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掌中佛國

知非道人的術法神通雖然大有長進,但區區四五年功夫,就是開了掛,那也斷然不可能敵的過法海在此道上幾百年的浸淫。當然了,知非道人也沒指望這點,只要能拖住就好。

再說法海,似他這般人物,怎麼可能只會故技重施?在他那袈裟之上,知非道人看不見的地方,一盞金鉢載沉載浮,顯然是等着知非道人一劍破開袈裟的時候,憑藉佛祖賜下的金鉢的偉力,加上知非道人破開袈裟上衝的勢子,猝不及防之下,知非道人斷無倖免之理。

誠然,法海的盤算不可謂不是老謀深算。站在知非道人的角度,一劍破開袈裟的封鎖,才能獲得視野的開闊,那無疑是最好的破局方式了。

只是萬事不由人定。知非道人當然不知道上面有金鉢在等着他,之所以沒有劍破袈裟,再尋後招,一個是他不信法海故技重施,還是曾被他破去的伎倆。再一個,便是知非道人自信他有一劍,可直取黃龍,沒必要做些徒勞的事情。是以,他才以法術神通,拋出竹傘,召喚水龍,將法海的袈裟禪杖拖住。他自己則是以身合劍,化作一道明亮劍光,直取法海和尚眉心。顯然,知非道人是決心速戰速決,畢竟,境界的差距在那裡,若是拖延下去,他的勝算只會渺茫。

知非道人這一劍,匯聚了全身的精氣神,勢在必得,要一劍分出勝負,結果了法海和尚。要說這一件,非但速度超出了天仙的能爲,有了玄仙的幾分味道,其玄奧之處,更在其上。這一劍,應是知非道人目前能施展的最巔峰的一劍,再來一次,他也未必再有把握重複了。隨着境界的提高,敵手的越發強大,知非道人已經養成了出手便盡全力的習慣。

這恍若天外一劍,的確是遠遠超出了法海的意料,有了足夠威脅到他生命的威能。又是出其不意,法海和尚想要從容面對,已是不大可能。不過,法海畢竟不是白給的,危機之時,只見他手結明王印,不動如山,卻在身前連施了七八個金光護盾。

石破天驚!劍光瞬息間便將金光護盾一一撕裂,狠狠撞在法海的身上。石破天驚一聲爆響,掀起西湖之水,浪升百丈。波瀾狂卷,珠濺玉碎,簡直可怕極了!

知非道人的劍光在穿過金光護盾的時候,消磨了鋒芒,終究沒能穿過法海和尚的金身。兩者撞擊,劍氣沖霄而起,滿天烏雲都被撕的四分五裂,接着,狂飆的氣勁將雲層吹散,明亮的日光照耀,場景變換,簡直像是變魔術一樣。至於那袈裟竹傘什麼的,早已被掀飛地無影無蹤。

也好在兩人交手的時候,傾盆大雨已經下了好一會兒了,附近都沒有行人,否則,真不知會造成多大的殺業。不過,若真的是人羣裡,知非道人也做不到這樣放手一搏了。

烏篷船上,西湖龍君也沒有恢復被知非道人他們驅散大雨,只是心中暗道:“這小子進步但是蠻快的。”那白素貞也感應到了知非道人和法海和尚鬥法的氣息波動,接着,她便看到了那沖天而起,直叫她頭皮發麻的劍氣,與此同時,還有一種令他極爲討厭的法力波動,她心念電轉,很快便判斷出了這是與她頗有恩怨糾纏的那個和尚的法力。

這麼想着,白素貞便有了也要去看看的想法。若是可以,她不介意與那個和尚瞭解因果,也好少去一段糾纏。想的挺好,白素貞根本就沒想過那法海可是一定要除她而後快的。

像是順了白素貞的意思,西湖龍君將船向着知非道人那邊劃去。白素貞暗中給小青傳音,讓她到時候護住艄公和許仙。修行人向來不輕易向普通人出手,她十分確定,小青的能爲足以在法力的餘波中保護兩個凡人。

卻說那邊知非道人和法海只過了一招,便釀成了石破天驚的效果。而當是的兩人,知非道人一身真氣已經去了一半,好在沒有受到什麼傷害,只要稍事調息,便能恢復過來。至於法海,雖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他道行畢竟高於知非道人,兼之應對妥當,也是沒有受到多少傷害,僅僅是內腑受了點兒震動,調息一會兒便好。

只是高手相爭,哪裡會給對方喘息的機會?法海大口一張,佛門獅子吼便自施展開來。這一門佛門神通在他手上,那可真是磅礴極了。一種難以描述的威壓,充塞整個西湖之上,知非道人更是首當其衝。

知非道人也沒閒着,在第一招出手,兩人勁氣迸發的時候,就在驟然分開的時候,知非道人身子有違常理地一個折返,借勢給法海來了一記劈空掌,這才飄搖而起,落在法海身前三丈。

知非道人腳剛落地,便迎來了法海的音波攻擊。然而此刻,知非道人一反常態,默然靜立,像是在運轉玄功,與法海的獅子吼抗衡。實際上,知非道人卻是在默默調息,只分出部分心神,控制身體。若是仔細觀察,就能發現知非道人渾身上下每一寸地方都在顫動着。畢竟曾經和石青璇音律相和,對音功之法,知非道人自然少不了琢磨。法海的獅子吼雖是佛門神通,但他畢竟主修的不是這一門神通,施展之時,難免有所缺陷。也正因此,知非道人才能多了個喘息之機。

浪起濤涌,知非道人忽的縱身上前,掌中劍平直一刺,目標正是法海咽喉。劍到中途,法海老和尚忽的露出一個得逞的笑容。他將口一閉,探出一掌,做出從上而下的姿勢,掌中像是有一方世界生滅,正是佛門的另一門不傳絕學——掌中佛國。

要說這一招掌中佛國,法海和尚也是得自於觀音菩薩。法海和尚認爲知非道人近戰之術遠勝於他,自然要苦修一門神通好剋制知非道人。這門掌中佛國,在他看來簡直是爲剋制精通近戰之術的人量身定製的。不見當年的那隻猴子便是折在這一神通之下麼?於是法海和尚藉着金山寺百餘年積累的的信仰之力,將這門神通練到了小成。施展之下,一般的玄仙也未必能逃的出來。

這一掌掌中佛國之下,知非道人又當如何?

第六十章、山雨欲來(下)第三十九章、道門撐腰,敲詐佛門(二合一)第三十二章、突然出現的師妹和濟公第二十四章、星垂平野第六章、一劍退鱷神第二十七章、分庭抗禮,僥倖未負第八十七章、悠悠三月第三十四章、相惜結義,日後打算第三十四章、對許仙的認可第七十一章、再逢純陽真人第二十八章、節操何在第五十六章、鬥法第六十一章、踏入不死山第四十九章、金翅小鵬王第二十章、青蓮無用,欲圖帝心第六十章第六十五章、論道滅神之靜心老尼隕落第十三章、夤夜需悟劍,晨起見潼臻第四十六章、浮屠山生死一線第八十章、萬妖國度第一章、長安酒肆遇純陽第三十三章、世無雙全第四十五章、同船渡(下)第六十七章、論道滅神之峰迴路轉第四十章、相助段正淳,欲殺葉二孃第三十七章、至北域第三十三章、鷹愁澗第六十七章、法海末路第十章、鎮山太保劉伯欽第二十四章、星垂平野第十七章、傅君婥之死第五章、太湖風景秀,水榭扁舟尋第二十四章、水上見功夫第七十章、天庭動向第八章、荒古禁地第四十七章、圖窮匕見、告一段落第十六章、弈劍玄冰第七十章、天庭動向第五十七章、一劍破羅漢,羣雄入少林第三十六章、勝第五十一章、對話第二十六章、街角見聞,熱鬧緣由第二十一章、金拔法王之棋逢對手(補昨日欠的一更)第五十六章、後繼第七十七章、蹭船第三十六章、佛門應對、菩提之陣(二合一)第六十章、山雨欲來(下)第五十五章、傾力之戰第三十八章、情字憑誰訴第四十七章、生死一線,老君救命第二十章、輕描淡寫,氣煞蜈蚣第六十一章、風滿樓(上)第八章、荒古禁地第五十一章、君子約定,誰家頭疼第四十二章、退燕龍淵,遲了一步第十八章、青城了前諾第八十九章、驪山第三十六章、劍誅跋鋒寒第六十八章、口舌逞威,氣走菩薩第四十二章、黑皇現第二十六章、傳承第七十四章、平頂山事了,車遲國開端第二十五章、孰勝孰負第三十九章、古族現身第五章、太湖風景秀,水榭扁舟尋第五十六章、指桑罵槐第十八章、隋帝楊廣第六十六章、論道滅神之知非的算計第六十三章、陣鬥金山寺第八章、揚州戲石龍第七十五章、欲斬猴子,卻敵觀音第六十七章、風起平頂山第四十六章、再鬥法海第八十二章、算計第六章、一劍退鱷神第十二章、悠然赴川蜀,稚童名潼臻第五十四章、青璇戰小鵬王(五)第三十一章、殺心起第十七章、破去術法,以劍爭鋒第五十六章、後繼第十六章、勝猴子第二十九章、姬家來客第五章、遜一籌知非困境第五十七章、兒女情長,覆水難收第五十章、拐角第三十五章、觀音應對,知非收徒(二合一,懶得分章)第十三章、知非臨西湖,白蛇得仙身第五十三章、謂誰情真,玉人珠淚第十章、酒樓偶遇第五十章、青璇戰小鵬王(上)第十七章、奪青蓮第二章、玉人相與歡第三十章、自然之道、虛空秘術第六十章、山雨欲來(下)第二十一章、終至寧強縣,客棧聞曲聲第二十七章、問責唐僧,猴子心思第三十三章、姬皓月第六十八章、聶隱娘第三十一章、邀請第二十三章、勝負難料,最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