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陽山書院

在逍遙道人的引導下,幾人來到山陽,就見一處三面抱山的小壩子中,矗立着一座小莊園。莊園不大,白牆之內約莫十數間房舍,正門掛着個牌匾,上書“南山書院”四個大字。

王守愚見了,點頭稱讚:“遠離鬧市,結廬讀書,的確有儒門風範,當爲同道中人也。”又向春風和觀雲道:“你二人不可造次,咱們恭敬一些,將這位道友請去京城,便算完結一樁差事。”

春風道人正了正衣冠,答應了,觀雲則笑嘻嘻道:“損之道兄放心,我們一向對人才是禮敬有加的。”

來到近前,逍遙道人上前扣門:“孟道友在否?”

院門應聲而開,孟言真身着灰色書生常服出門相迎:“今日早起,忽聞雀鳴於枝頭,卻原來是林道友來了,一別經年,道友登門,幸何如之……這幾位是?”

逍遙道人忙介紹:“孟道友,小弟如今入了上三宮,這位是朝天宮供奉王道兄,字損之,這兩位是靈濟宮供奉,春風道長和觀雲道長。”

孟言真連忙施禮:“諸位大駕光臨,真是蓬蓽生輝,快請入內。”

進了書院,就在草堂中烹茶待客,孟言真道:“敢問諸位來此何事?”

王守愚道:“久聞孟道友大名,僻居川西,悠遊林泉,一心研讀聖賢之書,乃有濟世之才。如今我朝大興修士入世之風,簡寂觀下詔,令館閣揀選修士出任道門方丈之職,不知孟道友可曾聽說?”

孟言真點頭:“我雖在鄉間荒野,此事卻也得聞。如我川省,各州府均有館閣修士出任道門方丈,我有幾位熟人也下山入世了的。此策極好,可爲百姓謀福,長此以往,以修士之能,百姓的許多急難都可料理得了。”

王守愚笑道:“孟道友足不出戶,卻知天下事,果然高人也。實不相瞞,道門變革、天下震動,我上三宮身爲大明修行界的舉足輕重的一方,自也不甘落後,正努力參與。如今我們已在南直隸、河南拿到了七個縣的方丈職司,明年還會更多,也算是爲天下百姓盡一份心意,爲我儒門的光大出一份氣力。”

孟言真讚道:“上三宮願意爲天下謀福,大善!”

王守愚道:“說得不錯,今日前來,便是想請孟道友出山的。”

孟言真作難道:“這……我一心只讀聖賢書,從未做過他想。”

王守愚勸道:“以孟道友之才,屈居山林,當真可惜了。爲黎民解難,爲天子分憂,這不正是咱們儒門信士所擅長的麼?沒有這份以天下爲己任的抱負,談什麼讀書?讀書又有何用?”

孟言真又婉言推脫了幾次,王守愚肅然道:“孟道友,如今國家正是用人之時,朝中又是奸黨把持,天子政令不出京城,道友難道眼睜睜看着百姓受苦、天子蒙塵麼?”

逍遙道人在旁跺腳道:“孟道友不出,奈天下蒼生何!”

孟言真聳然動容,起身長揖:“若非幾位分說,孟某險些鑄成大錯!也罷,便隨諸位入京就是!”

衆人大喜,頓時熱絡起來。王守愚當即向孟言真介紹了上三宮拿下道院方丈職司的縣份,又請孟言真挑選。孟言真便選了南直隸溧陽縣寶藏院,願意出任寶藏院方丈。

圍繞着今後入了上三宮的諸般事宜,衆人又談論多時,王守愚說,入了朝天宮後,將鼎力相助孟言真寄託神識,待將來入了大法師境,便在朝天宮爲他授籙。

天色漸晚,孟言真心情舒暢,道:“便請諸位留在此間用飯。”於是回到後園,不多時,帶着一個手提食盒的麗人上來,笑道:“諸位道友請了,這是我剛納的妾室婉娘,極擅烹飪,請諸位道友嚐嚐婉孃的手藝。”

食盒打開,菜餚一道一道取出,桌上頓時香氣撲鼻。婉娘輕聲介紹:“這是綠堤香酥鴨,這是過油金田雞,這是翡翠素玉豆,這是香合竹葉魚……”

春風和觀雲二道眼都看直了,看的卻不是菜,而是婉娘。只覺婉娘這身段凹凸有致,圓潤而不失風骨,窈窕而不失飽滿,臉蛋長得更是俏麗,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透着勾人的誘惑。

和婉娘相比,長樂樓的四大花魁根本不值一提,以蒲柳之姿來形容都嫌過分!

不單春風、觀雲二道,王守愚、逍遙道人也同樣目不轉睛盯着婉娘發呆,草堂中頓時一片呼吸粗重之聲。

孟言真乾咳了一聲,道:“損之道兄?春風道長?觀雲道長?林道友?損之道兄?春風道友……”

王守愚堪堪回過神來:“啊?”

孟言真伸手相請:“用飯吧?”

“好的,好的……”回過神來的王守愚連忙招呼春風等人吃菜,衆人這才抄起筷著,一邊往嘴裡扒拉飯粒,一邊還盯着婉娘離去的身影,個個食不知味。

逍遙道人問:“孟道友好福氣,敢問這原是誰家娘子?”

孟言真自豪道:“我上月去慶雲館拜望道友,返回時,見涪水之上有小船傾覆,便過去救人,正好將婉娘救了上來。婉娘父母早亡,身世孤苦,感孟某相救之恩,願意以身相報,孟某便納爲妾室了。”

王守愚長嘆:“這等奇緣,簡直……恭賀孟道友了,孟道友真是三生修來的福氣!”

孟言真哈哈一笑:“婉娘還擅琵琶,等用罷飯食,便讓她彈奏一曲,以助雅興!”

“甚好甚好!”

“快快彈來!”

“孟道友,還吃什麼飯?先聽曲吧?”

孟言真大笑,便讓婉娘取了琵琶出來,在草堂上彈奏曲目,以爲佐飯之調。

果如孟言真所說,婉孃的琵琶彈得極好,孟言真搖頭晃腦,閉着眼睛沉浸其間。王守愚等人也沉浸其間,但卻非沉浸於曲調之上,而在乎勾股之中。觀雲的哈喇子都淌了下來,自家卻絲毫不覺。

到了夜深,孟言真安排王守愚等人歇宿,一人一間,分別安置在客房之中。

觀雲哪裡睡得着,閉上眼睛,腦子裡全是婉娘俏麗的身影、勾人的容貌,當真是輾轉反側,怎麼躺怎麼不舒服。

第五十二章 成本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步五年計劃第十九章 禿驢和牛鼻子第八十六章 拜年第三十六章 董致坤的腦回路第十章 道廟第十九章 爲成安鳴不平第四十六章 關於周雨墨的點滴完本感言第八十六章 拜年第八十一章 關照第三十五章 裴行走第二十一章 潘養壽的眼光第八十四章 錢息和交通第二十七章 意識消磨第九十二章 海上第六十六章 一點小小的改革第五十章 鬱悶的宋監院第三章 勸解第三十七章 首座延伽第六十章 有效與失效第二十五章 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二十八章 拿人第三十五章 求道第四十七章 刺殺案後十日第六十六章 信力簿第四十三章 廟前鬥法第四十章 大手筆第九章 無處不在的行霸第三十三章 膽色第八章 玉皇閣考察組第八十九章 大肆封官第四十三章 遷居工程第六十章 幾乎跪了第十六章 朝氣的另一種解釋第五十六章 大禁術的新用法第二十章 五行神陣纂要第六十八章 框架第九十八章 筆試第四十一章 開田耕地真忙第十七章 拯救火工關二第一百零六章 再見白羽第十六章 朝氣的另一種解釋第三十二章 小僧覺遠第五十八章 裴中澤任滿第六十六章 佳人會面第四十四章 走走東方敬的門路第五十九章 故事環中環第五十六章 白馬院同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潯陽江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九江第九十三章 振興之兆第五十六章 調和第七章 大禁術第四層第四十五章 趙丹第三十二章 烏乘大師第九十章 武人的夢想第七十一章 肚子問題第八十五章 茅屋第六十章 有人助攻第九十三章 振興之兆第三十章 修士也會生病第三十八章 曲折蜿蜒第四十六章 人驢之幸第四十六章 曲鳳山第八十七章 送信(爲星漢浮槎盟主加更)第九十九章 都是老朋友第四十三章 會面第六章 找到組織了第六十七章 典型發言第十六章 沒完沒了第十章 陣法之道(上)第二十九章 讓氣泡再大些第六十九章 人選第十四章 非爲邀名第三十三章 轉變第六十六章 非禮勿(爲我在故我在月影加更)第三十一章 初見張雲兆第七十三章 跑上級第一百零三章 保舉師第四十四章 臨洮第一章 君山廟的框架第二十七章 意識消磨第五十一章 師徒五個第四十二章 後盾第三十八章 金記米鋪第七十一章 東方敬的排查法第四十章 圓滿第一百二十七章 輸了第二十一章 常設貨棧第九十九章 彌補第三十二章 烏乘大師第四章 集中受籙第二十七章 狙擊雪蓮第三十九章 長老堂議事第九十三章 算計第一百零六章 越境鬥法第三十二章 理解萬歲第二章 周懷和宋雄第三十四章 回到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