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安邑風雲_七 衛鞅龐涓 智計周旋

七 衛鞅龐涓 智計周旋

天街之南有一條東西走向的長街,是魏國官員宅邸集中的區域。這裡有兩座府邸特別顯赫,一座是丞相府,另一座便是上將軍府。丞相公叔痤已經死了。按照魏國定製:開府丞相死後其眷屬應遷出丞相府,搬到國君賞賜的純粹住宅,這種官署與住宅兩結合的官邸應當由繼任丞相居住。目下繼任丞相雖沒有確定,但官場對上將軍龐涓出任丞相還是看好的,認爲他完全可能同時成爲這兩座顯赫府邸的主人。安邑官場素來以靈動聞名天下,自然是紛紛找出各自的理由來向上將軍討教。就在這已近午夜的時刻,上將軍府前還是高車駿馬如流,進進出出不斷。上將軍龐涓近日也一改平素間疏於應酬的習慣,對任何一個拜訪討教者都熱誠指點,願做學生門客者也欣然接納。這種興旺熱鬧,與百步之外幽幽冷清的丞相府適成兩端比照,在這錦繡華貴的長街顯出了一段宦海滄桑。

十名鐵甲騎士護衛着一輛鋥亮的軺車轔轔駛來。車上的衛鞅卻感到不是滋味。禮賢下士麼?派來一個赳赳千夫長。保護貴客麼?倒更像是防範他逃走。衛鞅一出洞香春看到這軺車甲士,就揣測到自己將要去的地方。他安然上車,也不問爲何說到丞相府而不進丞相府,聽憑軺車向上將軍府駛來。到得車馬場軺車未停,直接駛入西偏門,進入幽靜的跨院。千夫長在跨院石門前下車,向衛鞅昂昂拱手道:“到了,先生請下車。”衛鞅跳下車來,千夫長又向石門前肅立的軍吏亮出了一支令箭,軍吏肅然退後一步,兩人進入幽靜的庭院。

庭院正房廊柱下站着一位身穿大紅斗篷者,千夫長高聲報道:“稟報公子,中庶子衛鞅帶到。”廊下紅衣人揮揮手,千夫長昂昂而去,紅斗篷者大笑迎來:“衛鞅何其風流?竟到洞香春消遣了,妙也!”衛鞅淡漠笑道:“公子卬王族貴胄,竟無居室待客麼?”公子卬又是一陣大笑:“你啊,總是那麼峻刻。來來來,進去就知因由了。”說着拉起衛鞅的手走入燭光明亮的正房。

正房裡間是一個精緻的小廳,竹簡四圍,劍架中立,兩張長案上已經擺好了鼎爵酒肉,虛位以待。公子卬親切笑道:“衛鞅,請入座。”衛鞅也不說話便坐入南面的客位。公子卬坐了北面正位,舉爵笑道:“久未聚首,常懷思念。來,先幹一爵。”衛鞅淡淡漠漠地笑着舉爵,兩人一飲而盡。公子卬慨然一嘆道:“衛鞅,你剛來安邑,我就與你相識也。五年了,卬雖說是王族貴胄,可沒有將你做小吏看。你是我的高朋益友,我的軍師也。我每有難處,你總是能給我謀劃出個好辦法。否則,我早被活吞了……來,再幹!”

衛鞅笑道:“權術謀劃,衛鞅不以爲榮,聊做遊戲耳,何足道哉?”

“好!痛快。不過,我還是要還這個人情。”

衛鞅一陣大笑,只是不接話題。公子卬繼續興奮地說着:“昔日,我也曾舉薦你到魏王身邊做舍人,錦衣玉食,何等貴氣?可你就是不去,跟着老公叔泡了幾載書房,這叫名士入世麼?老公叔器重你麼?連個都司徒都不給,最後搪塞,乾脆舉薦你做丞相!這不是癡人說夢麼?丞相那麼好做?分明戲弄人也!還說不用你就殺了你,老公叔何其陰狠!若非魏王睿智通達,你豈非大禍臨頭?終了如何,你還替他守陵,世上還有個公道麼?”

公子卬說得慷慨激昂。衛鞅卻是面色漸漸陰沉,片刻間連飲三爵,竭力壓制自己胸中翻翻滾滾的憤怒之火。對公子卬這樣的人他能如何說辭,此時此地此人,都不是自己應該辯白的,唯一要做的,就是忍耐,忍耐。公子卬卻是另一番感受,他很是同情衛鞅,很是理解衛鞅的心緒——經他點撥,衛鞅醒悟過來,心裡自

然不好受。他便舉爵陪衛鞅連飲了三爵,嘆息一聲道:“衛鞅啊,不要難過。天無絕人之路。今日請你,就是好事一樁。上將軍龐涓聽我說到你的才具,十分器重,想委你做他的軍務司馬,職同中大夫,比中庶子那是天上地下了。如何?時來運轉也。”他講得興致盎然,溢出濃濃的施恩救人了卻心願的快感。

“軍務司馬,職同中大夫,不小。”衛鞅淡淡一笑。

“有三進宅院,三尺軺車,十名甲士,年俸三千斛也。”

“又悠閒,又風光。人云:‘想舒服,中大夫。’對麼?”

公子卬大笑道:“鞅兄呵,你是說透了。再說,你到上將軍府,對我也好。”說到後半句,他壓低聲音神秘地一笑。

衛鞅搖搖頭道:“公子高論,衛鞅不明。”

“你啊你,書房真將你給泡迂了?有你在此,這裡的事我也清楚些許。你放心,有我在,沒有誰敢動你。”

剎那之間,衛鞅的炯炯目光盯住了公子卬,倏忽之間卻又消失,臉上現出淡漠的笑容:“公子良苦用心,衛鞅感念不已。只是衛鞅與這做官無緣,如之奈何?”

“卻是爲何啊?”廳外傳來渾厚的話音,隨之走進一個紅衫拖地長髮披肩顯得灑脫隨意而又不失氣度的人,赫然便是上將軍龐涓。

公子卬連忙道:“衛鞅,上將軍到了,還不見禮?”

衛鞅離席而起,躬身一禮道:“中庶子衛鞅,參見上將軍。”

“入座入座。”龐涓坐到橫置的長案前,撫着長鬚悠然笑道:“衛鞅啊,我的掌書說你博學強記,六經皆通。公子對你更是大加讚賞。軍務繁忙,老夫沒有親自登門求賢,多有得罪,還請見諒了。”

衛鞅謙恭道:“鞅區區小吏,何敢勞上將軍大駕?”

“衛鞅啊,軍務司馬可是贊劃軍機的要職,你何以說與做官無緣?”

“稟上將軍,公叔丞相新喪,我正在爲師守陵,不宜入仕爲官。”

公子卬急切道:“非親非故,連正宗學生也不是,你何須爲他守陵?”

“公子此言差矣。公叔丞相教誨五年,待我不薄,衛鞅自當以師禮報之。我儒家素來以孝道爲第一大禮,況我守陵爲魏王親點,豈敢半途而廢?”一番話當真有儒家的認真執拗。

公子卬情急道:“那有何難?我向魏王稟明實情,開脫守陵便是。”

龐涓一直靜靜地看着衛鞅,向公子卬搖搖手,回頭道:“當今名士,誰不想建功立業?衛鞅難道不想跟我征戰列國,一統天下,名垂青史?”

“三年禮盡,衛鞅定到軍前效力。”衛鞅恭敬地拱手回答。

突然,龐涓哈哈大笑道:“衛鞅莫非自命不凡,嫌官小職微?”

“小小中庶子,衛鞅做了五年,上將軍自然知曉。”

“莫非想到他國求職?”

“若去他國,何待今日?”

公子卬滿臉不悅,嘆息一聲:“上將軍,讓他自己慢慢參詳去也。”

龐涓大度地笑道:“儒家之士,多有堅貞。衛鞅盡大孝之禮,名正言順也。衛鞅,你若守陵期滿後能來我軍中任職,就算本上將軍沒有看錯你。”

衛鞅深深一躬道:“多謝上將軍成全。”

龐涓一拍手,走進那個昂昂千夫長。龐涓正色命令道:“衛鞅已經是我軍務司馬,守陵期滿後赴任,你帶一百名軍卒護衛司馬,不得出半點差錯。”

“末將遵命!”千夫長昂昂應命。

公子卬拊掌大笑:“上將軍求賢有術,真個高明,我看你衛鞅敢不做官?”

衛鞅沉吟有頃,期期艾艾道

:“既然如此,上將軍,預發我俸金麼?”

龐涓心中頓時一鬆:當一個人計較官俸的時候,那就意味着沒有威脅了,於是欣然道:“衛鞅所請有理,司馬官俸、車馬、府邸,一應從年後發放。”

衛鞅誠惶誠恐地一躬:“多謝上將軍恩德。”

公子卬一陣大笑道:“你這衛鞅,前倨而後恭,看來是隻服上將軍也!”

衛鞅略帶愧色地笑道:“公子見諒,衛鞅原也敬服公子。”

龐涓與公子卬不約而同地大笑起來。

深夜,昂昂千夫長“護送”衛鞅到丞相府門前。衛鞅謝絕了車馬入府,在幽暗冷清的丞相府門前下了車。望着軺車遠去,他怔怔地站在樹下,不禁一聲沉重的嘆息。

突然,身後有輕輕笑聲。

衛鞅一驚,迅速回身,卻見那個清秀的布衣士子笑吟吟站在面前。衛鞅生氣道:“如何沒個正形?夜半遊魂一般。”布衣士子笑道:“你如何不問你走時我到何處去了?”衛鞅板着臉道:“你不說,我問你何來?”布衣士子道:“啊,我卻知曉,中庶子衛鞅變吏爲官,成了軍務司馬,明年就有官俸了。”衛鞅驚訝得一時無對,思忖間凜然道:“實言告我,你何許人也!”

布衣士子一笑:“無論我是誰,都不會有損兄臺絲毫。我來,是提醒你一件事。”

“提醒我何事?說!”

“兇巴巴的,名士都這樣麼?”

衛鞅被他說得有些尷尬,想想也是沒來由的聲色俱厲,不由得笑道:“好,向小弟致歉了。請問,要提醒我何事?”

“哼,像個老儒,還不如兇巴巴。”

衛鞅不禁哈哈大笑:“哎呀呀,你這小弟,難纏得緊。說話,別噘着嘴了。”

布衣士子看着衛鞅,臉色紅布一般。衛鞅親切地拍拍他肩膀:“莫緊張。有不好的消息麼?”布衣士子身子輕輕一抖,又立即鎮靜下來道:“兄臺,與你對弈的那個大商,是秦國密使。”

衛鞅聞言,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又是秦國?洞香春的種種巧合剎那間在他心中閃過——老人說秦國,下棋執“秦國”,對手又是秦國密使——莫非真是天意?倏忽間,一陣警悟從心頭掠過,大有清涼舒暢之感。衛鞅長長出了一口氣,無論如何,他至少能明確斷定,秦國密使至少對他沒有惡意,不會是壞事。突然,他對這個短暫相識的布衣士子頓覺親切,雙手扶着他的肩膀釋然笑道:“不問你是誰,多謝你了……哎,你身子爲何發抖?涼風吹的?”衛鞅說着解下自己的長衫,給布衣士子披在身上。

布衣士子微微喘息:“略受風寒,不打緊。兄臺莫要再去洞香春了,有大傳聞我來告你。”

“又不讓我去了?好,不去。哎,是否你不在洞香春做了?”

布衣士子搖搖頭笑道:“你本該回陵園了,又牽掛消息不通,解你一難還不好?”

衛鞅沒有想到這個邂逅的少年這般聰穎,竟然能想到他的處境,不禁涌上一種欣慰,輕輕一嘆道:“是啊,我不能老在上將軍眼皮下轉悠,我應當離開,也得好好思謀一番,許多事情我還得想透纔是。”

布衣士子一拱手笑道:“我走了。長衫給你。”

衛鞅笑道:“下夜涼如水,給我何來?”

布衣士子又露出那種頑皮的笑容:“兄臺一件官衣,明日如何出門?”

衛鞅被他說破,不禁哈哈大笑:“你也,鬼靈精!我這小吏無車,不能送你,不若到我的小屋痛飲手談一夜,如何?”

布衣士子明亮的眼睛一撲閃,笑道:“洞香春近在咫尺。我走了。”說完徑自匆匆去了。

(本章完)

第七章 興亡縱橫_四 樂毅臨機入咸陽秦風_秦國兵器秦風_秦軍服飾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四 鑄銷天下兵器 翁仲正當金人之像哉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一 歲末大宴羣臣 始皇帝佈政震動朝野第九章 呂氏新政_五 冰河解凍 新政抻着勁兒悠悠然推開名將_王翦第六章 子楚還國_四 峽谷叢林的蒙面馬隊第一章 暮政維艱_三 布衣水工震撼了咸陽君臣第八章 政俠發難_三 黑篷車主與神秘的工匠第七章 大成合縱_二 南國才俊多猛志第四章 風雲三才_五 清一色的少壯將士使秦國大軍煥然一新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五 巴蜀寡婦清 咸陽懷清檯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五 撲朔迷離的大梁才士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三 趙瑟秦盆 藺相如盡顯膽識第九章 霹靂手段_三 墨家論政臺一波三折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二 卑劣老伎在腐朽國度生出了驚人成效第二章 棟樑摧折_三 連番驚雷震撼 洶洶天下之口失語了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五 撲朔迷離的大梁才士第九章 霹靂手段_四 陰謀與孤獨的老人諸子百家_雜家第四章 風雲三才_二 傲岸兩布衣 論戰說邦交第三章 邯鄲異謀_六 岌岌故土 悠悠我思第二章 山東雄傑_一 洛陽蘇莊的故事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一 張儀臨危入楚第九章 霹靂手段_一 櫟陽城陰雲四起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二 魏國廟堂的名將與老將經典大戰_桂陵、馬陵之戰第五章 衛鞅入秦_一 神秘客棧的布衣少年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一 秦孝公的大婚盛典第二章 棟樑摧折_四 李趙胡各謀 帝國法政離奇地變異第六章 亂政亡趙_七 滅趙大戰秋風掃落葉般開始第五章 術治亡韓_三 《韓非子》深深震撼了年輕的秦王第三章 乾坤合同_五 李斯的積微政略大大出乎新銳君臣預料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三 蒙面來客與神秘預言第十章 偏安亡齊_四 飛騎大縱橫 北中國一舉廓清第一章 初政颶風_四 曠古大旱 老話題突然重現第六章 亂政亡趙_六 殺將亂政 巍然大國自戕自毀第六章 風雲再起_一 紅衣巫師的鼎卦二 歷史實踐與歷史意識的最初分裂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五 借得恩仇大周旋第十章 合縱回光_七 血戰半勝秦 山東得回光第三章 西出鎩羽_二 關西有大都第七章 大成合縱_五 蘇秦佩起了六國相印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三 英雄之心 恩怨難曲秦國官制_地方官制第七章 帝國烽煙_四 烽煙廢墟 帝都咸陽大火三月不滅大秦帝國第六部上卷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七 涇水入田 鄭國渠震動天下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六 韓楚故地的驚人秘密第五章 殘政如血_一 趙高給胡亥謀劃的聖君之道第八章 政俠發難_二 老墨子憤怒了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五 求賢令激發了衛鞅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三 消弭風暴的哲人溘然長逝第二章 艱危咸陽_二 風雨如晦大咸陽第七章 迂政亡燕_一 燕雖弱而善附大國 當先爲山東剪除羽翼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六 申不害要和衛鞅較量變法第一章 權相變異_四 眩暈的胡亥在甘泉宮山林不知所以第五章 衛鞅入秦_二 衛鞅韜晦斡旋艱難脫身第三章 安邑風雲_四 安邑王街的神秘商人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三 壯士捨身兮濰水茫茫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五 情之有契 心之唯艱第五章 殘政如血_四 趙高野心昭彰 胡亥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結局大秦帝國第一部下卷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三 曠古名將成國殤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五 莊襄王臨終盟約 破法度兩權當國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四 點點漁火不同眠大秦帝國第六部下卷第五章 術治亡韓_六 瀕臨絕境 韓王安終於要孤城一戰了第四章 談兵致禍_一 十六字訣震撼了齊威王戰國七雄_齊國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七 申不害變法夭折 馬陵道龐涓被殺第四章 鏖兵中原_五 君臣將士咸陽宮第三章 乾坤合同_二 嬴政第一次面對從來沒有想過的大事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五 渭城白露秋蕭蕭第十章 合縱回光_三 布衣有大義 凜說信陵君第十章 合縱回光_三 布衣有大義 凜說信陵君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一 關西大力神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四 點點漁火不同眠秦國官制_中央官制第十章 偏安亡齊_五 鬆耶柏耶 住建共者客耶第三章 邯鄲異謀_一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第三章 邯鄲異謀_六 岌岌故土 悠悠我思第九章 呂氏新政_五 冰河解凍 新政抻着勁兒悠悠然推開第三章 安邑風雲_二 薦賢殺賢公叔痤憂憤而死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四 天齊淵波瀾詭譎第四章 鏖兵中原_四 河外大開打 初帥刁猛狠第九章 霹靂手段_一 櫟陽城陰雲四起第一章 鐵腕平亂_三 北阪痛殲牛頭兵第七章 迂政亡燕_五 易水之西 戰雲再度密佈四 認知中國原生文明的基本理念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三 江東老世族打出了真正的復辟旗號第一章 暮政維艱_三 布衣水工震撼了咸陽君臣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三 塹山堙谷 窮燕極粵 帝國大道震古爍今第三章 東方龍蛇_四 布衣柴門千里駒第八章 失才亡魏_二 輕兵襲北楚 機變平韓亂第八章 幽燕雷霆_六 軍前謀國君臣心第一章 初政颶風_五 韓國疲秦計引發出驚雷閃電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三 匕首金窟黑冰臺大秦帝國第五部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