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只給十天難死人 大儒小儒兩碼事

儘管王爍反對強攻北京,但他是常委會制度。

古人沒他的文物保護意識,一旦他的這個意見提交常委會表決,他十有八九屬於少數派,意見遭否決基本是定局。

果然,宋獻策自西安來電,給王爍十天時間,十天之內,他如果想不出比強攻更好的辦法來,前指按原計劃行動!

宋獻策這還是看在他大將軍的面子上,纔給了他十天時間。

可十天夠幹什麼用的?王爍是欲哭無淚呀,我搞什麼常委會制度啊!

這可好,讓這幫無知的傢伙們無法無天,不聽他招呼!

我的北京,我的千年古都,六朝京畿,就這麼眼睜睜毀到這幫無知的傢伙們手裡了!

鄭成功出身富家,對王爍的保護文物的觀點多少有點理解,可他不屬於決策層,沒發言權呀,也只能聽他訴訴苦。

而且,聽他訴苦都聽煩了,說道:“您就趕緊想辦法吧,別在我這兒磨嘰啦。十天本來就時間不多,您這麼一磨嘰,京師更沒有保住的希望啦!”

王爍只好去想辦法,可他沒辦法呀。

和濟爾哈朗談判?爲這古董,咱不打了,您出來投降得了。

李巖都不聽他的,濟爾哈朗能聽他的?這不做夢嘛!

這個時候,駱養性把湯若望給弄來了。

濟爾哈朗讓湯若望負責研製新鋼材,給弄盛京去了,還有跟着他的那幫洋教士,都一股腦給劃拉到盛京了。

當初王爍從北京把陳圓圓給搶出來,侍候陳圓圓的那倆丫頭秀紅和紅秀,他沒法帶她們走,就留湯若望的教堂裡了。

湯若望爲保住這倆丫頭,老臉都不要了,非說這倆丫頭是他買來侍候他的,總算矇混過關,把兩個人給保住了。

既然是侍候他的丫頭,他去盛京,得帶着這倆人啊,就這麼着,這倆丫頭也給弄盛京去了。

得虧有這倆丫頭跟着,不時出來買菜做飯,駱養性在盛京的密探才能聯絡上湯若望。

他們找了幾個武術高手,趁清軍敗退回來的混亂,費了老大勁,才把湯若望給弄出來,倆丫頭也跟着回來了。

倆丫頭在北京前線再次看到王爍,高興的不知怎麼好了,一口一個大將軍,拉着王爍打聽家鄉的情況。

西北人說話,十里不同音。雖然都叫西北方言,但陝西那邊和甘肅的區別已經很大。

當然外人無法分辨這些細小的差別,西北人自己卻分的十分清楚。

王爍是安定人,李定國是榆林人,兩人說話,外人聽着一樣,王爍和李定國卻知道兩人實際是口音有很大差別的。

安定和伏羌的差別反而不是很大。所以王爍乍見倆丫頭,聽着熟悉的家鄉音,心裡也是十分高興,用家鄉土話和倆丫頭嘮上了。

站在一邊的駱養性和湯若望聽的一愣一愣的,他們說的什麼,倆人一句不懂。

李巖看不下去了,扯一把王爍,提醒他道:“駱指揮使和湯神父還在等着你呢!”

王爍這纔回過神來。這人在機關幹慣了,第一臉皮厚,第二自來熟。他不用別人介紹,一把拉住湯若望,哈哈大笑道:

“如何老湯,我當初沒騙你,打到北京來了吧?”

湯若望就納悶,我什麼時候變“老湯”了,這事兒我自己怎麼不知道?

王爍管吳朗西叫“老吳”,湯若望自然就是“老湯”了,不過跟“老湯羊肉”絕對沒半毛錢關係。

湯若望也不好跟這位大將軍計較,估計他雖然中國話說的比中國人都好了,“老湯羊肉”是什麼玩藝兒,他絕對不知道。

當下湯若望微笑回答道:“大將軍英明神武,威名早已經傳遍天下,在下早已如雷貫耳。在下早就盼着大將軍打過來,解救這遭滿清欺壓之衆生呢!”

看着湯若望,王爍突然就想到,沒準兒這老傢伙能給他解決怎麼不破壞城牆,就能打進北京的這個世紀難題。

這並不是說歐洲人就比中國人聰明。中國人常年受儒家思想約束,而儒家思想是不提倡機巧玩藝兒的。

比如說,從井裡往外打水吧,有省勁的槓桿活塞機構往外抽水,儒家主張不用,寧可一桶桶的靠人力往外提,也最好不用這省勁的玩藝兒。

他們認爲,這些省勁兒的玩藝兒會讓人的大腦走偏門,幹出邪惡的事情來,失去中庸之道。比如,造皇帝老倌兒的反。

當然當年孔子並沒有這麼****,這都是後來董仲舒等的一班小人曲解了孔子的理論,創造出來的所謂儒家思想。

這後來的所謂儒家思想,只能稱作“小儒”,完全是曲解孔子理論的流毒。

但這套理論利於皇帝加強統治,奴化國人,禁錮國人的思想,讓百姓都變成唯唯諾諾,只知聽皇帝話,沒有自己自由思想的奴隸。

皇帝當然願意用這些“小儒”思想來代替真正的孔子理論。

正是這“小儒”思想,讓當時地球上最先進的文明,最光輝燦爛的“百家爭鳴”局面,從戰國時代以後,就逐步衰落,從而維持了以後幾千年的“皇帝爲尊”時代。

歐洲沒有“小儒”文化,又經歷了偉大的“文藝復興”,歐洲人的思維相對就比較開闊。

基於這個原因,王爍才重視湯若望,而非就是認爲歐洲洋人聰明。

論聰明,中國人的智慧,在現代已經有目共睹了,老美自己都得承認,他們國家的大腦,是由華人組成的。他再怎麼牛逼,也只配做四肢。

湯若望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畢竟北京城裡面有二十幾萬滿清大軍,濟爾哈朗是做了與北京城共存亡的準備的,你不用武力打進去,消滅他,北京你就得不到。

湯若望被從北京遷往盛京的時候,濟爾哈朗已經在準備在北京城死守到底了。

他把中原百姓往北遷移,遷移的同時,搜刮了所有的糧食,運進京師,集中在一起管理,就是爲了統一調配糧食,堅持更長的時間。

王爍問湯若望道:“他把糧食都存哪裡了,你知道吧?”

103.圓圓捨命救英雄 渾身浴血突重圍195.獨身勸降407.新舊社會兩重天 復辟大清是奢望134.中原已是旦夕危 隔江猶唱後庭花319.陰魂不散天天纏 不報此仇誓不休56.額滴個神263.決策層想出新案例金王聞直接腦袋大104.醒悟晚事後諸葛 圓圓嘆紅顏禍水174.拼死爭奪制高點 按捺不住親上陣15.白夜無眠273.艱難困苦造軍艦 鳴響禮炮謝辛勞35.批鬥大會386.形勢嚴峻困城下 不破城池勢難存316.伏兵誘敵空等待 李巖消滅滿清軍403.撫順不保盛京危急 關鍵時刻就出叛徒98.重義輕色忘美人 王爍返京救圓圓60.圖大計執意救太子 情獨鍾衝冠豈無憑71.王爍好過嶽爺爺 三桂欲投李自成23.實戰教學239.自成搶錢滿清花 王爍氣急要殺人160.軍官學校41.話天下君臣論得失 說後事死志早已蒙258.王爍無奈回西安 衆將要坑大王爺100.府中才見心中人 危險接踵跟隨來199.律法爲尊157.奴隸娃子406.大中華威服四夷 擴領土繁榮昌盛261.算來算去都不對 金王要投西北軍99.蝴蝶翅膀已煽動 無奈英雄是多情349.問半天不得要領 不出招無的放矢10.待宰羔羊45.說律法李巖佩服 沒盯住跑了小鈺53.無錢休想留得命 一代鴻儒死牢中206.可憐文人難掌兵 錯了一步步步錯10.談觀念夫妻拌嘴 躲婚姻有家難回66.管小鈺繼續踢皮球 救太子王爍當傻子412.四輪馬車忙出逃 你走我走大家走90.蘭州失陷53.無錢休想留得命 一代鴻儒死牢中26.城門激戰154.時機不到須忍耐 設法造炮坑大清408.哄住老祖先搬家 闖王精神永留存92.清軍彪悍世無雙 佔據中華非僥倖174.死守得失92.清軍彪悍世無雙 佔據中華非僥倖54.娶倆媳婦193.單刀赴會闖大帳 縱橫論談茶馬市297.過江學習先參觀 上尉講解學級制12.怒其不爭158.單身赴宴190.醍醐灌頂270.養成所軍事化 朱以海受不了198.遭敗績欲重整兵馬思殲敵再畫蛇添足182.遊擊運動戰再發威宋獻策損招接連出139.勢均力敵劍拔弩張紅衣大炮迫退騎軍94.統帥威嚴153.王爍鬥嘴失敗 衆人想笑不敢112.思想解放過了頭 皇上不急太監急83.憂慮成疾263.決策層想出新案例金王聞直接腦袋大382.故布迷陣猜不透 赫圖阿拉迎末日130.豪格攻佔山東 唐通攪亂晉北204.骨頭進嘴不肯吐 不信肱骨耍聰明18.遭誤解有嘴難辨 聞賢士大喜過望320.忍無可忍先逃命 出乎意料鬼現形372.親自下廚哄夫人 密保措施不能少26.城門激戰19.論官場大失所望 驚晨夢隔壁發聲411.官癮未過參競選 王爍要學華盛頓49.新的配比330.騎軍武力不一樣 八旗不是雜拌醬354.乾柴終於等到火 復社官員手腳亂89.老將出馬74.民選村長124.轉眼變臉197.不是不報想損招 時候未到挨胖揍309.滿清永不失血性 誓與京師共存亡127.王爍重返根據地 顛鸞倒鳳遮羞惱252.強詞奪理欲發動 第一勇士再重生182.遊擊運動戰再發威宋獻策損招接連出300.定國成功撂挑子 顧南收北難抉擇18.躍躍欲試185.天降真主94.洪水嚇倒多爾袞 湯泉急召范文程125.取暖爐子80.全民皆兵163.多爾袞發壞坑豪格宋獻策猜謎猜不着141.初試鋒芒創清軍 違反規律不科學316.伏兵誘敵空等待 李巖消滅滿清軍405.破了大清就得寶 王爍四處忙點火50.兩軍對壘175.鐵開花彈160.無遺類張獻忠屠城防王爍多爾袞狡猾210.危局再現王爍出手忠心大明定國北征217.思報國不顧兄弟情刺墨青以此明心跡197.宣傳新政225.男人不喝酒 不如一條狗30.擔心城破心急如焚 德勝門下齊呼萬歲142.青海變天80.無奈剃髮當漢奸 睿親王臨戰授機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