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會試

科舉始於隋朝,所謂“科舉”即分科舉人之意。隋朝設置“志行修謹”和“清平幹濟”二科,選拔官吏。煬帝繼位後,因其好文學,於大業二年始試策置進士科,打破門第等級,以考試取士。唐朝承襲隋代科舉制又有改進。武則天時期,每年進行一次考試,漸而進士科成爲風尚所鍾。當時,每年參加禮部試的士子多達千餘人,而考中進士者僅三十餘人,可知考中進士是件十分不易之事。宋代以後,對考試的管理更嚴格規範,考卷採用糊名法,防止舞弊。

七月初六日,早上一起來天氣就很熱,沒有一點風,每個人都弄得汗流浹背。葉昊天三人來到應天府會試考場。

考場大門邊站了幾個兵丁,正在覈對身份,檢查有沒有攜帶做弊的物品。檢查很細,有時候還要求舉子們脫下鞋子看看。大門內有幾十排長長的房子,被分隔成一個一個的小閣,每個閣子大約五尺見方,只能坐一個人。

三個人經過檢查後魚貫而入,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走了進去。

葉昊天看看小閣,感覺還比較乾淨,門邊有個書桌,已經放好了筆墨紙硯,後面有一把椅子。他在座位上坐下,將紙張攤開,硯臺磨勻,一切妥當,靜等開始。會試分三場,每天一場,今天只是頭場。

沒多久但聞一通羅響,有人過來發下試卷。葉昊天打開發現是書藝三篇,每篇限五百五十字,不能超過八百字。不滿三百字者下科不得再考。身爲儒生,每個人對都不陌生。葉昊天博聞強記,不單能倒背,還非常清楚歷代各家對此書的疏注。他平心靜氣,運筆圓潤,一字一劃地寫了三篇。完了一數,竟然每篇都是五百五十字,一個不多一個不少,真是奇蹟。此時日剛偏西,大約是未時,離結束還有兩個時辰。他坐了一會兒,墨跡略幹後,交卷走了出去。

出了考場天還大早,他不知不覺又來到秦淮河畔,似乎想找到那個千般清麗,萬般嫵媚,兩度相逢,夢魂牽繞的女子。他在河邊踱來踱去,眼前始終呈現出女子最後露出的悽惋面容。

好久他才醒過神來,看了看周圍,白天的秦淮河跟夜晚又有不同,湖面靜悄悄的,熱鬧的是附近夫子廟一帶。夫子廟就是孔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金陵的夫子廟始建於宋,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

他邁步來到夫子廟,進去看了聚星亭、思樂亭、櫺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很快轉身出來。不遠處就是著名的風味小吃店晚晴樓。他聽說這裡最迷人的就是秦淮小吃了。

門口的夥計一見他舉子打扮趕緊招呼,領他來到樓上,請他在一個靠窗的雅座坐下來。不一會兒另外一個面目清秀的堂官過來“先生,您要點什麼?”。

“不知道有什麼特色的小吃?”葉昊天問道。

堂官趕緊介紹“我們最有名的是“秦淮八絕”。作工精細,造型美觀、選料考究、風味獨特。除此之外還有無錫的小籠包、三鮮餛飩、網燒卿魚,鎮江的蟹黃包、餚肉,盱眙的龍蝦,天目湖的砂鍋魚頭、地皮菜、菜乾燜肉等。”各種小吃名字從他口中涌出,源源不絕。

葉昊天但覺有趣:“不知何謂秦淮八絕?”

堂官接着說:““一絕”雨花茶;“二絕”蟹殼黃燒餅;“三絕”鴨油酥燒餅;“四絕”豆腐澇;“五絕”什錦雞絲麪;“六絕”牛肉鍋;“七絕”紅湯爆魚面;“八絕”爲桂花夾心小元宵”。不知先生想要哪幾絕?”

“每樣都來一點,難得來一次,好好品嚐一下。”葉昊天吩咐道。

“好!您請坐,一會就上來!”堂官跑了下去。

葉昊天從窗口望出去,對面秦淮河南岸,就是著名的烏衣巷,那裡原是東晉名相王導、謝安所住之處,如今古巷仍在,人去樓空。口中不由低吟道:“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

忽然有人接口“白雲蒼狗,滄海桑田,徒喚奈何!”聲音蒼老而又力。

回頭一看是一個五旬老者,儒生打扮,一縷長苒,面白如玉,神情暗淡,然而看那眉頭卻帶着威嚴。

葉昊天恭手爲禮:“學生一時感慨,打擾先生了!”

那人上下打量他幾眼,面色不愉地道“我看你衣着應該是應試的舉子,今日不去會試,爲何在此留戀?”

葉昊天看了看對方,知道對方不是等閒人物,恭敬地回覆:“學生是頭場結束後方來的。”

老人看看天色,有點疑惑“從沒見過結束這麼早的,莫非是中途退場不成?年輕人,中途退場者下科不準再試,你太魯莽了吧!”

葉昊天趕緊回答“我已答完書藝三篇,不多不少,每篇五百五十字。”

老人呵呵笑了“牛不能這麼吹吧?每篇剛好五百五十字,只怕神仙也爲難阿!”這時候,他眼裡的憂慮換成了調侃。

葉昊天未再爭辯,只是說“待金榜出後,自見分曉。”這時,堂官陸續將菜端上來。回頭看看,老人的桌上竟然也是同樣的“秦淮八絕”只是看來他已經用過了,雖然每樣還留下大半。

老人顯然也注意到了,這時說“嗯,看來是同道之人阿。如此說來,只怕你所說不假,金榜出來時,我會留意的。”

葉昊天欲待請教名諱,老人卻已經下樓而去。

回到客店,張成和羅開山竟然還沒回來。又等了一會兒,兩人才結伴而歸。羅開山面色依舊。張成卻面色嚴峻得很,一邊走還一邊說“難,難,不太妙!”。

葉昊天上前安慰:“好壞且待三場結束再說!”

第二天考的是策問。題目有三個,第一個是“治大國若烹小鮮”;第二個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第三個是“吏治清明一國之本”。葉昊天又是早早結束,等到天黑才見兩人回來。這次張成面色更差,不住嘟囔“什麼治大國若烹小鮮,哪有這樣的題目?太不象話了!”

第三天考詩詞歌賦。要求每人作一首詩詞,不論題材,但必須有花、草、山、水、春、雨、樓、香八字,而且不得超過五十字。葉昊天這時不知怎的,看見這八個字就有無盡的憂愁,眼前出現了嶽麓讀書,蘇家大劫,華山尋寶,青成修道的一幕幕景像,接着浮現西湖蘭舟、秦淮夜話,最後定格在那女子可愛可憐又令人心碎的面容,坐在那裡,遲遲不能下筆。眼見日已西斜,時候不早了,只好提筆寫了首:“杏花疏雨灑香堤,高樓簾幕垂。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芳草句,碧雲辭,低徊閒自思。流鶯枝上不曾啼,知君腸斷時。”

回到客店,那兩人早就到了,這次他出來的最晚!

羅開山說“三場已畢,聽天由命。今晚去文樞閣開懷暢飲,不醉不休!”

11 封建社會裹足不前不能由儒家獨自承擔19 神尺監天護國運獨手賑災挽民頹第291章 勇氣33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46章 中庸第205章 黃帝第64章 九寶第52章 賑災24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31章 築城第19章 童試第37章 仙機第199章 入陣9 公而忘私10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189章 金神74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8 內聖外王第95章 棋儒5 日本禪宗的特色第126章 識雲第27章 訪舊8 內聖外王第106章 圈套第8章 飛劍第81章 太子19 瀟湘水雲第74章 四珍第292章 造人第136章 青冥第189章 金神29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10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177章 碧金第235章 魔霧第277章 靈肉第270章 援兵第75章 大儒74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9 茅山靈符68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23章 茅山72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74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109章 鎮妖19 涅磐和大般涅磐58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71 閒來屈指從頭數恩怨情仇皆有因34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14 無常和剎那生滅40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174章 天尊第121章 鉢盂第140章 宇宙第154章 屈平第273章 授權9 公而忘私第208章 鼎湖第83章 老僕15 佛教的無我第31章 築城第20章 儒仙第209章 入世第259章 佛祖第182章 租房第26章 孟婆20 道經德理第61章 貴妃第23章 茅山第115章 盟主4 天書符籙第129章 王鼎第28章 竹心17 五老帝君第294章 破天第35章 海塘第263章 觀音第37章 仙機第152章 仙芝33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158章 重賞第88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70章 真神第299章 破繭7 千年埋劍誰識氣匣弦今日未生塵12 安神之音第173章 天心84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29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183章 開店49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93章 儒功11 十洲三島第209章 入世第24章 會試11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16 細思法印定何物解鎖釋魂活玉人第38章 修羅第144章 祝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