃等死,吃喝玩樂的主兒。

可他是揚古利的孫子啊,有能耐去皇宮見皇帝。他就去皇宮找順治問去了。

你們是不是在赫圖阿拉有什麼事兒啊,怎麼那邊的人都不出來了呢?

順治這時候成年了,儘管脾氣性格和他娘大玉兒不對付,大玉兒很少讓他參與政務,可他是皇帝啊。

他就下旨問兵部到底怎麼回事兒?

兵部滿人承政也是稀裡糊塗,可皇帝有旨意,他不敢不問明白,就問下邊到底那邊怎麼了?

問半天,才知道赫圖阿拉那邊確實出事了,趕忙跟順治彙報。

順治是很聰明的,他立刻就察覺出這裡面有問題。幾個主政大臣不在家,他只好委託范文程來追查這事。

范文程沒等聽完兵部彙報,臉都黃了,這赫圖阿拉可丟不得!

他立刻進宮,找皇太后大玉兒和皇帝順治,把了解的情況逐一彙報。

山裡沒人出來,進去剿匪的兵備道也沒了消息,這不可能是山民造反那麼簡單,這是有準備有預謀,有組織有紀律的正規部隊的軍事行動!

89.意氣風發談軍校 不說禦敵說科學168.兵不血刃佔西安 被迫無奈行險棋404.覆巢之下無完卵 大清忠臣亦有數210.危局再現王爍出手忠心大明定國北征196.咱們錯了66.被迫妥協206.可憐文人難掌兵 錯了一步步步錯292.參與法學新法令 下決心重組班子178.這算什麼57.命中註定有此難 厄運難逃空盤算276.木船頃刻成火海 冷笑一聲夏變冬139.勢均力敵劍拔弩張紅衣大炮迫退騎軍267.西安看到新世界 各有所想主動學41.話天下君臣論得失 說後事死志早已蒙165.緊鑼密鼓議出擊 王爍送槍坑滿清185.天降真主176.清軍拼死進攻 李過敗守洛川6.城牆玩命168.兵不血刃佔西安 被迫無奈行險棋6.活學活用偉人思想 以牙還牙主動出擊218.國人自古窩裡鬥 獻策依樣畫葫蘆82.大順軍師309.滿清永不失血性 誓與京師共存亡361.無力出關乾着急 舊事重提惹樑敏3.發飆把神父侃暈 把自己侃迷糊150.四鎮只知內鬥急 閣部猶夢借清兵267.西安看到新世界 各有所想主動學189.意猶未盡291.羊肉燒酒輪法令 江南江北不一樣63.掩行跡分兵疾進 睿親王名不虛傳106.決戰西寧(5)114.家庭新規413.倭國天生惡奴相 長江後浪推前浪172.震驚之下難突破 熟能生巧另尋法243.洪督撫無奈做俘虜大將軍不用大漢奸410.四位夫人尋放鬆 交出權力不可行31.又失親人302.不管江南要打仗 李鄭調兵滅滿清104.決戰西寧(3)65.圖改變駱養性進宮 集衆將李自成防清369.中華慘禍何時休 圓圓談論君主制119.耍點手腕157.聰明伶俐鄭一官 結交權貴成大器167.西北軍全面出擊 宋獻策計賺都類167.氣人戰法191.偉人胸懷學不來 坑殺韃子最痛快374.馬屁拍到馬腳上 領袖原來無自由21.身後難說忠奸事 看透昏君不與謀138.奴血染紅渭河水 多鐸不知有王爍196.漫天黃塵退蒙古 王爍專想壞主意74.野性十足抱佳人 圓圓不愛吳三桂80.全民皆兵236.李巖請罪得嘉獎清軍投明成幻想108.百廢待興京師亂 約法三章文程功203.李成棟反清投明 永曆朝亂七八糟322.遊刃有餘玩個夠 傷心欲絕失聲哭8.又餓又冷26.舒大志李巖欽服 跩文言美人歸心39.大臣臨事鳥獸散 崇禎原來不糊塗128.左右爲難367.圓圓發問連珠炮 冒襄羞愧冷汗流176.清軍拼死進攻 李過敗守洛川409.落得自在老來伴 衆妻無嗣落把柄31.天命難違盡人事 初見裹腳好新鮮387.突擊隊空降城頭 冷兵器再次交鋒100.魚水一家145.號炮傳警89.老將出馬160.軍官學校211.山西叛亂遭屠戮 舊仇未報填新仇18.躍躍欲試335.遏必隆盤算暗殺 仨將軍城下吹牛337.開會一天議對策 外面已經變了天1. 伏羌失陷172.震驚之下難突破 熟能生巧另尋法180.馬老回回364.兩情相悅戰書房 有情有義奇女子240.制定方略對敵計 李達攻破青疃集135.危在旦夕仍不悟 潼關絕唱成笑柄1.想法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244.西北要建戰犯法 大炮嚇傻江南兵358.律法推行運動熄 行政機構悄然生30.白雲踏雪302.不管江南要打仗 李鄭調兵滅滿清177.大將之死9.人心險惡35.皇上如熱鍋螞蟻 大臣似木雕泥塑230.西北軍圍城打援王爍兌現吹牛諾言133.茶馬證券(1)123.五行陣法困敵軍 世外桃源歷史變204.骨頭進嘴不肯吐 不信肱骨耍聰明123.五行陣法困敵軍 世外桃源歷史變77.改變策略93.猶猶豫豫思不定 洪水滔滔淹清軍323.王爍討好魯小鈺 殺頭不成點天燈276.爲找銀錢慌開門 夫妻房內忙鬥法123.五行陣法困敵軍 世外桃源歷史變138.西方教士76.將士獻血染紅石河 獻策猛醒密雲營中330.騎軍武力不一樣 八旗不是雜拌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