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古麇國

“學天文的也考古?”丁立徹底的暈菜,老實說他也不太清楚天文學和考古學有沒有關係。不過好想一個看天,一個刨地,應該沒有多大的關係吧?怎麼也混到考古隊裡去了。

不知道爲什麼,周青對丁立格外的客氣,不知道是不是剛纔那一手的功勞。

反倒是馬博遠似乎看出來丁立的疑惑,他說:“七十年代的那次發掘,只是把古墓給刨開了,拿走了所有的文物。但是根本沒有對墓地進行很好的研究和考察!我們在墓壁上發現了古代的星圖,所有才請小周過來看一下!”

原來如此,聽到古代的星圖,丁立心中就是一動。貌似湘西科甲洞裡就有一個星圖啊,簡直就是法寶級別的。想到星圖,丁立就想到了自己的金杖,不過這次他沒有隨身帶來。金杖上面的花紋都已經拓印了下來,請王雅君找專家看一下,看能不能認出什麼來?

他懷疑,湘西科甲洞裡,被滅絕的搞不好也是一支殷頑。要不然可以現在就問問這個馬博遠教授,看看認不認得出金杖的來歷。想到這裡,丁立忽然想起來,就問道:“馬教授,你說秦嶺。不,是神農架那一塊古代有沒有什麼人居住?”

大概是也覺得自己問的糊里糊塗的,丁立就說:“古代,就是夏商周那時候,在那裡有沒有什麼部落或者是……那個什麼……”丁立實在不知道怎麼措辭。

“你問這個?”馬博遠有些疑惑,不過還是說有的:“古麇國就在那一塊!”

丁立一聽大喜,他本來還以爲神農架那地方搞不好自古以來就荒無人煙的,在夏商周那時候就算有人,搞不好也只有一些類似於原始人的部落存在。想不到還真的有一個古什麼國?

“古麇(jun)國!”馬博遠貌似有着搞科學的人都有的嚴謹習慣,隨手在地上寫了三個字出來。讓丁立一腦門子汗,要不是馬博遠寫了念出來,丁立肯定不知道“麇”字怎麼念!

“關於古麇國現在還沒有一個完整統一的說法,一種是說麇、微、麋、眉(郿、湄),古音相通爲一字。商王文丁時代,微仍很強盛,對殷威脅很大,曾經是稱霸的伯主,所以在甲骨文上稱“微伯”。最早和周朝爲鄰,還參加過武王伐殷的大戰。西周建國後,恐微國日趨強盛,於是周“徵眉微”,“眉微至,獻帛”。之後,微被迫翻越秦嶺,遷居於大河中上游的錫穴,稱麇國。”

“不過我並不認同這種說法!”丁立聽得頭暈,不知道是馬博遠講的不太詳細還是怎麼的,反正丁立只聽了一個糊里糊塗的,不大明白。本來丁立只想着問問那神農架那地方在夏商周三代的時候有沒有人住,誰知道馬博遠羅裡吧嗦的扯了這麼多,而且還有滔滔不絕,繼續講下去的趨勢。讓丁立不由的暗叫倒黴,這不是自找苦吃?

“這種說法把‘麇’通於‘微’,是不恰當的,沒有事實根據的。”說到學術問題,馬博遠激動起來,把眼鏡拿下來飛快的擦了幾下,然後繼續說:“說‘微’部落起源於薇草,而麋鹿最喜歡吃的就是薇草,所以微通於麇。但實際上,麇是獐子,通羣。據左傳所記載,麇爲百濮長和百濮帥乎麇的說法。可見古麇國其實是百濮部族的首領!”

丁立聽的都快睡覺了,腦袋轉起來都快成漿糊了。但看馬博遠口沫橫飛的,說的起勁,周青幾個聽的眉飛色舞,丁立也只能心裡叫着倒黴。耐着性子繼續往下聽,誰讓他嘴欠,沒事問馬博遠的?

“百濮部族其實是南方三苗分化而來,《山海經.北經》裡面記載。”聽到這裡,丁立精神一振,聽到了三苗山海經這幾個熟悉的字眼。馬博遠繼續說:“書裡面記載,三苗九黎都是出自顓頊之後,分佈極廣。現在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三苗爲擴大領地和勢力,曾經和堯舜禹部族進行了長期而艱苦的戰爭,最後被堯舜禹部族給打敗,其中一部分被強制遷移到南方的,就稱之爲南三苗,後來就演化成‘濮’族。因爲分佈的廣,所以有被稱之爲‘百濮’。”

唐代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貶三子李泰到鄖鄉縣,衆大臣給李泰擬的封號就叫做‘濮王’。而鄖鄉縣,就是現在的鄖縣,正好在神農架之內。可見神農架附近以前正是百濮族的地盤!而現代考古發現也認爲,古麇國的首都就在鄖縣五峰鄉,而在鄖縣的考古發現用碳14c測量結果爲公元前2550年——2195年。所以說,你問的夏商周時代神農架有沒有人居住,我可以清楚的告訴你,有!而且還能肯定是古麇國人。古麇國所統領的百濮之地域分佈在‘武當,荊,巫諸山脈之中’!”

丁立苦笑,自己不過問了一句話而已,怎麼會扯出來這麼一大堆。不過這樣起碼知道了,原來滅了鬼洞一族殷頑的是古麇國人。而且和湘西姜陽的祖先們是一家啊!兩隻殷頑都滅在了三苗九黎後裔之手,不知道是不是天意呢?

“丁……先生,其實我們是有一事相求!”看到馬博遠終於把事情交代清楚了,這時候周青忽然說,也沒等丁立回話他又說:“您剛纔和那個風水先生是鬥法吧?您也懂風水法術?”

丁立不置可否,找不到他們找自己幹什麼。不過現在已經幫萬瘸子安葬了,幾百號人都在這裡等着丁立回去開席喝酒!

“有事情等下說吧,你看……”丁立露出了一點爲難的神色。看了看這麼多的送葬人羣還在等着,這幾個書呆子才恍然大悟,拍着腦門子連說抱歉。因爲他們實在太激動了,終於找到了一個真懂風水法術的人了。當下留了丁立的手機號碼,才告辭而去。

丁立也沒把這事情放在心上,幾個書呆子而已,找自己能有什麼事?最多也就和魏平生一樣,對一些學術問題感到興趣而已。

第136章 菟絲子第106章 再探第185章 該死的貓第111章 圓覺第57章 旱魃第66張 報應第7章 登島第83章 丹藥第71章 祝水咒第84章 解密第149章 考古第62章 輻射第89章 湘西第130章 饅頭山第64章 祭壇第73章 危險第53章 太古藏書第25章 學校第40章 騎馬布第58章 故事第150章 高人第130章 饅頭山第75章 茅山術第85章 三尸第30章 迷魂術第3章 神秘島嶼第92章 跳樓第29章 三尸煉丹第160章 俠第134章 出錯第124章 號角第11章 古麇國第57章 黃泉陰氣第98章 苗寨第82章 教授第87章 秦嶺第65章 筆記第85章 三尸第29章 碟仙第108章 屍氣第91章 山路第7章 登島第143章 咒術盜墓第15章 畫中有神第143章 舊案二第172章 偷襲第33章 秦娜第69章 棄子第91章 山路第164章 殷頑第147章 金杖第12章 從中套話第100章 九龍水第96章 點穴第69章 古董有邪第178章 猜想第9章 青龍廟第81章 真龍第140章 三尸蟲第49章 化石第35章 請碟仙第174章 “神”二第166章 詛咒第10章 夜叉的傳說第150章 圖騰第9章 青龍廟第138章 請教第116章 爆破2第84章 往事第22章 龍魚油燈的一百零七章地下第133章 創新第28章 尸解仙第183章 槍手第49章 化石第12章 七座墳第66張 報應第76章 聖旨第176章 難題第66張 報應第31章 美女第46章 打架第一部七十五章 峰迴路轉第160章 都是幻境第107章 遇險第74章 殭屍第172章 偷襲第81章 真龍第92章 跳樓第31章 上帝之手第110章 邪教第98章 工程第2章 鬼臉瘤第110章 變臉第18章 麻煩第120章 渡海傳說第7章 登島第156章 鍊金第78章 書劫第10章 倒七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