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天津衛逛大悲禪院李公子原來怕婆子

船路過天津北邊敖倉,王爍就打算把敖倉中的物資全燒掉,以免便宜多爾袞。

他卻不知道,明末連年征戰,物資入不敷出,本就積累甚少。崇禎一死,敖倉內的物資也被各方軍隊搶劫一空,只剩了些巨大的圓形倉庫,孤零零的座落在運河東岸,連一個看管的士卒都不見。

大家領了王爍的命令,停了船,帶了引火之物風風火火上岸,看到的,卻是空空如野的敖倉。

大家不由相對一笑,這倒省的費勁了。

然後衆人又風風火火,重新上船的上船,上馬的上馬,繼續趕路。

宋獻策上得船來,將敖倉的情況告訴王爍,王爍卻皺着眉許久不言語。

北京已經沒有積蓄,天津倉庫裡也沒有。那麼,多爾袞是通過什麼辦法弄到給養,將戰爭維持下去的呢?

從遼東往中原運?這種賠本的買賣,打死多爾袞他都不會幹!

唯一的可能,就是他獲得了李自成從北京運走的物資。

那麼就是說,李自成肯定是在真定一帶和多爾袞開戰了,而且是大敗,連給養物資都扔了。

夏糧已經收穫,李自成搜刮了不少。如果這些糧食都被多爾袞奪去,滿清支撐到秋收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宋獻策聽了王爍的分析,忍不住點頭道:“應該是這樣。大順陛下軍隊不多,又要保護輜重,定然不能兼顧。多爾袞進兵很快,輜重恐怕是保不住,送與滿清了。”

說罷就誇王爍道:“大將軍不發燒的時候,頭腦還是很好用的。”

王爍知道宋獻策是怪他在船上說的那些過於開放的話題,就揮手道:“切!我根本就沒發燒。前面說的也是正事。”

宋獻策怕他再胡說八道,連忙說些別的,將話岔開去。

陳圓圓在一旁聽着,差一點就笑出聲來,連忙假裝咳嗽遮蓋過去。

她見過許多高官,甚至見過皇上,這些人無論哪一個都是一本正經的高高在上。

唯獨這位大將軍,完全就是一個另類。

不許別人給他行禮,不許尊着他,得像互相平等的朋友一般說話,甚至讓魯小鈺教訓着他才高興。越尊他,他反而越不願意搭理你。

難道,這就是他說的人人平等?這樣子大家倒是互相之間相處的異常輕鬆,就連她這個剛和他們認識不久的人,也覺得沒了高低之分,大家在一起很愉快。

也許,她真的就要面對一個她從沒有見識過的,新的世界了。

想到王爍在西北還有兩位夫人,這船上的魯小鈺,估計也是他的未來夫人。自己算是排第幾呢?當然是排在她們後面了。

她們能夠接受她,容納她嗎?但願也如在這船上的人一般,大家能夠友愛相處吧?

船又往前走了一段,天還沒黑,就到了三岔口。船從這裡就要拐入南運河,向西走了。

三岔口是南運河與北運河的交匯處,北運河從京師向南而來,南運河從河南孟州過館陶、臨清、德州、滄州一路向西,到這裡和北運河交匯,一起流入海河,故而,此地稱三岔口。

北運河在明末是交通要道,一路暢通的。南運河是宋代通往北宋京城卞粱的要道,歷經金、元兩代,都城都不在西邊,輸浚的就不是那麼頻繁。

山東一直到館陶這段,因爲水大還沒有問題,進入河南,就很難說了。

趕上雨季水大,船過得去。若是趕上旱季,有些地方船過不去,就得顧縴夫來拉拽。

這還是在明末,到了現代,估計汽車也拉不過去了。

三岔口緊挨着天津衛城,衛城裡還有明軍把守,城門卻還開着。

天津在明代是三衛,還有主城邊上的左衛和右衛,基本挨在一起,後來到清代才三衛合併,統稱天津衛了。

清軍還沒打過來,大家將船停在三岔口東邊的碼頭上,準備在這裡過夜,明日一早沿南運河南下去滄州。

李巖兩口子也帶領大隊到了岸邊,找好了大家休息的客棧。

大家下得馬來,有願意進城光逛的,李巖吩咐不許惹事,五人一組,不許單獨行動,關城門前必須趕回來。

那時的天津衛很小,就是現在城廂那東西南北四條馬路圈起來的地方,馬路就是原先的城牆,城牆外面倒是比城裡熱鬧,酒肆客棧俱全。

李巖兩口子帶上幾個女兵,顧走舸過了海河,到碼頭上,大家打了招呼。

紅娘子信佛,聽說東邊有個大悲禪院很有名,便想過去看看。魯小鈺好熱鬧,當然也要跟着。

陳圓圓不想拋頭露面,魯小鈺卻非要拉她去。紅娘子有李巖陪着,落得她一個人不自在。

陳圓圓怕招惹是非,魯小鈺就笑了道:“咱們這裡面,淨是些武林高手,咱們不惹是非就不錯了,還怕別人招惹咱,誰敢啊?”

陳圓圓還是不想去,魯小鈺虎起臉問道:“去還是不去?”

這小霸王連王爍都怕她,陳圓圓又哪裡敢說不去?只好收拾了跟着她。

紅娘子要去,李巖也不敢說不去。這位也是怕婆子的主,要不到現在他也不敢納妾呢。

宋獻策不去。他一個糟老頭子,原本就不願意湊熱鬧,加之如今離開保了多年的闖王,雖說是被迫,心裡也不會好受,更沒心情出去瞎逛。

王爍在船上,有李達幾個武將看着,大家也不擔心。

即便有武術高手過來,李達他們打不過,他們手裡那左輪手槍,也不是人的身體可以對抗的。

一行人鬧鬧哄哄的向大悲禪院去了。王爍負傷後總是感覺疲累,趴在舫裡睡覺。宋獻策還是坐着椅子閉目養神。

李達他們怕吵着舫裡二人,都在船尾坐着,儘量不弄出動靜。

過不久,就聽的李達在船尾呼喝道:“站住,幹什麼的?”

只聽船頭方向有個人弱弱問道:“爺往西去嗎,能否捎在下一段?”

那人說話文縐縐的,帶着陝西口音。

接着便聽他解釋道:“剛纔聽各位說話,大都是陝西口音。在下也是陝西人啊,在此遭了難,求各位爺可憐可憐吧。”

天已經黑下來,大家互相看不出對方模樣。

舫內的宋獻策卻突然睜開眼睛,站起身,走出船舫。

來的到底是什麼人,竟然讓大順軍師在船裡坐不住了?

248.無中生有吹牛力 王爍氣死多爾袞32.家將私兵35.皇上如熱鍋螞蟻 大臣似木雕泥塑262.得到金王很重要 然而律法更重要192.防蒙古甘肅大撤退哈克什單騎闖敵營143.新年大事265.算計半天入觳中 光武夢想祖傳法146.九王晉封皇叔父 大西老張不買賬70.不愛江山愛美人 蘇詞秦腔兩茫然163.多爾袞發壞坑豪格宋獻策猜謎猜不着397.攻城戰晝夜不熄 滅清戰提前打響84.震撼之餘想損招 忠言逆耳難改觀162.扒皮抽筋50.兩軍對壘70.後悔已晚59.家族勢力34.撐起藍天128.西北籌劃新體制 北京宣佈剃髮令50.嬉笑詼諧論明弊 朝無幸位考王爍18.遭誤解有嘴難辨 聞賢士大喜過望132.大會閉幕羣情振奮財力有限心急不得112.大有不同60.圖大計執意救太子 情獨鍾衝冠豈無憑186.王爍退守斜谷道 多爾袞兵臨潼關120.話淒涼圓圓憶身世破重圍夢中人來到299.小軍官得吧新政府 李定國嚇出白毛汗51.分兵以對吃喝不足 爲誰而戰鐵匠不滿242.西北軍瘋狂殺清軍洪承疇設計巧試探9.魯胤昌遺囑託孤 大將軍誓死不從154.時機不到須忍耐 設法造炮坑大清334.遺憾大招沒用上 打算連夜突圍逃13.述理由定要親往 精選人護夫安全149.身心融化153.王爍鬥嘴失敗 衆人想笑不敢290.沙洲比武雙槍舉 全羊招待家鄉人109.決戰西寧(8)159.可憐隆武空懷志 大西皇帝太荒唐136.因式分解173.激戰競日難得手 鰲拜偷襲佔東山322.遊刃有餘玩個夠 傷心欲絕失聲哭273.艱難困苦造軍艦 鳴響禮炮謝辛勞43.白衣秀士192.防蒙古甘肅大撤退哈克什單騎闖敵營229.假令亂飛混淆視聽豐沛大營率先逃跑199.律法爲尊13.不忍拋棄318.鬼影逢夜必來 清軍人心惶惶357.老鼠會不分時代 出損招休賴別人14.我本善良186.蒙古陳兵十萬 王爍到最後關頭108.百廢待興京師亂 約法三章文程功332.天現異象何兆 大火燒了糧倉100.魚水一家98.微服私訪402.嫌不專業教死屍 密謀奪城施詭計285.滿清定下絕戶計 西北憂慮武器少205.再坑大清出潼關 兩頭兼顧兩頭亂168.越戰越勇30.白雲踏雪193.不能有清243.洪督撫無奈做俘虜大將軍不用大漢奸386.形勢嚴峻困城下 不破城池勢難存144.古代春晚47.將遇良才318.鬼影逢夜必來 清軍人心惶惶87.連續擊發179.真假歷史85.青出於藍109.決戰西寧(8)134.茶馬證券(2)51.勢均力敵189.意猶未盡198.知府來了43.使命未完李巖不走 兵不血刃自成進宮196.咱們錯了2.時空錯亂181.樑敏失蹤47.當街斷案軍師忒損 苦無良策軍令壓人371.冒才子學習新理論 陳美人迫切訪江南120.土官流官327.老友重逢像搞基 奇思妙想驚若望104.醒悟晚事後諸葛 圓圓嘆紅顏禍水332.天現異象何兆 大火燒了糧倉163.多爾袞發壞坑豪格宋獻策猜謎猜不着211.山西叛亂遭屠戮 舊仇未報填新仇46.前門大街管閒事 王爍帶人揍劉友336.不分民族分階級 青出於藍勝於藍298.保障窮人生存權 一點一滴皆學問175.惟有壯志多犧牲 王爍發瘋追鰲拜150.四鎮只知內鬥急 閣部猶夢借清兵68.城頭鏖戰344.廣告造神不亞現代真才實學堪比傻瓜146.捨身相救3.發飆把神父侃暈 把自己侃迷糊127.王爍重返根據地 顛鸞倒鳳遮羞惱380.喪心病狂守堅城 一籌莫展論偷襲217.思報國不顧兄弟情刺墨青以此明心跡138.西方教士162.下決心挽回恥辱 多爾袞詭計多端184.阿濟格打出經驗 分兵對付游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