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分歧前奏,菩薩攔路

一夜無話。

次日清晨,猴子早早起身,喚醒了唐僧。師徒兩個洗漱完畢,在老莊主的挽留之下用過了早飯,辭過主人家,便踩着白露晨霜,踏上了西行的道路。

也不知是何緣故,倒是並未遇着原以爲的剪徑之事。知非道人將這個發現說與石青璇聽,後者微微一笑,道:“阿秋你莫不是糊塗了?所謂人心一動,天機便改。那剪徑賊人之所以出現,不過是佛門設計,引那猴子殺戮凡人,從而使得唐僧厭憎,氣走猴子,這纔好安排下來給猴子戴上金箍的戲碼。因爲咱們的插手,猴子此時可不見得還有那般大的殺性……”

光棍一點就透,知非道人笑道:“原來如此,看來咱們還是要盯得緊一些了。難怪我說這莊主的兒子怎麼會去做了強人,敢情這裡還有某些人的誘導了?嘿,玩弄衆生,其行若魔,真真可惡!”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若是心無惡念,那些個迷惑人心的法術也不見得就能奏效。至於什麼佛與魔,難不成阿秋你不知道不過是一體兩面,相輔相成麼?有什麼好奇怪的。”石青璇倒是看得明白。

“青璇你說的我又何嘗不知,但不管怎麼說,都是過了線。”

“你有證據麼?這都是咱倆的推測罷了。大道之行,謹小慎微。阿秋,你的狀態不是很對。我雖然厭憎佛門,卻也不會自由心證。要不你先閉關一段時間,這邊有我照應着便是了。”石青璇覺着知非道人的狀態有些不大對勁,是以如此說道。

“無妨的。”知非道人遍查自身:“最近境界提升的有點兒快,不妨事的。”

“也罷,左右算不得什麼大事,每日裡誦些清心的經文便是。”石青璇微微頷首,接過知非道人侍弄過的野味,嚐了一口,齒頰留香。雖然早已經超凡脫俗,能不食人間煙火,但兩人卻始終保留着作爲普通人的生活習慣。只要不是閉關或者別的大事纏身,一日三餐,晝起夜眠卻是少不了的。

不說知非道人與石青璇這邊收攝心神,琢磨養氣功夫,那邊兒唐僧師徒兩個一路向西,飲食山林,夜宿曉行算得上是辛苦跋涉——當然,猴子除外的。以他的道行,千里之行,也不過一念之間罷了。他倒是動過架雲前往西天,直接把正經取回了事,奈何唐僧心中有數,知道取經全憑心誠,說教了猴子一通,毅然拒絕,倒是將猴子弄得怪不是滋味。好在猴子多少明白些事理,倒也沒有因此爲難唐僧,依舊甘心保護唐僧西行,一路上噓寒問暖,並不曾少了半分照顧。

此時正值初冬時候,也不知是何原因,猴子每每總能找些野果給唐僧充飢,唐僧倒是奇怪在這萬物凋敝的冬日,是從何處尋來這些果實,只是猴子只道:“處處靈山秀水,師父身負佛祖法旨,自有天佑,些許果實充飢又算的什麼?”

這些時日的接觸,猴子早就摸清了唐僧的脾性,是個泥古不化的性子。若要說是自己憑藉神通法術得來的果實,唐僧未必肯受,索性就隨便搪塞過去了。

這一日,師徒兩個照舊早早出行,一路上只見得:

霜凋紅葉千林瘦,嶺上幾株松柏秀。未開梅蕊散香幽,暖短晝,小春候,菊殘荷盡山茶茂。

寒橋古樹爭枝鬥,曲澗涓涓泉水溜。淡雲欲雪滿天浮,朔風驟,牽衣袖,向晚寒威人怎受?

卻是不知不覺中,離開了深山幽林,此處地勢略顯平緩,遠處幾家炊煙裊裊,隱約可見阡陌縱橫——敢情是出了深山,履至紅塵了。他師徒二人見此不由歡喜:“可算見了人煙,悟空,咱們走快些。”卻是任憑一顆佛心多麼虔誠,但終究是難耐深山寂寞,眼前見了人煙,唐僧自是歡喜不已。

猴子笑道:“師父,俺老孫腳程快着呢。”他猴子性子,更愛熱鬧,此時的歡喜卻是比唐僧還多。

唐僧自失一笑:“倒是爲師歡喜的糊塗了。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師徒兩個正自歡喜,腳步也輕快了許多,便就在這時候,忽見路旁唿哨一聲,闖出六個人來,各執長槍短劍,利刃強弓,大吒一聲道:“那和尚!那裡走!趕早留下馬匹,放下行李,饒你性命過去!”

唐僧吃這一嚇,心情自歡喜變成了驚怒,一個不留神,手一鬆,腿一軟,竟是險些兒自馬背上跌落下來。猴子見機得快,用手扶起唐僧,笑道:“師父放心,沒些兒事,這都是送衣服送盤纏與我們的。”

唐僧定了定神,卻又道:“悟空,你想有些耳閉?他說教我們留馬匹、行李,你倒問他要甚麼衣服、盤纏?”這一段時日的同行,猴子也沒有展露什麼神通,唐僧也慢慢的習慣了猴子的存在,將其真個當做了徒弟一般,卻是早已忘了猴子可是昔年大鬧天宮,被如來壓了五百年的齊天大聖了。

只聽孫猴子道:“師父莫慌,你只管守着衣服、行李、馬匹,待老孫與他爭持一場,看是何如。”

前文說了,唐僧忘卻了猴子昔日神通,關切說道:“好手不敵雙拳,雙拳不如四手。他那裡六條大漢,你這般小小的一個人兒,怎麼敢與他爭持?咱們還是服個軟,除了錦斕袈裟,別的行禮都與他們便是,回頭再尋官府助力,要回行禮馬匹,豈不勝過這般自陷危境?”

猴子笑道:“師父恁的膽小怕事,你卻忘了俺老孫的神通法力,區區幾個剪徑毛賊,卻又值當什麼?”猴子說完,也不等唐僧分說,徑直走上前來,叉手當胸,對那六個人施禮道:“列位有甚麼緣故,阻我貧僧的去路?”

唐僧經猴子提醒,方省起自己這個徒弟不同凡人,也就不那麼擔心了,只是靜靜端坐馬背,倒要看看猴子怎生解決。

遠在百里之外,只用一縷神念關注唐僧與猴子的知非道人與石青璇忽的道了一聲:“不好!”正要趕去猴子那邊,卻不料只聽得一聲佛號響起,一種聖潔慈悲的氣息瀰漫,竟是觀音尊者臨凡:“阿彌陀佛,兩位道友,又見面了。”

第四十三章、初見第七十二章、風流雲散,跫然孤鶴第七十一章、以劍論道上(補更3/3)第四十章、陰陽之地第二章、玉人相與歡第九章、初見狠人大帝第四十二章、退燕龍淵,遲了一步第五十七章、將變第七十章、天庭動向第六十三章、論道滅神之知非道人初戰第二十章、針鋒相對第二十四章、夜闌相勸酒,與君說炎黃第四十五章、同船渡(下)第四十五章、同船渡(下)第二十九章、是非憑誰說第二十二章、各有手段第六十七章、法海末路第三十一章、殺心起第四章、旅途中的插曲第七十八章、教徒第八十六章、情字糾纏(補5/6)第十七章、演劍能悟道,將行託弟子第五十一章、棋會珍瓏第五十五章、動靜第四十三章、道不相同,何稱道友?章十一、再逢段公子,單刀會慕容第十五章、青璇出手第二十五章、唐僧的心態,猴子負氣出走第四十六章、真情流露,各自癡心第二十章、輕描淡寫,氣煞蜈蚣第三十九章、阿紫胡鬧,惡人來襲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八章、萬族會開(一)第二十七章、問醫薛神醫,非議馬伕人第八十八章、兩情繾綣第二十八章、諸般變化,靜極思動第二十四章、夜闌相勸酒,與君說炎黃第四章、萬事俱備第五十八章、萬族會開(一)第十章、小白蛇悄出驪山第十四章、妖帝墳冢打醬油(上)第三十章、終究是要動手第七十章、大唐終焉第十三章、夤夜需悟劍,晨起見潼臻第十八章、劍氣逞威,觀音救人第四十一章、風波不興第十八章、小試手段,蛤蟆遁走第六十五章、唐僧入觳第八十五章、醒來(補更4/6)第四十五章、欲邀童姥,造訪天山第八十九章、驪山第五十八章、八方雲動第十二章、決心外出遊歷第五十七章第十九章、帝兵到手(四千字,算今晚的兩章)第七十章、到此爲止(補2/3)第四十九章、戰後影響第二十五章、小兒女第四十八章、牧場買馬第八十六章、情字糾纏(補5/6)第二十七章、峰迴路轉,神僧還是妖孽?第六十章、舊疾化解,誅慕容博第二十七章、問醫薛神醫,非議馬伕人第六章、磨刀堂切磋第六十六章、前夕第三十七章、故人簫聲第四十六章、再鬥法海第四十五章、風波起,濤漸急第五十九章、山雨欲來(中)第三十一章、殺心起第二十章、針鋒相對第二十二章、各有手段第五十九章、山雨欲來(中)第六十五章、知非碎骨,法海斷臂第五十五章、勝第四十三章、救治有策,計議前行第七十三章、虎頭蛇尾第八十三章、平凡的日常終(補更2/6)第六十六章、前夕第六十一章、何處是歸?菩提大陣第四十三章、救治有策,計議前行第五十五章、流沙河水蝨子精第十八章、青城了前諾第三十一章、殺心起第二十二章、欲修遮天法第三十二章、立場相異,是非怎斷?第六十二章、論道滅神之師妃暄的離去第三十五章、觀音應對,知非收徒(二合一,懶得分章)第十四章、和氏玉璧,不足爲奇第六十章第三十四章、相惜結義,日後打算第五章、太湖風景秀,水榭扁舟尋第二十一章、姬家小月亮第六十四章、各有手段第五十二章、青璇戰小鵬王(三)第二十六章、傳承第七章、誰謂恩仇了,知非入青城第五十二章、青璇戰小鵬王(三)第六十七章、風起平頂山第三十四章、戰姬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