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秦時期的第一口鍋

回想起上一世中原地區的糟糕環境,趙泗多少有些唏噓。

時過境遷,滄海桑田,古代和現代不同的不僅僅是習俗和制度,環境的差別亦是十分巨大。

眼瞅着天色漸晚,以現在的溫度情況,恐怕就算是正夏也得個好幾天才能把鹽水曬乾出鹽,趙泗也無心等待,輕車熟路的朝着王離的營房走去。

之前陪王離吃了一頓火鍋以後,趙泗和王離就混熟了。

趙泗是苦於沒有食材,空有調料。

王離則是沒有調料,沒有烹飪手段,空有食材。

二人又都是老饕,一拍即合,乾脆成了飯搭子,趙泗負責料理食材,王離負責提供食材。

要不說王離是狗大戶呢,這貨嘴裡說着不能擅殺耕牛,基本上天天都能弄出來牛肉來吃。

到了地方,王離人還沒來,不知道去忙活什麼去了,不過奴僕倒是在,有王離吩咐,不用趙泗開口便奉上點心酪漿。

值得一提的是,秦朝軍隊是可以帶奴僕參軍的。

準確來說,對於家中有奴隸的,秦國徵兵是連帶着家裡的奴隸一起徵的。

奴兵情況比較複雜,有的可以跟隨主人前後,有的則是被徵調爲輔兵。

奴隸如果殺敵立功,秦律是有賞賜的,不分官奴隸和私奴隸,只要功勞足夠,就可以脫離奴籍。

秦朝時期本就處於奴隸制社會,奴隸數量不在少數,官私奴隸是一個極其龐大的羣體,不比自耕農少多少。

趙泗一邊喝着酪漿一邊吃着點心有些懷念現代社會的科技與狠活。

王離確實不缺食材,連熊掌都能弄得來,各種野味山珍,只要開口就沒有任何問題。

可問題在於趙泗沒有足夠的調料,他的廚藝也算不得精湛,更別說這個時代連個炒鍋都沒有。

炒鍋這個東西看似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可是要做出來需要的工業水平還真不低。

首先不能太厚,太厚影響導熱性。

其次不能太脆,太脆了炒着炒着鍋碎了。

然後不能太軟,動不動就變形。

鐵鍋普及千家萬戶一需要鋼鐵產量的大規模提升,二則意味着鋼鐵冶煉技術達到封建時代的高峰。

現在的秦朝依舊以青銅器爲主,鐵器普遍較脆,連製造日常工具都夠嗆,更別提鐵鍋了。

“所以,鋼鐵冶煉怎麼弄來着?”趙泗皺眉。

這玩意真是涉及到他的知識盲區了,誰沒事學這個啊?趙泗知道的也就是含碳量影響鋼鐵質量,再多的就不知道了,他甚至連鐵的熔點都沒記住。

鋼鐵取代青銅器是大勢所需,沒辦法,鐵礦的開採難度遠低於銅礦,其次鐵的蘊藏量遠高於銅的蘊藏量。

最後,封建時代的巔峰鋼鐵鎧甲武器質量遠勝巔峰青銅器。

問題出在這裡,秦朝已經是青銅器巔峰了。

而鋼鐵冶煉甚至連入門都不算……

這邊科技樹已經點滿,那邊科技樹剛發了個芽,而鋼鐵冶煉如果沒有政府大規模投入,技術進展慢的令人髮指。

漢朝鐵器逐漸取代青銅器很大一部分情況是因爲銅礦越來越少,開採難度越來越大,另外大量的青銅器以及金銀被陪葬,銅還要承擔貨幣屬性,完全不夠用,沒辦法纔去點了鐵器的科技樹。

當然,還有最關鍵的一個問題。

技術斷層!

秦朝的青銅冶煉水平幾乎是青銅器時代的巔峰,秦末亂世,冶煉技術倒退,

關鍵技術和制度遺失,也是漢朝不得不點鐵器科技樹的重要原因。

而秦朝雖然也面臨了這些問題,但是並沒有漢朝時期那麼嚴峻,畢竟這個時代還較爲原始,商業也並不發達。

青銅,雖然貴且少,但是放眼國家層面勉強還算夠用。

而鋼鐵,以目前表現出來的冶煉難度和令人淚目的實用水平,對於始皇帝而言,還不如繼續在青銅器冶煉方面深造,寄希望於找出更大的銅礦和更先進的冶煉技術。

但是趙泗知道,秦朝的青銅冶煉技術已經走到頭了,再往上也就那樣。

可惜,想要在這個青銅器質量正值巔峰,數量也勉強夠用的時代另開鋼鐵支線,需要的魄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鋼鐵冶煉可不像造紙,隨便找幾個匠人就能慢慢琢磨。

這玩意,投入大的離譜,非得是官方機構大筆大規模投入資金,從鐵礦等源頭產業開始投入。

而且很有可能還會面臨很長一段時間負收益的情況。對財政造成極大的負擔。

初期的鐵器絕對比不上青銅器,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也不知道始皇帝有沒有魄力進行產業轉型, 這玩意真的是利在千秋!”趙泗琢磨着,哪天攛掇一下始皇帝,順嘴提上那麼一句。

鋼鐵冶煉技術沒有發展,很多東西都無計可施,鋼鐵性能遠高於青銅,這是事實。

正在思索如何攛掇始皇帝投一筆大的,卻看見王離一臉喜色的捧着一口青銅鍋晃晃悠悠的走來。

“你說的鍋,我差人弄出來了!”王離喜氣洋洋的拍了拍鍋底笑着說到。

得益於趙泗心心念唸的炒菜,給王離抱怨大秦沒有鍋,王離記在心上,作爲老饕的王離自然也想嚐嚐趙泗所說的炒菜是何滋味,於是差使家中匠人按照趙泗的描述製出銅鍋。

趙泗入手,沉的離譜。

不過厚度倒是適中,不算特別厚,但是也做不了特別薄。

青銅這玩意脆,弄太薄了不行,天生比鐵鍋得厚上幾分。

王離弄來的銅鍋能成這個樣子已經十分不錯,雖然有可能會影響導熱性,但是問題不大,火力全開,鍋還能涼了不成?

不過很顯然,這口銅鍋肉眼可見的價值不菲技藝精湛,在這個時代壓根不可能大規模批量生產。

普通家庭,忙活一年賺來的錢都未必能買得起這一口鍋。

這可是實打實的銅,能直接熔成錢的那種。

不過對於趙泗而言,並沒有什麼大礙!

畢竟王離是富三代,壓根不需要考慮成本問題,輕輕撫摸做工精湛的銅鍋,趙泗臉上露出喜色。

在這一瞬間,他腦海裡已經浮現出好幾個菜式。

第十章 始皇帝很有自信解決這些問題第二十一章 絲綢之路的意義!第一百零一章 爲了始皇帝的命,趙泗操碎了心!關於書友羣和求追讀第一百六十章 徐福之死第七章 所求?歸家罷了第五十三章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員惡人的老祖宗!第三十章 王家需要朋友第一百四十八章 天下大變的前奏第一十六章 大秦很強,但是又不夠強!第一章 琅琊港口,出海歸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莫須有!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帝的小傲嬌第一百一十八章 就算不能歸秦,兄也能找到我們!第九十八章 第一份擦屁股紙的誕生!第二十五章 趙泗的人生規劃第一百四十四章 印刷術和造紙術的作用!第一百六十章 徐福之死第三十二章 把阿拉伯數字弄出來!第五十六章 味對了,但沒全對!第六十五章 馬上三件套的誕生!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帝的小傲嬌第一百六十五章 給李相一點小小的震撼!第六十章 王離送書第三十七章 大秦時期的第一口鍋第一十四章 種地第八十二章 熟了!玉米熟了!第一百章 沙丘?這地方可不興走啊!第一百五十四章 帝星飄搖熒惑高!第一百四十一章 只要把他們都殺光,就不會反撲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只要把他們都殺光,就不會反撲了!第八章 張良的自我懷疑,天命真的在秦?第九十三章 金丹有毒!第四十四章 和始皇帝一起恰火鍋!第八十六章 始皇賜玉,直入宮禁,自由行走!第一百五十二章 祖龍今年死!第四章 大九州說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員惡人的老祖宗!第十八章 刺客服誅,李斯震怒!第九十八章 第一份擦屁股紙的誕生!第一百五十八章 舉國出動,徐福御駕親征!第五十三章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第九十三章 金丹有毒!第九章 總要送大夥歸家!第九十一章 值守宮門,始皇帝身體素質+1第八十六章 始皇賜玉,直入宮禁,自由行走!第一百六十二章 扶桑的收穫,朝議召開!第四十四章 和始皇帝一起恰火鍋!第一百一十二章 始皇帝的貼身秘書第一百零九章 張良的毒計第三十三章 昂貴的縑帛第二十一章 絲綢之路的意義!第四十六章 極限大師始皇帝第一十七章 大巡未盡,始皇思歸!第十三章 陛下文治武功,將前無古人也!第十六章 陳勝,吳廣,陳平,皆可收入囊中!第九十四章 大秦的政權結構第一百零四章 夏無且:可惡,到底缺了什麼藥!第一百四十二章 始皇帝身體改善成果第三十七章 大秦時期的第一口鍋第一百五十三章 始皇帝原來是個猛男哎!第一百七十章 始皇帝心態的轉變!第六十章 王離送書第三十三章 昂貴的縑帛第五十六章 味對了,但沒全對!第二十五章 趙泗的人生規劃第七十八章 你不會再出海啦第六章 錦衣衛的提議!第一百零九章 張良的毒計第九十一章 值守宮門,始皇帝身體素質+1第五十五章 疲民,弱民第八章 張良的自我懷疑,天命真的在秦?第八十四章 始皇動容,大秦的長生藥!第六十八章 攤牌了,我就是長生不老藥!第九十五章 趙泗對於大秦海事的未來規劃!第八十一章 始皇帝的困擾第三章 上一次獻圖的倒黴蛋是誰來着第六章 錦衣衛的提議!第一百四十二章 始皇帝身體改善成果第一百六十五章 給李相一點小小的震撼!第一百章 沙丘?這地方可不興走啊!第一百四十二章 始皇帝身體改善成果第一十二章 蒙毅贈書第一百五十八章 舉國出動,徐福御駕親征!第一百七十章 始皇帝心態的轉變!第八十八章 豐收進行時!第三十五章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第八十二章 熟了!玉米熟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曬鹽法大成功,爭端!第八十一章 始皇帝的困擾第一百章 沙丘?這地方可不興走啊!第一百二十六章 曬鹽法大成功,爭端!第六十九章 這小子真是個福星!第一十八章 第一個曲轅犁的誕生!第四章 天命在秦,謠言的不攻自破!第五十六章 味對了,但沒全對!第一百五十七章 徐福的意外來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帝星飄搖熒惑高!第一百六十七章 身世!趙泗:我還有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