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白馬院同道

十月二十八日,趙然來到了兩過城門而不入的紅原,這次,他終於要入城了。

紅原縣城是在原來邛溪鎮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原來鎮上本是沒有城牆的,升格爲紅原縣治所後,在白馬院監院袁灝的努力下,纔開始修建城牆。

但從動工開始到現在,修了兩年半,也才修成了一道周長二里多,高不過齊胸的土牆。但這道土牆的根基卻打得很厚實,足有一丈多厚,上面可容五馬並行。

趙然試着伸手捶了捶,發現很是堅固,可見袁灝打的主意是慢慢修葺,可以不追求工程的進度,卻在保證質量上狠下工夫,此人做事還是比較穩健的。

簡單看完了城牆的情況,趙然便來到東門外。袁灝帶着白馬院大羣道士已經恭候於此,見了趙然,連忙抱拳躬身,齊聲道:“恭迎趙方丈!”

趙然連忙雙手虛扶,迭聲道:“諸位請起,諸位請起,都是同道,何必如此多禮。”

衆道士直起身來,仔細打量趙然,心下均道:“傳言果然不虛,這位道長當真年輕。”

還有的在想:“聽說這位是館閣中的仙師,也不知主持我紅原縣佈道,究竟會是何等光景。”

領頭的袁灝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原本是川西總督府的幕僚,舉人出身,能夠坐到白馬院監院的位置上主持紅原政務,全賴他在白馬山大戰中的傑出表現,受到了當時的總督周峼不遺餘力的舉薦。

白馬院是道院和官衙合一的體制,一半道士來自官府,一半來自道門,這就是當年趙然在葉雪關大議事時所獻的方略,與鬆藩地區其他道院也不同,在整個大明是頭一份,故此杜騰會才說這裡是特殊中的特殊。

就聽袁灝道:“早聞趙道長要來白馬院,我等齊感振奮,今日終於將道長盼來了,當真是白馬院之幸,紅原之幸!”

趙然連忙遜謝:“怎敢當袁監院此語,白馬院的事務,還有賴袁監院和諸位同道鼎力相助。”

袁灝笑道:“趙道長大名,在我川省如雷貫耳,短短几年,便白手起家,將君山廟建成全省信力第一的大廟。主持無極院佈道之後,又興修道路、溝通水渠、惜農護民、靖除盜匪,令百姓富足、闔縣安寧,谷陽縣堪稱大治矣!”

這是二把手對新官上任的一把手必做的功課,趙然當即言稱“愧領”,又道:“袁監院以後可稱貧道‘致然’,這樣也親切一些。”

袁灝又向趙然介紹了隨行出迎的一干人等:“這是我白馬院同道,我給方丈介紹一下。”他還是不肯稱趙然爲“致然”,堅持以“方丈”相稱,以示恭敬。

當先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道士,其貌不揚,名叫谷騰豐,是白馬院都管。趙然看着有點眼熟,回憶中似乎是在玄元觀見過。

當年趙然爲了晉升道職而去玄元觀跑關係,拜見時任玄元觀巡照的宋致元,和這位老道在宋致元公事房中匆匆見了一面。

聽袁灝一說,這位果然是來自玄元觀,原本是玄元觀巡照房水房的提科道士。

提科道士一般是省觀或者總觀中,授予某些資深道士的名分,這些道士是經堂道童出身,在八大執事房沒有得到具體道職,卻又擔負着一定的職司,位在五主十八頭之下,又高於普通的經堂道童。

谷騰豐在玄元觀混了幾十年都沒有混上道職,相比趙致星而言,不論家世背景還是個人才能,想來都差遠了。如今被調來白馬院任都管,算是升了一級,但如果他年輕二十歲,也許可以看作前途光明,但如今嘛,恐怕是被踢過來養老的。

趙然含笑招呼:“谷都管是省觀下來的高道,眼界寬、見識廣,將來還盼谷都管多多指點。”

谷騰豐唯唯諾諾道:“好說,好說,豈敢,豈敢。”

谷騰豐之後,是白馬院都廚雷善,這位卻是來自官府,也是舉人出身,原平武縣縣丞。

袁灝又道:“聶都講和範高功不在縣中,曾方丈履任永鎮,在永鎮辦道法會,專門點了他二人過去向永鎮靈蛇院的經堂道士們講課,唔,應是前日結束。他二人走時說,也不知能不能趕回來迎候方丈,若是來不及的話,讓我代轉歉意。不過他們肯定於公推之前回來,不會誤了方丈的升座大儀。”

趙然微笑點頭:“無妨,無妨。”

剩下的七位執事都在場,李知客、盧方主、左巡照都來自道門,羅典造、申迎賓、張貼庫、龍賬房則來自官府。

這些白馬院的道士身後,是十多位紅原本地“名流”,但紅原是剛從西夏手中奪過來沒多久的地盤,縉紳和豪富都不存在,只有部族頭人、往來行商和鄉村耆老。

紅原三部,龍白部、查馬部、筇河部,龍白和查馬都沒有人來,只有三部中實力最弱的筇河部來了兩位頭人,齊齊向趙然躬身施禮。

趙然將他們一一攙起,和顏悅色安撫了不少好話,答應了他們過些時日就到他們寨子中作客。然後又向其餘人等衆人揮手示意,表示自己謝過大家出城相迎,這纔跟隨袁灝進了紅原。

紅原實在太過簡陋,只有一條不到百丈的主街,主街上的房屋還稍微像點樣子,幾座酒樓、茶肆、布店、糧鋪、藥鋪都是木頭房舍,其餘則是石屋,至於街道後面的其餘房舍,一眼望上去基本上全是土屋。

城中最好的建築,無疑就是白馬院,袁灝介紹,這裡原是佛門興建的萬象寺,看得出前任曾方丈在改建時確實動了不少心思。道院雖小,卻很是乾淨整潔,用的石料和木料也足。

當晚,袁灝請趙然至道院對面的酒樓中吃飯,七位執事全部到場,吃的自然又是烤全羊。

趙然也不和他們談什麼政事,不講自己的規劃,扯的都是衆人極感興趣的閒聞。比如張大真人飛昇的景象,比如天龍院涅槃大法會的熱鬧等等。他講故事的水平自是不用提的,直說得衆人時而緊張、時而興奮,時而開懷、時而落淚,又在不經意間自然而然對他修士的身份油然而生莫大敬意。

一頓飯的工夫,趙然便初步樹立了讓人敬畏又感親切的形象。

感謝哦哦呀呀哈哈、書山的男爵、灰太狼喜歡琳琳的打賞,拜謝道友們訂閱和投票。

第三十四章 劍意第二十六章 另一個故事第七十六章 仲裁第一百一十六章 忙碌的趙致然第五章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道第十五章 一路向西第三十六章 嶽騰中的高論第一百一十章 送別第六十八章 好大一條魚第八十九章 大肆封官第十九章 廬山第三十五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三十一章 雲水堂的法陣第四十二章 趙方主和五色大師的對話流第五十六章 做賊心虛(盟主加更)第四十二章 後盾第八十九章 演算有誤?第六十二章 宋監院的策論第五十章 三清閣第一百八十九章 聯合指揮部(爲母豬催情專家盟主加更)第四十七章 當金身再遇法相第三十二章 磨盤第三十五章 九姑娘第七十二章 診治第三十二章 掌廚之後第十七章 大沼澤第二十三章 暗樁和春耕第五十章 兔子的身影第二十章 告狀第五章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道第五章 再見封唐第三十二章 預期與人心第四章 碉門(爲zzz1220盟主加更)第四十二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二章 反間第二十三章 同門的關愛第三十九章 長老堂議事第六十八章 五情決第四十一章 丹木和完丘第二十三章 反省材料第六十章 有效與失效第一百二十二章 傳聲筒第二十五章 開工前的準備第四十四章 夜談第七十五章 刷經寺第四十三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一十章 總觀地震第五十二章 因果第二十章 告狀第五十七章 上三宮的菜菜第六十三章 戰事結束第三十六章 住持永善第一百零八章 向老祖學習第二十一章 常設貨棧第四十七章 當金身再遇法相第八十八章 以君山廟的名義第一百二十七章 輸了第四十二章 二次聯手第一百章 新的道職第九章 機會第三十六章 嶽騰中的高論第五十二章 陽山書院第二十九章 交手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門不能亂第十二章 第二層第十二章 第二層第三十七章 首座延伽第九章 神神叨叨第十章 折耳山下第四十六章 再度逃跑第一百四十四章 賀宴第七十五章 我是真心的第十七章 捉妖(上)第二十一章 重回無極院第五十一章 老師的愧疚第四十章 圓滿第一百四十二章 排序第八十七章 杜騰會升座第二十八章 向上的門路第三十二章 掌廚之後第五章 一切就緒第十八章 分贓與上訪第五十章 兔子的身影第二十章 五行神陣纂要第八十八章 第三次談話第一百四十六章 飛昇第十二章 官僚主義第十四章 佈道新思路第十一章 都講葉雲軒第五章 水合開發第二十九章 苟二立威第七十三章 磨礪第七十五章 我是真心的第三十一章 另一種熔斷第七十章 抓差第五十四章 鬆藩的情況第八章 大興土木第六十七章 典型發言第四十五章 一個跨越千年的故事第四十一章 人各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