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忙碌的又一個正月

諸蒙走了,是被一位歲數並不大的中年道長接走的。趙然聽監院等人喚他樑法師,知道這就是雨墨在書信中所言的華雲館道人樑騰先了。

在雨墨的書信中,趙然知道修道之人依照法力高下分爲九品,一品道士、二品羽士、三品黃冠、四品法師、五品*師、六品鍊師、七品大鍊師、八品真人、九品天師——全真又稱大真人。具體怎麼分出品級高下,雨墨沒有講,趙然也沒有問。照此推算,這位樑騰先法師當爲四品,將自己引入無極院的楚陽城大鍊師,則爲七品。至於雨墨自己,她則說自己剛入羽士之階。

樑法師沒有騰雲駕霧而來,乘坐的是極爲普通的馬車,諸蒙簡簡單單跟着去了,肩膀上只挎着一個綢布包袱。臨走的時候,似乎想對趙然說些什麼,卻最終沒有說出來。

趙然內心滿是羨慕嫉妒恨,但他有個優點,便是在力所不及的情況下,肯低下頭來認命,既然自己沒有那個命,不如拋開雜念,踏踏實實在十方叢林中廝混,努力向上攀爬,讓自己的日子好過一點。

隨着正月的一天天臨近,整個無極院上上下下一衆人等再次忙碌了起來。

寮房的道人和火居們開始灑掃道院、擦拭殿宇、漆刷神像;庫房盤庫、賬房盤賬;號房清點一應莊園、店鋪、林田的收入和繳納;方堂則將所有派往谷陽縣內的巡察都調了回來,維持無極山內外上下的秩序。

司職禮儀的典造房會同客堂、經堂連續商議多日,緊張的籌備起了過年前後的一系列祭祀儀典,從冬至日開始直到正月十五,包括元始天尊聖誕、竈君上天朝奏日、天臘之辰、玉皇上帝聖誕、靈寶天尊聖誕等多次慶典祭祀。這些儀典都是要廣開山門、迎納十方香衆的,故此籌備起來很是繁瑣。

除儀典外,三清殿、天師殿都要在這段時期中敞開接待香客,尤以除夕之夜、正旦之辰爲最。典造房按照慣例統算除夕之夜的燒香者,共有上百戶申請上山燒香,其中頭柱香的香火錢已經報到了六十兩的高價。根據往年的情況,這還不算最高,當晚最高價很可能將突破百兩!

在十二月的當年歲考中,趙然再次位列一等。作爲經堂道童,尤其是月考、歲考成績從沒有下過一等名次的優等道童,趙然在這段時期承受了更多的任務,用穿越前那個世界的話來說,就是肩上加了擔子。

除了在無極院舉辦的祭拜典禮上發揮主力作用外,他還多次下山參與谷陽縣官吏、縉紳、大戶們的齋醮儀式。因爲向無極院申請舉辦齋醮的戶數較多,蔣高功已經分身乏術,劉經主、陳靜主都開始帶隊下山主持齋醮,就算如此,依然忙得不可開交。

正月初八,午後,剛剛隨劉經主自山下返回,趙然又被傳到了經堂聽候差遣。經堂內除了蔣高功、劉經主、陳靜主等人外,歲考中位列一等的五名唸經道童俱都在場,其中包括馬致禮和方致和。

只聽蔣高功道:“明日是玉皇上帝聖誕,本縣縣尊、縣丞等闔縣官吏均要上山觀禮祈福,此外尚有縉紳大戶、香衆信士不下五百餘人,不單方丈、監院均要出席,我和大部分經堂師弟們都須參與。但山下的齋醮也不能停下來,否則傷了信衆的慕道之心,將爲大謬。故此,我與監院、三都商議,經堂衆師弟明日分作數路,各應差遣,守山的當勤勉任事,下山的不可驕縱懈怠。可聽清了?”

衆道童齊聲應喏,隨後劉經主分配諸路人員。

“東鳳山張氏祠堂族祭,我親自去,鄭師弟隨我前往……”

“井村趙氏族學新立,祭奉先師先聖,馬師弟和盧師弟前往,由馬師弟主持法壇……”

“烏塘羅員外幼孫夭折,方師弟和趙師弟前往,由方師弟主持法壇……”

調撥停當,劉經主又特意叮囑了前往井村和烏塘的馬、盧、方、趙四人幾句,這兩路沒有教授主持,他略微有些不放心。

當晚,方致和趁夜登門,趙然本來以爲他是要和自己商議明天的法事安排,沒想到竟是來轉圜告假的。

“趙師弟,師兄我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師弟幫襯。”

“方師兄儘管講來,師弟必定盡力就是。”

“師兄我自小便患頑疾,常感頭痛莫名,這兩日又發作了起來,每晚都睡不妥帖。本想明日抽空下山診治,卻不料又攤上去烏塘這麼個差事……”

“那師兄可千萬要當心纔是,話說身體是,呃,那啥的本錢,切切馬虎不得。不若我去向蔣高功和劉經主稟明,明日換一位師兄和我去烏塘便好。”

“這卻不妥……嗯,我爲此頑疾曾向蔣高功告假多次,實在不好意思再行開口。再者,明日如此繁忙,我若再行告假,就算高功和教授們都準了,卻難免引得師兄弟們心中不爽利。師兄我想來想去,便只能求到師弟這裡,明日你我一同下山,之後分開行事,我去城中診治,你去烏塘設壇,不知趙師弟能否幫師兄這個忙?”

趙然一聽明白了,這廝哪裡是什麼頭痛,分明是想借機下山逍遙一天。趙然不是高功,也不是教授,管不到那麼多,方致和平時對他還算和氣,也願意成人之美,故此便答允了下來:“如此也可,師兄儘管去延醫診治就是,只是師弟我頭一次主持法壇,卻不知能否擔起重任……”

方致和大喜:“擔得起,擔得起!趙師弟功課極佳,哪裡會有擔不起之說?再則,就算偶有瑕疵,那羅員外也分不清楚,就算分得清楚,他還能訴到山上來麼?”

“卻不知這羅員外是個什麼根底?”

趙然答允了方致和的請求,方致和自然不遺餘力的給他介紹:“羅員外本爲貧苦出身,但書卻念得不俗,院試、鄉試、會試竟然連中,而立之年便已是同進士出身。後來放了安徽某縣縣丞,算得上是草雞翻身的典例。只不過他起自草根,沒什麼過硬的靠山,官做到五十歲了,僅僅只到一府通判便止步。後來他見自己再無升遷之望,便索性告老返鄉,回到了烏塘,起了座莊子頤養天年。三日前他幼孫夭折,求告到山上來,要辦個齋醮……”

方致和見趙然聽得仔細,八卦趣好再次發作,忍不住散播起小道消息:“師弟你知道羅員外奉上的簿儀是多少麼?”

趙然搖頭以示不知,方致和伸出一根手指,趙然道:“一百兩?”

方致和嗤笑一聲:“一百兩?這老兒就算死了,給自己辦的齋醮也別想到這個數,更何況是個庶出的幼孫!我去打聽過了,才十兩!嘿嘿!”

其實如果放在尋常人家,十兩銀子辦個齋醮儀式已經不少了,但在見多識廣的無極院道人眼裡,這個數目確實有點不夠看。

只聽方致和續道:“若是別人來求,院裡是絕對不會答允的,十兩銀子,也就夠他們去小廟裡求告,或是尋個野道士應付應付也就罷了。但羅員外不僅自家書念得好,教書的本事同樣不小。他兩個兒子都是自家教出來的學問,且都考上了舉人,如今在京裡等着應會試,說不得就要傳出‘父子三進士’的佳話。故此院裡便也捏着鼻子認了,哪怕他不給簿儀,咱也得去幫他把齋醮給辦了。”

感謝yangzhigang和九命玄貓兄打賞。

第三十一章 大乘菩薩千器法第九十八章 無極院來文第七十三章 英雄救美第八十七章 送信(爲星漢浮槎盟主加更)第七十一章 執法的條件(爲michyul加更)第二十章 五行神陣纂要第九十三章 振興之兆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武當第二十五章 孔縣尊第九十九章 都是老朋友第五十三章 鬆州第十六章 洗心亭第五十三章 再正根骨第八十八章 第三次談話第十章 和東方大師兄談心第九章 神神叨叨第四十七章 習慣的力量第十四章 道門行走第十二章 官僚主義第七十六章 燒的是銀子第三十二章 再見張雲兆第二十五章 深入談話第六章 水石丹經(爲天使也要墮落盟主加更)第二十八章 大悲大喜過山車第四十四章 走走東方敬的門路第十一章 沒那麼簡單第二十二章 兄妹第八十九章 抓回去第一百章 水一章第九十三章 籌備第三十七章 黎州的習俗第七章 一句話改變一輩子第六章 大禁術第三層第七十五章 我是真心的第二十七章 暗流洶涌第三十四章 槍打出頭鳥第七十六章 點化第五十九章 故事環中環第二章 不再是以前的趙致然了第十五章 趙方主的“送溫暖”第五十六章 做賊心虛(盟主加更)第十三章 無極圖第六章 臨時事件第二十六章 三個諸葛亮第十二章 官僚主義第七十二章 漫長的一餐第五十章 好大一個工地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我的信力番外三(賀CloudMan榮升盟主)第十八章 明覺的煩惱第一百一十八章 趙師姐第二十七章 石泉縣淨明院第三十章 華雲館中事第六十七章 典型發言第四十七章 刺殺案後十日第八十章 公推之前第八十五章 藥材和鄉試第四十五章 另一位師兄第九章 齋醮潛規則第三十九章 童老第一章 記名第六十三章 嘉靖十六年的冬天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洞第五十一章 慶雲館(補更)第九十一章 龍虎山來的客人番外(賀六行堂榮升盟主)第六十四章 自薦和力薦第一百一十章 總觀地震第八十五章 藥材和鄉試第二十八章 氣海之內第五十一章 花分兩朵第十五章 華雲館的獎勵第六十四章 東方敬的召喚第三十一章 後廚那點事第八十四章 投籌開始第十二章 新地舊人第一百零一章 瘋沒瘋第七十三章 名單第四十九章 栽培第一百章 水一章第四十八章 挖人事件第四十四章 走走東方敬的門路第二十九章 斷案和門禮第九十三章 籌備第三十六章 又一個故事第八十三章 再啓青苗錢第十五章 田園第五十四章 慶雲山的日常第二十九章 斷案和門禮第七章 拉隊伍第二十章 坑你的坑第四十二章 責任重於泰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方會面第十八章 明覺的煩惱第四十八章 密會蔣高功第九十五章 梅里雪山第六十一章 威風(爲AD先生盟主加更)第三十六章 董致坤的腦回路第十六章 朝氣的另一種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