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選舉考覈並舉 真正人才不拒

江南的百姓自我選領頭人和江北一樣,只推行到縣一級,縣級以上,則由最高決策機關直接任命。

任命也是從縣級官員裡選拔,王爍沒有那麼多自己的政工人才可以任命。

那些幫助江南民選官員工作的政府政工幹部,只是臨時幫助他們工作,將來還要抽調走,去剛剛解放以及還沒有解放的地區,幫助那裡的百姓建立政權。

王爍這也是在防止打過長江以後出現不合理,從江北地盤上調撥大量幹部過江接管政權,這個有一點過於盲目了。

這樣做的話,會導致江北老地盤好多地方,村子裡只要識字,就得跟着部隊過江當幹部去了。

這些人,自身受教育水平和思想境界就有限,無法完全理解和徹底執行新政府的政策和方針。

加之他們對江南的情況不熟悉,工作中產生了許多重大失誤,甚至影響到江南的順利復甦。

王爍不打算這麼幹。他專門培養一批文化水平較高,工作經驗豐富的政工幹部,組織起幹部團。

這些人到達新地區之後,不是直接插手地方政務,而是做爲指導者,幫助地方選舉出自己的官員,然後幫助這些官員在工作中不斷提高,直到他們自己勝任工作。

然後,這些幹部就會逐漸從地方事物中脫身,把政務完全交給民選的幹部,重新回到幹部團,準備向另一個新解放的地區前進。

民選只執行到縣級,就是因爲江南精英被王爍人爲排斥出去之後,選拔出來的幹部大多是窮苦百姓,他們無法直接勝任更高一級的工作。

只有這些人在工作中,在政工團的不斷幫助下,逐步成熟起來,才能去勝任更高級的工作。

選拔本地幹部,王爍的西北政府已經在王爍的提示下,有了從主觀觀察到量化管理的轉化,有一套基本數據化的考覈辦法。這個是王爍當公務猿時必須知道的知識,對他來說不難。

把新地區各縣按照地理優劣,以往貧富,人口多少等因素,劃分評定爲富、中、貧三個等級。

等級設等級基礎分,往往等級越低,分數越高。

然後,全縣人均收入,貧富人數差距,土地利用率,工業化程度,都具體規定考覈辦法和分數。

以上所有分數相加,得分最高者,成爲選拔幹部的標準。

得分前三的三個縣的縣長,纔有成爲更高一級府長或市長的資格。

三個具備資格的人選,另設100分做爲晉升分數,民選民意佔50分,上級部門評定佔20分,政務律法知識考試佔20分,文化專業知識佔10分。

綜合這四個方面,得分最高者勝出,避免人爲喜好任用幹部。

從村到鄉,鄉到縣,也是採取這種考覈辦法任用幹部。甚至市、府到省,採取的也是這個辦法。

王爍的幹部團,也是在不斷補充。從新的地區地方幹部中考覈招收部分人才培訓。

合格之後,留下一部分,再配上幹部團有經驗的老人,留在新地區,組成專門負責考覈地方幹部的審計特務局,審計考覈幹部政績,幫助地方幹部迅速提高執政能力。

剩餘幹部團人數不減,仍舊向下一個即將被解放的地區前進。

這樣用素質和經驗都有一定水準的幹部團,代替因爲無干部可用,隨手亂抓的辦法,有效避免了地方政務的混亂和人爲因素,效率更高,更科學。

待江南逐步穩定,各行政部門逐步建立,西北政府公佈了自己的政務幹部晉升制度。

那些跟着復社瞎起鬨的秀才們,就知道他們該幹什麼了。

想成爲國家幹部,你不光得學習新知識,還得親民,關心國家大事,拿出你治理地方的辦法來,讓老百姓信任你,選舉你才行啊。

指望死讀書,讀死書,讀一輩子也沒用,朝廷,啊不,現在叫政府了,人家不搞八股科舉那一套玩藝了。

真正有獨立思考能力,有自己見識的知識分子,在新政府還是有一席之地的。

江西奉新那位寫《天工開物》的宋應星,年近七十,早就對南明朝廷失去希望,一直在家隱居,考察農田,教導學生。

西北政府過江,頒佈了新制度和新法令之後,因爲他聲望極高,村民推他爲村長。

他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堅辭不就。村民沒辦法,就選他的學生當村長。

他教授學生,不僅僅教四書五經八股文章,還教他們天文、算術,農田和工業冶金知識。

因此,村中許多農人也是他的學生,跟着他學種地和製造簡單農用機械。

他的學生當村長之後,帶領大家科學種田,還搞小作坊,生產市面上需求越來越大的各類農具和機械,把個鄉村搞的紅紅火火。

很快,他這學生就當鄉長了,然後就是縣長,府長。

當府長之後,就有見到王爍的機會了,他就向王爍推薦自己的老師。

王爍竟然沒想起宋應星是誰來,但那位府長提到了《天工開物》,這個王爍知道。

原來寫這本了不起著作的人還活着啊!他二話不說,帶上衛隊,直接就去江西奉新了。

到了奉新,求見宋應星。王爍不是落難的劉備,是這中華的最高長官,按過去話說,就是皇帝啊。

這皇帝不遠千里,親自上門求見。宋應星也不是諸葛亮,如何承受的起?連忙出來迎接。

兩人一談,王爍求才若渴,尤其對科學人才,那簡直到了只要人家願意跟他,給人家磕頭都願意的地步,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啊!

宋應星看了王爍帶來的西安科學院吳朗西主編的許多科學書籍,也是大爲讚歎。

看來,中華有這位注重文學藝術和科學並舉的新主人,不強大都難了。

兩人相見恨晚,宋應星當天就答應,跟隨王爍回南京,組織籌建江南科學院,爲新國家培養科學人才。

對真正有用的人才,王爍是非常重視的。對那些只知道雅集詩會,閉着眼瞎議論國家大事的混子,他基本是不屑一顧。

復社裡不是沒有人才,但這些人才,受復社影響太深,求學和鑽研的基本出發點,和新政府的需求發生了嚴重的偏差。

這些人才,想繼續自己的升官發財之路,湊在一起炫耀和互相吹噓,是不會被新政府青睞的。

您想重新做人,那就首先脫離復社,樹立爲人民服務的新道德觀念,再到政府考覈部門那裡去參加公務猿資格考試吧。

406.大中華威服四夷 擴領土繁榮昌盛284.想和談自取其辱 欲拒敵無力防守118.歌罷一曲驚四座 原來帝王不好當179.打仗還靠親兄弟 兩面受敵陷危機133.茶馬證券(1)366.一朝天子一朝臣 破罐破摔失意人140.工兵鍬挖掘戰壕 火槍軍嚴陣以待406.大中華威服四夷 擴領土繁榮昌盛71.縣城難保49.自成早朝洋相百出 軍師無奈大兵進城96.治傷兵小鈺施秒收 不聽勸自成失京師76.將士獻血染紅石河 獻策猛醒密雲營中116.圓圓歌喉助興 王爍引火燒身95.怪話風波274.內部籌劃造艦隊 王爍親率艦出海156.混蛋邏輯237.金王迎光武還都 永曆催定國北伐119.雞同鴨講差萬里 明末才子須風流57.知縣胡番23.巧配合共同殲敵 試深淺李巖出題46.前門大街管閒事 王爍帶人揍劉友362.無心機不成大事 不追究就是原諒186.王爍退守斜谷道 多爾袞兵臨潼關2.時空錯亂203.李成棟反清投明 永曆朝亂七八糟128.左右爲難5.論律法訓衆將 再深造齊入學170.假傳王命騙豪格 忘了滿清有髮辮252.富貴進城找靠山 二虎不走串門子381.奇思妙想破嚴寒 精銳北上襲敵巢194.哈克什能吹能啦 諸部落左右兩難141.初試鋒芒創清軍 違反規律不科學102.決戰西寧(1)221.大炮響嚇傻決策層建基地坑死大清軍299.小軍官得吧新政府 李定國嚇出白毛汗340.王爍一路瞎得吧 解鈴還須繫鈴人299.小軍官得吧新政府 李定國嚇出白毛汗152.滿清暴行天下驚 誓不與其共戴天379.機構重組王爍出兵 無人可用鰲拜掌權193.單刀赴會闖大帳 縱橫論談茶馬市371.冒才子學習新理論 陳美人迫切訪江南52.趁機發展359.選舉考覈並舉 真正人才不拒384.一路行軍一路收 深山窮人得解救41.搶糧計劃146.捨身相救176.碾伯之戰79.死馬暫當活馬醫 三桂不降不出兵64.暗探冒死傳警訊 王爍十萬賭錦衣4.政軍全面改革 叫板不良作風154.兩個老子82.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244.西北要建戰犯法 大炮嚇傻江南兵80.全民皆兵22.追諸葛險中偷襲 救李信奮不顧身162.下決心挽回恥辱 多爾袞詭計多端165.琢磨賀錦173.城裡城外246.王爍要建藍海軍 編個冊子臭大清166.不堪一擊250.鄭親王臨變不驚 大玉兒轉換門庭168.兵不血刃佔西安 被迫無奈行險棋325.只給十天難死人 大儒小儒兩碼事198.知府來了54.娶倆媳婦2.這邊君臣賭氣 那邊王爍瞎侃142.青海變天147.泣不成聲307.發展速度不同 拖延也非妙計129.范文程文過飾非 多爾袞欲霸中原124.翻天覆地樑家堡 王爍百姓諞閒傳52.趁機發展131.親訪土司107.小鈺發明網絡語 香河失卻太子蹤5.論律法訓衆將 再深造齊入學249.多爾袞前腳剛死 阿濟格後腳奪權385.破莊園解放奴隸 早暴露老城難下261.算來算去都不對 金王要投西北軍208.彼此不服矛盾日深心懷各異兄弟倪牆117.惴惴不安8.思大明越想越氣 拒滿清苦無良策138.西方教士91.希望渺茫87.連續擊發87.連續擊發300.定國成功撂挑子 顧南收北難抉擇172.震驚之下難突破 熟能生巧另尋法387.突擊隊空降城頭 冷兵器再次交鋒331.攝政王誤判敵軍 永定門神仙飛過169.褒穀道設阻擊陣地 圖享樂耽誤時間134.茶馬證券(2)122.過宛城突遇敵兵 思脫困軍師有招374.馬屁拍到馬腳上 領袖原來無自由58.弄巧成拙羊入虎口 天不假人是何世道90.蘭州失陷104.決戰西寧(3)277.十字架綁滿倭寇 蓬萊縣徹夜狂歡84.震撼之餘想損招 忠言逆耳難改觀271.道聽途說新鮮事 奇蹟震驚四君臣124.轉眼變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