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金府的宴請

趙然耐着性子,聽宋致元解釋:“並非不願助你一臂之力,只是此時卻非彼時。彼時你在寮房,分屬我名下所管,不論如何提攜你、舉薦你,都在我職責之內。今時你卻已入經堂,是受了度牒的經堂道童,你上頭不僅是劉經主、陳靜主,更屬蔣高功名下,我若貿貿然前往監院處舉薦,則名不正言不順,不僅起不到效果,甚至惹得經堂諸職司心中不快,反是耽擱了你。”

宋致元這麼一說,趙然就明白了,拍了拍自己後腦勺,慚然道:“是我想差了。”心下暗自琢磨,枉自己穿越前混過那麼多年官場,如今怎麼糊塗了?又想,於致遠那麼精明的人,怎會指點自己這麼條糊塗路子呢?不應該啊……

正思量間,就聽宋致元掰着手指頭道:“此爲其一。其二,若是往前,我就算硬着頭皮,先去經堂替你向蔣高功說項,也不爲不可,但此刻卻不是時候……”頓了頓,宋致元猶豫片刻,終於還是道:“你可能不曾聽說,鍾監院要升遷了。無極院監院一職,西真武宮已經定了調子,擬由院中自薦。”

趙然“啊”了一聲,立刻驚喜道:“恭喜巡照師兄!”

如果鍾監院調走,空下來的監院一職由院中自薦,那麼最有希望升爲監院的無疑就是宋致元了。按照慣例,監院一般由經堂高功、寮房巡照、客堂知客這三大執事中擇一充任,宋致元和於致遠、蔣致標相比,算得上資歷最爲深厚,且與鍾監院的私交也厚,所以希望最大。

趙然心裡美滋滋的,心道你老兄升了監院,這門頭一職那還逃得了我的手掌心麼?原來於致遠讓我找宋致元,話裡的意思居然是這個!

哪知宋致元卻擺手道:“此事尚無定論,談何恭喜。”

趙然以爲宋致元是在自謙,但觀其神色,卻似乎一臉凝重,因問:“宋師兄,院中幾位執事,師弟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何人更比師兄你有資格擔任監院。”

只聽宋致元嘆了口氣:“論起來,蔣致標師弟威望也不差,且年富力強,素得西真武宮看重……其餘若客堂於師弟、典造房張師弟等,且院中一時之傑,才學能耐皆在我之上,哪裡就一定輪得到我頭上?故此,你且去蔣師弟那裡走動走動,由蔣師弟出面分說是最好的,到時候我再幫襯一二,一切就差不離了。”

趙然琢磨片刻,問:“師兄是擔心蔣高功那裡?”

宋致元笑道:“談不上擔心,聽說蔣師弟也在爲此事走動,他在西真武宮有些門路,若是西真武宮選擇蔣師弟,也是蔣師弟的運道。總之你去蔣師弟那裡走動是最好的,無論他成與不成,我這裡你卻放心就是。”

一番話下來,趙然瞭解到不少信息,似乎蔣高功有些不甘心,想要和宋致元爭一爭監院的職位,而宋致元對此也有幾分擔憂。只不過對於趙然來說,這些上層之間的權力鬥爭純屬神仙打架,他一個小小的唸經道童,哪裡插得進去?

不過仔細想來,宋致元說的也不無道理,反正主意是宋致元出的,先去求蔣高功應該沒什麼壞處,若是宋致元能夠如願以償就任監院,自己的門頭一職無論如何跑不了,若是蔣高功能夠另避蹊徑成功佔先,自己也不存在拜錯廟門的問題。

推過去的銀票又被宋致元推了回來,趙然見宋致元堅持不收,便只好收了起來。自己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他這纔開始詢問此行的目的。

宋致元道:“說起來,此行倒是與你有關。”

“哦?”

“前年年底,我寮房推舉你爲受牒道士,你也不負衆望,拔得頭籌,當時金久和張澤二人也曾入我考量之中……今日便是金久之父相約。我本不欲下山,但金縣尉請了縣尊作陪,我便不好再拒了,便去走個應場——你這幅字,便是權當上門之禮。”

見趙然沉吟不語,宋致元笑道:“聽說你和金久有些過節?”

趙然一曬:“談不上什麼深仇大恨,多半是誤會吧。”當下,便將金久、張澤、苟二等人與自己的齟齬道出。

宋致元點頭道:“也談不上什麼深仇大恨,你如今也入了經堂,將來成就遠大,不必斤斤計較,師兄我便做個和事老,化解了你們之間的這些瑣事,你看可好?說起來,金氏於本地也算地頭蛇,無極院雖然清高,但畢竟是十方叢林,很多事情脫不開凡塵俗世,遲早會有低頭相見的那一天……”

有宋致元出面,趙然便答允了,本來就不是什麼大事,他也在當初的明爭暗鬥中佔了上風,如今成爲了有度牒的正經道士,更是看不上過去那些雞毛蒜皮的小恩怨。所謂大人不記小人過,不是純粹的肚量大心胸廣,而是真心懶得去記掛,因爲記掛起來毫無意義卻又白耗心思。

說話之間,馬車便入了谷陽縣城,穿過主街,在靠近城北的一處巷口停了下來。金家在谷陽縣是實打實的權勢人家,雖說金宅不至於佔了整條巷道,卻也至少割去了一半,顯得富貴逼人。

金縣尉早得了通報,帶着二子金久親自出了宅門降階相迎。宋致元攜趙然上門顯然是自作主張,金縣尉見到趙然後尚不明所以,被一旁的金久拽了拽衣袖,低聲傳了兩句,這才恍然,笑呵呵地向趙然拱手致意。

趙然稽首還禮,再看一旁的金久,這廝臉色極爲尷尬,舉止之間顯得非常侷促不安,當下心中一笑,也不說別的,向金久點了點頭,金久卻只能躬身施禮:“見過宋巡照,見過趙道長。”

穿過二門,入了金縣尉的花廳,這裡有個老書生早已等候多時,便是宋巡照見了這老書生,也恭恭敬敬的稽首問詢:“見過縣尊,未知縣尊近日安好?”

這老書生正是谷陽縣掌牧一方的孔縣尊,若單論世俗,他便是谷陽縣百里方圓內的第一人,若俗道同論,其位也僅比無極院鍾監院稍遜,但權勢卻絕對可以分庭抗禮。

趙然是見過孔縣尊的,第一回在谷陽縣主簿董方臨遷宅的齋醮儀式上,那次孔縣尊身爲賀客前往董宅觀禮。第二次則是幾個月前的元始天尊聖誕日大儀典中,當時這位孔縣尊代表大明官方,駕臨無極院參儀。當下,趙然隨宋致元一起向孔縣尊執禮。

孔縣尊回了禮,笑着向宋致元道:“宋道長多時不見,身子依舊健朗,我就不行了,一天老似一天,呵呵……這位小道長是?”

不待宋致元答話,金縣尉在旁搶道:“這位道長便是院裡去年新晉的受牒道童趙致然,功課優績,從未下過一等,將來成就不可限量。趙道長極受宋巡照器重,堪比腹心。”

說笑間進了花廳,孔縣尊坐了主位,宋致元坐了主賓位,金縣尉則在第二位相陪。至於趙然,雖說他的身份已經改天換地,但在這幾位權重一縣的大人物面前,仍然只有站着的份。至於金久,連進花廳的資格都沒有,規規矩矩侍立在花廳門口,隨時等待傳喚。

閒話幾句,宋致元呈上門禮,孔縣尊是來作陪的,不用給他送禮,送的是請客的金縣尉,禮物便是趙然寫的那幅字。

金縣尉是武人出身,不大懂字,但宋致元送的禮物,他自然歡欣鼓舞的接了下來,展開以後裝模作樣的嘖嘖讚歎。倒是一旁湊過頭來的孔縣尊叫了聲好字,片刻後又問道:“山間客?這便是山間體麼?嘗聞周參議贊過,說無極院中有位道長名號‘山間客’,其字風骨健碩、筆架奇秀,不想今日得見真跡,果然不俗!”

宋致元一笑,拉過身後垂手侍立的趙然,介紹道:“不瞞二位,‘山間客’便是我這師弟趙致然的號,這字是他寫的,能得周參議慧眼相識,也算他的幸事。”

孔縣尊眯着眼睛打量趙然,誇獎道:“趙小道長人如其字,有仙風道骨。”金縣尉則笑呵呵的將字捲起,小心翼翼收好,向趙然道:“多謝趙小道長,聽說我家二郎曾與道長有共事之誼,今後還望趙小道長多多關顧纔是。”

趙然微笑點頭:“不敢當,應該的。”

兩句話,一段樑子便算揭過,雙方皆大歡喜。

感謝yangzhigang兄打賞.

第六章 不一樣的修煉第二十五章 封大郎第九章 天賦第五章 主角光環加金手指不敵根骨和資質第六十五章 鐺鐺鐺鐺第四十九章 栽培第五十四章 元福宮議事第六十七章 典型發言第二十六章 “朝三暮四”第七十六章 點化第六十七章 儒修功法第三十八章 銀子第七章 總觀有高人第九十九章 彌補第五十八章 君山民事第七十三章 豪邁的張公子第五十五章 信力排名第九十八章 筆試第三十五章 得失之間第一百二十八章 年終工作總結第七十章 變故第十七章 拯救火工關二第六十五章 使命和職責第十二章 鬱悶的白騰鳴第二十七章 新的職司第三十一章 貧道是那種人嗎第七十七章 提名人選第三十八章 銀子第四十五章 另一位師兄第四章 新生活 新開始第三十九章 新任夏知府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不消第三十五章 九姑娘第四十六章 關於周雨墨的點滴第三十三章 死鬥第一百一十七章 爲樓觀着想第十二章 官僚主義第三十三章 張雲兆的決心第三十三章 事發了第三章 勸解第六十一章 財務狀況第三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四十一章 人各有志第二十四章 不打不相識第九十一章 君山衛的下屬第一章 回明第四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四十五章 真相(補更)第五十七章 打就一個字第十七章 修煉的日常第五章 主角光環加金手指不敵根骨和資質第二十八章 向上的門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斷交(祝特別白生日快樂哈哈)第八章 材料第五章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道第一百零二章 女修有點多第七十三章 跑上級第五十章 兔子的身影第九十三章 籌備第六十六章 法外豁免權的誘惑第七十三章 磨礪第五十二章 因果第六十七章 轉圜第四十五章 一個跨越千年的故事第六十五章 一把手和二把手第十四章 佈道新思路第四十九章 上觀第四十五章 德吉仁波切第九章 無處不在的行霸第五十一章 花天酒地第三十八章 來自興慶的消息第三十二章 烏乘大師第三十四章 回到君山第二十九章 讓氣泡再大些第九十一章 門閂第十五章 一路向西第十六章 慈善堂第三十五章 裴行走第十二章 好寶貝第三十二章 月鳴幻景第十五章 再赴烏塘第四十九章 辦案等於發財(補更)第八十三章 橫斷大山第二章 下一站第一百一十章 送別第七十一章 談判第三十六章 經典和學問第一百三十一章 議事臨近第八十四章 錢息和交通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我的信力第二十章 九霄萬福宮第三十三章 薛知客上天第三章 和藹的杜長老第十一章 陣法之道(下)第十五章 強硬的白馬院第七章 又是趙致然第三十六章 中陽山下盧家莊第五十五章 臨時條例第二十一章 大明好師兄第九十七章 莫非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