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文獻

丁立說:“好像是獻書有功!”

“是啊,是說的獻書有功。不過一個道士能獻什麼書?莫非還是獻的長生不老的丹方不成?如果真是這樣,朝廷裡的百官可真要鬧起來了。大唐吃道士們煉出來的仙丹不死藥死的皇帝可真不少!”

丁立有些尷尬了:“獻的好像是太古藏書!”

“訪酉陽之舊典,那個太古藏書?”吳教授學識畢竟淵博,一聽就想了起來。

“什麼是太古藏書?”周青聽着這幾個字耳朵也豎起來了。他發現了自己家裡的北宋秘閣藏書,自然對這些東西蠻感興趣。

估計也是工作累了,吳教授伸了個懶腰:“坐下來歇歇,我講個故事當放鬆了,最近真的是忙的昏天暗地的。你們聽說過樑元帝嗎?”

梁元帝蕭繹,丁立最近還聽說過幾次,只是知道好像就是這個皇帝,在湘西那邊發現了秦代的藏書。其他就不知道了!

周青一聽:“文武之道,今日盡矣!就是這個傢伙?”

原來這個梁元帝是南樑蕭衍的第七個兒子,算起來也是很有傳奇性的一個人物了。這傢伙雖然說是皇子,可是天下卻是自己帶着兵馬平定叛亂得來,而且一輩子又寫過許多書,像什麼《注漢書》《周易講疏》《老子講疏》《全德志》《江州記》《貢職圖》,算起來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了。

但是這傢伙才學雖然高,但是人品卻不怎麼地,最後鬧了個衆叛親離,被北周給滅了。按史書上記載,江陵城破時,蕭繹將宮中十餘萬卷藏書付之一炬,還將收集的許多寶劍在柱上擊斷,哀嘆:“文武之道,今夜盡矣!”被俘後,西魏人問他爲何焚書,他說:“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

那傢伙不知道自己做人失敗,反而把問題都歸結到書身上去,焚燬了那麼多的寶貴書籍,卻是歷史上最出名的十大焚書事件之一了!

中國歷史上,大大小小的能排的上號的焚書都有十幾次還不止,說是十大焚書只是說着順口而已!

從最早的秦始皇焚書坑儒開始,大家都知道的。但其實焚書坑儒造成的後果並不算嚴重。焚書坑儒焚的都是些思想類的書,比如諸子百家的那些。但是對於技術書是保存的,“所不去(不燒)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焚燒的是《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以及私藏的《詩經》、《尚書》。

需要特加註意的是,從李斯的上書可知,當時帝國所有的書籍,包括明令燒燬的在內,在政府中都留有完整的備份。朱熹也雲:秦焚書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舊留得;如說“非秦記及博士所掌者,盡焚之”,則六經之類,他依舊留得,但天下人無有。

“所以說,”吳教授莞爾一笑:“如果哪一天把秦始皇陵給打開,說不定那些書都還能找回來!”

真正讓書籍損毀嚴重的卻是項羽縱火攻秦宮,把大秦朝廷裡面保存的珍貴書籍和華美的宮殿一股腦的給燒了。後來劉邦打進咸陽,諸將都去搶金銀財寶美女去了。蕭何什麼都不做,就是跑去搶救各種書籍和檔案!

然後就是漢代那個篡位者王莽焚典籍了,這傢伙當皇帝名不正言不順的,想要堵塞天下人之口,乾脆的要把天下書籍給燒乾淨。讓天下人沒知識了,自然沒見識。來掩蓋他謀朝篡位的事情。再到了東漢末年,又好不容易經過幾百年的收集藏書,到了三國時候董卓發亂燔蕩洛陽,一把大火給燒了乾淨。

沒過幾十年,五胡亂華的時候,匈奴劉曜和羯族石勒攻陷長安洛陽,又一把火給燒了個乾淨。

再過個幾十年就是那位“文武之道,今日盡矣”的梁元帝悉焚天府書。沒過幾百年大唐盛世在李隆基手裡玩完,安史叛亂掠長安。大唐苟延殘喘了百把年,朱溫乾脆又是一把火把長安城燒成了一片白地。到了宋朝,朝廷又開始收羅秘閣藏書,結果呢?靖康之亂,金人劫典籍。秘閣藏書“悉維泥土!”

到了元代,那些蒙古人都是實用主義者,和書沒仇,算是躲過了一劫。不過到了大清那號稱康乾盛世的時候,屢次大興**。後來乾脆接着修四庫全書的機會,對書籍大肆的刪節或篡改。連《天工開物》《菜根譚》都還是從日本找回來的!

然後就是八國聯軍洗劫北京城,連圓明園都給燒了。再沒過多久洪秀全接着焚書,“凡一切孔孟諸子妖書邪說者盡行焚除,皆不準藏讀也,否則問罪也!”

這事兒沒完,到了現代,本朝更加來了一次“史無前例”,更是浩劫慘重。總之,這麼多次大規模的焚書,簡直就好像拉網捕魚似的,想象都可以知道傳承中華文明的典籍還剩下多少?

說到這裡,吳教授簡直是痛心疾首。連丁立都是一臉的赫然,自己好像也毀壞了不少太古藏書吧?若是吳教授知道自己把那些上古藏書的竹簡木簡當火把來燒,不知道老頭兒會不會氣的過來打自己!

丁立腆着臉,嘿嘿笑,把自己帶來的包打開。取出幾份帛書還有一些照片。這些本來是他們從太古藏書那地方死掉的槍手身上發現的,等出了洞,又撿了一個被樹妖撕碎的倒黴鬼的揹包,裡面也有一部分帛書。這些都是用清晰度極高的照相機拍下來的。

“這是?這是……”聯想到丁立剛纔的問話,吳教授似乎意味到了什麼,一時激動的說不出話來了。

帛書又名繒書,是以白色絲帛爲書寫材料。在那種時候,帛是很貴重的東西。也只有達官貴人才用的起,也只有非常重要的東西纔會記載在帛書上面。

現在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帛書是1942年初,一羣盜墓賊在長沙倒鬥出來的。後來被美國人給騙走,現在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是現存最早的、春秋戰國時代唯一的完整帛書。文字爲墨書,共900餘字,字體爲楚國文字,圖像爲彩繪,帛書四周有12個神的圖像,每個圖像周圍有題記神名,在帛書四角有植物枝葉圖像。號稱是中國文化史上最激動人心的發現之一。

第77章 文獻第43章 傳功使者第14章 秦磚漢瓦第3章 鬼臉瘤二第145章 陷阱第17章 秘閣藏書第15章 痋第12章 從中套話第103章 小朱的外星基地第32章 黑氣黴運第126章 石堡2第66章 陣第137章 寄生蟲第58章 巴蛇?第34章 落入圈套第117章 星第31章 上帝之手第118章 神會第80章 心傳第160章 俠第19章 風水衝煞第56章 又見蟲子第186章 黑毛第134章 出錯第82章 教授第137章 水火第137章 寄生蟲第131章 鬼門關第18章 道門星術第9章 青龍廟第17章 徐卓浩的祖上第63章 淨火第172章 偷襲第56章 姜陽第11章 古麇國第86章 冒險家第143章 舊案二第28章 尸解仙第77章 文獻第12章 七座墳第166章 詛咒第47章 氣機紊亂第42章 再次進洞第70章 復得第59章 謎團第82章 超渡第10章 夜叉的傳說第133章 創新第107章 遇險第23章 秦嶺第54章 最後的號角第156章 鍊金第10章 倒七關第6章 見鬼第50章 鬼打牆第28章 胡校長第97章 做局第126章 石堡2第14章 長明燈第157章 蓮印第44章 危險生物第33章 京城之局第3章 神秘島嶼第128章 舊案第147章 金杖第151章 野人第180章 鏡子第146章 青銅器第87章 決定第73章 危險第16章 沈業第89章 信仰第26章 夢魘第133章 創新第158章 七星祝死陣第170章 奪舍第147章 地下暗河第94章 山水第166章 詛咒第3章 神秘島嶼第124章 號角第10章 夜叉的傳說第129章 山中2第186章 黑毛第59章 謎團第121章 落花洞女第135章 鬼洞第109章 佛舍利第67章 報仇第133章 石龍第76章 聖旨第107章 遇險第32章 黑氣黴運第7章 登島第4章 胡可俠的過往第30章 迷魂術第35章 請碟仙第78章 書劫第109章 佛舍利第95章 曹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