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你覺得先祖,殺武安君是對是錯?

嬴政雖然性格霸道,極度的強勢,但是他是一個包容心很強的君王,只要是爲了大秦有利,縱然是他的兒子,他也能夠低頭詢問。

此刻,嬴政的神色極爲的認真,眼神之中流露出對於未來的渴望。

對於嬴政而言,現在的大秦,正走到了一個路的尾口,前方霧靄瀰漫,根本看不清前路,他只能隱隱約約的看到一點。

執掌一國,數千萬百姓的生死,嬴政不得不慎重一點,他需要集中整個大秦朝堂的智慧,爲大秦走出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所以,他對於這一次與嬴高談心很重視。

..........

嬴高給嬴政倒了一盅茶水,輕輕的推到嬴政的面前,然後給自己倒了一盅,輕抿了一口,道:“父王,大秦很強大,但是也很脆弱。”

“在兒臣看來,當年大秦交到孝公的手中,便是一種鉅變,要麼被龐涓率軍攻破,被魏國吞併,要麼變法圖強。”

“所幸,孝公的選擇很明智,有了商君的出現,以至於秦國成爲了大秦,從天下卑秦到了天下畏秦,一直到今日天下歸秦。”

“正所謂,百年一鉅變,現如今父王完成了歷代先王的遺願,兼併山東六國,並天下於秦,現在的大秦,未來則是一條誰也不知曉的路。”

“若是我大秦沉浸於過去,將毫無未來可言,現如今,我大秦的事物很多,對於山東諸國的統治,以及其他事物。”

“但是,兒臣認爲觀念很重要,而且,大秦也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

.........

好高騖遠成不了大事。

現在的大秦,正處於一種勝利的狂歡中,這其中的危機與機遇,大秦朝臣只看了的一些,卻沒有看到全部。

嬴高既然接下來發改署,又遇見嬴政想要聽他的想法,他自然是不會藏私。

“兒臣以爲父王最先應該做的,便是論功行賞,便是對於老秦人的補償,一代又一代的老秦人,爲了大秦,爲了嬴姓一脈前赴後繼。”

“大秦兼併山東六國的戰爭中,老秦人戰死無數,這巍巍河山,幾乎每一片土地上,都有老秦人留下的鮮血。”

“老秦人,他們留下了血和淚,他們也是我嬴姓王族以及大秦最大的支持者,現在大秦席捲山東六國,並天下於秦,現在老秦人終於是勝利了!”

“這不是父王一個人勝利,這是大秦朝野上下的勝利,必須要補償老秦人!”

這一刻,嬴高說的很是凝重,他可是心裡清楚,歷史上,秦二世末年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兵變。

就此拉開了天下反秦的序幕。

在大秦帝國最危急的時候,當時咸陽告急,在帝國的北疆有三十萬的精銳部隊,卻沒能去支援。

這支部隊大將軍蒙恬曾打敗匈奴後留下鎮守在長城沿線,當都城告急的時候,這支部隊是開始南下的,但是不知什麼原因,行軍十分緩慢。

除了北方可支援之外,在帝國的南疆還有一支五十萬的秦軍,在帝國存亡的關頭,他們選擇了沉默,根本沒有支援的意思。

南北兩支大軍沒有回援,也許有很多的解釋可以解釋的過去,但在大秦滅亡時,老秦人去哪了呢?

曾經喊出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的老秦人呢?

嬴高心裡清楚,在曾經老秦人和秦國君王是相互依存的,彼此信任無間。

但是,從昭襄王無罪斬殺了白起,此舉或多或少激起了老秦人的憤怒。

而在秦王政時代,先有成蛟兵變,後有嫪毐之亂,殺了一大批老秦人將領,此後任用以蒙恬爲首的關東系將領統帥軍隊。

卻沒有對於老秦人進行撫卹,進行拉攏,以至於老秦人和君王間親密無間一去不返,逐漸開始彼此猜忌。

這也導致,大秦兼併六國之後,朝堂上基本沒什麼老秦人的將領和文臣了,楚系把持朝政,關東系將領統帥軍隊。

可以說從秦昭襄王到秦始皇期間,老秦人的心已被深深的傷透, 爲了大秦,前赴後繼,死了無數老秦人兒郎,最後大秦席捲山東六國,老秦人卻什麼都沒有得到。

故而,大秦帝國風雨飄搖的時候,老秦人冷眼旁觀不予援手,以至於大秦帝國最終覆滅。

在劉邦入關中,只是一個約法三章,便讓那個高喊赳赳老秦,死不休戰的老秦人當了順民。

這一世,嬴高既然成爲了大秦的公子,而且現在有機會,也有能力,自然想要改變這一切。

.........

聞言,嬴政心念電閃,他心裡自然是清楚,他與老秦人之間的隔閡,但是想要完成這一點,就意味着要承認先祖的錯誤。

而且,需要讓打亂現在的朝堂平衡,這讓嬴政心中多少有些糾結。

看到嬴政神色多變,嬴高一下子就猜測到了嬴政心中的擔憂,不由得朝着嬴政一字一頓,道:“父王,若是沒有了老秦人的秦國,還是秦國麼?”

“若是不彌補老秦人,一旦大秦未來出現滅國危機,老秦人還會爲王赴死,爲國死戰麼?”

.........

聽到嬴高的話 ,嬴政臉色在最後歸於平靜,大大的喝了一口茶水,然後朝着嬴高,道:“你覺得先祖,殺武安君是對是錯?”

“沒有對錯!”

嬴高擡起頭看着嬴政,語氣堅決,道:“站在王的位置上,武安君必死,雖然武安君沒有造反的心,但是武安君擁有造反的能力。”

“昭襄王終究不是父王,他前期由羋太后執政,後期雖然強勢,卻也不同於父王對於大軍的掌控,那個時候,武安君纔是軍中的信仰。”

“但是,站在武安君的位置上,武安君也沒有錯,他爲了大秦,付出了一切,甚至於不惜一切坑殺趙國四十萬大軍,爲大秦掃滅東出的障礙。”

“父王,兒臣以爲可以借這個機會,爲武安君平反,以收大秦將士之心,以收老秦人之心。”

“同時這一舉動,也是告訴天下有才之人,爲秦王盡忠,爲大秦赴死,可以贏得身前生後名!”

..........

第63章 鎮壓趙地,十萬大秦銳士足矣!第24章 大秦的下一任王,必須要強勢霸道!第85章 但是,時代變了,這裡是大秦!第38章我大秦決不能以懷柔之策對之。第22章 各懷心思的兩人第16章 郎情妾意,幾乎一拍即合。第47章 如今我大秦,當求變!第3章 此乃人皇劍,此間天下唯有父王配執!第47章 如今我大秦,當求變!第56章 司空之言,確實是良策!第35章 分封制之所以成功是特殊環境造就的第38章我大秦決不能以懷柔之策對之。第30章 本公子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懸刀天下第37章 李斯第一次感受到公子高的鋒芒畢露第20章 不要臉的公子高第36章 集權於王,大秦萬世永昌!第32章 嬴高出王炸!第38章我大秦決不能以懷柔之策對之。第43章 他作爲大秦公子,必須要有立場!第20章 不要臉的公子高第37章 李斯第一次感受到公子高的鋒芒畢露第1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求推薦,求收藏)第3章 此乃人皇劍,此間天下唯有父王配執!第70章 這天地間,也就只有死人不會說話了第87章 做人 ,最重要的是揚長避短!第87章 做人 ,最重要的是揚長避短!第6章 兒臣替父王將六國遺族趕盡殺絕便是第77章 現在的公子高就像是一條幼龍!第15章公子,商賈一道是賤業。第56章 司空之言,確實是良策!第49章 我等身爲嬴姓子嗣,自當一往無前第1章 大秦公子高第49章 我等身爲嬴姓子嗣,自當一往無前第53章 你覺得先祖,殺武安君是對是錯?第71章 他們這是要打造一尊儒家的王!第37章 李斯第一次感受到公子高的鋒芒畢露第4章 此戰,兒臣以爲齊王必不戰而降。第44章 每一句話都是算計,更何況是邀請我第59章 你知道,爲何你一直都不如蒙恬麼?第4章 此戰,兒臣以爲齊王必不戰而降。第52章 但你要證明你的能力第22章 各懷心思的兩人第82章 他要與嬴高做過一場!第38章我大秦決不能以懷柔之策對之。第23章 這個逆子!第37章 李斯第一次感受到公子高的鋒芒畢露第68章 一道王詔驚起八方風雲!第21章 肥皂出世,嬴高欲登門計然家第44章 每一句話都是算計,更何況是邀請我第16章 郎情妾意,幾乎一拍即合。第57章 政令下達,嬴高鋒芒無雙!第2章 生爲嬴姓男兒當執秦劍!求收藏求推薦第79章 替本公子向曲阜送一份拜帖!第16章 郎情妾意,幾乎一拍即合。第68章 一道王詔驚起八方風雲!第16章 郎情妾意,幾乎一拍即合。第7章 告訴天下臣民,秦王是一個操刀的王。第18章 若不是,孤還需要爾等作磨刀石第91章殺人誅心!第42章 從李斯入秦以來,本身便是一個孤臣第88章很顯然,公子不想做另一個趙括!第63章 鎮壓趙地,十萬大秦銳士足矣!第73章 封武安君白起爲咸陽城隍!第1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求推薦,求收藏)第54章 你認識這柄劍麼?第21章 肥皂出世,嬴高欲登門計然家第89章 李斯的虎狼發言!第59章 你知道,爲何你一直都不如蒙恬麼?第20章 不要臉的公子高第44章 每一句話都是算計,更何況是邀請我第61章 爲武安君平反,趙人是最大的阻攔。第16章 郎情妾意,幾乎一拍即合。第87章 做人 ,最重要的是揚長避短!第1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求推薦,求收藏)第61章 爲武安君平反,趙人是最大的阻攔。第62章 既然公子如此說了,家老收下便是!第33章 得不到的才最珍惜第76章 不臣服大秦,那就沒有存在的理由。第49章 我等身爲嬴姓子嗣,自當一往無前第77章 現在的公子高就像是一條幼龍!第42章 從李斯入秦以來,本身便是一個孤臣第78章 現在的大秦要海納百川第79章 替本公子向曲阜送一份拜帖!第16章 郎情妾意,幾乎一拍即合。第55章 兒臣當執此劍,爲大秦開萬世太平!第36章 集權於王,大秦萬世永昌!第10章不愧是千古一帝,狠起來連兒子都坑第9章 大哥哪裡話,你我兄弟同喜同喜!第84章 孔氏與嬴高都想要勝利!第80章 公子手段不俗,頗有王上之風。第33章 得不到的才最珍惜第80章 公子手段不俗,頗有王上之風。第83章 彼此之間的差距,足以形成碾壓之勢第50章 七天之後,我要看到三大官署在運轉第33章 得不到的才最珍惜第7章 告訴天下臣民,秦王是一個操刀的王。第60章 蒙恬用死,證明了他對嬴政的忠誠。第75章 去一趟曲阜,見一見夫子的後人。第55章 兒臣當執此劍,爲大秦開萬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