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九王晉封皇叔父 大西老張不買賬

寧夏不在清軍進軍中原的主要幹道上,並不影響多爾袞問鼎中原的大計,不致造成他對西北軍的過於關注,把西北軍做爲主要敵人。

但寧夏卻是塞北江南,有黃河流過,不乏水源,物產豐富,對王爍的西北政權的發展至關重要。

所以,常委會早就形成一致決議,出西北的第一步,就是佔領寧夏。

有李巖夫婦的威名在那裡擺着,進入寧夏之後,大順軍駐守西北的將領,馬科、左瓖、牛成虎等紛紛不戰而降。

清軍完全佔領山陝之後,尚可喜和吳三桂派出小股部隊進入寧夏,進行試探進攻,很快就被李巖夫婦派出的騎兵給趕了出來。

西北軍的騎軍與其他勢力的騎軍是不一樣的,他們揹着王爍“發明”的炒麪,以連爲單位,均勻分散在防地裡。

防地中的百姓、治安軍、民兵都是他們的眼線。

一旦發現敵情,連與連之間會用樑敏讓人研製的號炮聯絡,號炮連響的次數代表着敵人的多少。

一個騎兵連發現敵軍,立刻點燃號炮通知附近的騎兵連,然後自己纏住敵人,等待其他連隊向這裡彙集。

他們在甘肅北面就是這麼訓練的,打的一輩子生長在馬背上的蒙古人哭爹喊娘,聽到王爍騎兵的名字都發抖。

清軍哪裡見過這種打法?普一進入寧夏,四面就都出現了王爍騎軍的影子。到處都是騎兵,防守稍有鬆懈,立刻就會被敵方看到破綻,然後就是突破,然後就是擴大戰果,然後就是崩潰,然後就是屠殺!

經歷了噩夢一般的屠殺之後,清軍再不敢進入寧夏。

在多鐸和阿濟格都吃了虧之後,北京的多爾袞也是第一次聽說王爍的西北勢力。

王爍都佔領整個西北,地盤跨三省,人口上百萬了,清政府竟然還不知道。由此可見,滿清的情報系統實在是不怎麼靈光。

不僅情報系統,其作戰能力,統治能力,在今天看來,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憑藉的,只是多爾袞的小聰明和滿人的野蠻勁。

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野蠻民族,要嘛嘛沒有,竟然擊敗了已經發展到資本主義萌芽階段,眼看就要出現一場工業革命的華夏文明,真是不可思議。

雖說有些不可思議,仔細想來也是必然。

首先就是始於大明的黨爭,凡事都不會以國家利益爲重,只考慮一黨自身之利益,事無論大小輕重,都可以扯皮,踢皮球,屁大點事都能越搞越複雜,甚至最終變成大事。

這種國家運作體制,嚴重消弱了華夏文明自己的實力。

其次就是文官當政,只會一味空想、空談,不注重實際,弄的軍官不會打仗,士卒不會用武器,上百萬大軍,只能等着人家幾萬獵戶屠殺。

滿人不會打仗,但他會打獵,這是他們的生存本能。

明軍是連打獵都不會,就別提打仗了。

所以,武裝到牙齒的百萬羔羊,被會抓羊的幾萬豺狼吃掉,一點也不奇怪。

(說到這裡,老餘怎麼突然發現,某國現在的政體,基本和當年大明是一樣的?就是沒有皇帝罷了。看來,自稱文明世界的所謂模範樣本體制,往長遠看,缺陷更大,咱們值不值得向他們學習,還真得好好思量一下。)

儘管多鐸和阿濟格都從西北軍身上或多或少的吃了虧,卻並沒有引起多爾袞對王爍的足夠重視。

在他想來,王爍只不過是和四川的張獻忠,湖北的左良玉一般,一方諸侯而已。

只要自己施以恩惠,略加籠絡,他們就會和姜瓖、唐通他們一樣,乖乖投靠大清了。

是以,他以已經定都北京,從瀋陽遷來的順治皇帝的名義,給王爍、張獻忠,甚至包括左良玉,都寫了一封信。

信的意思差不多,都是說,大明氣數已盡了,大清當順應天意,代替大明掌管天下。

你們過去不知道,對抗朝廷,朝廷也不怪你們,但以後再這麼幹就是造反了。所以,勸你們趕緊寫降書順表來京投降,這樣還不失封侯之位,否則,天兵至日,寸草無存!

嚇,這口氣大的,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誰了。

也難怪,順治遷到北京,正式祭天登基之後,多爾袞打下中原是首功,現在已經不僅僅是攝政王了。

順治封他爲皇叔父攝政王,加九錫,上朝不必參拜。

也就是說,多爾袞享受的官階禮樂,只比皇帝順治矮一級,而比所有大臣,包括另一個攝政王濟爾哈朗都高。而且,他擁有不參拜皇帝的特權。

這下把多爾袞牛逼的,連皇帝印信都搬他王爺府去了,朝廷大事都在他家裡辦,直接不去皇宮順治那裡了。

而且,出行禮儀音樂,叔叔怎麼可以比侄子低一級呢?不讚越,一樣就完了。

結果,他就和順治一樣了。

這也成爲日後他死了,衆大臣參他謀反的一大證據。

多爾袞牛逼,在那半壁江山仍歸南明的時候,他也就只能在北京顯擺,出了北京,誰知道你是幹嘛的?

他寫信給他認爲還湊合着有點能力的三個人,王爍、張獻忠和左良玉,覺得是他看的起他們,可這仨人愣是沒一個尿他的。

左良玉直接不見多爾袞的信使。這位寧南侯爺雖然是位大老粗,可是極重名聲,唯恐史官把他給寫歪了。

大清他惹不起,可他也不能和韃子有瓜葛,將來在史書上給罵成漢奸。

所以,他以身體不適,不宜會客爲由,直接把大清的使節給禮送出境。並告訴他們,以後別再來了,路上不安全,萬一你們走半路失蹤了,這算誰的?

李自成完了,張獻忠沒了懼怕的,現在已經在成都稱大西皇帝了,儘管把成都附近搞了個烏煙瘴氣,民不聊生,但好賴他也算皇帝。

看着多爾袞的信,他就納悶,這順治是誰,大清是什麼東西?

聽說北京讓大清給佔了,不由火冒三丈,大聲罵道:“你娘逑,老子正收拾南邊這些明朝的瓜娃子,收拾完了正惦記着去北京咧,你大清憑甚搶老子的北京?

來呀,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把這瓜慫使者鼻子耳朵都給老子割了,讓他回去告訴多爾袞,洗乾淨脖子,等着老子去宰他!”

234.金王要做嫁衣裳 以今推古憂徐州188.悟道升級393.武功強大稱大清 沒有老城沒滿洲209.不打清軍窩裡鬥 永曆有病亂投醫126.小鈺震撼宋獻策 延安精神放光芒345.道貌岸然實無賴 復社坑死社稷臣45.篡改明法81.關寧軍悲壯突圍 多爾袞見死不救115.樑敏之謀66.管小鈺繼續踢皮球 救太子王爍當傻子369.中華慘禍何時休 圓圓談論君主制89.老將出馬227.主戰場誓師宣戰 辛思忠橫掃微山370.身處高位必須狠 思想著述不署名270.養成所軍事化 朱以海受不了159.可憐隆武空懷志 大西皇帝太荒唐176.清軍拼死進攻 李過敗守洛川318.鬼影逢夜必來 清軍人心惶惶108.百廢待興京師亂 約法三章文程功110.嚇壞土司106.魯小鈺束手無良策大將軍只認女人脣399.清軍防禦難破 王爍突然發飆145.嚇破膽棄守襄京 輸紅眼難納忠言43.使命未完李巖不走 兵不血刃自成進宮191.英靈不死323.王爍討好魯小鈺 殺頭不成點天燈247.東莪宣科罪行錄 王爍隨意倒黑白272.鄭家不肯幫忙 王爍急造戰艦17.先進武器發威 小鈺功不可沒97.戰永平身份暴露 駱養性星夜傳警108.百廢待興京師亂 約法三章文程功194.哈克什能吹能啦 諸部落左右兩難305.滅清總攻擊開始 前線西北軍渡河58.弄巧成拙羊入虎口 天不假人是何世道186.蒙古陳兵十萬 王爍到最後關頭197.宣傳新政2.這邊君臣賭氣 那邊王爍瞎侃161.輾轉反側152.臨行託孤100.府中才見心中人 危險接踵跟隨來129.范文程文過飾非 多爾袞欲霸中原38.魏藻德大殿爆發 崇禎變木雕泥塑67.忍辱負重爲救太子 危急時刻女子發聲78.機敏如狐177.廢王公議政興內閣調天下兵馬滅王爍195.獨身勸降7.軍事威懾蒙古賓服 京師危急三桂不救10.談觀念夫妻拌嘴 躲婚姻有家難回238.二帝並立圖火併 關鍵時刻靠文程65.守城之爭245.江南嚇壞金王 王爍要造軍艦393.武功強大稱大清 沒有老城沒滿洲361.無力出關乾着急 舊事重提惹樑敏25.偷襲寧遠59.家族勢力325.只給十天難死人 大儒小儒兩碼事238.二帝並立圖火併 關鍵時刻靠文程245.江南嚇壞金王 王爍要造軍艦195.喝酒拖延時間 回軍嚇壞諸酋288.東施效顰全亂套 王爍閒着大家愁223.爲保長袍出良策 王爍初提閃擊戰72.左右兩難不敢反 衝冠一怒純扯淡21.身後難說忠奸事 看透昏君不與謀15.巍峨關中鎖鑰 過關陡然遇險14.覽明臣嘆崇禎愚蠢 觀農耕恨自成混賬365.養成所皇帝見皇帝 訓管教政策對政策56.無解之時求軍師 扁鵲難醫絕症人16.阿依古麗176.清軍拼死進攻 李過敗守洛川160.軍官學校167.氣人戰法72.左右兩難不敢反 衝冠一怒純扯淡139.知識無窮223.爲保長袍出良策 王爍初提閃擊戰47.當街斷案軍師忒損 苦無良策軍令壓人152.滿清暴行天下驚 誓不與其共戴天73.救人不成惱羞成怒 一地鮮血嚇壞美人373.不陪圓圓下江南 專心哄好執政官260.衆將臨陣全反叛 可望又坑張煌言175.鐵開花彈197.北方未定南方叛 狼不吃肉純扯淡95.怪話風波180.馬老回回看破敵謀急傳警 不以爲意失良機115.樑敏之謀231.羅洛輝陷入重圍 何洛會自顧不暇232.南受阻西被圍 大清軍迎末日30.擔心城破心急如焚 德勝門下齊呼萬歲152.臨行託孤182.悄然離開103.決戰西寧(2)378.滅清資金不能動 遷都北京重改組11.產能有限到此爲止 民事優先王爍分槍156.混蛋邏輯237.金王迎光武還都 永曆催定國北伐281.四百年思維差距 致共和立憲之爭75.軍師囉嗦明心跡 山海之戰拉序幕6.活學活用偉人思想 以牙還牙主動出擊170.假傳王命騙豪格 忘了滿清有髮辮40.方桌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