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何爲胸襟

景緻摩承認自己不如趙致然,這句話讓趙雲樓對他的惡感又褪去幾分,點頭道:“你有這份胸襟,也算難得。”

忽問:“前幾日,提調署內傳言趙致然策論極佳,這話是不是你說的?”

景緻摩點頭承認:“的確是我所言,也是我的真實想法。只是不知怎麼流傳了開去。”

趙雲樓擺擺手:“傳開便傳開吧,也不是什麼壞事。你接着說。你打算讓他去鬆藩哪個地方?是去哪個廟當廟祝?”

景緻摩道:“不去廟裡,也不去院裡,而是去道宮。”

趙雲樓皺眉:“他在君山廟做得如此出色——信力簿你也看了,全省鄉廟第一,超過了青城廟。舉薦他去道宮做什麼?”

景緻摩道:“舉薦人才,當然是要舉薦他做最合適的事務。我認爲,他的大才遠遠不是一個道廟能夠容納的,但是讓他去道院,連跳兩級,卻又與成例不符,且年紀輕輕,容易遭嫉,反而是害了他,此非我道門用人的本意。”

這話說得大義凜然,倒令趙雲樓一時間不好回答。

景緻摩微笑道:“在我看來,他功課紮實、經義精深,治策如此新奇,思路如此開闊,最合適他的地方,應當是經堂之中。除了可以專心學問,提出符合整個鬆藩衛適行的好策略,還可以帶出一批學問好、有見識的人才,豈不是比困居一隅強上百倍?因此,我想舉薦他爲道宮經堂的靜主——這個值司,他當年在無極院也做過,想必輕車熟路。他若想做事,以道宮經堂靜主的身份,我讓他專責一項,豈不是更明正言順、更有高度?”

經堂靜主,這是整個道門十方叢林中最清貴的職司之一,每一個靜主的將來,都是很大一片光明錦繡的前程。李雲河、趙雲樓、景緻摩等人,當年都是從經堂中走出來的,要麼經主、要麼靜主,這樣的履歷,也爲他們之後的一帆風順鋪墊了堅實的基礎。

更何況,鬆藩地區即將設立的道宮,要比別處州府道宮高半格,趙然如果當了靜主,相當於無極院三都的級別,而且更加尊貴。

作爲相互間“仇視”的其中一方,景緻摩此舉,算得上相當大度了。

不,不僅僅是大度,而是胸襟開闊,極有氣魄!

趙雲樓滿心狐疑的打量着眼前的景緻摩,竟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趙雲樓回去後,便將自己和景緻摩的一席談話原模原樣告知了李雲河。

李雲河聽罷,捏着茶盞良久不語。

趙雲樓想了想,問:“莫非他想拉攏趙致然?一個府宮監院,即將登上省觀三都一級,有這個必要麼?渝府的劉師弟當日爲他和宋致元、趙致然緩頰之時,他的話可不是這麼說的,沒過幾天,就能唾面自乾?”

李雲河忽道:“勞煩師弟,再走一趟,把這番話告訴趙致然,看看他是怎麼說的?”見趙雲樓有些不解,緩緩道:“不在山中,其實更加難以見識真貌。”

趙雲樓似有所悟,點着頭要出去,卻又被李雲河叫住:“你去不好,想聽真話,師弟還是去找宋致元談吧,把這些話告訴宋致元,其餘什麼都不用講。”

趙雲樓去尋宋致元的時候,水合廟的廟祝蘭致合正在趙然的房中,他是專程過來拜訪趙然的。

因爲趙然頭上有“館閣仙師”的光環,所以蘭致合的態度很是恭敬。

趙然對這位在困境中依然做得很出色的廟祝很有好感,與之詳談甚歡。

道門總觀是以信力值總量來排名的,殊不知這種排名方式其實並不全面,趙然在看總量的時候,習慣腦補一個人均值,只可惜信力簿上沒有各地的人口數量,只能在合適時機自己去收集。

詢問了黎州水合村的人口情況後,趙然對這位蘭廟祝的能力又高看了一眼。水合廟所在的水合村及周邊山區,人口加起來大約兩千多人——具體數目蘭廟祝也說不清,這倒不是能力問題,而是理念問題。

按照這個數目推測下來,如果取中間值的話,水合廟的人均信力值,嘉靖十九年約爲十三圭。君山廟的人均信力值則爲二十五圭,大概是水合廟的一點九倍,不到兩倍的樣子。

當然,趙然計算君山廟人口的時候,是把西線和東北線兩條道路沿途的百姓,包括青口鎮那一千多人,都納入進來計算。如果單純計算君山本地百姓,人均信力值則超過三十圭。

這麼一算,水合廟的成就其實是相當了不起的。要知道,君山地區趙然的投入是多少?水合地區蘭致合又能投入多少?二者的投入量相差巨大,不是一個等級上的水平。

如果這麼比較,依舊找不到清晰概念的話,可以再拿同爲無極院轄下的龍山廟來對比。

龍山廟覆蓋人口八千多,嘉靖十九年信力值爲六萬二千,全省排名第五十三位,處於中間檔次。估算人均值,則不到八圭,只有水合廟的三分之二。

可是百姓的生活水平呢?明顯要比水合山區強上一個檔次!

因此,蘭廟祝很敬佩排名第一的趙然,趙然對蘭廟祝也高看一眼,兩人互相汲取經驗,相談甚歡。

也不知過了多久,宋致元登門了。

蘭廟祝駭了一跳,對他來說,一府道宮的監院,那是平日望之而高不可及的存在,沒想到還衝自己微笑致意,真是有點暈眩啊。

這位廟祝倒也有幾分眼力架,知道宋大監院必有事情,於是趕緊告辭離去。

宋致元問:“此人是誰?”

趙然道:“黎州水合廟的廟祝。”

宋致元毫無印象,略有些茫然:“你在黎州還有朋友?”

趙然道:“也是這次大議事認識的,他做了個發言,很有意思。”

宋致元點了點頭:“排名前十吧?黎州那個地方,能排到前列算是相當難得了。”

趙然道:“排名倒數第六。”

“嗯?”

“雖是第六,但其中內容大有可觀。”於是趙然便將自己估算的人均值情況跟宋致元講了一遍。

宋致元大感興味:“以前在看總量排序的時候,也會大致評估一下其規模和富庶情況,但從來沒想過信力還能有人均值這麼一說……總量比人口……有意思,很有意思。”

ps:本書前面“作品相關”中,有佛道修行境界對比、道門體系介紹,需要的書友可以瞭解一下。

感謝星漢浮槎、吃飽撐着2013、vistia、fly若在冬季、彩蚊子74的打賞,貧道拜謝道友們的投票和訂閱!

第四十六章 關於周雨墨的點滴第五十九章 故事環中環第八十一章 逃跑第二十一章 昌明菩薩咒第四十一章 別院第七十五章 第二次談話第八十七章 元宵節後第二十九章 佈道研究室第一百一十九章 鬧劇第九十四章 關於人事的一二第二十四章 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第四十九章 回川第二十四章 忙碌的五月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方會面第六章 找到組織了第二十七章 西北線第六十章 幾乎跪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等的問題(爲沖沖寶盟主加更)第六十九章 警示教育(爲天明道長加更)第四十四章 火併第一百一十九章 座次第七十二章 順序第一百三十章 綠地、靈氣、陽光和道友第二十七章 新的職司第八十五章 嘉靖二十三年第十五章 再赴烏塘第十七章 三本道書第一百八十九章 聯合指揮部(爲母豬催情專家盟主加更)第九十章 過堂第二十九章 讓氣泡再大些第九十六章 大比前第二十七章 正題第七十二章 順序第五十四章 元福宮議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舉薦第四十九章 辦案等於發財(補更)第三十九章 永鎮監院第五十章 飛翔在天空之上第三十章 那個有異議的趙致然?第五十七章 聽和尚講故事第二十三章 下山吃酒第七十二章 診治第十四章 誓言第八十一章 還是那個有異議的趙致然第二十七章 石泉縣淨明院第八十八章 第三次談話第三十四章 巡查紅原第二十一章 大明好師兄第四十二章 令人暈眩的募資方式第三十四章 回到君山第八十三章 橫斷大山第七十一章 執法的條件(爲michyul加更)第十三章 條件第二十八章 東線第三十三章 死鬥第一章 樓觀舊物第三十二章 依據第二十三章 七年之癢第八章 再次獎勵第三十一章 雲水堂的法陣第五十二章 大勝第四十三章 法師黃騰鬆(補更)第六十八章 方丈的“坐”法第二十五章 樓觀的年輕人第十二章 第二層第一百章 梅落雨第三十七章 東線貫通第三章 吃“大戶”(爲登峰見我盟主加更)第四十五章 另一位師兄第五十五章 至孝(爲吃飽撐着2013盟主加更)封推感言第三十二章 磨盤第八章 新生活第一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議事臨近第十九章 飛劍空空第五十一章 九州閣第三十六章 董致坤的腦回路第四十六章 古本原籍第四十二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八十五章 嘉靖二十三年第八十二章 雲顯臺上第六十三章 戰事結束第三十章 修士也會生病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等的問題(爲沖沖寶盟主加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劫第三十六章 送一送第六十二章 豁出去了(爲落葉聽風啊盟主加更)第二十七章 石泉縣淨明院第七十二章 控訴(爲蛩蛩巨虛—約翰道友加更)第四十五章 真相(補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刀(爲zzzzlf盟主加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腹痛如絞第九十二章 海上第八十一章 關照第二章 熟人熟菜第十九章 慈善堂風波第一百零二章 喬遷第二十八章 一飛沖天的雪蓮花第四章 正派和反派的角色互串第十七章 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