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活學活用偉人思想 以牙還牙主動出擊

蒙古人自明初正統黃金家族被明軍擊潰,失去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之後,各大部落之間就沒了約束,一直爲了爭奪大汗位互相殘殺,弄得四分五裂。

僅內蒙古就有大部落二十四個,而且各不統屬,削弱了整體力量,這才被滿清皇太極利用,名義上算是歸順了滿清,被皇太極編成爲蒙古四十九旗。隨後,爲便於管理,又由若干個旗編成一個“盟”,盟主就是各屬下旗的召集人。

胡璉器的情報說,這些來犯的蒙古人,屬於內蒙古四十九旗中的一些小旗。這些小旗一般是依附於擔當盟主的大部落,但大部落也沒閒工夫搭理他們,除非打仗徵召他們,其餘時候也不會管他們生死。

這些沒人管的小旗,多數時候是靠自己的牧場放牧爲生,遇到天災,牧場收入不好,無法維持生計,就由牧民變做馬匪,靠南下搶掠漢人渡過災年。

這兩年氣候不正常,他們生計更加艱難,時常南下搶掠。

王爍剛剛平定甘肅,事務繁忙,一時顧不上邊界的事情,讓他們多次偷襲得手。看看得着了不少好處,他們就以爲王爍軟弱可欺,竟各旗聯合起來,組織大規模兵力襲擊甘州、肅州一帶,搶奪百姓和牲口,前鋒甚至到了蘭州附近。

這些蒙古人自幼生長在馬背上,弓馬純熟。派大軍征剿,他們藉着馬速,很快就逃得無影無蹤。

用步兵對付他們肯定不成,只能以騎軍對付他們。

王爍佔領青海之後,有青海明軍遺留下的馬場支持,再加上祁庭諫的茶馬市盈利可觀,換來了大量戰馬,騎軍他可不缺。

他現在能作戰的騎軍就有五萬,以後他還打算除了火槍兵之外全部發展成騎兵,不要傳統意義上的步兵了。

他命令第一集團軍騎兵軍長哈克什出肅州,第二集團軍騎兵軍長馬三喜出甘、蘭,務必包圍、殲滅蒙古所有騎軍。象霍去病打匈奴一樣,不打則已,打就打個狠的,讓他們再也不敢正眼看甘肅!

想法倒是挺好,效果卻不咋地。這些蒙古人其實就是些牧民,算不上什麼軍隊,打仗不怎麼樣,可是馬術好,逃跑的本領卻大的很。不等王爍的騎軍趕到包圍他們,他們早就跑的無影無蹤了。

甘肅雖然不大,但幾萬騎軍撒出去也守不了多大點地方,到處是缺口和漏洞。兩個騎兵軍不但沒打着蒙古人,到讓人家抽冷子偷襲,損失了不少人馬。這下蒙古人膽子更大了,根本不拿王爍的騎兵當回事了。

連幾個蒙古馬匪都對付不了,還想着對付滿清呢?這下可把王爍愁壞了,給軍官們上了半天課,結果還不如不上呢,連土匪都對付不了了,越學越倒回去了。

蒙古人的法子,說白了就是現代說的游擊戰。怎麼對付游擊戰呢?還得從偉人思想裡找啊。

王爍想半天,想到了解放初期的雲貴剿匪。從漢代伏波將軍馬援開始,上千年都無法徹底杜絕的匪患,解放後被有着偉人思想的人民軍隊給清剿乾淨了,這不是偶然的,這是偉人思想的又一大勝利。

想對付他們,第一就得知道他們確切的位置,這就要有情報系統。但僅僅指望胡璉器手下那幾個人,在甘肅這方圓上千裡的邊界上盯住這些蒙古人,就像老蔣指望軍統盯住全國人民一樣,根本就不現實。這就要用到偉人思想,充分發揮百姓,也就是人民的力量。

要發動邊疆上的百姓,提高他們的覺悟,把他們充分組織起來,讓每一個人都變爲軍隊盯住馬匪的眼睛。

有了百姓的支持,打仗也會變得簡單。經過學習的軍官們,都知道從百姓嘴裡問敵情。就是他們不問,當地的村官也會告訴他們。

第二,發現馬匪,就不能讓他們跑掉。如何纏住他們,消滅他們?王爍把兩個騎兵軍的軍官們召集起來,集思廣益,加上他具備的現代知識,這個問題也很快解決了。

接着,王爍改變了策略。騎軍不再大規模出動,而是以騎兵團爲單位。也不再以防守爲主,而是主動開始進攻。

這騎兵團也不全都是老兵,而是一半老兵帶着一半新兵,他把他的騎兵由五萬人一下就擴大到了十萬人,而且將來待這五萬新兵成熟了,他還要再擴大十萬人。

這些新騎兵就由老騎兵帶着,輪流與蒙古人作戰,權當是以戰代訓了。這邊五萬騎兵打累了回去,那邊在內地修整的五萬再出來換班。

這下這些蒙古小部落慘了,不等他們到甘肅一帶搶掠,王爍的騎兵直接就進了蒙古草原。

他們幾百人一羣,在草原上馳聘,遇到大隊蒙古騎兵就放號炮報警,然後自己就在蒙古騎軍附近遊弋。

很快,四下裡都開始響起號炮,一股股的小隊騎軍從四面八方趕來,溪流匯聚成大河一般,很快就彙集成大隊騎軍,把蒙古騎軍死死包圍住。

吃過幾回虧以後,蒙古人知道惹不起這些狼羣一樣的騎軍,開始躲避他們,可是草原上到處都是他們的影子,往哪兒躲呀?

只要讓他們小股部隊碰上,他們就會粘上你,不斷放出號炮召集周圍部隊,直到把你包圍。不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條。

他們帶着一種隨時可以吃的東西,叫炒麪,據說是他們大將軍發明的。

用青稞面、雞蛋、熟肉和蔬菜加食鹽和油脂炒熟晾乾的,用長條口袋斜背在肩上,一口袋糧食能堅持十幾天,不用生火做飯,一下就解決了草原上最困難的,連蒙古人都解決不了的補給問題。

所以,只要有水,他們在大草原上不怕餓着。打下小部落,吃的就更不用愁了。

關鍵是他們還鼓動部落裡的奴隸造反,這個受不了!

造反的奴隸跟着他們就像着魔一樣,再不聽部落首領的,跟着他們返回甘肅就再不回來了。反正連年戰爭,到處都缺人,關內也一樣。

這樣搞下去,不但蒙古人不能到漢人那裡去搶劫,他們連自己的牧場都保不住了。

小部落首領們原來指望着搶漢人點人口、財物補充自己,這下好,人家反過來搶他們的了,他們只好再向草原北面和西面遷徙,離的甘肅越遠越好,再不敢靠近一步了。

王爍得意了。小樣兒的,敢來算計老子,這下讓你知道老子的厲害!老子孬好不濟也是四百年後的智慧,還整治不了你們?

125.官是百姓勤務員 禮是中華民族根127.後門進虎2.時空錯亂4.投降無門261.算來算去都不對 金王要投西北軍147.挑撥激將坑大清 李過南下尋闖王182.遊擊運動戰再發威宋獻策損招接連出359.選舉考覈並舉 真正人才不拒393.武功強大稱大清 沒有老城沒滿洲175.鐵開花彈165.緊鑼密鼓議出擊 王爍送槍坑滿清336.不分民族分階級 青出於藍勝於藍111.各有所思105.決戰西寧(4)72.活着回來298.保障窮人生存權 一點一滴皆學問53.無錢休想留得命 一代鴻儒死牢中242.西北軍瘋狂殺清軍洪承疇設計巧試探171.拖延戰術失敗 看四不像發威407.新舊社會兩重天 復辟大清是奢望155.在劫難逃64.形勢嚴峻59.親人叛太子重入宮 生傲骨不受嗟來食313.定國親自尋小鈺 獻策不慣獨尊病200.人才難求105.決戰西寧(4)37.表忠心欲救王駕 持異議大臣互毆111.各有所思128.西北籌劃新體制 北京宣佈剃髮令120.話淒涼圓圓憶身世破重圍夢中人來到61.三桂演戲拖時間 旗主不忿現轉機114.家庭新規220.莊稼遍地遮渭河 軍容軍姿窮講究30.白雲踏雪39.知己難覓312.鄭成功敗退天津 魯小鈺率隊失蹤100.魚水一家389.官制混亂耽誤事 丟了老城不知情249.多爾袞前腳剛死 阿濟格後腳奪權162.下決心挽回恥辱 多爾袞詭計多端335.遏必隆盤算暗殺 仨將軍城下吹牛175.鐵開花彈179.打仗還靠親兄弟 兩面受敵陷危機248.無中生有吹牛力 王爍氣死多爾袞129.范文程文過飾非 多爾袞欲霸中原43.白衣秀士123.王爍升帳144.王爍坑慘大清軍 英王鬱悶追闖王282.各執己見難統一 長江沙洲初相會134.中原已是旦夕危 隔江猶唱後庭花240.制定方略對敵計 李達攻破青疃集192.防蒙古甘肅大撤退哈克什單騎闖敵營169.褒穀道設阻擊陣地 圖享樂耽誤時間121.鼓動造反91.不成氣候纔可用 漢奸聞之當汗顏7.軍事威懾蒙古賓服 京師危急三桂不救105.負傷重昏迷不醒 雖戲子有情有義71.縣城難保163.清真羊肉162.扒皮抽筋148.不忍英雄冤枉死 王爍寫信泄天機229.假令亂飛混淆視聽豐沛大營率先逃跑142.愣王爺發誓要改姓重甲兵驅降卒試槍194.不慣毛病61.三桂演戲拖時間 旗主不忿現轉機65.守城之爭273.艱難困苦造軍艦 鳴響禮炮謝辛勞15.白夜無眠251.邪惡風俗自明始 偉人功績無人及113.將心比心300.定國成功撂挑子 顧南收北難抉擇136.因式分解175.鐵開花彈13.不忍拋棄383.定國翻越長白山 防寒裝備立大功311.炮兵陣地失守 江南騎軍危殆295.發愁定國搞分裂 獻策驚醒夢中人208.彼此不服矛盾日深心懷各異兄弟倪牆123.五行陣法困敵軍 世外桃源歷史變138.奴血染紅渭河水 多鐸不知有王爍78.機敏如狐186.王爍退守斜谷道 多爾袞兵臨潼關131.北京蠢蠢欲動 西北召開大會24.決心已定5.自尋死路9.魯胤昌遺囑託孤 大將軍誓死不從20.殺人訓練47.當街斷案軍師忒損 苦無良策軍令壓人359.選舉考覈並舉 真正人才不拒105.決戰西寧(4)80.全民皆兵92.清軍彪悍世無雙 佔據中華非僥倖24.與部下不分彼此 查偷襲滿清顯形33.以少勝多63.掩行跡分兵疾進 睿親王名不虛傳199.律法爲尊292.參與法學新法令 下決心重組班子94.洪水嚇倒多爾袞 湯泉急召范文程299.小軍官得吧新政府 李定國嚇出白毛汗133.茶馬證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