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梟雄張林

張將軍先莫要着急,既然我等已到這裡,便絕不會再讓任何人餓死了!現在你等飢餓時間太久,萬不可多吃,慢慢來,否則反倒害了你等!高懷遠親自上前,從張石手中接過了那個空碗,誠懇的對張石說道。?

張石雖然沒有吃飽,但是也知道高懷遠說的是爲他們好,不敢再要吃的,對高懷遠謝道:讓高大人見笑了,在下實在也是餓壞了,不瞞諸位,我等三個月之前便已經斷糧,先是靠着殺城中的騾馬爲生,但是畢竟城中騾馬有限,很快便被軍民吃光了。?

後來我們便吃樹皮草根,可是城中這東西也有限,到了前段時間,我們實在沒有吃的,前段時間,城中甚至出現了人相食的事情,即便是城中的老鼠,都被軍民挖出來吃了個乾淨,總之能吃的東西我們都吃完了,也有人餓急了,便吃土,結果被活活撐死,假如諸位再晚一些的話,恐怕城中所有人都要餓死了!?

說到這裡,張石不由得再次哭了起來,所有人都默默的聽着,心中更是感到難受,高懷遠尤是如此,彷彿覺得張石這是在譴責他一般,他領兵過來到冀州城外將近一個月時間,纔將蒙古大軍擊退,說實在的,從根本上來說,他確實有一些私心,爲了麾下兵將們不受太大損失,他採取了固守大營的策略,以至於城中許多人就在這段時間裡,被活活餓死,現在聽着張石的話,他深感愧疚。?

這一仗本來假如沒有最後這一敗的話,那麼他的策略還沒有什麼錯,但是最終還是中了孛魯的計,宋軍損失超過兩萬多人,早知如此的話,到還不如一到冀州城,便放手於蒙古軍一搏,搞不好還可能不會死這麼多人,城中軍民也不至於餓死這麼多了。?

聽罷了張石的話之後,高懷遠再一次起身,對周圍的所有人深施一禮,嘆息一聲道:此次雖然我等擊退了蒙古軍,但是卻也只能說是一敗,全因我過於輕敵所致,以至於讓城中軍民白白受苦這麼長時間,高某自會奏報朝廷請罪?

高懷遠雖然自責,但是其他人卻不這麼看,這一仗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孛魯居然會捨棄張榮部下這兩萬多人,纔會大軍出擊,雖然起初遭到了慘敗,但是假如不是高懷遠領兵擋住了蒙古軍主力,並且將蒙古軍盡數吸引過去的話,那麼其他人估計也全完了,並且高懷遠在完全不利的情況下,還領兵力抗了蒙軍數日,最終裡應外合擊退了蒙古軍,所有人都只有感激的份,卻沒有絲毫可埋怨的。?

假如換作旁人率軍的話,估計自己就先腳底抹油,一溜煙跑了,誰還會顧其它兵將的生死呀!?

所以大傢伙沒人埋怨高懷遠,對他倒還更是敬重了許多,聽罷了他的話之後,紛紛起身反駁他的話。?

爭了半天,高懷遠覺得也沒什麼意思,眼下他們顯然已經暫時無力繼續北征了,最重要的是在冀州城先振撫城中軍民,然後就地休整,防備蒙古人捲土重來。?

城中因爲已經殘破不堪,甚至連幾棟像樣的房子也沒有了,故此商議之後,大軍依舊駐紮在城外大營,不過大營卻要遷至靠近城牆的位置,全軍進入到休整之中。?

這一仗可以說是出兵一來損失最大的一仗,聯軍從濟南出發的時候,兵力超過六萬,除去先前御河之戰的損失,這一戰之後只剩下了三萬多人,損失達到了四成以上,許多建制都被打殘,甚至一些建制已經不存在了,假如不進行一次整編的話,很難再有力進行北伐張榮了。?

不過高懷遠也不打算讓張榮日子好過,還是派出了大批斥候,前往深州、晉州等地,查探蒙古軍以及張榮的動向,並且派出信使,直接前往張榮的老巢保州,令張榮立即歸順朝廷,並且威脅他,假如不降的話,就要率軍攻打於他,到時候定要他的小命,連他全家都不會放過,定要滅他張榮滿門。?

同時爲了表彰冀州城守城之將張石的功績,高懷遠當即便下令,授張石爲正七品翊衛郎,同時授張石爲冀州城兵馬總管一職,記錄在冊,回京之後稟報朝廷正式授官,以此來表彰張石率軍鎮守冀州城,力抗蒙古大軍半年不敗的功績。?

別看這個小小的七品翊衛郎不算什麼大官,但是這畢竟也是朝廷命官了,對於像彭義斌這幫手下的將士們來說,無疑已經是非常高的獎勵了!這讓張石以及冀州城倖存的軍民非常欣慰,覺得他們這半年來的努力總算是沒有白費,朝廷終於認可了他們的功績。?

除此之外,高懷遠還宣佈,凡是冀州城的軍民,無論生死,只要有名有姓,戰後都將論功給予獎賞,更是大大的安慰了城中軍民。?

高懷遠之所以敢這麼做,其實也是因爲有趙昀所授可全權處置京東之事的權利,對於六品之下的官員他有權決定任免,回京之後只需報給吏部備案几顆,這才能當場授官給張石,以資鼓勵,否則的話,即便是他官做得再大,在宋朝這個時代來說,他也無權授官給任何人。?

除去忙活這些之外,高懷遠也開始考慮京東的事情來,派人去傳**到濟南府來謁見於他,並且順便彭義斌也在濟南府療傷,正好一起說這件事,而付大全和周俊二人也都乃是京東說了算的人,自然也在議事之列,高懷遠自己也在安排過冀州城的事情之後,將軍務交給了華嶽負責,帶上了趙府堂返回了濟南府。?

不管怎麼說,這次北伐基本上他已經達到了目的,他也不可能趁此機會繼續擴地了,能收復京東之地,也就足以,至於收復中原,目前條件還不成熟,所以眼下先維穩京東,纔是首要之事。?

從京城送來的消息他也已經收到,新任京東制置使趙範已經到了楚州,各處知府官員也紛紛開始到位,接管淮東當初李全轄地的地方政務,而徐晞稷也已經趕赴徐州赴任,起碼淮東一帶已經算是初步穩定下來,只要按照當初既定的政策推行,淮東的農業還有商業這些經濟方面的事情會很快得到解決。?

至於少量不肯投降的李全舊部也掀不起什麼大浪了,淮東軍逐步北移之後,便可以維穩地方了,這些人遲早會失去活動的基礎,最終老實下來的。?

而眼下的事情就是彭義斌和**兩部了,趙昀的意思很明確,不能再讓他們當地方軍閥了,要不然的話,遲早也很可能出現禍害,所以軍隊他們可以暫時繼續統領,但是卻要統一起來,由朝廷的軍方人士擔當統帥,將他們的兵馬重新整合起來,逐步整編,打亂他們的地盤界限,逐步的形成正規軍。?

而高懷遠也同意趙昀的意見,當皇帝的誰也不想有人坐擁自己的兵馬,而盛唐正是滅與軍閥割據之中,這樣的教訓宋朝皇帝一直謹記不忘,所以歷來都以文抑武,但是他卻不同意讓文官節制武將,文官做好文官的事情,打仗的事情少去幹涉,這樣才能各行其事,相互不會影響。?

打仗是專業的事情,不是誰讀幾天書就學得會的,文官要是都能打仗的話,那就要將領們沒用了,所以他力主京東軍民之事分開,各行其道互不干涉,而眼下他被授命全權處置京東事務,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故此京東將是一個試驗田,可以讓他試行這種政策。?

有權不用過期作廢,這方面高懷遠還是個實用主義,該冒險的他還是敢於冒險的,所以十幾天之後,**和彭義斌、付大全、周俊等京東重要的地方軍政人士都紛紛趕到了濟南府,和高懷遠等人齊舉於濟南府之中。?

**這次前來濟南府可以說是惴惴不安的,畢竟他最早是在金國爲官,後來歸順宋廷,接着受李全所逼,還轉投過蒙古人,接着又反水投順宋廷,可以說是幾起幾落之人,說的不好聽一點,他可謂是三姓家奴了。?

眼下他也看出來,宋廷收復京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雖然他控制着德州、滄州、青州等地,但是眼下他的實力是絕對沒有和宋廷討價還價的餘地的,李全勢大不?不照樣不到半年,就被宋軍給徹底收拾了,眼下的這個京東招討使高大人,可不是個好說話的主,從他用兵的情況上來說,此人是個絕對的主戰派,這一次大宋大舉發兵北伐,便可以看出全因此人推動,而朝廷新君看來也下定決心,要將京東這三不管之地,徹底收歸朝廷管轄了。?

眼下他倒是已經不太想什麼坐地稱王的事情了,畢竟他轄地緊鄰蒙古人的勢力範圍,蒙古人一直以來都在覬覦京東之地,說實在的,他那塊地面不是什麼好地方,蒙古人只要南下,他那塊一畝三分地就是必經之路,保不準什麼時候就被蒙古人給吞掉了。?

這一次不管怎麼說,他領兵在德州抵住了蒙古軍的進攻,算是送給了朝廷一份大禮,只是不清楚這個高大人,對於他以後打算如何安排,在前來濟南府的路上,**一直在琢磨的事情就是這些。?

得知**已經到了濟南府城外,高懷遠也不賣大,親自領了手下出城相迎,在城門之外接住了**一行。?

遠遠望去,**這次率領了五百鐵騎隨護,兵力雖然不多,倒是也顯得十分整肅,說明**在統兵方面還是小有一手的,要不然的話也不可能在德州讓蒙古軍碰了一鼻子灰。?

高懷遠下馬率領部下立於官道之中,看到一個身材高大的人遠遠的便下馬,那些他的隨從也紛紛下馬,牽馬朝着他所在的位置快步走來。?

想必您一定就是高大人吧!卑職**參見高大人!**快步來到高懷遠面前,撩開袍子,便跪倒在了高懷遠面前。?

第201章 頑抗1第25章 啓動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3章 怒懲惡奴第178章 衣錦還鄉第134章 意在秦鳳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178章 衣錦還鄉第70章 奸相召見第124章 最後時刻第226章 憂心忡忡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98章 死人復生第119章 步軍司驚魂第35章 黑吃黑第283章 掘地攻城第91章 請罪第190章 血書第28章 危城2第31章 有病亂投醫第309章 投機者第116章 清君側第105章 揭開謎底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37章 功成第147章 激戰山口第163章 告吐蕃人書第7章 降第121章 就擒第315章 後事第45章 落荒第293章 城破第101章 替罪羊第62章 認主第150章 不謀而合第21章 憤怒第158章 趙竑的悲哀第67章 楚州兵變(上)第277章 積極備戰第23章 牀子弩第100章 夜襲第65章 崩潰第316章 秋桐的心意第180章 餘太醫第25章 弘武第22章 覬覦第47章 惡鬥第68章 意外第67章 千里眼第351章 兵退冀州第61章 壞消息(上)第56章 賈涉之死(下)第124章 夜襲第264章 激戰第369章 入城第291章 營救第123章 勤王第137章 幻化寺第9章 大江東去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207章 抉擇第4章 祭奠名將第33章 反擊2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324章 朝議第122章 忠衛第83章 瘋狂第99章 真相大白第96章 奪情起復第36章 京東亂局(上)第133章 京東有事第196章 試探1第223章 君臣相見第62章 夜襲敵巢第199章 北進第16章 烈火第49章 包藏禍心(上)第124章 夜襲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3章 大金名將第93章 驗屍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138章 勳章第32章 縮小範圍(上)第122章 小將黃旭第353章 進退兩難第313章 兵無鬥志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下)第51章 恩州之戰(上)第137章 幻化寺第29章 天羅地網(上)第61章 壞消息(上)第1章 郾城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36章 忙碌第2章 兩強相遇第218章 掩耳盜鈴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88章 懸案第34章 霹靂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