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命在秦,謠言的不攻自破!

田辛作爲農家當代領軍人物,學術界的尖端人才,哪怕他的爵位很低,但是論地位,他是可以直接拜見始皇帝的。

田辛猶豫了很久……

他站在田壟之間,羣臣此刻也都各自割了一把小米打了穀子置於鼎中。

接下來的收割是由士卒進行的。

上百個士卒手持鐮刀熱火朝天的開始收割小米。

始皇帝居於前,羣臣侍立在側。

田辛則陷入了沉思……

思想,和學術,倘若二者只能取其一呢?

始皇帝吸納百家人才,卻用術而不用學。

秦國吸收了墨家的工業技術,但是沒有用墨家的政治思想,吸納了農家的耕種技術,卻否定了農家的治國理念,始皇帝是一個很有決斷的君王。

田辛向來都知道始皇帝需要的是什麼。

可是作爲農家的領軍人物,田辛並不僅僅是一個善於耕種的農夫,同樣,他身上承擔的還有農家的思想理念和抱負。

他已經和始皇帝共事過一次,他知道,只要始皇帝還在,這種結果就無法更改。

他也知道始皇帝不會吝嗇高官厚祿,他知道,只要自己去,始皇帝就會不計前嫌。

始皇帝,確實是一個很愛才的人,這一點,毋庸置疑。

對於人才,始皇帝的容忍度很高,田辛當衆讓始皇帝下不來臺,開口死諫,最後的結果也不過是罷官削爵。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懲罰,最關鍵的是,田辛後來因爲耕種得利,秦朝的吏員在田辛被罷官削爵以後,依舊按照規章流程給田辛升爵。

這放在其他國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個讓君王厭惡,觸怒了君王的人,一個被罷官削爵的人……

別說吏員,放在其他國家,就是三公九卿想要重新提拔都得掂量着點。

偏偏秦朝的吏員彷彿習以爲常,甚至覺得理所應當。

處罰你的事情王上已經做過了,我們給你升爵也是按照律法的明文規定。

這很不合理,但是又很合理。

這也是田辛丟官削爵以後最終決定繼續留在咸陽的主要原因。

秦法雖酷,賞罰卻分明,而不以個人喜惡,而天下唯有關中吏治清明,通達四方,他留在關中,才能夠更好的推廣耕種技術於黎庶。

農家,本質上就是萬萬千千自耕農階級的代表。

可惜,農家的思想太過於不切實際,核心出發點是以自耕農爲重,而這,和大多數學派都有嚴重的衝突。

田辛一方面能夠感受到關中吏治的通達,另一方面,對於秦國對自耕農的迫害也深惡痛絕。

他做治粟內史的時候,不光進諫始皇帝,還不止一次公開和李斯撕逼鬥法,甚至於文武百官之前抨擊商君變法和馭民五術。

大秦不能碰的滑梯他碰了一個遍,最要命的是始皇帝還都把他保下來了。

爲君,田辛真的很滿意始皇帝,這是一個能容人能護住臣下的君王。

可是,眼下天底下對自耕農的壓榨,每條律令,又實實在在是始皇帝首肯。

看看,自耕農高昂的賦稅,繁雜且酷利的肉刑,頻繁的徭役,稍有不慎就動輒貶爲氓隸……

這些,哪個又不是因始皇帝而起?

田辛的內心是十分矛盾的,他對始皇帝有感激,也有憎惡。

他希望改變這一切卻又清楚的知道始皇帝不會輕易改弦易張。

現在,始皇帝又把問題擺在了他的面前。

他知道,始皇帝還是那個始皇帝,沒有人能夠改變這個一統天下的君王,也沒有人有資格對他說教。

是再重複一次麼?用術而不用思?

自己做的再多,難道就能改變眼下這一切麼?不會的,糧食產量越高,秦國的徭役就會越重,戰爭就會越頻繁。

他們會讓百姓疲於奔命,把這羣農夫榨乾每一分養分,成爲完成它王圖霸業的基石。

他的眼裡……永遠也不會有黔首,

始皇帝,李斯,他們纔不會給這羣黔首好日子過。

田辛一身短打,看起來和在場的袞袞諸公格格不入。

農家是入世學問,除了研究農家思想,他們親力親耕,自己採桑種麻,農家本就脫身於飽受迫害的自耕農,他們是自耕農思想的展現。

國家在壓榨他們,君王在壓榨他們,貴族在壓榨他們,官吏在欺壓他們,無業遊民和手工業者有墨家爲其發聲,自耕農有農家!

可是墨家爲曾經煊赫一時,農家,卻自始至終,都沒有什麼輝煌。

自耕農啊,他們太老實,太想要安逸了,太容易妥協,也太會忍辱負重了!

也正因爲無休止的壓榨,他們揹負了太多的委屈,放眼看去,沒有一個人不想把他們當作盤中餐,也正因爲如此,才醞釀出了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的農家。

所以農家的思想爆裂,超前,充滿了反動!

可是農家,本就是自耕農上千年承受屈辱委屈壓榨的憤怒的折射!

田辛對始皇帝是有怨的!

就像那羣世家貴族欲請他爲上賓,所想的不過是讓自己幫他們把耕田變得產量更高,以此來侵吞更多的土地,始皇帝也是如此!

自從罷官削爵以後,田辛就只沉醉於私下推廣,再也沒有去成爲貴族的座上賓客。

田辛知道,他們想要的從來不是對黔首好一些,他們永遠不會這樣做。

把技術給他們,指望他們來推廣,還不如自己私底下推廣給黔首,讓黔首能夠因此得到一些真正的實惠。

對吧……始皇帝肯定不會,李斯也不會,大秦也不會這樣做,天底下的貴族更不會這樣做!

田辛雙手握緊,因爲常年親力耕種,他的身形有些佝僂。

他看着士卒們收割小米,打出穀子,看到小米堆從小小的一堆變成一座黃澄澄的糧山。

“畝產算出來了!”

“一畝合計五石三鬥!”

有吏員高舉竹簡,通稟羣臣,炸起來陣陣驚呼。

雖然吹牛逼那會羣臣個個往大了吹,恨不得小米收成能有五十石。

看起來朝堂的袞袞諸公因爲三種新糧已經很淡定了。

是呢,那都是畝產千斤的神糧。

五石三鬥,摺合出來不過六百多斤。(秦斤,摺合現代斤四百多。)

但是,依舊引起來了陣陣驚呼!

這可不是新糧,這是五穀之一的稷!

是在這片土地耕種了多久的東西?自有情懷在此,羣臣也更清楚畝產五石三斗的稷是一個什麼概念。

良田稷畝產也就兩石罷了,上好的水田加上精心照料稷畝產也就堪堪三石。

這是直接翻了個倍還不止!

羣臣歡呼雀躍……

天命!這纔是真正的天命在秦!

“帝星飄搖?熒惑守心?哈哈哈哈哈……”

“倘若天命不在秦,何來稷之豐收?”

相比較於上次生硬的公關發佈,實在是對輿論最有力的還擊。

帝星飄搖,熒惑守心,江神預言,雖然大秦官方已經召開發佈會闢謠,雖然李斯已經開始輿論控制。

明面上這件事冷了下來,可是要說羣臣心裡不打突突那是扯淡。

那可是帝星飄搖熒惑守心啊……

兩個星象一塊出現,但凡讀點書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就是周文王來了都得召開祭祀自罪天地。

這玩意在這個時代真的是跟國運掛鉤的!

任你公關做的再好,輿論控制的再厲害,也沒辦法解決人心的騷亂。

而畝產高達五石三斗的稷的出產,就是最有力的還擊。

倘若天命不在秦,不在始皇帝,倘若始皇帝真的有罪於天地,大秦運數將近,又怎麼會誕生此等神糧?

更何況,這還不是通過人爲伺弄出來的。

這批糧食始皇帝已經明確表明,是要當成種子普及天下的,很顯然,始皇帝不會打自己的臉。

這說明,以後歷史就要改變了。

天下人只需要維持現有的耕種條件,稷的畝產平白就能翻個倍。

更不用說,羣臣還看的一清二楚,這裡種的不光有稷。

還有麥,還有豆,還有黃米,還有稻子,還有麻!

這些都快成熟了,雖然沒有收割,但光看那沉甸甸的穗子,都知道收成絕對不會低。

前面有多麼人心惶惶,現在就有多猖狂。

“恭喜陛下!天命在我大秦,天命在陛下!大秦千世萬世,綿延不絕!”

羣臣不是傻子,值此時機,已經有人止住了心頭的躁動過來拍馬屁了?

趙泗一看,呦呵,又是個熟人,叔孫通!

也不止叔孫通!

稷收成以後,明白人都知道怎麼回事,叔孫通絕口不提天人感應。

什麼帝星飄搖,熒惑守心?

那明明就是正常的星象變化!

先賢都說過了,子不語怪力亂神!

更多的臣子依附過來開口恭喜。

大秦的朝堂氛圍對於拍馬屁這件事還是有些保守的,雖有人激動之餘涕零淚下,但看得出來是發自真心。

但凡心向大秦之人,在這個時代,又恰好出現了種種異象,誰心裡不是爲國擔憂,爲始皇帝擔憂?

稷,就是解掉他們憂慮和愁苦的一味良藥!

稷雖然畝產沒那麼爆炸,但是在這個時候,他的意義非同凡響!

“統計總產,昭告天地!”

始皇帝意氣風發的站在駕攆之上,長袖隨風鼓動,頭顱微擡,昂首視天!

而田壟之間的田辛,看着身形挺拔,不復暮色的始皇帝,彷彿下定了某種決心,一步一步朝着始皇帝的駕攆走去。

大巡天下在即,他管不了那麼多了!

第一百零四章 夏無且:可惡,到底缺了什麼藥!第九十八章 第一份擦屁股紙的誕生!第四十七章 我今天像我爺第二十八章 始皇帝絕不會容許旁人染指!第五十八章 王翦的大方!第七十八章 你不會再出海啦第二十三章 兄日後定然平步青雲!第六十三章 醫家駁雜,始皇遭殃第三十一章 長兄如父!第一十九章 王離請飯第二十八章 始皇帝絕不會容許旁人染指!第七十五章 恰飯飯第八十章 一顆金丹吞入腹!第八十六章 始皇賜玉,直入宮禁,自由行走!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是治病良藥?趙泗驚恐!第三章 農家大佬的震驚,始皇帝的小心眼!第七十六章 升爵一級,不再不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就算不能歸秦,兄也能找到我們!第二十二章 王離,被撕下了標籤第五章 畝產五百斤的意義!第五章 大巡天下,始皇帝死而地分?第八章 始皇帝的安排關於書友羣和求追讀第十七章 刺王殺駕!第一百五十一章 始皇帝的猶豫和困擾第一百一十六章 始皇帝續命計劃3.0最終版!第四十章 你果然善射!第四十八章 陰陽家好啊!第四十章 你果然善射!第四章 天命在秦,謠言的不攻自破!第五十四章 爵第一百五十三章 始皇帝原來是個猛男哎!第五十六章 味對了,但沒全對!第八十一章 始皇帝的困擾第一百二十四章趙泗來了,墨家的青天就有了!第二十五章 趙泗的人生規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是治病良藥?趙泗驚恐!第一百零三章 始皇帝眼中,趙泗開了美顏!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斯和始皇帝的愛恨情仇第一百三十二章 趙泗:那臣就只能死給陛下看了!第五十章 簡在帝心,始皇賜書。第一百三十五章 始皇帝認爲趙泗不是忠臣!第一百五十七章 徐福的意外來了!第七十八章 你不會再出海啦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是治病良藥?趙泗驚恐!第四十章 你果然善射!第一百一十二章 始皇帝的貼身秘書第三十七章 大秦時期的第一口鍋第一百三十一章 陛下,這就是戰爭!第一百七十一章 趙泗帶來的好心情,扶蘇帶來的壞消息!第一百六十章 徐福之死第二十一章 絲綢之路的意義!第一十一章 秦馳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就算不能歸秦,兄也能找到我們!第八十九章 史無前例大豐收,羣臣失態!第一百三十一章 陛下,這就是戰爭!第一十九章 王離請飯第八十一章 始皇帝的困擾第一十八章 第一個曲轅犁的誕生!第三十二章 把阿拉伯數字弄出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福爲大秦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第九章 總要送大夥歸家!第一百三十章 趙泗的提議,遷六國舊貴入關中!第一百零三章 始皇帝眼中,趙泗開了美顏!第一百零一章 爲了始皇帝的命,趙泗操碎了心!第一百零七章 趙泗的缺點就是太謙虛了!第三十一章 長兄如父!第一百一十章 定策,肅清穢人,張良計劃落空!第一百二十四章趙泗來了,墨家的青天就有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始皇帝身體改善成果第十一章 胡亥的拉攏,繼承人的問題!第八十六章 始皇賜玉,直入宮禁,自由行走!第七十七章 和王翦的第一次會面第三章 上一次獻圖的倒黴蛋是誰來着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福爲大秦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第一十四章 種地第六十八章 攤牌了,我就是長生不老藥!第一百一十章 定策,肅清穢人,張良計劃落空!第七章 陛下,您就寵着他吧!第一十二章 蒙毅贈書第一百七十章 始皇帝心態的轉變!第一十八章 第一個曲轅犁的誕生!第二十五章 趙泗的人生規劃第六章 玉米是可以成爲主糧的!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福爲大秦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第六十二章 給馬穿鞋子!第七十四章 璞玉光環的新發現。第三十五章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第六十五章 馬上三件套的誕生!第一百零八章 張良初聞新糧產量,心態爆炸!第一百一十五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九十章 賜官,進爵!(二合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天下大變的前奏第十九章 移石過路,鎖定目標,趙高,就是你了!第八十七章 趙泗向學第七章 陛下,您就寵着他吧!第七十八章 你不會再出海啦第一百五十六章 如果有天命,那趙泗就是朕的天命!第二章 儲君真的能比始皇帝活得久麼?第一百五十八章 舉國出動,徐福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