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問責唐僧,猴子心思

“正是,不知仙長……”唐僧顯然不知道知非道人的用心,但本能的,還是感覺到一陣子的不妙,因此開口試探着詢問道。

“所以,你這位佛門高僧,就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的一樣,就這麼坦然的走了?卻將那六具屍體留在原處,任憑山林野獸啃食,這便是你這位佛門高僧的慈悲心腸?嘿嘿,連同族都懶得慈悲一次,卻說什麼‘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罩紗燈’哼哼,說什麼慈悲爲懷,笑話罷了……”

“差不多得了啊!”石青璇也聽不下去了,傳音給知非道人:“別死咬着這件事不放好不好,你不是最反感佛門那種自居道德高處指責別人的行徑嗎,你這般做,卻又與他們何異?”知道知非道人不是那樣的人,之所以這麼做必有其理由,但石青璇卻並不喜歡這種手段,這才傳音知非道人,讓其見好就收。

“放心吧,我心中有數。”同樣的傳音石青璇迴應了一句,這邊卻見那唐僧面色慘白,說道:“是貧僧錯了!”唐僧反省道:“貧僧當時滿心惶然,腦中一片空白,卻是什麼都沒顧上,就這麼跑了。錯了,錯了,慈悲不存,如何求取真經?我這便回去,給那幾人收殮屍身,入土爲安,誦唸往生咒消弭罪業……”

前文說了,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唐僧某種意義上還保留着“君子”的特質,又或者說是他的佛心不容他不正視他的過失並想法彌補。說着,便站了起來,拿起行李牽着馬就要往回走。

知非道人見了,給了石青璇一個自得的眼神,卻攔下了唐僧道:“和尚你這是要回去?”

唐僧正色道:“貧僧有過,不可怕,人非聖賢。但總要彌補。”

“這卻是不必了。”石青璇道:“我與阿秋方纔路過那裡,已經將他們入土爲安了。那幾人劫掠山林,天道承負,有此一難也算是天道好還,和尚不用太介意。”

唐僧起手施禮:“多謝仙子與仙長!只是貧僧的修行根源便在‘慈悲’二字……”

“嗤……”知非道人一聲冷笑:“等和尚你學會什麼是愛己,愛人,愛衆生,愛天地,再說什麼慈悲吧。至少,貧道可沒見過哪個佛門真正的大能慈悲過……罷了,說這些你也不信,後面自己看吧……”知非道人是什麼時候都不忘給佛門上眼藥,這般作態,落在石青璇眼中,只覺得頗有意思——其實他也想看看知非道人能不能把唐僧引得黑化了——雖然這隻能算一步閒棋,有或沒有對他們要做的事情的結果區別不大,但石青璇依然十分期待那一天。想來佛門的謀劃俱成泡影,那一定會很有意思。

再說那猴子孫悟空,駕着筋斗雲負氣而走,末了卻茫然不知何處可去,想了想,索性徑轉東洋大海。“算來知非那道士說的沒錯,俺老孫當年本性矇昧,的確做了不少糊塗之事,對不住這老鄰居東海龍王的地方不老少,也罷,便去他那裡賠個禮道個歉,順便混一頓酒喝。”

不過幾個瞬間,猴子便到了東海大洋,按住雲頭,分開水道,徑至水晶宮前。龍王得訊,早早相迎。本以爲猴子囂張跋扈一如既往,看在他背後佛門如今勢大,再加上不少的西遊功德可以分潤的份兒上,龍王本就做好了伏低做小的心理準備,豈料猴子一反常態,上來就恭敬有禮,又是對過往的諸多不是致歉,把個老龍王都弄糊塗了。

酒宴備齊,歌舞在側,老龍王與猴子分賓主入座,好一通說道,把自己出五行山便遭遇知非道人與石青璇兩個不曾聽說過的道門仙人教訓了一通,又有知非道人似是點撥的那一番話一一道來。才教老龍王明瞭端地緣由,不由大是感嘆:“大聖能明心見性,悟已往之不諫,焉知來者難追?恭喜大聖了!”

猴子聞言哈哈一樂:“道,莫要再喚俺老孫什麼‘大聖’了,俺老孫當不起這名頭。”猴子不無感慨的道道:“以前俺老孫自負天上地下,仙遊敵手,如今方知過往無知,唉,不說這個了,老龍王,咱們喝酒!”

老龍王饒是人老成精,此時也把不準這猴子的所思所想。在他看來,猴子明瞭自己實力沒他自以爲的那般強橫倒不奇怪,畢竟多被人揍幾回,再怎麼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的都會被打醒了。但以猴子那般最是好面子不過的心性,要說肯將自己丟臉的事情一一說來,老龍王只要沒有心魔入侵,那是決計不肯相信的。多半是猴子另有謀算,只是到底是什麼,老龍王卻猜之不透。

“總不能是被人揍了,這回又來我這龍宮訛寶貝了吧?”這個念頭一閃即逝,老龍王心中一凜,接着卻又恢復如故,與猴子勸酒呼應,倒要看看猴子到底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若真是人心不足,他也不介意給猴子一點兒厲害。真當自天地開闢以來便雄踞四海的龍族沒幾分底蘊了不成?至少,老龍王敖廣自身便是已經觸摸到了準聖的門檻兒,拋開身世背景,猴子渾身上下,其實能讓老龍王高看一眼的地方,屈指可數。

要知道,當初之所以給了猴子定海神針鐵,還搭上了一副披掛,但之所以如此,一半是看在佛門面上,不好逆大勢而爲;另一方面,則是因爲那定海神針鐵本就是大禹所遺之寶,有火雲洞點頭,他四海龍宮何必做那惡人?至於那一身披掛,其實不值當什麼,除了光鮮亮麗,一無是處。

卻說老龍王心念起處,自身氣勢有那麼剎那泄露出來。猴子心中一凜,他本來就天生好戰,對於氣機更是敏感。雖然老龍王的氣機一放即收,但仍叫猴子感應到了這不下於那個舉手投足間便能鎮壓自己的知非道人。暗道:“這廝真不是個東西,有這一身好本領,卻在俺老孫面前伏低做小,糊弄俺老孫,真真可惡!多半別有用心,卻不知再算計着俺老孫什麼。”

第七十三章、虎頭蛇尾第十六章、鳳凰山王道林第五十七章、疑惑第二章、泰山第五十六章、後繼第七十五章、反思第五十三章、妙應真人第四十一章、西湖上第三十二章、無情殺戮第六十三章、小打小鬧、瑣碎之事第五十九章第一章、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第二十章、哪堪憶過往第二十六章、傳承第五十六章、鬥法第五十二章、青璇戰小鵬王(三)第四章、旅途中的插曲第三十二章、無情殺戮第六十二章、一葉障目,將計就計第十八章、小試手段,蛤蟆遁走第六十六章、論道滅神之知非的算計第五十六章、指桑罵槐第二十四章、夜闌相勸酒,與君說炎黃第三十一章、雁門絕壁處,師徒窺情話第五十五章、傾力之戰第五十章、機謀巧算,栽花插柳第四十章、黑風山第五十八章、萬族會開(一)第二十六章、以音爲幻第四十六章、勝負分,生死決週末恢復更新,直至結束第五十一章、安樂居內第四十四章、求醫擂鼓山第五十四章、故人第五十六章、非議少林,羅漢棍陣第五十六章、鬥法第三十三章、世無雙全第五十二章、親人相認,何事凝噎第二十八章、各懷心思,猴子與龍王第二十二章、各有手段第三十六章、勝第五十一章、安樂居內第四十章、結金蘭第二十六章、傳承第二十二章、自省第四十六章、浮屠山生死一線第六十一章、踏入不死山第二十一章、金拔法王之棋逢對手(補昨日欠的一更)第六十四章、平頂山有人找死第六十九章、佛門的謀算第十七章、傅君婥之死第五章、抵達熒惑第十三章、知非臨西湖,白蛇得仙身第八章、揚州戲石龍第六十七章、論道滅神之峰迴路轉第二十一章、目的達成第六十八章、口舌逞威,氣走菩薩第三十一章、小道士,誹謗佛門,膽子挺大啊第八章、揚州戲石龍第三十六章、小青第七十二章、解惑第一章、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第五十五章、動靜第六十章、舊疾化解,誅慕容博第六十一章、風滿樓(上)第七十二章、敖烈鬥木吒第二十三章、落腳拙峰第五十七章、一劍破羅漢,羣雄入少林第五十六章、指桑罵槐第六十三章、論道滅神之知非道人初戰第十章、鎮山太保劉伯欽第六章、道門青城事,浮沉與誰知第六十九章、歧路(補更1/3)第五十五章、少林大會,重逢義兄第六十五章、唐僧入觳第五十八章、八方雲動第五十二章、楊三姑娘第一章、夢裡身是客第四十五章、萬龍巢(二)第五十一章、棋會珍瓏第三十一章、邀請第四十八章、取經人來第四十九章、擒拿丁春秋第二十章、言傳共身教,蜀道出劍門第二十四章、星垂平野第三十三章、世無雙全第二十六章、赴邀聚賢莊,雷霆誅惡人第六十五章、造化!第十九章、小蜈蚣精第七十七章、菩薩演天地,道士摘桃子第十六章、鳳凰山王道林第五十一章、棋會珍瓏第一章、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第五十二章、唐僧被捉第二十二章、初會邪王第十六章、勝猴子第四十一章、西湖上第二十一章、金拔法王之棋逢對手(補昨日欠的一更)第二十五章、漁家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