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以劍論道上(補更3/3)

待得白素貞小青都離去了,知非道人依舊站在原地。聶隱娘眉頭微皺:“怎麼,道長還有事?”

知非道人點點頭:“先前承了聶前輩的情,知非在此謝過。只是到底不是心甘情願放過法海,是以,知非斗膽,要一觀前輩劍術精要。”意思很明顯,知非道人還是心有不甘,要做過一場才行。

聶隱娘微微一笑,她戴着面紗,本來是看不見表情的,但知非道人分明能感覺得出年前這女子就是在笑。聶隱娘說道:“你左臂殘疾,兼之功力消耗頗大,不是我對手。”語氣平平淡淡,像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知非道人點點頭,表示自己承認這件事情,口中卻道:“請前輩賜教。”

聶隱娘看出了知非道人的堅持,對這個劍術造詣頗爲高明,悟性十足的道人,她也是蠻欣賞的,於是開口說道:“既是如此,那便成全你便是。”

深吸了一口氣,知非道人忽的將他一直用着的那口來自西湖龍君的饋贈的神兵收了起來,卻將自己一直溫養着的那口竹劍“雲舒”取了出來。這口雲舒劍在承受了女媧娘娘的那一道造化之氣之後,便展現出了不俗的潛力——在知非道人的溫養配合下,如今就材質來說,已經不差於一般的神兵利器了,最神奇的是,這口竹劍的靈性已經慢慢有了吞吐元氣的本能。

見知非道人以竹劍向自己請戰,聶隱娘並沒有被小瞧的感覺。一來,她確定知非道人不是那般膚淺的人;二來,以她的眼力,自視能看得出知非道人是將這口竹劍作爲了自己成道之器,以此竹劍邀戰,不但表明了知非道人對此的重視,而且也是表明了以劍論道的本意。

對此,聶隱娘自然不會拒絕,事實上,她要想再進一步,也需要與不同的劍道高手印證心得——知非道人顯然是一個極爲不錯的選擇,事實上,就算知非道人不向她請戰,爲了自身進步,她也會在知非道人養好傷之後前去以劍論道。

無關緊要的話少說,這邊知非道人和聶隱娘已經交上手了。彼此心中有數,這一次交手,乃是切磋性質,不過誰要是掉了鏈子,那也怨不得對方劍下無情。劍客之間的交手,從來都是全力以赴。

知非道人搶先出手,掌中竹劍盈盈一劃,歪歪扭扭,不成模樣,但聶隱娘卻是一點兒也不敢掉以輕心。在她看來,知非道人這一劍,乃是劍招的極限,頗有招中無招,劍不是劍的感覺。看似毫無章法,實則蘊含道義,不露痕跡。聶隱娘面不改色,擡起左袖,一道瑩白色流光自她袖口滑出,同樣歪歪扭扭地迎了上去。

只是說來實在奇怪,除了一個是單臂持劍,一個是以神御劍,偏偏劍的運行軌跡出奇的相似。更奇怪的是,兩口劍總是半道相遇,便自相互糾纏起來,再不向着對手的方向過去。這還罷了,偏偏兩口劍總是錯身而過,碰不到一塊,就像是有一種無形的力場在排斥着一般。

然而這種奇奇怪怪而又微妙萬分的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敢情是交手的兩人心有靈犀,不約而同的試探着對方在劍道上造詣的深淺。一番接觸下來,各自心裡有數,兩人在力道、微妙控制、劍意精深等等方面雖不說平分秋色,但也相差不多,各自又長又短,顯然是棋逢對手了。

忽然間,知非道人撤身後退,緊接着掌中雲舒劍流光萬千。斯時天色已晚,吞吐西方太白庚金之氣,以太白星爲加持,明明是一口竹劍,卻偏偏有了無堅不摧的鋒銳,劍上也泛起了一點點白色。天上太白星驟然間光華大盛,肉眼可見的光華投影在知非道人掌中劍上。

“你倒是學得快!”聶隱娘讚歎一句,飛劍斜斜一劃,便好似當年王母一簪劃開銀河一般,知非道人的掌中竹劍,像是與聶隱娘隔了千山萬水,怎麼也遞不過去。

“前輩這一劍纔是高明之至,顯然已得空間之道的玄妙,知非佩服!”口中說着,知非道人掌中劍招再變,夜色裡像是突然出現了一片青天。蒼天高邈,知非道人顯然是用的後天八劍的“乾劍訣”。聶隱娘劍中的空間之道便是再怎麼玄奇,也萬萬不能隔斷天宇。然而,知非道人這一劍纔將使出,聶隱娘將手一指,飛劍劃過一條玄奇的弧線,向知非道人刺來。緊接着,聶隱孃的另一隻手臂也擡了起來,又是一道金色劍光飛出,兩道劍光似蛟龍騰舞,成陰陽相抱之勢,配合無間,往知非道人扎來。

知非道人眉頭微皺,一口飛劍他便要全力以赴,若是兩口,那又該怎麼打?不過他也不是畏難的性子,掌中劍左右崩、挑、切等等諸般基本劍技一一使出,不斷一次次將聶隱孃的劍光崩飛。

然而,聶隱孃的兩道劍光卻是越來越快,簡直像是兩道流星,圍繞這知非道人倏忽來去。知非道人漸覺壓力十足,頗有“力不從心”之感。好在知非道人也不是死腦筋,很快想到了自家後天八劍。現在聶隱孃的兩口飛劍的夾擊,逼迫甚緊,既然沒有時間將那後天八劍的招數用出來,那麼何不直接將之化入基礎劍法之中?這可是他當年在大唐世界專門研究過的,雖然沒有實際進展,但此一時彼一時,此時想了起來,靈感泉涌。要知道他此時的眼界可比當初不知強了多少,動念之間便有了方法,水到渠成。很快地便以墾劍訣守護自身,總算不那麼狼狽了。

饒是如此,知非道人也是處於絕對下風,畢竟他手執長劍,是怎麼也不能與能百里之外取人首級如反掌耳的飛劍比攻擊距離。不解決這個問題,那便是唯有被動挨打,那這一會論劍可就沒什麼意思了。就是聶隱娘也不由皺了皺眉頭,若是知非道人連這點手段都沒有,那可還真是自己高看他了,若真如此,那麼這場架,不打也罷!

第五十五章、傾力之戰第十五章、學士詰道人,言說漢家天第二十七章、峰迴路轉,神僧還是妖孽?第三十一章、殺心起第二十三章、再逢舊相識,人是物已非第十四章、先生名蘇軾,塾前初結識。第三十八章、盜銀案的收尾第六十七章、風起平頂山第八十章、萬妖國度第四十八章、取經人來第三十四章、對許仙的認可第三十一章、小道士,誹謗佛門,膽子挺大啊第六十五章、論道滅神之靜心老尼隕落第五章、直陳胸中意第二十二章、欲修遮天法第四十章、忽逢綰妖女第七十二章、敖烈鬥木吒第五十八章、駁斥慕容,分析舊事第三十七章、至北域第三十八章、情字憑誰訴第十二章、初見猴子第二十四章、星垂平野第四十四章、萬龍巢鬥黃風敖烈受挫第六十章、五莊觀前第五十章、青璇戰小鵬王(上)第二十五章、唐僧的心態,猴子負氣出走第五十二章、親人相認,何事凝噎第六十章、山雨欲來(下)第三十九章、古族現身第三十五章、各擅勝場第五十一章、棋會珍瓏第五十七章、疑惑第六十二章、金山寺第五十六章、後繼第六十三章、小打小鬧、瑣碎之事第三十五章、塞外蠻夷,欺我中原無人否第五十六章、女兒柔情第二十一章、開解心結第二十章、青蓮無用,欲圖帝心第五十七章、將變第一章、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第三十八章、入紫山第七十二章、風流雲散,跫然孤鶴第三十六章、劍誅跋鋒寒第六十七章、論道滅神之峰迴路轉第三十三章、朱粲死,惡僧亡第二十五章、唐僧的心態,猴子負氣出走第三十章、自然之道、虛空秘術第三十八章、入紫山第五十三章、妙應真人第六章、道門青城事,浮沉與誰知第八章、荒古禁地第三十九章、道門撐腰,敲詐佛門(二合一)第二十章、輕描淡寫,氣煞蜈蚣第二十七章、問責唐僧,猴子心思第五十三章、萬萬想不到第四十四章、閨閣迎出高翠蘭第六十八章、聶隱娘第七十四章、情爲何物?腸斷淚枯第十九章、再逢石青璇第一章、僧與道錢江初會第九十章、指點?第四十八章、牧場買馬第五十五章、少林大會,重逢義兄第五十九章、掃地僧人,三五閒言第三十四章、戰姬皓月第三十二章、立場相異,是非怎斷?第三十五章、幽谷高人,聰辯先生第四章、萬事俱備第二十四章、小試一招第五十五章、流沙河水蝨子精第十七章、奪青蓮第六十五章、論道滅神之靜心老尼隕落第四十四章、各有失算,棋逢對手第三十一章、猴子求助第四十五章、風波起,濤漸急第九章、巧遇松鶴樓,杯酒識英雄第五十九章、萬族大會(二)第十八章、劍氣逞威,觀音救人第五十五章、流沙河水蝨子精第二十章、針鋒相對第十四章、來自龍君的邀請第四十六章、浮屠山生死一線第三章、蓉城遇魔門第十八章、青城了前諾第二十八章、名傳太玄第六十九章、佛門的謀算第三十三章、鷹愁澗第二十八章、名傳太玄第五章、直陳胸中意第四十二章、黑皇現第十七章、演劍能悟道,將行託弟子第二十五章、身世何足道?兩族同源流第四十七章、圖窮匕見、告一段落第二十一章、終至寧強縣,客棧聞曲聲第七章、論道天刀第三十九章、阿紫胡鬧,惡人來襲第三十一章、邀請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