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肚子問題

仁多家的子弟都是好獵手、好戰士,景程當然知道這個道理,於是支吾了:“這……”

保忠扭頭問老叔:“老叔你說?”

老叔點頭:“你說的有道理,恐怕是敲打甚於收拾。”

保忠又道:“我和洗忠商量過了,明天就去城外跟着幹活,無論如何,先得些吃食再說,你們要是還願意聽我的,就跟我一塊兒去,要是不願意,我也不勉強。但要提醒你們一句,趙方丈現在是敲打咱們,等到他沒耐心了,可就不妙了。李祖儒讓你們幹什麼,你們都要深思熟慮,可別傻乎乎衝在前頭。”

景程不甘道:“呂則,你可是我任多家的呂則啊,你怎麼能去給漢人幹苦力?說出去咱們任多家還有臉立足麼?要不我和洗忠帶人去幹活,你在家裡聽消息就成!”

保忠搖頭:“什麼呂則不呂則的,說穿了,咱們現在都是明人的階下囚,只不過人家暫時不想給咱們上綁而已。點子是我琢磨的,自是由我來帶隊,遇到什麼困難了,我也好做主。”

當下商議妥當,幾人下去分頭鼓動,第二天時,便將任多家六十多條壯漢集中起來,前往城外週轉房的施工處報到。

党項人來報名參工,當真是三年來從未有過的,督工的典造房幾個道士當即就遲疑了,不過他們也沒有什麼由頭反對,於是一邊安排保忠等人幹活,一邊飛報白馬院。

過了不久,飛報的人帶回來了方丈的答覆:“一視同仁。”

“什麼意思?和漢人一樣?”

“我見到了趙方丈,方丈親口說的,一視同仁。老老實實幹活的,放糧,偷奸耍滑的,扣糧,尋釁滋事的,亂棒打出。”

雖說仁多家來的六十多個壯漢只佔工地上的八分之一,但卻吸引了大半督工者的目光,隨時警惕着這幫過去的党項“貴人”們起別的心思。

除了督工的道士們外,還有更多的漢人勞力以各種好奇的眼光投注過來,看得党項人渾身不自在。

保忠低聲呵斥身邊的同族:“不要管旁人,他們愛看就看他們的,看久了就不看了,咱們踏實幹自己的,先把今日的口糧解決了。我可跟你們說,家裡大人、孩子都等着吃飯呢,既然來了,就拋開身段,埋頭幹活!”

紅原的党項人過去沒幹過修房的工活,只得先從最簡單的做起——挖土,督工道士們發下來鐵榔頭,就在指定地段上掘土,掘出來泥土裝在兩個竹簸箕裡,用根扁擔挑了,送到統一的篩選場,自有人用石錘敲碎。

到了巳時放飯的時分,民夫們都排隊來到大棚外,保忠帶着党項人也擠了過來,那道士指了指隊伍後面,道:“排隊,一個一個來。”

一人一碗粥,一個麪糰,保忠和洗忠兩個隨身帶了個竹筒,各自勻出小半碗米粥,掰了兩塊麪餅,洗忠帶着,撒丫子就往城裡跑。

督工道士攔住,問:“你幹什麼?”

洗忠怒道:“攔我作甚?我要回家!”

那道士問:“不打算幹了?吃不了這苦?可以啊,走了就別回來。”

洗忠瞪眼道:“王八羔子吃不了這苦!我回家送糧食,完事就回來接着幹!”

聞聽此言,那道士便放了洗忠回去,只是笑道:“着什麼急,晚上每人可以帶兩個麪糰回家,差這一頓麼?”

聽說晚上額外可以帶糧食回去,還有一些想要效仿洗忠的党項人便消停了,他們家裡不像呂則家,牀上躺着生病的老孃,家裡人晚吃一頓能挺得住。

一天重體力活幹完,大家累得腰痠腿疼,但每個人手上捧着的兩個麪糰卻是實實在在可以填肚子的糧食。有了這份收穫,比每日裡彷徨無計要強得太多,至少大夥兒知道,明天的吃食在哪裡。

回家之後,保忠用熱水將一個麪糰化成麪糊糊,小心翼翼的將麪糊喂入母親口中。中午吃了一碗米粥,晚上又吃了一碗麪糊,母親說話的力氣比昨日足了一些,精神也顯得好了不少。

當晚,出頭帶人去給白馬院修週轉房的保忠被李彥思叫過去了。

“保忠,你還是不是党項人?你還是不是拓跋部的族人?還當不當我是祖儒?”李彥思怒不可遏,指着保忠,嘴皮子都在哆嗦。

保忠低着頭,一言不發。

“咱們這三年來,一步一步走到如今,多不容易,再堅持堅持,很快就成了!可你到好,關鍵時刻來這麼一手,咱們三年的心血都給你毀了!”

保忠擡頭,面無表情,問道:“很快就成了?很快是什麼時候?”

“這哪裡說得清?總之把握得好,三五個月!”

“祖儒,我老孃病了,在家裡躺了三天,家裡實在沒吃的了,哪裡撐得過三五個月?一天都撐不過去了啊。不單是我家,景程家的孩子餓的哇哇哭,老叔家也一樣,老嬸子昨天走道都暈倒了。我能有什麼辦法?白馬院說這個月的賑濟糧食不發了,日子怎麼熬?”

面對一連串的質問,李彥思無法回答,一口氣被憋在肚子裡,滿臉通紅。

留在紅原的党項人主要是拓跋氏、米擒氏和頗超氏,白馬院分發的賑濟糧食,是直接調撥給李彥思、則琿和強雄這三族大頭人的。

米擒氏和頗超氏人少,族中姓氏也比較簡單,怎麼分糧,李彥思管不了,但他身爲李氏祖儒,肯定要偏向拓跋氏中的李氏,至於拓跋氏中的仁多家、沒藏家、破醜家之類的小族,日子自是不好過了。

旁邊的則琿和強雄都上來好言緩頰,一個說請大祖儒息怒,保忠也是有苦衷的,另一個說保忠你要體諒李祖儒,他也是爲了整個紅原的党項人考量。

但說來說去,對於保忠而言,全都是廢話,我當然知道你們的“大計”,我也希望“大計”能成,但我們仁多家那麼多口子,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明天的早餐在哪裡!

說到最後,李彥思道:“我們明日就要去見趙方丈,盡力敦促他按照約定把糧食發下來,保忠,這個時候,你可不能犯糊塗。”

保忠道:“祖儒,我知道你們是爲党項人好,但我只能說,什麼時候能把我仁多家二百張嘴餵飽,我就什麼時候不去給漢人幹活。”

第六十五章 曲流亭中第四十章 陪耍(爲林主教二盟加更)第三十三章 拍品第五十七章 打就一個字第二十七章 意識消磨第四十三章 會面第一百二十章 佛門的消息第一百零六章 越境鬥法第六章 衆法相第三十二章 掌廚之後第四十三章 遷居工程第二章 下一站封推感言第七十一章 東方敬的排查法第十九章 名號下的光環第五十三章 再正根骨第四十章 查看根骨第九十三章 算計第四十一章 關鍵人物第二十八章 嘉靖二十四年的信力第五十四章 戰場新思維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洞第九章 齋醮潛規則第十九章 飛劍空空第四十六章 應天第七十章 對問第六十八章 好大一條魚第三十六章 董致坤的腦回路第七十六章 是敵是友第八十一章 宗乘寺的信函第七十一章 執法的條件(爲michyul加更)第五十七章 腦子被驢踢了第五十八章 分組討論第七十五章 刷經寺第七十五章 第二次談話第二十八章 東線第七十一章 執法的條件(爲michyul加更)第三十五章 定罪第八十三章 不忘初心第九十八章 配售第十二章 烏塘初法事第六十三章 週轉房第四十九章 道門應對第二十九章 牽連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數第一百一十三章 場邊對論第八十四章 錢息和交通第七十六章 燒的是銀子第一百零二章 女修有點多第二章 反間第九十章 過堂第五十一章 九州閣第二十七章 正題第十三章 望氣第三十四章 打算第三十章 託市第一百一十二章 差距第四十六章 應天第十六章 洗心亭第十九章 爲成安鳴不平第十一章 別人的發家史第十七章 大沼澤第四章 君山廟祝第一百一十五章 發行第一百一十一章 聽老師將過去的故事第五十二章 某人出關第二十一章 大明好師兄第五十八章 君山民事第三十章 哪裡來的小丫頭第四十六章 關於周雨墨的點滴第四十三章 弄巧成拙第九十章 和大妖談壽元第七十四章 聽證第二十七章 發家致富的捷徑第五十五章 雷善第七十五章 我是真心的第三十七章 搜索第九十六章 大比前第六十八章 爲大師兄背鍋第七十章 變故第二十九章 價格的聯繫波動第五十三章 刑臺第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九十九章 彌補第五十六章 白馬院同道第八十九章 抓回去第五十三章 再正根骨第六十一章 威風(爲AD先生盟主加更)第四章 碉門(爲zzz1220盟主加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議事臨近第六十六章 法外豁免權的誘惑第二項技能第二十一章 立場第二十三章 七年之癢第四十六章 地道第四十七章 分割禮單第十九章 筆架山莊雅集第五十五章 無極山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舊案第四十章 刺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