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金山衛

感謝yangzhigang\不死鳥大人\iga的打賞.

白衣僧掉落的金葉如薄紙一般,才巴掌大小,其功用如同道門館閣之人的玉牌,都是指明主人身份的信物,就好像道門十方叢林頒發的度牒。

趙然沒聽說過什麼萬法寺,實際上他對佛門的認知一片空白,但既然身邊有朱七姑在,他當然不會錯過增加經驗值的機會,當即開口相詢。

萬法寺位於賀蘭山中,但具體所在位置,很少有人能夠知曉。這座寺廟在夏國佛門中非常有名,因爲寺中有一位開了六意識界的佛陀——文音大師。這位大師佛法無邊,一般情況下也不會離開寺院,但文音大師座下五大弟子卻個個都是了不得的高僧。

朱七姑接過金葉,略掃一眼,笑道:“原來死的這個和尚是普真大禪師的徒弟,聽說開了舌識界,成就了審察隨觀智,他們佛門吹牛說是什麼阿羅漢金身,看來咱們惹上個了不得的人物。”

趙然忙問:“普真大禪師是誰?什麼舌識界,什麼審察隨觀智,什麼阿羅漢?姐,給我講講。”

朱七姑道:“佛門裡有好多門道,有些什麼禪宗、法相宗、三論宗、淨土宗的,還有什麼格魯派、寧瑪派、薩迦派等等,哎呀,頭暈,我也弄不清那許多。總之佛門在西方立國無數,挨着咱們最近的,夏國以禪宗爲主,吐蕃以格魯派爲尊。舌識界是他們夏國禪宗的修行境界,前頭還有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後邊又有身識界、意識界,說什麼開了六界之後證得圓滿,就能成佛。其中複雜得很,各界之中還要成就十六觀智什麼的,以後有機會再慢慢給你講吧。這個普真和尚,就是萬法寺文音大師的五大弟子之一,本事很不錯。”

趙然問:“普真很厲害麼?和童老比怎麼樣?和四師兄比呢?和姐比起來呢?”

朱七姑道:“這卻有些不好評說,鬥法講究機緣,並不是境界高下就能定出勝負的。好比剛纔四師兄和這妖僧鬥法,其實這妖僧本事不弱,雖說不如四師兄,但也沒那麼輕易能夠拿下,不過你四師兄很滑頭,使了個詐,明面上裝作不知,只和這妖僧的法相爭鬥,實際上找準了關鍵時機,趁妖僧大意之時衝着本相下手,一劍功成……”

四師兄在高處擺足了造型,正轉身下來,剛好聽到朱七姑的話,重重“哼”了一聲,扭頭下了山丘。

朱七姑瞟了四師兄一眼,笑吟吟對趙然道:“雖說你四師兄非高人所爲,但這一點上我還是讚許的,你以後若是和別人鬥法……”

趙然訕訕:“姐,我沒根骨……”

朱七姑續道:“別打岔,我就是這麼比方,不管鬥法也好、爭執也罷,總之起了衝突,就得照這個方法來,講究什麼光明正大、堂堂正正,那純碎是自己找死,懂了麼?”

趙然聽得舒暢,迎合道:“姐,放心吧,此言甚合我意。”

童老嘆了口氣,嘀咕道:“誤人子弟。”

朱七姑一瞪眼,童老連忙縮了縮脖子:“那什麼,小師妹,該啓程了,咱們早些走,今晚便可到金川衛歇腳。”

朱七姑一甩手,那張金葉便向已經下了山丘的四師兄飛去,口中道:“四師兄,這玩意你收着吧,人是你宰的,回頭去向師父邀功!”

就在此時,異變突起。眼見那張金葉飛至一半時,忽然在空中轉向,往西北方倏然而去。

這一下措手不及,朱七姑連忙伸手虛空去抓,卻一無所得;童老甩手擲出木杖,但木杖去勢卻慢,眼看追之不及;四師兄大劍也凌空斬了過去,只可惜就差了那麼一點,金葉向下方一沉,輕輕巧巧避了開去,轉瞬而逝。

童老懊惱道:“禿驢狡詐!”

四師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望着金葉遠去的方向,默默無語。

朱七姑則咬着嘴角,神色凝重。

趙然忙問朱七姑:“姐,這是怎麼了?莫非禿驢沒死?”

朱七姑怔怔道:“是我疏忽了……死倒是死透了,但這度牒上卻有他師門印記,這是回去報信了。大意了,早該想到的,這禿驢修的是小無相法,最擅擬化虛實萬相……”

“那是不是普真和尚收到以後就知道咱們乾的事了,他是不是會來尋仇?姐,你剛纔還沒說呢,這個普真和尚和咱們打起來,輸贏究竟如何?咱們打得過麼?”

朱七姑沉吟片刻,道“他若是自家前來,那是絕對不怕的,但若是尋個幫手前來,就不好說了。”

聽朱七姑這意思,三打一穩操勝券,三打二就不好說了,若是那普真和尚多邀幾個幫手,恐怕這邊是很難抵擋得住的。

趙然心裡也有些不安了,在如此等級的戰鬥中,他實在是一點自保之力都沒有,只要童老、朱七姑和四師兄這三位一個照應不到,他就只有灰灰的命,因此便催促着快些趕路。

童老在前引路,卻沒有再一馬當先了,朱七姑和四師兄分別位於隊伍的左右兩側,三人將趙然和胡氏三口護在正中——當然主要還是護着趙然,向金川衛趕去。

一路緊趕慢趕,終於趕到了金川衛。

巴顏喀拉山呈東西之勢,是西部有數的廣袤大山,山脈以四十七座雪峰爲主,座座巍峨高聳,直入雲霄。西夏和吐蕃的國界便是以巴顏喀拉山脈南北而分,北爲西夏,南爲吐蕃。山脈靠近東部的餘脈以金山爲主峰,常年覆蓋在皚皚白雪之中。

金山融雪化爲兩川,自雪山南北而出,一爲大金川,其二爲小金川,大小金川蜿蜒向東,重匯於邛河。大明在兩川相匯處建立了數十上百座大大小小的堡寨,設金山衛鎮守,扼住了西夏和吐蕃東進的南路,與北路葉雪關一道,並稱川西重鎮。

金山衛雖是軍事重鎮,但因有河運通暢,故此人煙密集、商旅繁多,是川西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趕到金山衛後,衆人才鬆了口氣,驗過度牒路引等物,徑直入內。以童老的身份,本可直接拜見當地鎮守指揮使,得到更好的歇宿條件,或者是尋訪道門派駐此地的分司都管,同樣不差。

但考慮到只在金山衛歇宿一晚,且沒有別的事情,童老、朱七姑和四師兄等人又都是喜好清淨的性子,便只尋了個乾淨的客棧歇宿。

因爲戰事愈演愈烈,金山衛也出現了平時難得一見的修道中人,趙然傍晚時帶着胡氏三口出門閒逛了半個時辰,就見到了好幾個道士從他身旁經過。此時趙然已經有了不俗的資質,又開了天眼,刻意察看之下,倒也讓他發現了些修道之士和凡俗人等的區別。

大底修道之士身周自有一股天然的氣機流動,流動方式和氣機強弱又各自不同,但趙然是絕對看不懂其中門道的,他只能粗粗分辨出人家是否是修道中人。

但修道者畢竟不多,沒事也不會如凡俗中人一般常在大街上晃來晃去,好不容易見到幾個後,再想仔細“研究”,就沒這個機會了。等到天黑之後,趙然和胡氏三口尋個小飯館吃了些飯菜,便回到了客棧。

趙然正要躺下歇息,胡氏又找上門來,趙然一問,才知道這胡氏是打算在金山衛停留一段時間,餘下的路程便不準備跟着走了。金山衛有大軍駐守,安全無虞,人煙稠密、街巷繁華,生意自然好做,胡氏提出留下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天一早,隊伍繼續出發,只少了胡氏三口。減少幾個無關的累贅,童老當然沒有異議,不過他也沒有把馬匹還給胡氏的意思,四師兄無動於衷,只朱七姑拿春孃的事情調笑了趙然兩句,惹得趙然好一陣尷尬。

第四十二章 二次聯手第九十六章 而立第十九章 別在傷口上撒鹽第三章 和藹的杜長老第四章 忽悠第七十章 對問第七十五章 我是真心的第一百一十二章 差距第一百零九章 祖師和三個女修第九章 無處不在的行霸第四十五章 德吉仁波切第十四章 再訪金宅第五十六章 仲裁庭第四十四章 夜談第一百四十一章 手冊第三十四章 罪責第一百零九章 方丈履職第一百三十一章 占卜第二十二章 川驢技不窮第六章 刻苦學習的日子第五章 三位師兄第四十五章 真相(補更)第三章 後山第七十三章 九月飛雪(爲zzz加更)第七十七章 趙方丈的慈悲第二十六章 扯得有點遠第四十九章 上觀第五十章 鬱悶的宋監院第五十六章 做賊心虛(盟主加更)第六十四章 兩個毒舌鳴翠柳第二十章 恍如四年前第九十四章 霸王餐第四十章 兩塊牌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鬧劇第二十六章 “朝三暮四”第九十六章 而立第四十三章 老師的故事第二十八章 東線第三十九章 新任夏知府第六章 身而爲人的煩惱第十六章 葉雪關第二十八章 東線第五章 水合開發第八十五章 茅屋第二十八章 大悲大喜過山車第二十四章 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第四十八章 密會蔣高功第二十一章 大明好師兄第九十章 過堂第八十章 公推之前第四十九章 白都管的猶豫第五十六章 調和第七十一章 肚子問題第六十九章 金針堂第七章 總觀有高人第三十二章 理解萬歲第一百二十三章 選擇題第五章 科學不科學第一百零九章 祖師和三個女修第六章 不一樣的修煉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十章 折耳山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終)(祝kendrick申請美高順順順)第九十六章 而立第九十六章 而立第三十章 進一步合作第四十三章 交易第六十七章 轉圜第九十二章 海上第六章 找到組織了第九章 使節第八十七章 送信(爲星漢浮槎盟主加更)第八十三章 不忘初心第四十章 貢布山口的閒言碎語第一章 樓觀舊物第七十四章 觀棋第一百四十三章 照本宣科第三十七章 受牒的曙光第五十章 尋訪第八十九章 抓回去第三十章 託市第三十六章 答不答應第三章 經堂內的說唱聲第四十三章 弄巧成拙第十一章 無相水障第二十六章 三個狗腿子第四十三章 遷居工程第三十五章 定罪第六十章 功德和經書第三十九章 新任夏知府第三章 勸解第六章 刻苦學習的日子第二十章 離山第十九章 筆架山莊雅集第六十章 提半格第三十四章 谷陽縣的夏秋風雲第六十二章 繼續聽趙廟祝講故事第十五章 一路向西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二十二章 疑竇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