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沒完沒了

千多年以前,藏地赤松德貞王邀請天竺上師蓮花生入藏傳法,使佛法在藏地弘揚開來,這是佛門一件標誌性的盛事。其後,赤松德貞王向蓮師請求灌頂和教示,傳說在桑耶寺上方閉關處的清浦,蓮師開啓了八大黑嚕嘎儀軌的壇城,爲九位心子傳法,藏王亦身列其中。

八大黑嚕嘎儀軌即八大善逝法行儀軌,以有相方式觀修八忿怒本尊相;而心子,就是心傳弟子。儀軌中,九位心子各被授予不共的傳承,每一位都依法修持而證得成就。

聞達和尚所說的九心子傳法壇城,就是蓮花生大師在這次傳法儀軌中使用的壇城。此事在蓮花生大師的傳記和諸多佛門典籍中有所記載,但這座壇城卻一直不見蹤跡,是佛門的一個謎,許多佛門修士都認爲,這是一個傳說,並非真事。

如果聞達說的是真的,那麼這座壇城的意義絕對不下於玄慈的證道金鉢,甚至重要性更高!這不是壇城本身佛法威力大小的問題,而是對佛法傳承和記載的重大發現和彌補,尤其對於吐蕃而言,這座壇城堪比聖物!

三位菩薩境的大修士同時發問:“能夠確定麼?”

聞達稍一猶豫,隨即咬牙道:“不敢說百分之百,但八成就是九心子傳法壇城。”

了緣是菩提堂首座,對於堂中執事僧的情況比較瞭解,知道聞達雖然修行境界不高,但眼光一向犀利,對於佛門掌故極爲熟稔,他既然敢說八成,那就應當是九成九了。

越是大修士,對這種與傳承、證道有關的物件就越是看重,了緣坐不住了,當即起身,道:“走,再去官驛!”他要親自過去查驗一下。

弘道和玄生也同時起身,想要隨了緣一起過去,但明覺卻道了聲:“三位大師稍待。”

弘道等僧停住,望向明覺,明覺忙道:“咱們好容易將玄慈大師的證道金鉢換到手,如今又出來了一個九心子傳法壇城,卻不知再拿什麼去換?”

三位菩薩境大修士冷靜下來,面面相覷,又緩緩坐了下來,明覺繼續道:“剛纔聞達師兄看出了此物端倪,但我以爲趙道長依舊是不懂的,也難怪,若非聞達師兄執事菩提堂多年,一般人哪裡看得出來,至少我是看不出來的。故此,小僧以爲,此事應當從長計議,未下定論之前,還是不要讓趙道長知曉太多的好……就算如此,只怕剛纔也於他有所‘驚動’了。”

了緣讚道:“明覺說得不錯,做得也很好。真要露了底細,怕是更加麻煩。”

明覺忙道:“也是小僧和這位趙道長打交道久了,對其心性略有知曉罷了。若是趙道長知曉了此物的貴重之處,怕是會給我天龍院出個大大的難題。”

聞達當即懊惱道:“都怪小僧……還好明覺師弟阻攔了,當時小僧差一點就說出口了。”

弘道略顯激動,道:“這座壇城一定要留下來,這是我佛門聖物,於天龍院弘揚佛法極爲要緊!補上了蓮花生大師傳法的第一步缺漏。了緣師弟,你們菩提堂還有什麼道門的好物件沒有,咱們先妥爲籌劃一番。”

了緣搖了搖頭,嘆道:“爲了換回虹體,已經拿出了丹鼎、寶翅等等這許多物件,見了金鉢,又給出去《無極圖》……《無極圖》剛拿出來,這位明使身上又摸出一個九心子傳法壇城,一件跟着一件,當真是沒完沒了……這卻如何是好?還不知他身上藏着多少我佛門至寶……”

明覺思索道:“小僧這次上了武當山,觀瞻道門張大真人飛昇大典,趙道長便是大典儀軌總管,想必和張大真人頗有淵源。刷經寺洞天是張大真人發現的,想必從中得了不少佛寶,賜給趙道長也在情理之中。”

這麼一解釋,大夥兒就明白了,了緣嘆息:“紅原之地爲我所據之時,怎麼就沒發現這座洞天呢?”

衆僧俱皆默然,片刻後弘道緩解道:“還好咱們加了個條件,可以派人前往刷經寺參拜,到時候須得仔細看看還有沒有遺漏。”

明覺又道:“如今看來,趙道長所求的還有一幅《玄元十子圖》,若是有了這幅圖卷,想必換回壇城便有了幾分把握。但也要好好思索一番交換的方法,至少不能讓他知道壇城的重要性,否則趙道長怕是還要給小僧‘拉單子’……”

於是衆僧苦苦思索解決之道,商議來商議去,得出的結論還是隻能用東西換,明日先由了緣出手,瞧清楚九心子傳法壇城的真假,確定之後再考慮交換的物件和方式。

最後,了緣苦笑道:“若這位明使再要拿出什麼別的聖物來,怕是隻能拼着打破規矩,不讓他回去了。”

八月十六日大早,趙然穿戴齊整,匯合同樣官服威儀的張居正,在天龍院十八名僧人、皇城司差役和翊衛司數百軍士的護衛下,向着天龍院行去。

由官驛而起,沿金波湖北岸,過崇義坊,經戒臺寺、東十三廂、北瓦子,而至天龍院。

一路上,凡經街道坊市,道路兩旁都跪滿了信衆,焚香祈拜,信香如雲。

到得天龍院時,此處已經人山人海,所幸皇城司早已將道路排淨,大隊人馬簇擁着趙然和張居正便進了天龍院。

前頭是明覺當先引路,周圍十八名僧人緊隨身旁,沿着亭廊轉了幾個彎,進入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中。

正中是高約三丈的三座巨大佛像,金光閃閃、流輝相映,各自披着紅綢袈裟,正是天龍院的大雄寶殿。

正中是中央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左側爲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右側爲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三尊大佛兩側,又各有兩位侍者。

釋迦牟尼佛旁隨侍的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藥師佛旁隨侍的是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阿彌陀佛旁隨侍的則是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

此外,大殿周遭還供奉了十八羅漢像,壁畫和雕樑上描繪的各種佛經故事栩栩如生。

上百名高僧立於殿中,目光齊齊掃向趙然,還有十餘名公卿大臣附驥其後,其中赫然便有樞密副使野利旺榮、御史中丞費聽慶夏、興慶府的開封府尹高懷恩等人。

感謝vur7une、哦哦呀呀哈哈、書山的男爵打賞,拜謝道友們訂閱和投票。

第十三章 條件第三十章 獨特的行走方式第八十七章 算錯還是算對?第七十三章 磨礪第十章 道廟第二十九章 牽連第二十一章 立場第九十五章 置換第七十一章 談判第一百零一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十章 過河第五十七章 上三宮的菜菜第三十二章 小僧覺遠第七十一章 肚子問題第三十六章 談談遷居的事情吧第三十章 裁定第七十四章 何必打打殺殺第八十八章 雙修道侶第五十七章 上三宮的菜菜第五十九章 故事環中環第二十八章 拿人第十章 和東方大師兄談心第四十三章 交易第七十二章 控訴(爲蛩蛩巨虛—約翰道友加更)第八章 手訣第七十五章 刷經寺第八十九章 關於記憶力的問題第十八章 巡查第六十三章 戰事結束第七章 老天不公第十一章 無相水障第六十八章 框架第九十四章 霸王餐第四十三章 會面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萬和萬一第一百四十章 調配和分組第二十六章 又是一道坎第五十章 兔子的身影第一百零二章 關於人才(爲靈狐二中盟主加更)第七十六章 仲裁第三十六章 談談遷居的事情吧第一百一十一章 聽老師將過去的故事第二十八章 一飛沖天的雪蓮花第九十八章 成敗第十七章 捉妖(上)第三十一章 西真武宮第二十二章 疑竇叢生第一百九十章 軍輜(爲櫛風沐雨初心牢記盟主加更)第四十一章 別院第九十五章 又回來了第四十五章 文字遊戲(爲天明道長盟主加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不消第一百二十七章 輸了第一百零八章 爲曲鳳和授籙第三十七章 新的漩渦第十五章 一路向西第一百零五章 回山第九章 神神叨叨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刀(爲zzzzlf盟主加更)第九十二章 各方來客第七十五章 跟蹤是門辛苦活第八章 痕跡第二十九章 道聽途說?(爲我在故我在—月影盟主加更)第二十一章 重回無極院第十二章 新農村運動第三十六章 又一個故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趙師姐第四十六章 地道第十七章 三代第二第二十七章 正題第七十二章 順序第四十二章 責任重於泰山第一百四十一章 手冊第三十一章 後廚那點事第三十九章 新任夏知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挫折第三十六章 住持永善第二十四章 君山獵寨第三十七章 搜索第五十三章 鬆州第四十五章 趙丹第三章 吃“大戶”(爲登峰見我盟主加更)第二十七章 石泉縣淨明院第三十二章 小僧覺遠第七章 總觀有高人第八十六章 授籙方案第十八章 明覺的煩惱第三十六章 中陽山下盧家莊第三十章 部民信道諫第五章 主角光環加金手指不敵根骨和資質第五十章 尋訪第六十六章 再做一個大餅第一百零九章 方丈履職第三十九章 童老第二十三章 沒佔到什麼便宜第八十七章 杜騰會升座第七十六章 燒的是銀子第六十六章 信力簿第三十五章 鄭師姐的推論第二十四章 一泉飛瀑掛潭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