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無極山中無極院

越往前行,山勢越來越趨於平緩,不似之前那般陡峭高巍。待到日頭西斜之時,二人趕到一處山前,楚陽成將趙然放下,當先沿青石板道向山上行去。趙然看見道旁斜着一塊石碑,碑上刻着三個篆字——無極山。

楚陽成拾級而上,雖說不比之前那般飛奔之速,但趙然想要跟上他的腳步,卻也累得夠嗆。

趙然一邊在後氣喘吁吁,一邊聽楚陽成道:“此處爲無極山,山外東南七裡就是谷陽縣。谷陽縣之南,就是石泉縣,你今日水米未進,便在此處用些飯食,然後自去就是。”

趙然確實飢腸轆轆,但一聽楚陽成的意思,似乎準備和他分道揚鑣,便也顧不得吃飯的事情,腦子裡轉來轉去,只是想着怎生尋個法子,和這道士牽扯些因果。

沿青石階上行片刻,轉了幾道彎,石階陡然升高,擡頭仰視,眼前驀然出現一座紅漆金檐的道家山門。飛檐兩重,門戶對開,正上方的藍底匾額上刻着三個斗大的淦漆金字——無極院。匾額下的紅漆門楣上有“山穹廬”之批,左側門柱爲“川中錦繡”,右側門柱爲“法外陰陽”。“山穹廬”之批註爲:傳真天師手賜。

高大的山門後,依稀可見無數重殿、無數重樓沿山勢而上,俱都隱沒在綠樹蒼松之間。

趙然一陣激動,暗道找到地方就好,牛鼻子你若是不收老子,老子就吃喝拉撒賴死在你山門前!爲了證實自己的猜測,嘴上又問:“這裡便是仙長的道觀罷?”

楚陽成搖了搖頭,也不答話,登上石階,來到觀門前。

不見楚陽成叩門,觀門便即大開,有名老道攜數人迎出,俱都稽首行禮,神態恭敬。只聽老道等人齊聲唱了句:“恭迎上師法駕!”楚陽成擺了擺手,示意不須多禮,徑直而入山門。

趙然自然不能落後,三步並作兩步緊隨其後跟了上來。那老道見趙然衣着襤褸,又非道裝穿扮,也不知是什麼身份,心下微奇。但楚陽成沒說話,他也不好問,只作不知,當先引路。

繞過山門後的照壁,穿過一片竹林和幾座不知名的殿宇,眼前陡然開闊,卻是一方青石鋪就的軒場。軒場約莫六七丈方圓,又分爲上下兩側。下層稍大,左右對立着兩座二層小樓,分別是鐘樓、鼓樓。九層石階之上是石欄杆圍砌的上層軒場,軒場上立着高大的三清殿,殿前一尊飛鶴大銅爐,爐中香菸嫋嫋,檀香撲鼻。

上層軒場上匆匆而下一羣道人,當先的方丈鬍子眉毛都白了,年歲着實不小,身子顫顫巍巍,在兩名小道童的攙扶下行到楚陽成跟前。他側後方的道人頭上戴着三教巾,歲數在四五十開外,卻是監院。兩人身後立着三個道士,再後方又是七八人,都是無極院中有身份的。

衆道士打個稽首,齊聲唱諾:“恭迎上師法駕!”

這下子趙然終於明白了,楚陽成真個不是這道觀的道士,不過看上去來頭卻也不小。

楚陽成略略頜首,打着稽向衆人點頭示意,然後在方丈的陪伴下登階而上。趙然連忙跟上去。來到三清殿前,只見楚陽成已經進入殿中,他接過監院遞來的燃香,先拜正中的玉清元始天尊像,再拜左右的上清靈寶天尊像、太清道德天尊像。祭拜之時,鐘磬鳴響,聲聲扣人心絃。

祭拜完畢,楚陽成在衆道士簇擁下穿過殿堂向後而去。趙然連忙也上前參拜。他跪在蒲團之上,接過道童遞來的燃香,也不知禮儀,只跪拜三次,將燃香插入通鼎。將三尊神像祭拜完畢,趙然心下感慨,擡頭略略看了看。

正中的元始天尊手拈混元寶珠,微笑中帶着漠然之意;左側靈寶天尊懷捧玉如意,眼中似透精光;右側道德天尊掌搖太極扇,目色柔和。三清面相如出一人,卻又各有不同,不同之處在哪裡,趙然也說不清道不明。看了一會兒,趙然只覺三尊神像面貌越來越模糊,明明清清楚楚就在眼前,卻又無論如何在識海中記憶不住。

正在恍惚間,身旁的道童咳了一聲,將趙然驚醒,他這才收了目光,穿過大殿,去追楚陽成。

三清殿後面立着一座規制略小的銅殿,卻是天師殿。趙然趕到時,楚陽成已經拜完天師,踏出了天師殿的門檻。他手指趙然,向方丈和監院道:“此子今日尚未用食……”

方丈頜首,監院連忙吩咐客堂着人帶趙然去用飯。

趙然跟着那名客堂的道人在道觀中穿行,也不知繞過幾處殿宇、穿過幾片林子,終於來到一處院落。這邊卻比剛纔所在主殿區破落許多,不過也僅僅是相對而言,若是和趙莊的四叔家比起來,卻又要強上不少。

此處名爲寮房,在道觀中是生活起居之所,道士們都在這裡吃喝拉撒,相當於趙然穿越前那一世的生活小區。寮房中最大的建築就是齋堂,齋堂空間不小,可容上百人同時用飯。此刻天色已黑,道士們都已用過晚飯,偌大的齋堂中,只有那名客堂道人陪着趙然。

雖然摸不清趙然的來歷,但既是楚陽成所攜而來,這中年道人便不敢大意,但凡趙然和他說話,都儘量答覆。趙然察言觀色的本事是前世歷練出來的,和道人攀談了幾句,片刻間就摸清了對方的喜好,當下順着對方的話頭東拉西扯,不多久,兩人便熱絡起來。

道院之中,在方丈、監院和三都之後,有八大執事,分掌道院事務,客堂執事稱爲知客,便是八大執事之一。這中年道人名喚於致遠,是客堂知客屬下的一名門頭,也是有職司的道人。趙然不着痕跡和他盤了幾句,對道門的情況就略略有所知曉。

大明朝以道教爲國教,道門是各方道觀的總稱,由總觀提點天下道門,這些都是趙然從死鬼趙三郎的記憶中就知道的。此時從於致遠口中又瞭解到,道門在兩京十三省各設一觀,各府州設道宮,各縣設道院,分掌地方道門事務。這種設置,與大明朝的官府衙門完全一致,由此可見道門對大明的宗教控制是如何嚴密。

趙然身處的這座無極院,便是管轄谷陽縣所有道門事務的“衙門”。

趙然改口稱呼於致遠爲“於知客”,於致遠連忙擺手,說自己不是知客,這個稱呼絕不敢當。趙然說你雖然暫時還不是知客,但從待人接物上來觀之,將來成就必定不凡,升爲知客只是遲早的事。於致遠雖然仍是連說“不敢”,但臉上早已樂開了花,對趙然的觀感頓時大好。

趙然得知於致遠喜好書畫,尤精書法,心下大喜,立馬轉過話頭和於致遠暢談起書法來。這卻不是趙然不懂裝懂,他還真是對書畫有一定研究。穿越前時,趙然的伯父是省書畫協會的會員,書畫作品在省裡大大有名,據說是啓功老先生弟子的弟子。趙然打小便跟着伯父學習書畫,二十多年下來也算頗爲用功,筆力不俗。

這一下談論,正撓到於致遠的癢處。於致遠滔滔不絕、長篇闊論起來,趙然偶爾附和兩句,話雖然不多,卻正在要點之上,談不多久,於致遠已經將趙然視爲知己了。

第二十八章 東線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門不能亂第五章 選址動工第八十五章 嘉靖二十三年第二十二章 川驢技不窮第四十五章 真相(補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聽老師將過去的故事第八十九章 大肆封官第三十六章 一縣之尊第十九章 慈善堂風波第七十七章 天是灰色的第三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六章 衆法相第四十四章 走走東方敬的門路第四十五章 德吉仁波切第五十七章 素履子第五十一章 如此交換虧不虧第一百九十章 軍輜(爲櫛風沐雨初心牢記盟主加更)第四十六章 人驢之幸第六章 身而爲人的煩惱第六十三章 閱評第二十八章 生活還要繼續第四十七章 明奸第五十九章 君山會議第二十八章 東線第三十五章 新晉黃冠第二章 八卦男、鮮花和牛糞第一章 非典型穿越第二十三章 少年曲鳳和第八十八章 第三次談話第三章 做客君山第二十章 當迴文化人第七十七章 月上女第一百一十章 送別第三十二章 方丈和監院第七十三章 九月飛雪(爲zzz加更)第三十九章 永鎮監院第三章 重回無極院第七十三章 跑上級第七十九章 忙碌的夜晚第一百三十五章 聯合調查組(上)第一百零二章 喬遷第十一章 玄生第一百一十章 送別第六十九章 人選第四十七章 三項主張第六十章 幾乎跪了第七十七章 提名人選第十八章 巡查第三十章 華雲館中事第二十六章 另一個故事第九章 使節第五十六章 做賊心虛(盟主加更)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九十章 過堂第八十九章 大肆封官第六十四章 自薦和力薦第四十一章 飧和閣第三十六章 董致坤的腦回路第三十三章 僧商第五十七章 聽和尚講故事第五十三章 鬆州第七章 總觀有高人第十七章 涅槃大法會第三十一章 迦藍寺別院第二十六章 另一個故事第五十三章 紅原三部第七十四章 何必打打殺殺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門不能亂第一百一十四章 筆會和筆記第三十六章 住持永善第十三章 條件第九十九章 三月事件第七十章 對問第八十八章 雙修道侶第四十八章 圍攻(續)第四十章 陪耍(爲林主教二盟加更)第五十五章 雷善第四十章 圓滿第十九章 別在傷口上撒鹽第三十章 獨特的行走方式第三十三章 僧商第三章 勸解第八十六章 僧推月下門第十四章 非爲邀名第九十二章 各方來客第九章 普真禪師第八十五章 茅屋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師兄出關第一百一十六章 忙碌的趙致然第十五章 趙方主的“送溫暖”第六十五章 第三條道路第三十二章 再見張雲兆第三十九章 新任夏知府第二十八章 向上的門路第十一章 沒那麼簡單第三十五章 裴行走第六十二章 都是名字惹的禍第十六章 捉妖的幾點常識第九十八章 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