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不打清軍窩裡鬥 永曆有病亂投醫

隨着大西軍的日益做大,孫可望更捨不得放下他當大西皇帝的美夢了,屢次設法阻撓和永曆朝廷的直接聯繫,甚至曾經設想攻入廣東,挾天子以令諸侯。

李定國更加厭惡孫可望這種做法,曾當着孫可望的面就罵他道:

“肇慶永曆皇帝纔是大明正統,我等當竭盡心力,保當今萬歲纔是正理。你也不看看你有什麼德行,竟敢妄自尊大,難道是想自取滅亡嗎?”

忌憚於李定國手下五萬多軍隊和他的足智多謀,孫可望只得暫時打消了當皇帝的想法,但內心愈發耿耿於懷。

當不成皇帝,孫可望心裡不舒服,成心找茬,要求永曆封他爲秦王,否則就不承認永曆政權。

這時候,永曆帝手下已經有李成棟、鄭成功、何騰蛟等勢力,坐擁南方大半壁江山,並不完全依賴大西軍。

孫可望的無理要求理所當然的被永曆帝拒絕。孫可望乾脆不管永曆那邊了,自稱“秦王”,把雲南稱呼改作雲興省,並且私自鑄造錢幣。

李定國對此很不滿,表面上卻沒再和孫可望爭執,反而表示擁護孫可望。

其實,他是在麻痹對方,內心卻下了和他分道揚鑣的決心。

時間一長,孫可望見李定國不再反對他,以爲他服自己了,漸漸對李定國放鬆了警惕。

這一年九月,孫可望率自己的十萬大軍親往貴州,剿滅清軍殘餘和土匪,留李定國守雲南。

李定國在雲南加緊招兵買馬的同時,派兵封鎖貴州到雲南的所有道路,再不許孫可望返回,從此徹底與孫可望決裂。

李定國和張獻忠不同,軍紀嚴明,愛護百姓,雲南百姓向着他,幫他阻擊孫可望。

孫可望再也無法返回雲南,只能留在貴州了。

另一個小兄弟劉文秀,對二人爭權奪利傷透了心,爲不夾在二人中間爲難,率本部人馬返回了川南。

至此,雲南屬於李定國,貴州屬於孫可望,川南屬於劉文秀。

川北則是已經投靠了南明的王尊坦和李國英。

這些勢力在名義上都屬於南明永曆朝廷,再加上湖南何騰蛟、江西金聲桓、福建鄭成功、兩廣李成棟,力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在南方的清軍。

這時候,永曆帝該組織大軍反攻,收復失地了吧?

嘿嘿,不成。怎麼呢?

咱看着李定國和孫可望兄弟倆鬧的不可開交,心裡堵得慌,其實,他們是這些人裡頭最好的了。

鄭成功和李成棟那才叫仇人。替清軍攻下鄭成功老家安平的,就是李成棟。

鄭成功的母親田川鬆夫人之所以上吊自殺,就是李成棟的功勞。鄭成功能算完嗎?

佔領福建之後,鄭成功沒再往北和清軍作戰,而是在南邊沿着海邊往西,先後攻佔了李成棟的梅州、潮州。

他是海盜世家,沿海打仗有戰船接應,這一套他熟。

都是大明臣子,大明的屬地,你憑什麼攻打我的地方?李成棟也不幹,派兵反擊。

兩家就在福建、廣東邊界上乒乒乓乓打起來了,那叫一個熱鬧!至於抗清的事情,還是等兩家決出勝負以後再說吧。

湖南那邊何騰蛟領着一幫流寇,很快就招架不住孔有德的清軍進攻了。

脣亡齒寒,江西金聲桓和王得仁還想幫他,可過去一看,特麼全都是李自成原來手底下那羣土匪。不能和他們摻合。

這幫人,哪兒有糧食,哪兒有百姓他們就搶哪兒。你前腳幫他打跑清軍,後腳他緩出手來,沒準就跑你地界上禍禍。

得,咱們還是在咱自己地盤上,深溝高壘,防清軍的同時,也防着這幫土匪過來吧。

何騰蛟幹不過孔有德,派人四下裡求救,根本沒人搭理他。他只得再派人向永曆朝廷求支援。

永曆這時候已經將行在遷至廣西南寧了。

在肇慶離的李成棟太近。李成棟自從看明白永曆朝廷之後,愈發對朝廷不尊重,對永曆也是十分傲慢無禮。

在肇慶呆着,早晚有一天會落到李成棟手裡,被他控制。

李成棟忙着和鄭成功開戰,還沒有騰出手來完全控制廣西,廣西大部地區屬於真空地帶。

大家一商議,趁着李成棟和鄭成功在東邊打的熱鬧,顧不上他們,不如趁機到南寧那邊,發展自己的軍隊。

手裡有軍隊,心裡才踏實不是?

何騰蛟的使者輾轉千里,總算到達了南寧。

可永曆這時候手裡還沒幾個兵。朝廷沒幾個錢,好歹的招點兵馬,再給了何騰蛟,他還是光桿司令。

他捨不得,四下各方勢力又沒一個聽他招呼的,他也沒什麼辦法。

瞿式耜給他出一注意,既然東邊那幫傢伙不聽招呼,咱就去西邊試試,拉雲貴川的大西軍。

孫可望曾經派使者來過,表示願意忠於大明。那就按他的條件,給他個王噹噹,讓他出兵幫何騰蛟,說不定他看在王位上,能答應。

這也算有病亂求醫吧,瞿式耜當時不知道大西軍已經分裂了,整個永曆朝廷消息閉塞,對李定國和孫可望一點也不瞭解。要知道情況,他們就先去拉李定國了,那肯定會成功。

朱由榔派使臣前往貴州,封孫可望爲冀王,請他出兵湖南,救援何騰蛟。

孫可望這時候在貴州兵精糧足,小兄弟劉文秀也和他處的不錯,他正惦記着當大西皇帝呢,根本就不想搭理永曆朝廷。

李定國在昆明聽說了永曆派來使節的事,立刻寫信給孫可望,告訴他,只要他真心歸順朝廷,他們還是好兄弟,他還拿孫可望當大哥。

說真心話,李定國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物,武可上馬安天下,文下馬可安邦定國。

孫可望打仗有一套,勇猛頑強,被老張稱作大西軍的“一堵牆”。可他過於粗獷了,論治理國家,戰場施展計謀,離李定國就差遠了。

這也是李定國不服他的一個原因。他只能當大將,李定國才能當統帥。

兄弟倆分家以後,孫可望嚐到了沒有李定國,自己當家的滋味,離了老二還真不成。

這時候,手下那個吃裡扒外,已經投靠了孫可望的原南明雲南副使楊畏知,給他支了一個損招。

9.魯胤昌遺囑託孤 大將軍誓死不從56.無解之時求軍師 扁鵲難醫絕症人27.千鈞一髮379.機構重組王爍出兵 無人可用鰲拜掌權195.喝酒拖延時間 回軍嚇壞諸酋76.新軍來援412.四輪馬車忙出逃 你走我走大家走231.羅洛輝陷入重圍 何洛會自顧不暇48.踢皮球施大柱倒黴 受蠱惑李自成封后184.阿濟格打出經驗 分兵對付游擊戰51.分兵以對吃喝不足 爲誰而戰鐵匠不滿30.擔心城破心急如焚 德勝門下齊呼萬歲137.嚇壞洋人397.攻城戰晝夜不熄 滅清戰提前打響25.偷襲寧遠197.北方未定南方叛 狼不吃肉純扯淡204.骨頭進嘴不肯吐 不信肱骨耍聰明334.遺憾大招沒用上 打算連夜突圍逃116.圓圓歌喉助興 王爍引火燒身130.儲備糧庫188.悟道升級216.孫可望狼子野心 李定國忠心耿耿323.王爍討好魯小鈺 殺頭不成點天燈23.實戰教學50.嬉笑詼諧論明弊 朝無幸位考王爍325.只給十天難死人 大儒小儒兩碼事124.轉眼變臉198.遭敗績欲重整兵馬思殲敵再畫蛇添足2.這邊君臣賭氣 那邊王爍瞎侃79.死馬暫當活馬醫 三桂不降不出兵26.舒大志李巖欽服 跩文言美人歸心102.決戰西寧(1)368.好言難勸癡心人 只爲真愛不踐約74.野性十足抱佳人 圓圓不愛吳三桂76.新軍來援27.千鈞一髮149.真太子瞬間變騙子大順軍兵潰九江口147.泣不成聲154.時機不到須忍耐 設法造炮坑大清233.窘迫無路欲投降 犯困打盹送枕頭137.初戰滿清露鋒芒 渭河兩岸擺戰場180.處處危急敵軍迫近捨命堅持最後時刻65.守城之爭18.遭誤解有嘴難辨 聞賢士大喜過望103.圓圓捨命救英雄 渾身浴血突重圍117.衆人席間互鬥智 人間再現吟誦功140.工兵鍬挖掘戰壕 火槍軍嚴陣以待139.知識無窮143.強強相遇科技勝 機關算盡徒損傷153.王爍鬥嘴失敗 衆人想笑不敢378.滅清資金不能動 遷都北京重改組193.不能有清390.預感老城出大事 鰲拜率軍攻要塞186.蒙古陳兵十萬 王爍到最後關頭130.儲備糧庫324.居庸關成一片廢墟王爍反對強攻北京178.這算什麼156.混蛋邏輯223.爲保長袍出良策 王爍初提閃擊戰51.分兵以對吃喝不足 爲誰而戰鐵匠不滿21.男女有別156.你方唱罷我登場 潞王唐王繼弘光50.嬉笑詼諧論明弊 朝無幸位考王爍11.產能有限到此爲止 民事優先王爍分槍113.將心比心120.土官流官299.小軍官得吧新政府 李定國嚇出白毛汗61.恐嚇族人42.騎兵衝鋒162.下決心挽回恥辱 多爾袞詭計多端26.城門激戰319.陰魂不散天天纏 不報此仇誓不休49.新的配比292.參與法學新法令 下決心重組班子2.時空錯亂327.老友重逢像搞基 奇思妙想驚若望251.邪惡風俗自明始 偉人功績無人及3.尼瑪悲催160.無遺類張獻忠屠城防王爍多爾袞狡猾229.假令亂飛混淆視聽豐沛大營率先逃跑318.鬼影逢夜必來 清軍人心惶惶321.裝神弄鬼玩的歡 清軍大營全股觫348.分化瓦解破社團 王爍不是活菩薩158.鄭芝龍扶保隆武 朱聿鍵立志中興116.圓圓歌喉助興 王爍引火燒身186.蒙古陳兵十萬 王爍到最後關頭266.美夢破滅氣黑臉 西北士卒接皇帝332.天現異象何兆 大火燒了糧倉1. 伏羌失陷235.義憤填膺殺韃子 不管漢人與滿人12.靈光閃欲進京 免失誤覓諸葛165.緊鑼密鼓議出擊 王爍送槍坑滿清221.大炮響嚇傻決策層建基地坑死大清軍174.死守得失132.川茶湖茶110.軍師算賬鬧笑話 小鈺買船下運河361.無力出關乾着急 舊事重提惹樑敏62.避免衝突68.鼻涕眼淚橫流 觀傷臉紅心跳27.談時局善意提醒 論興衰無力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