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謀士遲暮!諸葛亮的驚天謀劃!

“臥龍先生難道真的沒有考慮過入朝爲官嗎?”

始皇帝凝視着眼前這一位不拘小節的年邁謀士,出聲詢問道。

後者擺了擺手,淡然說道:“廟堂太過於暮氣沉沉,草民不願與那些腐朽之人過多言語,還請太上皇莫要見怪。”

“看樣子臥龍先生倒也是一位性情中人。”

始皇帝微微一笑,緩緩開口說道。

“太上皇此番光臨寒舍,應該不是來與草民寒暄的吧。”

諸葛亮的目光落在了始皇帝的身上,微微一笑,示意其坐在椅子上。

後者點了點頭,緩緩坐下。

“不瞞臥龍先生,此番寡人前來叨擾,的確是有事相商。”

始皇帝拱手於身前,哪還有八分先前在朝堂之上的威勢,此時的他簡直就讓人難以與那位曾馬踏六國的大秦始皇帝聯想到一起。

“太上皇此番前來,是爲了陛下吧。”

諸葛亮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對着眼前的大秦始皇帝開口說道。

後者聞言,點了點頭問道:“先生是從何得知?”

諸葛亮微微一笑,緩緩開口說道:“能夠讓太上皇親臨寒舍的條件並不多,更何況唯有陛下與少數幾人知曉草民在此地。”

“既然太上皇能夠找來此地,想必是聽了陛下的意思。”

“而且陛下先前離去之時已經與草民交代清楚,需要草民全力協助太上皇處理朝政。”

“現如今太上皇來找草民,自然也就是因爲陛下之事!”

聽到這話的始皇帝微微點了點頭。

緩緩開口說道:“臥龍先生不愧身懷大謀略,當真是讓寡人欽佩不已。”

“不知道此番臥龍先生可有何高見啊。”

聽到這些的諸葛亮緩緩站起身來,目光看向周遭的菜圃。

許久過後方纔開口說道:“太上皇,如今的大秦可不比當年。”

“如今大秦正處於風雨飄搖,局勢動盪的時期。”

“諸多勢力已然是羣雄並起,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這大秦天子去死。”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坐在那萬萬人之上的位置。”

“此番陛下遇到埋伏,必然也是有人在其中搗鬼,爲的就是能夠讓大秦羣龍無首!”

此話一出,始皇帝皺着眉頭問道:“臥龍先生,那你覺得此番是何方勢力出手了?”

諸葛亮並沒有回答。

反而是反問道:“不知道太上皇認爲,若是大秦天子身死,誰能夠從中謀取最大利益?”

“謀取最大利益...”

“莫非先生口中所言乃是六國餘孽!”

始皇帝好似有些明悟一般。

畢竟大秦天子一旦身死,那麼六國餘孽必然會趁此機會復國。

就好比如當初在河東郡那般,燕國殘黨就想要千方百計置大秦天子於死地!

所爲之事不就是復國嘛!

聽到始皇帝話語的諸葛亮並沒有說話,而是繼續開口問道:“太上皇,除了外在力量,內在還有誰不希望陛下活着?”

聽諸葛亮這麼一說,始皇帝的腦海之中竟是沒來由地浮現出諸多身影。

先是公子將閭與公子高。

二人原本也是能夠爭一爭那龍椅之人。

只不過由於趙祁的橫空出世,十八年的韜光養晦,導致他們二人一切的謀劃都已經泡湯。

更是在後來被趙祁軟禁在了咸陽之內,警告他們二人一旦離開咸陽就必死無疑。

說誰對大秦天子恨之入骨,那麼他們二人必然在此列之中。

只不過他們二人畢竟是難堪大用之才,想要請動武道宗師出手更是異想天開。

故此他們二人的嫌疑倒是能夠排除。

至於如今在遼東郡一帶戍守邊疆的公子扶蘇,本是皇位的絕佳人選。

如今直到趙祁登基稱帝都沒有傳來絲毫的聲響,這不由得讓始皇帝認爲其在謀劃着一些什麼。

再者便是那些個在廟堂之上的文臣武將,他們皆是犯下過錯之人,必然是害怕事情暴露而招來大秦天子的清算。

一想到這裡。

始皇帝便是不由得心中一驚。

貌似整個大秦,幾乎都沒有人希望這位大秦天子活着!

這......

始皇帝有些錯愕,他從未想過這位登基稱帝的年輕人居然需要揹負如此之多!

“太上皇,如今大秦之內,想要讓那位年輕天子活着的人,可遠比想要他死的人,少的多。”

“草民毫不誇張地說,即便是今日的廟堂之上,必然也是有着諸多文臣武將想要其死。”

“原因無他,只因爲如今的大秦天子身後的扶龍之臣僅有兩人,至於其他人,則是會在朝代更迭之中逐漸失去優勢,而成爲他人的墊腳石。”

“試問一直身居高位,結果突然有一天有一位年輕人將你踩在腳下,這等感覺好不好受!”

諸葛亮目光落在了始皇帝的身上,緩緩開口說道。

後者聞言,爲之一震。

竟是不知道從何開口辯駁。

許久過後,這位曾經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邁老者緩緩轉過頭來看向諸葛亮。

出聲詢問道:“臥龍先生,那麼你覺得此事該如何是好?”

當始皇帝的話語問出口之時。

只見那諸葛亮的嘴角微微翹起,笑着說道:“此事說簡單,也簡單。”

“但是說難,也是難於登天!”

“還請臥龍先生明言。”

始皇帝此時徹徹底底對於眼前之人有了折服之意。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趙祁的麾下居然還有此等陰謀之臣。

可惜其不願意入朝爲仕。

不然的話,只怕是那一朝宰輔之位都未嘗不可!

“陛下,若是要草民諫言的話,那麼草民也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草民認爲,如今的廟堂之上,諸位大人早就已經心口不一,別看表面上一片祥和,但是背地裡早已是暗流涌動。”

“在草民看來,如今趁着太上皇餘威尚存,自當是大刀闊斧地將那些預謀不軌,對於朝堂不利的聲音全部鎮壓。”

“他們或許會不滿陛下,但是卻絕對不敢對太上皇你心存不滿!”

“唯有先將廟堂之上那些手握重權的權臣控制住,方纔能夠讓陛下沒有後顧之憂!”

諸葛亮拱手於身前,恭聲開口。

第263章:二水潭出手!暗中刺殺大秦天子第250章:禍水東引!各方勢力的盤算!第269章:援軍趕到!三千鐵鷹衛齊拔刀!第84章:兩軍對峙,張不啓的態度!第252章:大軍壓境!擁兵自重!起兵造反第38章:拿命換藩王!試問值不值?第211章:諸葛亮錦囊妙計!七十二絕陣!第477章:討要交代第325章:勇敢雞鴨!不怕困難!衝呀!第165章:縱使前方荊棘,可朕是大秦新帝第284章:僅以六劍!蕩平眼前千餘衆!第194章:浮水房出手!趙雲戰姬先生!第111章:衆將起矛!大秦風骨一直在!第358章:江湖武人馳援!浮水房敗退!第200章:破後而立!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71章:衆將起矛!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第42章:平叛!子午門前多亡魂!第433章:魚死網破?你也配?第308章:僅以三刀,問鼎江湖第十一!第430章:齊國皇子的手段第447章:叛國罪人!公子高!第167章:始皇帝勸阻!東行勢在必得!第120章:百姓苦,帝王亦苦,天下皆苦!第25章:天命所歸?擁有水龍脈的胡亥第194章:浮水房出手!趙雲戰姬先生!第199章:鬼眼匕首!黑白雙瞎的過往!第328章:糧草被劫!江湖勢力聽風寨!第27章:各懷鬼胎,企圖稱帝的胡亥第273章:一命換一命?一劍破空而至!第89章:祖墳冒青煙,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第127章:鬼市來歷!神秘的三大世家!第418章:軍令如山!戰場局勢瞬息萬變!第200章:破後而立!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86章:斬草除根!軍中武卒自當重情義第415章:趕赴九江郡!踏碎齊國脊樑!第115章:精糧換糟糠!大秦新帝的謀劃!第302章:一聲大將軍,自當死得其所!第233章:兩全其美?臥龍府中求見臥龍!第88章:秦有趨炎附勢之輩,亦有股肱之臣第98章:燕國大將戰死,孤注一擲的燕國!第281章:琅琊郡駐軍?恭迎陛下入琅琊郡第389章:喪家之犬,並非是一無是處之輩第27章:各懷鬼胎,企圖稱帝的胡亥第433章:魚死網破?你也配?第375章:小乞兒,有我在,你便可無憂!第325章:勇敢雞鴨!不怕困難!衝呀!第56章:河東郡變故!大秦暗流涌動!第297章:以劍御風!罡風捲起萬千屍骨!第333章:大動干戈!聽風寨身陷囹圄之地第33章:簽到任務激活!誅殺叛黨!第325章:勇敢雞鴨!不怕困難!衝呀!第369章:衆志成城!蝗災源頭徹底根除!第92章:假戲真做!去死吧,張郡尉!第184章:謀害大秦天子者,自當同舟共濟第200章:破後而立!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76章:齊魏合盟?終是脣亡齒寒的道理第189章:引蛇出洞!伺機而動的死士!第162章:錦囊妙計!岌岌可危的大秦!第414章:女子宗師!江湖人士趨之若鶩!第280章:簽到任務完成!獎勵太初龍氣!第275章:法不責衆?臥龍先生的錦囊妙計第69章:卸磨殺驢?帝王心術誰人可懂?第270章:大局已定!人人不敢拔刀再戰!第304章:獨獨對不起戰死於春秋的袍澤!第424章:與大秦合作者,方能保全性命!第249章:氣勢洶洶!大軍圍困大秦天子!第95章:不是浮水房強,而是河東郡駐軍弱第485章:武道宗師,拓拔野第449章:論功行賞!運籌帷幄的大秦天子第374章:區區齊國!踏碎其脊樑與骨氣!第489章:齊國覆滅!魏國遭殃!第45章:今日登基,大赦天下!第143章:奉命辦事,琅琊郡郡守的惡行!第343章:問劍!四劍出!劍雨灑落人間!第480章:內憂外患第104章:燕國餘孽大敗!斬草需要除根!第409章:戰場之上,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第207章:此消彼長!蘆葦蕩大戰將起!第332章:橫豎皆死!無非死相好看一點!第189章:引蛇出洞!伺機而動的死士!第18章:胡亥逼宮子午門第241章:人心惶惶!勾心鬥角的犧牲品!第269章:援軍趕到!三千鐵鷹衛齊拔刀!第441章:這是個誤會,你們會相信嗎?第193章:想要取朕性命?浮水房何在!第393章:楚國大軍壓境!商討合盟事宜!第28章:末將在此,無人可傷主公分毫!第484章:兵力相差懸殊第102章:老夫趙愧燕!此生無愧燕國!第312章:杯水車薪?我以人力抗衡蝗災!第364章:蝗蟲源頭!出手整治以絕後患!第458章:北方匈奴之主,耶律洪才!第25章:天命所歸?擁有水龍脈的胡亥第245章:自作聰明!朕一直喜歡成人之美第12章:奸臣趙高的謀劃第327章:天子心性!攘外必先安內!第287章:官員齊聚!要殺要剮悉聽尊便!第350章:公子扶蘇?龍椅不坐也罷!第364章:蝗蟲源頭!出手整治以絕後患!第221章:內訌?一槍一劍擊退武道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