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門不能亂

大典的盛況無需贅言,以楚陽成的修爲,想要鬧洞房也不是那麼容易,趙然原先打算偷學楚陽成的雙修道術,自是隻能擱置一旁。

反是在朱七姑的引見下,趙然和宗室的幾位大人物照了個面。

執掌朝天宮的大鍊師、衛道高士朱先見是個看上去瘦骨嶙峋的人,主動端起酒盞向江騰鶴致酒:“去年我朝天宮幾位修士得罪了江鍊師,是朱某管教不嚴,今日再次向江鍊師致歉。”

朱先見畢竟是宗室中身份最貴重的人,又是堂堂大鍊師,說出這種話來,也算是誠意十足了,於是江騰鶴舉杯對飲,算是明面上將緊張的關係緩和了下來。

朱先見又向趙然道:“聽七妹說,認了個弟弟,今後便也是一家人了,下回再去京城,定要知會我一聲,我這個做兄長的也好儘儘心意。”

趙然忙道:“豈敢豈敢,這杯酒當是我敬您纔對。”

跟在朱先見身後的,是宗室在四川分封的幾個藩王,以蜀王爲尊,又有華陽郡王、崇寧郡王、保寧郡王等七八位。這些宗室藩王平日不許離開封地,難得朱七姑雙修大典,天子下了特旨,允許他們陪同朱先見前來觀禮,故此一個個喜笑顏開。

除了蜀王這個大胖子外,趙然也懶得記那麼多藩王的名諱,混在其中碰了一杯,便趕緊撤離。

倒是餘致川始終在奮筆疾書着,顯得很是亢奮。

主賓席上,張老道從籃子裡揀了一串紫瓊水晶葡,一顆一顆摘下來往嘴裡送着,吃了幾顆後感嘆道:“真是美味,惜乎乃善耆特產,別處皆無,要想吃上一次,着實不易。”

大天師張雲意在旁笑道:“哪有吃不上的,您若是喜好這一口,我就立刻吩咐下去,讓您老的桌上每日都擺上一盤最新鮮的。”

張老道搖頭道:“按你這麼個吃法,味道就變了,我消受不起啊。再者說了,老道也沒幾天奔頭了,爲這點口腹之慾而大費周折,不值當的。”

張雲意笑了笑,道:“這又費得什麼事……”

張老道瞟了一眼旁邊坐着的靖微妙濟大天師邵元節,見他始終微笑着不說話,於是衝張雲意擺了擺手:“雲意啊,你先去敬你的酒,我和邵天師說幾句話。”

等張雲意離開後,張老道卻一直沒吭聲,他不說話,邵元節也沒有說話,只是不停的將盤子中的瓜子一粒粒揀出來,塞進嘴裡“嘎嘣”、“嘎嘣”的嗑着。

隔了良久,張老道才緩緩道:“老邵,你到底想做什麼?”

邵元節依舊嗑着瓜子,一聲不吭。

張老道嘆了口氣:“我要走了,下個月就去廬山……然後是龍陽子,龍陽子之後是端木,再其次爲仲文……”

邵元節含笑看着熱鬧的人羣,忽道:“我明年就二百四十歲了,仲文也已經二百零三歲了。”

“仲文應當能趕得上,他有富裕……”

邵元節道:“不是每個人都能如你一樣活到三百歲的。”

張老道沉默片刻,繼續說道:“我在西夏、吐蕃、北元,甚至西域諸國找了七十年,也沒找到靈芝太歲。去年破刷經寺洞天,裡面也沒有……老邵,你的傷,我無能爲力。但你還有六十年可以繼續找,我和他們幾個都說過,你的傷什麼時候治癒,什麼時候飛昇!”

邵元節臉上帶着笑容,定定的注視着玉皇殿廣場上的一切,但眼中一片空虛,似乎什麼都沒看見。

張老道盯着邵元節,一個字一個字的說着:“道門,不能亂!”

隔了許久,邵元節緩緩點頭:“亂不了。”

酒席吃到晚間時,張陽明和沈雲敬聯袂出現在趙然身邊。趙然適才已經主動過去敬過酒了,此刻是這兩位過來回敬。但說實話,趙然雖是修士,這兩位卻是長者,又是十方叢林最頂尖的大人物,能夠過來回敬,真是令趙然有點受寵若驚,連忙畢恭畢敬的連喝三杯。

喝完了酒,就聽張陽明道:“有點事情,想和趙方丈談談,可否借一步說話?”

趙然被嚇到了:“您二位可別嚇唬小道,有什麼事儘管吩咐。”

張陽明、沈雲敬和趙然來到混元頂一處僻靜的涼亭中,三人對坐後,張陽明道:“去年在元福宮議事時,趙方丈……”

趙然忙道:“您二位喚我致然便可。”

張陽明點頭續道:“致然,當時你提了個建議,由館閣修士出任十方叢林的方丈,主持齋醮科儀,以此加強世人對我道門的信念。我回去後,和雲敬方丈爲此事商議了很多次,大概拿出來一個辦法,去年報給了真師堂諸位真師,後來又反覆修改了幾次,其中九州閣的宋天師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見。宋天師還建議,徵詢一下你的看法,畢竟你是此策最初的建議人。”

沈雲敬補充道:“去年底,我們本想聯繫上你,讓你幫着參詳參詳,但和玄元觀文書來往了幾回,你都不在……”

趙然忙道:“還請張監院和沈方丈多多擔待,當時大真人派小道公幹,連我師門都不讓明言。不過無極院那頭的事務是提前交代好了的,並不曾誤事…”

沈雲敬一笑點頭:“聽說了的,後來聯繫上了華雲館,你老師說你跟大真人出去辦事了。”

趙然接過張陽明遞來的一份折本,仔細看了起來。

摺子的名字爲《館閣修士歷練十方叢林詔》,和景緻摩去年起草的那份詔令形成鮮明的對比。

詔令中談到了目前十方叢林在齋醮科儀方面存在的重大缺陷,簡單點明瞭此詔令的目的,即使道門之聖顯化於世,令各方百姓同沐三清道尊的榮光。

詔令明確了十方叢林方丈與館閣修士之間的對應關係,縣院方丈可由黃冠出任,府宮方丈可由法師或大法師出任,省觀方丈則由鍊師或大鍊師出任,至總觀一級,則由真人或天師出任。

看到此處時,沈雲敬笑道:“如此一來,頂多五年,貧道便可輕鬆卸任了,也算得償所願,呵呵。”

感謝蕭山真人、哦哦呀呀哈哈、書山的男爵打賞,拜謝道友們訂閱和投票。

第九十二章 大綱第六十二章 議決機制第二十章 當迴文化人第十六章 解決方案(爲小鹿銜枝盟主加更)第二百零三章 比例第一百三十章 綠地、靈氣、陽光和道友第三十五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十五章 普真的幸與不幸第十九章 快要餓死的大師第二十七章 再會柔安第九章 神神叨叨第四十三章 弄巧成拙第十三章 薛知客第四十六章 應天第一百三十八章 武當第三十七章 要人第一章 夜路和竹籬第一百四十四章 賀宴第六十章 有人助攻第二十九章 道聽途說?(爲我在故我在—月影盟主加更)第一百零三章 賀宴第五十五章 至孝(爲吃飽撐着2013盟主加更)第七十二章 被圍堵第四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十八章 分贓與上訪第七十五章 刷經寺第九章 見召入青城第二十章 孔縣尊的疑惑第十章 嘉靖十六年第七十五章 我是真心的第六十一章 嚴格執法第九十一章 心病也是病第二十四章 信條不可觸犯第四十三章 會面第八十三章 不忘初心第九十二章 大綱第二十九章 交手第二十章 孔縣尊的疑惑第二十七章 發家致富的捷徑第六十三章 閱評第六章 兩個神經病第三十一章 另一種熔斷第四十四章 夜談第七章 新任方主第七十三章 九月飛雪(爲zzz加更)第五十章 兔子的身影第六章 無極山中無極院第六十九章 一鍋端了第六十二章 豁出去了(爲落葉聽風啊盟主加更)第七十四章 聽證第三十章 修士也會生病第十九章 慈善堂風波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劫第四十四章 火併第八章 材料第十八章 一個小意外第一百三十三章 邏輯關係第六十六章 信力簿第五十八章 大戰正酣第三十五章 得失之間第四十九章 回川第四十二章 二次聯手第四十二章 責任重於泰山第十五章 田園第七十一章 談判第二十四章 在菩提堂講法第二十一章 大明好師兄第四十五章 德吉仁波切第四十七章 三項主張第七十六章 點化第四十七章 處政第十八章 青衣來了第二十六章 兩記小悶棍第十八章 衙內第三十五章 鄭師姐的推論第六十九章 金針堂第九十五章 又回來了第二十七章 正題第十五章 強硬的白馬院第四十九章 辦案等於發財(補更)第三十九章 開罵第七十二章 診治第十三章 條件第六章 找到組織了第三十六章 送一送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挫折第六十三章 說不說?(爲善哉大師蕭山盟主加更)第八十九章 關於記憶力的問題第三十八章 金記米鋪第十八章 待遇(爲林教主盟主加更)第六十章 有人助攻第十三章 薛知客第十五章 普真的幸與不幸第二十二章 敵敵友友第一章 樓觀舊物第八十三章 不忘初心第四十一章 聽話的宋師姐第七十九章 再次選擇第十五章 觀雲臺上練法寶第二十六章 另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