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兩塊牌子

玄譚嘆了口氣,道:“我家師弟所言並無一絲一毫誆騙成東家……也難怪成東家不信,我天馬臺寺落到如今的地步,當真令人唏噓不已。”

阿斯蘭在旁道:“成東家,我家方丈是入了羅漢境的高僧大德,玄譚師兄也是開了耳識界的沙彌,且三年前便過了壞滅隨觀智,距比丘境只一步之遙。成東家,我寺中多是修行高僧,煉製靈丹絕無問題,斷不會壞了成東家的規矩。我佛門弟子最重然諾,否則當入拔舌地獄。”

見阿斯蘭有點着急,玄譚擡手止住他:“成東家,請恕我師弟言辭魯莽,不過他所言非虛,既然敝寺要與成東家合起來做事,就請成東家放寬心便是。”

原來這玄譚是個還未入比丘境的沙彌,趙然放心了,長舒了口氣,點點頭道:“既然如此,我也沒什麼可說的了。不知貴寺對我金波會所的提議是怎麼決定的?”

玄譚道:“敝寺的想法是,成東家的提議,我們贊同。只是敢問一句,若是這一番周折下來,我天馬臺寺何時能夠拿到銀子?”

趙然看了看陪坐的樑興夏,樑興夏大致算了算,道:“先把配方改出來,然後購買藥材發往貴寺,貴寺煉製後,金波會所將安排拍賣……不知貴寺煉製丹藥需要多久?”

玄譚道:“不改配方的話,原丹的成丹時間需要七日,按照成東家的提議,還需看這配方究竟怎麼改,總之最少三日。”

樑興夏道:“這樣的話,第一筆銀子的分紅,當在一個月之後。”

玄譚和阿斯蘭同時搖頭:“不可!一個月……恐怕敝寺很難熬過去!”

樑興夏問:“貴寺的意思?”

玄譚道:“其他都好說,無論如何,三天之內必須籌集到第一筆度荒的銀子,買好糧食立刻發往天馬臺寺。只要成東家和樑掌櫃的同意這一條,一切均如金波會所之願。”

趙然問:“就這一條?沒有別的了?”

“沒了!”玄譚的態度很堅決。

趙然拍板:“就這麼定了。兩千銀子夠不夠?樑三哥……”

樑興夏從桌旁取過兩份羊皮卷軸,遞到玄譚面前。

趙然道:“只要簽了文書,天馬藥業便算成立了,金波會所的七千兩銀子立刻入賬,明天就預支兩千銀子購買糧食衣被,後日就啓程發往天馬臺山。銀子將來從貴寺收益上扣除。”

玄譚接過羊皮卷軸,眯着眼睛一條條看罷,提筆寫上自家的“玄譚”法名,大拇指在印泥上蘸了蘸,鄭重的在兩份羊皮卷軸上摁了下去。

……

三天時間,滿載着糧食、種籽、衣被等物資的駝隊就從興慶府出發了,整個駝隊共七十多頭雙峰駝,綿延出去幾近一里地。

阿斯蘭和竹本、竹慧三僧親自照看着駝隊,經過七八天的日夜兼程,終於出現在天馬臺山下。

方丈龍濟、住持龍央及四大班首、各僧房執事、衆弟子,全都趕到了山下迎接。

阿斯蘭跪倒在地,向着衆僧行拜伏下去:“見過方丈,見過住持,見過師父,見過各位首座……弟子修爲淺薄,不能斷了貪念,以致闔寺上下險些走入絕境……”擡首時,已是淚流滿面。

方丈親自上前將阿斯蘭攙扶起來,嘆道:“彌陀佛,玄恆,難爲你了。”

西堂首座堂堂比丘境的修爲,此刻也忍不住眼圈微微泛紅,在旁道:“癡兒,該好好用功了。”

阿斯蘭道:“弟子過去無法辨識名色法諸緣之迷惑,爲過去、現在與未來三世諸名色法所困,如今明白了,此番挫折,並非無端生起,俱因弟子過去執着於表象,爲無名、取捨而生,以致貪念不斷,五毒不戒。今日之後,當精進勇猛,諸法辨識,以度疑清淨。”

西堂首座微笑嘆息:“癡兒,有此一遭,十年過往,終於看破。賀喜癡兒修成緣攝受智。”

衆僧俱都合十:“恭喜和尚達成緣攝受智。”

緣攝受智是佛門入修行後,在第一境上開鼻識界後的第二小關卡,阿斯蘭在這一關上整整困頓了十年之久。

相比於道門的修行,佛門要更加註重悟性,並不是說佛門修行就不重資源,但能否悟透,對佛門的修行進度影響極大。

就好比幾年前那位寶瓶禪師,在羅漢境上停滯了許久許久,直到進了趙然體內,看到了本相,一步而證大乘菩薩果。只可惜遇到了趙然極爲特殊的氣海和綠索,奪舍不成,分分鐘被打落得煙消雲散。

阿斯蘭經過此番磨礪,沉寂日久的心性竟然因此而重新萌動,堪堪看破了緣攝受智,在和尚境內進了第二層。這也是他的因果緣法,旁人須學不來。

在衆人的賀喜聲中,住持龍央大師問:“玄恆,駱駝上的糧食,都是咱們的麼?”

阿斯蘭指着身後長長的駝隊,滿心歡心道:“住持,這些都是咱們的,不僅是三百石糧食,兩百匹麻布,包括這七十峰駱駝,都是咱們的!”

“甚好,甚好!那……種籽呢?買了多少?”

“住持,這也是我趕回來的原因。玄譚師兄留在興慶了,他要和天波會所商議烏參丸配方改良的事,他讓我向各位師叔稟告,這一次先不忙買種籽。”

腳伕和僧衆們忙着裝卸糧食布匹,圈養駱駝,阿斯蘭則專門向方丈、住持和四位班首稟告一件大事。

什麼大事?

玄譚和趙然、樑興夏這幾日一起研究烏參丸改良的配方,其間有過很多次談話,是關於天馬臺寺的問題。

天馬臺寺位於天馬臺山,天馬臺山屬於天馬臺寺的傳承轄地,這一事實已經造成了六百年,沒有意外的話,是無法更改的。這是六百年形成慣例,是得到天龍院、佛門各主要寺廟、夏國世俗朝廷公認的規矩。

既然如此,趙然給玄譚出了主意,那就是建別院。別院不傳佈天馬臺寺的佛法,不接納信衆上香,就不存在侵佔別家寺廟地盤的行爲,自然就不會遭受別家寺院的牴觸。

那麼建別院幹嘛呢?

第一個,當然是就近煉製丹藥。天馬臺山離興慶太遠了,來回一趟就得小半個月,趙然折騰天馬藥業的目的,可不是一個月賣幾顆丹藥,他是要大批量煉製並銷售。

第二個,除了丹藥外,他還想把天馬臺寺拉進金波小集團的勢力範圍之中,這可是有一位羅漢境、好幾位比丘境高手,同時還有一大批沙彌境修行好手的寺廟,以趙然好折騰的性子,讓他眼睜睜看着不伸手,真是渾身不自在。

第三個,從天馬臺寺角度角度考慮,在興慶府周邊建了別院,生活條件要好過天馬臺山,搬遷一半僧人過來,往天馬臺山轉運物資的壓力就減少了一半,耗費也就少一半,何樂而不爲?

當然,這也是趙然和阿斯蘭、玄譚相處了幾天,發現天馬臺寺這幫僧人思維比較單純才提出的建議。說白了,天馬臺寺的和尚都沒那麼多心機,不會一門心思想着怎麼坑趙然。

就好比現在的玄譚,剛來興慶府沒幾天,就已經不自覺把趙然當成了衣食父母,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渾沒半分修行者的自覺,完完全全一心一意謀發展。

這樣的和尚很可愛,所以趙然很喜歡天馬臺寺。想起那個小和尚覺遠,想起曾經差點把自己坑死的寶瓶僧,趙然就忍不住嘀咕,同樣都是和尚,爲什麼差距就那麼大呢?

所以,趙然已經和玄譚商量好了,一旦寺裡同意,就在興慶府周圍買一座小荒山,建一個天馬臺寺別院,到時候掛上天馬藥業製藥坊的牌子。

在樑興夏的小本上,記錄着趙然對這門生意的總結性歸納,這叫“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感謝赫連冰靈、離者無憂亦無怖的打賞!這幾天月票和推薦票都不錯,貧道很欣慰。貧道下午去合肥了,準備在高鐵上繼續碼字。

第三十七章 首座延伽第十九章 高端概念第七十一章 何爲胸襟第五十六章 做賊心虛(盟主加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摳門第四十九章 風起葫蘆隘第四十二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十五章 華雲館的獎勵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數第三十章 部民信道諫第四章 修行中的臺階第三十四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第六十章 脊樑第五十六章 調和第十一章 記名弟子第三十八章 阿羅漢金身第一百一十九章 座次第四十四章 拜見第七章 金山衛第三十五章 鄭師姐的推論第三十七章 黎州的習俗第九十一章 心病也是病第四十七章 習慣的力量第八十六章 授籙方案第七十六章 是敵是友第二章 寶貝復活了第三十九章 童老第九十章 武人的夢想第五十一章 如此交換虧不虧第二十九章 價格的聯繫波動第二十二章 半月談第三十三章 怖畏佛像第二十八章 拿人第六十三章 嘉靖十六年的冬天第五十七章 腦子被驢踢了第八十章 君山衛第三十八章 順風順水莫囂張第二十二章 兄妹第三十九章 犯了哪條王法第七十九章 忙碌的夜晚第四十二章 再見故人第二十章 當迴文化人第十一章 退而求其次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門不能亂第十六章 捉妖的幾點常識第十六章 詔令第三十四章 巡查紅原第六十一章 不能瞎想第四十四章 夜談第三十五章 求道第一百三十三章 同意你的觀點第三十六章 答不答應第四十三章 會面第六十四章 自薦和力薦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談結果第二十章 羣體性事件第三十二章 再見張雲兆第七十二章 漫長的一餐第五章 黑衣四師兄第一百一十八章 趙師姐第三十四章 谷陽縣的夏秋風雲第七十四章 官話的威力第九十九章 彌補第九十二章 廢話連篇第二十八章 氣海之內第三十三章 僧商第四十二章 老朋友第十二章 好寶貝第三十章 獨特的行走方式第八章 道門修行理論第三十二章 烏乘大師第四十九章 道門應對第九十八章 無極院來文第四十章 查看根骨第十二章 新地舊人第二十七章 心志堅定的雨墨(爲阿喵家的貓盟主加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手冊第五十六章 大禁術的新用法第二十四章 緣何成人之美第十章 道廟第二十八章 關於過去的同道第三十二章 預期與人心第五十二章 大勝第四十五章 一個跨越千年的故事第七十四章 觀棋第五十四章 慶雲山的日常第九十八章 無極院來文第三十八章 來自興慶的消息第六十八章 好大一條魚第一百三十一章 占卜第八十四章 話別第六章 刻苦學習的日子第四十六章 關於周雨墨的點滴第二十九章 交手第十三章 望氣第十九章 高端概念第五十九章 君山會議第七十三章 名單第五章 一切就緒第一百零四章 品行端正的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