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二章 黃剃頭

小江子對坐着的朱怡成說着話,朱怡成聽完後微微點頭,揮手讓他下去。

等小江子離開後,朱怡成站起身來,一人篤步從後殿去了花園。

現在正是三月中旬,在南方已是春暖花開的時節,但在北方的京師,這天氣還很是寒冷。

不過今日的太陽不錯,暖暖的陽光照射下來,朱怡成倒不覺得有多麼冷,他一個人慢慢走着,小江子和其他侍者都在遠處,同他保持着一定的距離。

說句實話,現在的朱怡成心中有些不太自在,主要是因爲今天議事讓他對史貽直這位首席軍機大臣很是失望。雖說作爲皇帝,對於臣子之間的平衡是皇帝的善用的手段,臣子之間的爭鬥作爲皇帝的朱怡成並不反對,甚至還會在有些時候暗暗推波助瀾一把,以在其中保持平衡。

偉人說過,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作爲帝王可以不在乎前面的半句話,但對於後半句話卻是深以爲然。

黨同伐異,這種事是從來不會消失的,朝中的臣子也不可能奢望他們是一條心。換句話來說,如果下面的臣子是鐵板一塊的話,那麼作爲皇帝的朱怡成反而要感覺到害怕了。

但今天的事卻和往日不同,軍機處議事目的是爲了軍機朝政,無論軍機處各位大臣如何針鋒相對,可這個目的是不會改變的,而這個目的就是爲大明的策略定向選擇最爲正確的一條。

可是史貽直今日的表現明顯帶着私心,他一來是想借這機會穩妥自己的首席軍機之位,二來也是打算以此來打壓朝中的武將一系,爲文臣掌握朝政做準備。

雖然史貽直掩飾的不錯,可是他所做的一切哪裡逃得過朱怡成的眼睛?再加上贊同史貽直的孫嘉淦和何顯祖同他站在一起,更加深了這種趨勢。

不過孫嘉淦和何顯祖,同史貽直又有着本質區別。其中孫嘉淦是因爲文臣的原因再加上性格相投,天然和史貽直比較親近。另外孫嘉淦這人雖然是能史,不過他之前一直在地方爲官,從沒有直接接觸過軍事。

所以說,孫嘉淦的想法是有侷限性的,他只是出於自己的考慮和判斷這才贊同了史貽直,這點朱怡成心裡很是清楚。

至於何顯祖,想到他朱怡成微微搖頭,何顯祖這人八面玲瓏,善於察言觀色,再加上他曾經在琉球呆了這麼多年,不可能不明白莊巖的顧慮是對的,可偏偏依舊擺出了靠近史貽直的姿態,那分明就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盤。

何顯祖這麼做有着自己目的,而且他也沒像史貽直他們那樣立場堅定地反對,只是有所偏向而已。所以這個傢伙,朱怡成只是心裡暗罵幾句,倒也不太放在心上。

但不管如何,史貽直這一次非但沒有顯示出他作爲首席軍機的能力,反而有了朝中文武相對的苗頭,這對於朱怡成來講是一個極不好的開端。

一直以來,朱怡成都在努力構造大明的權利結構,同時儘量消除文武之間的隔閡。而且大明覆興至今已有十個年頭,因爲大明的強盛和對內、對外的戰爭,大明的軍人地位提升是顯而易見的。再加上朱怡成利用軍功爵創造了一大批貴勳階級,改變了政治結構中的羣體比例,所以眼下無論是在中央又或者地方,文武並重可以說是大明的特色。

可現在在中樞居然產生了這種苗頭,這不由得不讓朱怡成心中警惕。想到這,朱怡成忍不住微微皺起了眉頭,文武的平衡是歷代帝王最爲困惑的問題,就像《紅樓夢》裡說的那樣,不是東風壓倒了西風,就是西風壓倒了東風。真正的平衡是永遠不存在的,可究竟要如何更好的處理這個問題呢?朱怡成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朝鮮,漢城。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黃滔渙正對坐在面前的汪文說着話,汪文是剛剛從南部北上抵達的漢城。隨着朝鮮全境的掌握,在南方的汪文處理完手上的事後就急急趕到了漢城,因爲現在離朝廷要求由朝鮮出兵遼東的時間不多了,爲了這個龐大的戰略部署,黃滔渙作爲駐朝鮮大臣必須北上平壤坐鎮,而把漢城交給自己的副手汪文負責。

“近來朝鮮地方有些異動,你需小心在意。我北上後,漢城這給你留幾千人,再加上漢城的朝鮮軍這些兵力應該足夠了。”黃滔渙對汪文交代道,汪文邊聽邊緩緩點頭。

“此外,投靠大明的那些朝鮮官員也絕不能盡信,這些傢伙都是反覆無常之人,而且朝鮮地方宗族勢力極大,就算有人對大明忠心,但又誰能保證他身邊的人沒有異心?所以有些事不必全告訴他們,至於如何做,想來你心裡清楚。”

汪文贊同道:“這個我明白,黃大人放心就是。朝鮮之人如何我心裡清楚,如何用也有打算。另外,在漢城的朝鮮軍我打算再重整一次,如果可以的話直接打散後把我明軍編入進去,這樣一來既可以更好控制這些朝鮮軍,也能借此擴充我明軍的力量。”

“嗯,這個想法不錯,不過需一步步來,至少也要保證我軍戰鬥力和對地方的控制。”黃滔渙很是滿意地笑道。

接着,他想了想後道:“假如地方真的出事,你無需手軟,你我在朝鮮多年,這點你應該清楚。只要穩定局勢,怎麼殺人,殺多少人,你可一言而決,朝廷那邊我自會上書說明。”

有了黃滔渙的這個背書,汪文是信心大增,當即笑逐顏開。

汪文和黃滔渙雖然是文臣,但他們作爲駐朝鮮大臣和副手,對於軍事並不陌生。何況他們兩人都是殺伐果斷之人,根本不會因爲區區所謂的仁義名聲就讓自己束手束腳。

要不然,黃滔渙當初也不會翻手爲雲,覆手爲雨,把朝鮮弄到現在這副樣子。在他們心裡,一切都是爲了大明,至於那些道理仁義什麼的,根本不足爲奇。

這些日子,黃滔渙在漢城,汪文在南港,張鰹領軍去了平壤更北處。

三人一北一南一中,各自都沒少殺人,其中殺得最多的就是黃滔渙了,他幾乎把整個漢城,甚至包括漢城周邊上百里區域反覆清掃了幾遍,凡是對大明有怨言者,又或者在地方企圖鬧事者,無論是官員、士族、文人、農民、商人甚至乞丐全部砍掉了腦袋。

死在黃滔渙手中的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最厲害一次就是明軍剛入漢城後不久,朝鮮一位在鄉老臣評擊大明如此所爲不義,還打算聯合人去見朝鮮國主,以妄圖讓大明退出朝鮮還政李氏。

誰想到,不出兩日,這個老臣和他的親屬、朋友、學生等等全部被黃滔渙一網打盡,隨後九百多人直接拉到了漢城,在黃滔渙的一聲令下,這九百多人統統被砍了腦袋。

那天漢城上下無論是何等身份的朝鮮人全嚇破了膽,九百多人的集體砍腦袋,這誰能見過?一個個人被捆綁着押上街頭,然後如切菜砍瓜一般被砍掉了腦袋。

九百人的處死,足足進行了一整天,當天瀰漫的血腥味都飄出了漢城,地上的鮮血更是流成了小河,砍下的腦袋堆在一起就像是小山一般……。

所有人全嚇得臉色蒼白,全身情不自禁地顫抖,甚至大多數人還被嚇尿了褲子,就連直接嚇暈和嚇瘋過去的也不少。

自那次之後,漢城的朝鮮人徹底嚇破了膽,而黃滔渙的黃剃頭之名也威名遠揚。如今朝鮮國中,黃剃頭大名可止小兒啼哭,幾乎已成了黑白無常一般的存在。

第九百二十三章 光州董銘第二百三十五章 宣傳第六百四十六章 盛京第五百九十五章 反衝鋒第四百二十三章 穩紮穩打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都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文明的一大步第八百三十三章 小江子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意外的驚喜第五百六十六章 鶴唳第五百四十二章 莊巖的看法第九百零九章 長輩前來第三百二十七章 明算第六百一十三章 軍機第四百九十六章 勒馬第四百三十章 血流成河第七百六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意圖第八百六十七章 三光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攻第一百七十一章 山呼萬歲第五百二十二章 汪景祺三策第八百六十九章 如意第七百七十六章 南京密約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老戰友第八百二十三章 山崩地裂第一千四十一章 初一大朝第八百零二章 包圍第七百五十五章 來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虎狼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塵歸塵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邊境衝突第一百八十五章 故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行子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江水滔滔第九百六十章 狼性勃發第七百八十九章 呂宋的愁雲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目標德里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噩耗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廟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恩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三百四十四章 爲君解憂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半島海戰1第二百八十五章 欺君之罪(求票!)第八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第三十八章 杭州大戰4第五百一十六章 建興第八百一十九章 鐵血第一千四十一章 初一大朝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升帳第五百四十二章 莊巖的看法第三百一十四章 債券(求票!)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欲蓋而彰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客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秋官第三百九十七章 暗中謀劃第一百七十一章 山呼萬歲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接觸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雲山第六百二十九章 罵將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一千五十八章 老陳出山第六百一十六章 跳眼皮第四百八十八章 粘杆處第八百三十五章 前往第五百一十七章 密謀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西或北第九百五十六章 胸悶第六百二十八章 邯鄲第七百零二章 勸諫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故地第一百四十五章 爲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九十八章 工業革命第一千三百章 臨危受命第八百零四章 魔高一丈第一千二十七章 子孫後代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上海分行第一千三十五章 向北向北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海圈地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反轉(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婚姻第二百八十章 三策(求票)第二百四十八章 開埠第一千七十一章 死而後已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任職參贊第四百五十五章 江夏第二百四十章 嶽鍾琪第二百四十章 嶽鍾琪第八百八十六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告別第一百二十九章 蘇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