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垂簾聽政

隨着史彌遠宣讀詔書,大慶殿之中立即響起了一片嗡嗡的交頭接耳的聲音,這件事雖然這些天大家都已經有所預料,但是真的當史彌遠宣讀了這份詔書的時候,有些朝臣還是有些接受不了,當即有人便哭了起來,趙竑這個時候也剛好被夏震引領着走入了大慶殿,聽聞到史彌遠宣讀的這份詔書,並且擡眼看到了龍椅上端坐的趙昀之後,立即呆立當場。

雖然朝中諸臣不少人都覺得這份詔書來的實在可疑,趙擴病重已久,在他彌留之際,並未聽聞過趙擴答應了要另立新君,可是短短几天時間,隨着內城的宵禁開始,先帝趙擴便突然改了主意嗎?這件事實在是令人懷疑,但是朝中大臣們也知道此事已經是木已成舟,何況新君趙昀已經登上了皇位,即便他們不服,心中存疑,也已經說什麼都晚了,於是在史彌遠宣召之後,大慶殿之中的百官也只能接受這個事實,開始紛紛跪下,口呼萬歲,恭賀新皇帝趙昀登基,否則的話,現在蹦出來反對,少不得要落得一個妖言惑衆謀反之罪。

可就在這片百官朝賀的聲音之中,卻突然出現了一個極不協調的聲音:“不可能!我纔是皇太子,帝位本該本宮繼承,他不過只是一個皇室的偏支,何有繼承大統之能?我不服!……”

跪在朝堂上的百官立即扭頭望去,卻忽然見到趙竑如同瘋了一般的要衝上大殿,口中大聲的叫嚷着,但是卻被殿前都指揮使夏震死死的拉住,使他不能從殿門處衝入大殿。

“濟王,先帝有詔如此,難不成你要抗旨不成?新帝已經登基,還不快快跪下朝賀,卻要如此儹越,實在有失皇家之儀!還不跪下?”夏震也被趙竑這個舉動嚇了一跳,一邊死死拉住趙竑,不讓趙竑衝到前面,這個時候他也看出趙竑幾乎要瘋了一般,一個不小心的話,讓他衝上去,保不準他幹出什麼出格的事情呢!那樣的話這場繼位大典就算是徹底被攪和亂套了,所以他一邊拉着趙竑,一邊大聲呵斥趙竑道。

趙昀也沒想到趙竑的反應居然如此激烈,當場便呆坐在了龍椅上,張了張嘴,卻沒有說出一句話來,對於他這個剛剛登基的皇上來說,還沒有學會如何應付這樣的情況。

高懷遠低頭跪在殿門之處,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一下如同瘋癲一般的趙竑,心中對這個前任太子還是充滿了歉意和憐憫之情的,不管怎麼說,趙竑纔是真正的皇位繼承人,可是現在坐上皇位的卻不是他,可想而知他現在的心情了。

史彌遠將他一手炮製出來的先帝遺詔收起來之後,冷冷的看了一眼站在門前哭鬧的趙竑,冷聲喝道:“成何體統?此詔乃是先帝遺詔,濟王豈敢如此攪鬧大殿!實在是有失皇家儀態,夏大人還不快快請濟王參謁新君更待何時?難不成要讓濟王如此胡鬧下去嗎?”

夏震驚出了一身冷汗,這個時候再也顧不得什麼儹越之說了,上前一把按住了趙竑的脖頸,奮力將他的頭按下去。

夏震到底是一個武夫出身,兩膀起碼有幾百斤的力氣,要不然的話僅憑他趨炎附勢只能,恐怕也當不上這個殿前都指揮使的,而趙竑從小就貴爲皇親貴戚,哪兒有他的力氣大呀!所以無論他如何掙扎,不願下跪稱臣,但是卻還是抵不住夏震一身的蠻力,很快便被夏震給強行按倒在了大殿的地面上,並且壓着他的頭,連續對坐在大殿上手龍椅上的趙昀磕了幾個頭,勉強算是讓趙竑行完了叩拜大禮。

而朝中大臣們無不噤若寒蟬,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殿中發生的這一幕,不少人心裡面對夏震和史彌遠等人恨到了咬牙切齒的地步,但是卻又都敢怒不敢言,於是在殿內都知的指揮下,一步一步的將朝賀進行了下去。

而夏震在強行按倒趙竑行完大禮之後,便立即將趙竑拖出了大慶殿,拉到了大殿以外的一個偏殿之中,令人將趙竑看押了起來,省的趙竑再在大殿之上攪鬧不已,壞了史彌遠的大計。

隨着都知的唱喏完畢,大殿之中早已準備好的鼓樂隨之齊鳴了起來,趙昀的繼位大典便在這樣的鬧劇之中登基完畢,成爲了南宋史上的第五位皇帝。

高懷遠雖然身在其中,卻一直在冷眼觀看着這場鬧劇,自始至終沒有說話,也未上前幫夏震的忙,這一次他看着趙竑的悲憤欲絕,不由得心生憐憫之情,另外一個他耍了一個滑頭,在這樣的百官面前,他還不想成爲以後朝中的衆矢之的,單單是按倒趙竑強行跪拜這一條上,就足矣將朝野百官給得罪一個遍,這一點夏震明顯就不如他聰明瞭,恐怕只要史彌遠一倒,夏震這廝就要成爲千夫所指,他的下場一定好不到哪兒去,故此高懷遠來了個視而不見,只管好他分內之事,對於趙竑,他未作出任何儹越之事。

隨着趙擴的駕崩,趙昀的登基,南宋終於進入了另一個時代之中,但是朝野之中對於這件事的議論,卻並未因爲趙昀的登基而平息下來,各種各樣的議論充斥了坊間,特別是坊間對於失敗者趙竑,輿論上呈現出了一邊倒的態勢,大家覺得這次趙昀登基爲帝,背後肯定是史彌遠一黨的陰謀,但是輿論歸輿論,趙昀登基爲帝的這個事實卻已經無人可以改變了,一個國家的皇帝既然登基了,那麼就不能跟菜市場挑揀白菜一般的想換就換,所以對於這個結局來說,不喜的只能暗自不喜,史彌遠一黨卻是功德圓滿,終於達到了他們的目的。

而高懷遠雖然也終於達到了目的,但是心中卻還是有一個遺憾,方書達這幾天雖然在外城大肆進行了一番搜捕,但是最終還是沒能抓到伏擊他的肖涼等殺手,這件事成爲高懷遠心中的一個疙瘩,他的幾個親衛就這麼白死在了肖涼手中嗎?而且肖涼的脫逃,對於他來說也成了一種暗中的威脅,這廝只要不死,遲早還會來找他報仇的,所以以後的日子裡,他也不得不小心一些了。

在這場廢立的紛爭過去一些日子之後,一天趙昀託着下巴,一臉不喜的坐在軟榻上,將手肘支在軟榻上的小几上,心事重重,半晌沒有說話。

而高懷遠則恭謹的站在軟榻前面,同樣也默不作聲,直到趙昀自己也承受不住這樣的沉悶氣氛,直起頭對高懷遠說道:“你說朕現在這個皇帝當着又有何趣?史相一意要讓太后垂簾聽政,又要我這個皇帝何用?”

高懷遠從貴誠的話之中聽出了濃濃的怨氣,輕輕咳嗽了一聲,走到門口令幾個侍衛遠離了這間寢殿,令任何人在他離開之前,不得靠近這裡,這才返回寢殿之中恭敬的對趙昀答道:“孟子有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中含義官家自然都清楚!

眼下以臣之所見,當是官家韜光養晦之時,尚不可急着干政爲好!史黨之所以扶官家上位,其心所想是何原因,官家其實也心知肚明,故此官家不妨先由其所願,先扶植一些朝臣爲您所用之後,再圖親政不遲!

而史相請太后聽政,其所想也只是要討好於太后,官家不妨就順其自然,暫請太后聽政又有何妨?

官家要記住,小不忍則亂大謀,暫時忍讓並非是驕縱,臣下記得有人曾經說過,佛若想要誰死亡,就先令其瘋狂!

史黨現在可以說在您上位之後,已經權傾朝野,而眼下官家登基之事朝野議論紛紛,所有矛頭並未直指官家您,而是全部指向了史黨,這其實是件好事,待到他們成爲萬夫所指之時,自然是官家親政誅除奸黨之時!故不可急於一時!”

貴誠這些日子簡直如同一個木偶一般的被史黨使喚着忙活個不停,但是卻連一點政事也不讓他管,朝中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史彌遠一手把持,這樣的日子令趙昀非常不快,從內心裡說,他以爲當他做了這個皇帝之後,即便史彌遠權傾朝野,起碼也要在政務方面,和他有所商議才行,畢竟他現在纔是大宋的皇帝,沒想到現實和理想居然差距如此之大,現在他才知道,當一個傀儡皇帝的苦衷。

聽罷了高懷遠的勸慰之後,趙昀從軟榻上下來,走到窗前推開了窗戶,嘆道:“眼下朕能說話的也只有你一人了,鄭清之這段時間也很少過來和朕交談,不知忙些什麼,我也知道你說的都對,但是還是覺得這樣的皇帝當得實在窩囊!

既然他們要太后聽政,那麼就依着他們好了,眼下朕又有什麼辦法呢?該死!早知如此,我就不當這個皇帝了!”

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九十七八章 下作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291章 營救第58章 應諾第90章 走水第39章 整頓第291章 營救第186章 再露鋒芒第13章 擒賊擒王第111章 北疆有事第35章 陣前顯威第157章 出使第109章 試炮第1章 迷茫第71章 遭遇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78章 交手第55章 調整第246章 回回炮第281章 反目成仇第183章 豪賭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上)第28章 失蹤(下)第123章 天子第47章 逐出軍中第44章 如何處置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114章 突圍失敗第152章 蜀中無大將第103章 權相史彌遠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6章 名將第207章 決死第201章 發動第325章 爭執第337章 渡河第110章 暗流涌動第104章 貴誠的耳聞第27章 驚喜(下)第100章 得饒人處第264章 激戰第200章 陳震第111章 北疆有事第41章 玻璃第51章 歡聚第61章 戰爭之神第51章 歡聚第26章 冗兵之亂第21章 暗鬥(上)第17章 烏龍第29章 巡視楚州第115章 外城有變第19章 掌摑第264章 激戰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137章 幻化寺第80章 惡鬥第59章 翹班驚遇(下)第4章 掃墓第93章 秋季比武第136章 使團還朝第104章 貴誠的耳聞第86章 軍棍伺候第15章 切磋第70章 奸相召見第45章 偷人第65章 神仙醉第73章 火箭飛昇第110章 暗流涌動第360章 夜戰第18章 殺威棒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59章 改過自新(上)第136章 使團還朝第284章 激戰城下第55章 調整第36章 京東亂局(下)第27章 危城1第100章 兵至白水第11章 反擊第42章 墨水瓶第360章 夜戰第209章 意外受阻第218章 掩耳盜鈴第41章 非她不娶(下)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上)第26章 香餌第201章 頑抗1第141章 掛帥出征第110章 亂局第120章 兵圍政事院第52章 磨洋工(下)第201章 頑抗1第193章 密謀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下)第10章 揚州第119章 陳震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