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塵化作的白雲一直把耿先生帶到京都上空,耿先生大膽探頭觀看京都繁華盛景,正是:
京都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白雲似有靈性,半空停住。耿先生看了一回,嘆了一回,看盡人間繁華,百業興旺,升斗小民哪知國家即將發生這等大事,國家氣運是否能持續綿長,還是風雨飄搖,就要看天下大辯的結果。耿先生原來想天子見召,天下大儒都會力阻此事,維護國家氣運;誰知自己就快到京都門口,還生出許多變故,若不是純陽子道長特意前來維護,只怕自己已經被妖僧殺滅。想到此處,耿先生胸中煩悶,再也沒有欣賞風景的念頭。白雲似乎也如同身受,想京都緩緩落去,正對招賢館門前空地。
招賢館正是天子下令騰了出來,供全國來的大儒居住,門口的兩個招賢館小吏正在聊些閒話,就見一朵白雲自天而降,唬了一跳,只道是神仙來了,不敢怠慢,當下止了話語上前行禮:”小吏見過仙長,不知仙長屈尊,有何見教?“
白雲穩穩停住,耿先生邁步下來,未覺得任何不適,暗歎仙家妙術,那白雲依舊升起,在半空一個盤旋,往城外去了,想是純陽子招回。耿先生聽的門口小吏誤認自己是仙家,也是心中發笑,道:”我是從白雲城來的,姓耿,剛纔確有仙家特意送我過來,切勿誤會了。”
小吏聽的這番話,半信半疑,其中一人取出上頭髮下的各處大儒影圖,驗明正身,這才相信確實是誤會,道:“原來是耿先生。還請隨我入內安頓。”
耿先生微微點頭,跟隨其中一名小吏入內,被安排在天字號庚號房,心中略略奇怪,不日即是大辯,白雲城乃是偏遠小城,按理來說附近大儒早就到了京都,此時招賢館應該是人滿爲患,爲何如此冷清?當下詢問小吏。
小吏躬身道:“先生有所不知。此次大儒進京,多有商賈資助,也有自家豐實,來的大儒大部分嫌棄館小屋陋,無法容身,大抵在左右客棧包下數間,此處只有數名大儒居住。”
耿先生自持其身,當下心中多有嘆息,心道此次大辯只怕是好事多磨,又問道:“每日可有聚會討論大辯一事?”
小吏道:“這個確實有,只是並非在此處,天子已經指定太學內一間大廳供先生們討論,出門往東百餘步即是太學所在。現在此處居住的大儒也都去了。”
耿先生謝過小吏,又吩咐備下些茶飯,胡亂吃些,即出門往東,約有百步,即見太學門,兩側各有石碑,上面是些學子條例之類,耿先生原來在京時也曾來過,此時故地重遊,也有些感慨,不由輕撫石碑,正在暗自感慨,卻聽得後面有人道:“這位難道是耿子?”。
當時大儒之間,互相稱呼大抵都用姓後面加子字,以示尊敬,其他人等都用先生呼之。
耿先生聽得此聲依稀有些熟悉,轉頭一看,忙躬身爲禮:“我道是誰,原來是方子,卻是多年未見了。”
那人也回了一禮:“自從耿先生出京,確有數年了。”此大儒姓方名軸,搬來京都已經十年,成名之際對貪官污吏看不下眼,故遠走西方諸國遊歷數年有餘,後來京定居。方子識得多種西方諸國文字風俗,在辯論時旁徵博引,多有驚人之語。耿先生在京時雖然沒有太多交情,但在辯論中多有會面,故而認得。此人也是異數,並不鑽研經典,多時以與人辯論爲樂,偶爾寫些西方遊歷故事,有數卷雜集問世。
耿先生正待寒暄幾句,忽聽西邊人聲嘈雜,卻是來了一大幫子人。仔細看去,卻是數十名幫閒的,擁着一駕大車,大車上帷幔低垂,看不清裡面人物,隱隱傳出些低聲輕笑之音,車角坐着四名童子,提着香薰等一干事物。和平常人家不同,均是俊美的女童。
一行人等行至太學門,就此停住。一名女童向車內稟報道:“主人,已到太學門口。”裡面輕笑聲音不停,有一個年輕女子聲音懶洋洋的道:“怎麼這麼快到了?卻是無聊的緊。”又一個年輕男人聲音道:“填不抱的,待小生應付了那幫書蟲,再去尋你就是。”男子又低咳一聲,當下兩個女童把帷幔束起,露出裡面人物。
耿先生正看得奇怪,邊上的方軸已經是連連冷笑,舉步上前喝道:“豎子當街宣*淫,如何對得起韓子稱號?帶我稟明聖上,革去你的功名!”
只見裡面一男一女尤自糾纏到一起,衣服凌亂,那年輕女子端的是貌美無比,此刻酥胸半露,格格笑着,也不理方軸,只對那年輕男人道:“我道是誰,原來是那個軸子。”
男子微微一笑,略略正了正衣冠,擡腿躍下車來,先是順手甩了個銀袋給領頭的幫閒,又向美人揮手作別。這才轉過頭來,看着方軸,嘴角露出譏笑:“韓子這個稱呼,是我父所有,此次大辯,我父年高,特意叮囑我入京,故而借用此名頭。我本經商,與百花樓頭牌靈花姑娘生意往來,在你眼內成了什麼了?”
此人耿先生雖不識得,但是諸多奇事也有所耳聞。韓家本來就是書香門第,此人姓韓名冬,老父乃當世大儒,名仁。自小韓仁悉心教導,待到入蒙的年紀,送去名師處上學,哪知韓冬並不聽課,自己帶了些書籍自顧閱讀。老師多有微詞,未料韓冬十歲那年一舉寫下洋洋數十萬言,刊行出版,是爲《三門集》。在全國影響不小,韓仁也是欣慰,未想次年韓冬再不上學,且棄文從商,只是偶爾寫些雜文,抨擊時事。韓冬爲人風流,家底又豐實,頂了個少年天才的帽子,吸引各地女子迷戀。
方軸冷笑不已:“在太學門口,我且不與你爭執,等大儒們都來了,我再當衆揭你惡行,讓你身敗名裂!”說完拉耿先生進去。耿先生近年偏處一隅,不知緣由,聽得有些奇怪。當下隨方軸進了太學。自有小吏引入大廳,只見諸位大儒或坐或立,有三五成羣討論的,也有靜坐閉目養神的。
方軸入內,見人數不少,也不管耿先生,先自咳嗽兩聲,吸引衆人望來,朗聲道:“諸位,方某今日不爲大辯之事,只爲揭露一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