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折扣

張陽明看了看沈雲敬,見沈雲敬一門心思盯着地板,只得自己出面道:“前些時日,下觀的同道們上了一個疏文,希望以總觀的名義下詔,明確館閣修士和十方叢林同道們的……呃……職司區別……”說着,將身旁一個紙袋子打開,取出一沓稿紙,給每一位真師遞了一張。

經張陽明批改過的《館閣修士不入十方叢林詔(擬)》很簡單,將原來的八條理由刪掉了五條,只剩三條,即修士無時間也無精力處理俗務、修士打理俗務會令道心蒙塵、十方叢林原有體系無法處理修士的升轉遷黜。這是一份打了折扣、用語儘可能委婉的詔令。

對於簡寂觀下觀的俗道們來說,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關係着十方叢林舊有體系能否延續,所以大家同心協力,衆志成城,以超乎尋常的勇氣泡製而成這份疏文,又經張陽明之手修改,想要以諸位真師們能夠接受的委婉方式呈遞上去,最終獲得通過。

但對於真師堂這些道門大修士而言,卻是一件再小不過的事情,所以儘管張陽明之前便以飛符通報過各位真師,但真正用心琢磨過這件事的並不多。

器符閣的楊真人便是其中一位,她是前天收到飛符的,當時隨意看後沒有多想,只是帶着一個疑問打算問問張陽明:“張監院,這份詔令有什麼意義麼?修士打理俗務,當然會影響自身修行,用不着下達詔令,他們也不會去十方叢林擔任道職吧?這豈非多此一舉?”

張陽明道:“絕大多數修士們當然都是一心修行的,他們不會去擔任道職……”

剛說到這裡,便被楊真人打斷:“張監院的意思,還是有少數修士在十方叢林擔任道職?”

張陽明道:“的確有這麼一位,是四川龍安府谷陽縣的方丈趙致然,他同時也是華雲館修士,是江鍊師的弟子,如今黃冠境的修爲。”

楊真人思索片刻,問:“你說的這個趙致然,似乎耳熟?”

許雲璈接口道:“楊真人還記得前年夏秋之時,玉皇閣和華雲館聯名報上來的《正骨經》麼?”

楊真人恍然:“啊,原來是他。”當下十分好奇,問道:“他爲何要在谷陽縣擔任方丈?”

張陽明來之前略做過些功課,當下將趙然的簡歷大致說了。

楊真人道:“原來如此,這麼說來,此人正根骨之前便在十方叢林之中擔任道職,倒也情有可原,只是他爲何不辭了道職,專心修煉呢?入修行五、六年而至黃冠……正骨後明顯資質和根骨都是上佳之選……是在江鍊師門下不得志麼?還是說他的功法不適合靈劍閣一脈的傳承?江騰鶴我也算了解,劍術超絕,在年輕一輩中是頂尖的,回頭我去問問他,若是他這弟子當真不適合修行靈劍閣功法,可以來我門下試試,如此資質根骨,又是爲道門立過大功的,耽誤了總是可惜……”

她這話一說出來,張陽明頓時非常尷尬,一時間也不知該說什麼好,反是另一頭的雷霄閣杜天師把話頭接了過去:“這個趙致然我也曾有耳聞,剛纔張監院說,趙致然曾任過君山廟祝,想必便是這一位了。我家中有位小輩去年走了一趟谷陽縣君山,和這趙致然比試了一場,言辭中很不服氣,但承認確確實實是敗了。”

楊真人興致盎然的問道:“是哪一個去的君山?星衍?星儔?還是星浚……”

杜天師道:“是星衍,那孩子當年你還抱過的,呵呵。”

楊真人道:“原來是星衍,聽說他修爲不俗,在同輩中可謂翹楚,他比試輸了?”

杜天師道:“不錯,他說這趙致然擅長的是陣法,的確不是靈劍閣一脈的劍術。不過他對君山的感觀很不錯,一直說要尋個機會再去君山看看。”

兩位高修這麼一聊,就把樓給聊歪了,張陽明和沈雲敬相顧無言,略感尷尬。

還是張雲意把話題拉了回來:“陽明,你們下觀提議草擬的這道詔令,是因爲趙致然麼?”

張雲意迴歸正題,張陽明暗自鬆了口氣。他和張雲意都出自龍虎山張家,份屬同族,算起來,他的輩份要比張雲意還高,但張雲意是龍虎山的當家人,又是道門最頂尖的大修士之一,所以很多涉及修行的事宜,其實都要聽張雲意的安排。

這份疏文的事情同樣如此。前兩天的時候,他和張雲意有過一次當面談話,把自己不得不爲下觀道士們出頭的苦衷告知了張雲意。張雲意對下觀俗道們的願望表示理解,但對這份詔令並不看好。

商量來商量去,當時張雲意出了主意,在真師堂磋商這個問題的時候,把關注點轉向趙然這個特定對象,將矛盾集中在趙致然個人身上,而不是館閣修士這個羣體,盡最大可能避免真師們的羣體反感。

也就是說,張雲意並不同意出臺這份詔令,但爲了維護張陽明的地位,或者更直白一些,維護龍虎山張氏在十方叢林中的地位,也不反對採取某些措施限制趙然,部分滿足十方叢林俗道們的共同心願,由此減緩張陽明在下觀承受的巨大壓力。

當然,按照張雲意的意思,哪怕是針對趙致然個人,成與不成尚在兩可之間,同時也儘量不讓張陽明衝在最前面。

於是張陽明道:“這篇詔令文本,是由我下觀典造院、方堂兩位執事聯名上奏,得到了八大執事房的一致認可,詔令的最初起草者,是典造院左殿主景緻摩。爲了向諸位真師稟明其中的詳細來由,這位景殿主自告奮勇,從廬山趕到京城,如今就在元福宮外等候。”

楊真人再次插嘴:“是景家那個孩子?沒有資質根骨的,可惜了。當年……”

張雲意怕他再次歪樓,忙打斷道:“正是景家的子孫。陽明,便將他喚進來詢問吧。”

張陽明出了紫宸殿,到元福宮門外,衝坐在門房內的景緻摩招了招手。

景緻摩已經在這裡等候多時,見了張陽明的手勢,深吸一口氣,正了正衣冠道袍,跟在張陽明身後,入元福宮門,向紫宸殿行去。

一路上,張陽明叮囑道:“致摩,進了紫宸殿,說話要謹慎。我昨日就跟你說過,這件事情,大家的心願是好的,但不能指望一次就成,這不可能。”

恭喜摸摸頭榮升長老之位,特授大鍊師籙職!感謝應、一嶽鎮河山、小鹿銜枝、書山的男爵、段冪、cc11v、白羽1、呃呃呃曲項向天歌的打賞,拜謝道友們的訂閱和投票!

第四十三章 弄巧成拙第十八章 捉妖(下)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一章 記名第三十九章 童老第五十八章 分組討論第四十一章 別院第一百零二章 女修有點多第二十五章 舍利子第二十七章 一個大氣泡第四章 集中受籙第四十二章 責任重於泰山第九十七章 君山日落第三十二章 方丈和監院第七十九章 忙碌的夜晚第四十四章 關於某人第七十五章 我是真心的第三十八章 金記米鋪第一百章 梅落雨第十九章 飛劍空空第一百三十三章 邏輯關係第四十五章 真相(補更)第九章 使節第六章 兩個神經病第二十一章 約期將至第一百零三章 伸手第三十六章 董致坤的腦回路第七十一章 執法的條件(爲michyul加更)第八十七章 元宵節後第三十四章 劍意第四十三章 法師黃騰鬆(補更)第三十章 華雲館中事第十六章 慈善堂第一百五十章 藍圖第六十七章 儒修功法第一百零七章 諸蒙的追趕之勢第一百四十一章 手冊第二十章 孔縣尊的疑惑第十一章 無相水障第四十八章 兵發太華山第八章 大興土木第八十二章 放賑(爲亂亂的來盟主加更)第二十二章 沒那麼簡單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一百三十章 綠地、靈氣、陽光和道友第五十章 東方師兄的八卦第二十五章 封大郎第二十七章 再會柔安第三十四章 無時無刻不在的教誨第三十章 獨特的行走方式第九章 使節第二十六章 另一個故事第三十章 那個有異議的趙致然?第五十一章 九州閣第二十五章 教育不僅從娃娃抓起第十九章 後續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二章 熟人熟菜第七十一章 肚子問題第一章 夜路和竹籬第七十四章 觀棋第四十七章 嗣教天師和嗣教真人第二十六章 老朋友們第十九章 高端概念第二十九章 救還是不救第一章 夜路和竹籬第五十五章 至孝(爲吃飽撐着2013盟主加更)第九十三章 振興之兆第八章 痕跡第二十四章 一二三四五第十五章 普真的幸與不幸第三十五章 裴行走第六十章 幾乎跪了第十七章 大江第四十章 刺蛇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刀(爲zzzzlf盟主加更)第三十二章 小僧覺遠第十八章 巡查第四十九章 上觀第一百章 老師回山第五章 再見封唐第五十章 東方師兄的八卦第二十七章 一個大氣泡第二十三章 道院二三事第一百零一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七十六章 是敵是友第五十五章 至孝(爲吃飽撐着2013盟主加更)第三十六章 住持永善第八章 新生活第一天第二十一章 昌明菩薩咒第四十章 趙府第八章 寶瓶寺中寶瓶僧第五十章 飛翔在天空之上第七十九章 再次選擇第一百四十七章 腹痛如絞第六十九章 警示教育(爲天明道長加更)第十五章 趙方主的“送溫暖”第七十八章 同心掌第三章 要錢要人要地皮第七十七章 天是灰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