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孔縣尊的疑惑

五色大師領了趙然交辦的任務,甩着翅膀往太華山去了。太華山在都府境內,位於都府和龍安府的交界處,離君山有一百多里路。以五色大師的憊懶性子,趙然估計他至少要三五天以後纔有可能回來。

回頭把金久找來,問了問蓉孃的情況,金久說蓉娘是去年十月走的,說是家中有點事要讓她回去,具體是什麼也沒講。

趙然問,蓉娘仙鄉何處,她說過麼?

金久搖搖頭,說沒敢問,蓉娘也沒提起,只是平常偶爾言談的時候,感覺似乎不是川省人,至於是哪裡,因爲一口標準的官話,還真是不知。

趙然翻了個白眼,心道這還用你說?他想發符問問東方敬,忽然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便就此作罷了。反正將來有的是時間,到時見了面再問也不遲。

趁着這段時間,趙然離開君山廟,趕往谷陽縣城。

三年前那場青苗錢改革風波,引發了整個無極院高層劇震,監院宋致元調職玄元觀,趙致然被髮往君山立廟,董致坤接任無極院監院,典造陳致中轉知客,蔣致恆升方主。此外,三都還被罰俸一年。

當時,孔縣令以爲自己也完蛋了,他聽說了一些傳聞,據說龍安府那幾位上官是要準備行文布政司,參劾他治縣不靖,以致西真武宮監院被刺之罪。當然,他知道這不過是明面上的理由,具體爲了什麼,都是官場上混老了的油精子,誰心裡沒個數呢?

而他本人也準備好了辭呈手本,委託布政司衙門裡的一位好友幫忙打聽,一旦消息確實,他就立刻返鄉回家。主動遞上辭呈的官員一般是不會追究罪責的,他已經做好了結束宦海生涯,回去當個鄉宦富家翁的準備了。

可後來的事情發生了轉機,聽說布政司的一位參議把他的罪責壓了下來,說是張監院遇刺一案與佛門修士有關,他身爲縣令雖然也有責任,但只需申斥即可。

後來事件的進展也的確如此,龍安府發來一份申飭令,將他狠狠責罵了一頓,然後罰俸六個月了事。

這一轉機讓他百思不得其解,之後託人攜帶重禮專程去成都拜望那位參議,參議將他的禮收下了,卻隻字不曾透露其中的究竟。

就這樣,孔縣令繼續在谷陽縣又當了兩年縣令。

去年底的時候,孔縣令任期結束,因爲縣裡新開了兩萬畝良田,新增了八千多丁口,所以考覈上佳。按理說孔縣令應該升官了,或者調至更加富庶的上縣爲官,可布政司下發的公文中,仍舊讓他繼續署理谷陽縣,於是他便繼續幹了下去。

孔縣令在上頭沒有過硬的背景,所以他也不是很清楚其中的道理,不過經過這兩年的思索,他隱約感到,這肯定還是與青苗錢一事有關。他也曾讓人去請過趙然,但聽說趙然接了道門的任務,去白馬山軍前效力了。今日聽說趙然來了,便連忙出來,將他迎入後堂書房。

快有三年沒見,孔縣尊額上的皺紋又多了兩道,鬢間的白髮也愈發濃密。

趙然遞上一張單子,笑道:“老縣尊一向可好?前幾天是老縣尊五十大壽,貧道因不在縣中,未能參逢壽宴,當真惶恐之至。今日特來拜望老縣尊,爲老縣尊賀壽了。”

趙然原先只打算備些薄禮過來,加起來不到三十兩,後來聽金久說了一嘴,知道孔縣令前幾日剛操辦過五十整壽,這纔將禮單加到了五十兩。

不過孔縣令和他是一同發起過青苗錢改革的“戰友”,也差不多可以算得上“難友”,共患難的關係往往要比共富貴來得更鐵一些,所以也不在意禮物的多少。孔縣令道了聲謝,大致瀏覽了一遍禮單,以示尊重,便直接將話題引向了困擾自己長達三年的疑問。

“趙道長,我在谷陽已經九年,足足歷任了三次考評,按理說,依照朝廷制度,做知縣最多最多也就是三任。無論吏部考評好壞,或升或黜或遷調,都是不能在谷陽繼續做下去了。可我去年底在南京吏部待選時,考功司的姜郎中卻說,因川西戰事未休,所以要我繼續在谷陽縣做下去……”

“怎麼?縣尊是想挪一挪位子?還是說不想在谷陽繼續待下去了?”

“倒也不是……這麼說吧,三年前張監院遇刺後,趙道長和宋監院都離開了無極院,當時我就做好了辭官的準備,可後來卻沒了動靜,令我得以將知縣本任做完。憑藉趙道長在君山的大力墾荒,我去年也得了個上佳的考評,按制度應當升遷或者轉任,可吏部卻讓我繼續做下去,這有違常理。不知道長是怎麼想的?道長是入了館閣的仙師人物,竊不知是否與此有關?”

當年的一幕幕過往,趙然至今記憶猶新,爲了保全無極院高層,他和宋致元不僅將無極院的重寶——唐代傳真天師杜光庭原本《神仙感遇傳》送了出去,自家還往外掏了一塊七寶松蘿根,換來了一份華雲館的嘉獎令,這纔不至於讓整個無極院陪着一起倒黴。

就在上個月,嚴長老還果斷否決了自己想往上升一升的念頭。

這些經歷都在提醒他,道門對子孫廟修士不得插手十方叢林的詔令,約束的還是相當嚴格的,連自己都如此,何況孔縣令。因此,趙然搖了搖頭:“應當不是華雲館的意思。”

“那……道長是否在布政使司有熟人?”

原先趙然的確在布政使司有個不算熟人的熟人——周雨墨的老爹周峼,但一來周峼已經升任川西總督,二來趙然從未求告過這位大員的門路,所以他想了想後,仍舊搖了搖頭。

見趙然自己也不清楚,孔縣令只得作罷。

“道長今日來,所謂何事?”

“是這樣,君山如今已經有丁口八千餘,很多東西都無法自給自足,急需與縣城溝通。貧道想在君山和縣城之間修一條路,以方便車馬通行,方便行人來往,不知縣尊以爲如何?”

有人願意修路鋪橋,這當然是好事,修好了也是一條重要的政績,孔縣尊自是不會在中間使絆子。只是以他多年的宦海生涯來看,這件事難度真心不是一般大。

“道長還是那副老樣子,爲了縣中百姓忙上忙下。修路嘛,我是絕對贊成的,但說實話,縣裡錢糧有一分是一分,全部都要發往白馬山去。想要修路,恐怕只能待戰事停歇以後了。”

趙然道:“白馬山那邊,已經打了七年了,還不知要到什麼時候,那如何來得及。縣尊,我的意思,錢不是問題,我君山廟自行籌措銀兩和人力。”

“道長爲民而不惜身、不吝財,本縣佩服。既如此,但凡縣中無主之地,趙道長儘管去用便是。但那些大戶人家的田畝山林,這卻需道長想想辦法了。有需要之處,道長儘管提出來,本縣盡力相助就是!”

ps:今天道門法則收藏達到2萬,貧道小家子氣,頭一次,感動啊。感謝一直以來支持我的道友們。希望大家可以去起點APP投個推薦票,就算沒有推薦票,收藏一下加個點擊也是好到。貧道稽首。

感謝天明道長、書友14120323、阿喵家的貓、吃飽撐着2013、索托馬約爾、一鍋楓糖打賞,感謝道友們的票票鼓勵。另: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扣扣1701556,貧道在那裡跟大家一起聊天。真聊!

第三十九章 和尚罵禿驢第八十二章 雲顯臺上第三十五章 都是名字惹的禍第四十七章 圍攻(補更)第二十九章 救還是不救第二十七章 心志堅定的雨墨(爲阿喵家的貓盟主加更)第十九章 筆架山莊雅集第七十六章 燒的是銀子第三十八章 蹲牆根的日子第五十六章 做賊心虛(盟主加更)第六十五章 曲流亭中第十四章 佈道新思路第十三章 入門第十一章 別人的發家史第五十九章 故事環中環第三章 經堂內的說唱聲第八十九章 抓回去第九章 五色大師第九十七章 君山日落第六十六章 非禮勿(爲我在故我在月影加更)第五十八章 筆記第三章 美女姐姐第三十六章 中陽山下盧家莊第三十八章 來自興慶的消息第七十章 變故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刀(爲zzzzlf盟主加更)第七章 新任方主第三十六章 談談遷居的事情吧第八十章 還要等?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方會面第十八章 分贓與上訪第五十五章 無極山下第四十三章 前因後果第四章 忽悠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不消第四十三章 會面第十五章 新情況第七章 搜山(爲郭植煒盟主加更)第三十六章 經典和學問第六十九章 金針堂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師兄出關第四十四章 火併第一百三十章 兩份公文第六十三章 戰事結束第三十七章 新的漩渦第三十章 裁定第三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七章 一句話改變一輩子第三十七章 求教第十七章 修煉的日常第五十三章 紅原三部第一百零八章 向老祖學習第二十二章 川驢技不窮第四十六章 地道第十九章 廬山第四十一章 開田耕地真忙第二十八章 拿人第四十二章 後盾第十九章 別在傷口上撒鹽第十八章 捉妖(下)第八十四章 話別第二十七章 意識消磨第五十七章 屁股的位置第七十六章 燒的是銀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終)(祝kendrick申請美高順順順)第八章 手訣第一百二十章 爭位第三章 經堂內的說唱聲第三十七章 東線貫通第三十九章 童老第三十章 託市第十七章 落魄後族第九十三章 算計第八十九章 大肆封官第四十七章 嗣教天師和嗣教真人第八章 寶瓶寺中寶瓶僧第二十七章 心志堅定的雨墨(爲阿喵家的貓盟主加更)第八十八章 雙修道侶第七章 拉隊伍第十四章 非爲邀名第八十九章 關於記憶力的問題第八章 痕跡第一百零八章 爲曲鳳和授籙第四十章 刺蛇第三章 勸解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萬和萬一第七十九章 釣魚第六十章 有效與失效第一百零七章 知心好友第三章 由龍安府到鬆藩衛第六十一章 不能瞎想第七章 大禁術第四層第五十一章 老師的愧疚第八十九章 演算有誤?第一百零四章 收禮第四十四章 關於某人第八十章 還要等?第二十三章 金府的宴請第五十二章 因果第一百零五章 約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