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君山會議

ps:感謝歲月天涯大額打賞,還有登娃娃爸也榮升堂主了。看來貧道得擠出時間來加更了,不佳更不足以平民憤啊。感謝老豆豆1、chenlucifer、東海隱鶴、eagle周、華麗的分割線、販小小、紫竹劍客、歲月天涯的月票鼓勵。

關於江油縣洪災一事,金久等人的意見是儘快對逃入君山的災民實施賑濟——實際上他們已經開始這麼做了。在小君山西麓山腳下,金久等人設置了一處救濟站,搭建了一些簡陋的茅草大棚,以收容進入君山地區的數十戶百姓。

爲了防止這些災民衝入小君山和君度山之間的盆地,將上萬畝即將收穫的糧食搶走或者毀壞,關二等人將三座村子的莊丁組織起來,在各處路口設置關卡,以嚴密保護糧田。好在這片盆地周圍都是山嶺,只有六七處豁口連通外界,每個豁口撒上十來名莊丁,暫時還能應付得過來。可如果災情繼續嚴重下去,災民瘋狂涌入,局面必將不受控制!

金久的建議是,立即向東部各縣、甚至保寧府、潼川府等地購糧,應對很有可能出現的糧荒;同時加大莊丁的組織力度,將年歲在四十至五十的男子也組織起來,可以將莊丁的數量擴充一倍,嚴防各處山口關卡,堅決將災民堵在君山地區之外;最後要儘可能的動員所有能夠參與勞動的百姓,抓緊搶收秋糧。

金久最後說,他和關二、魯進、林雙文等人已經商議過了,準備把各自的體己銀子拿出來。暫時以爲緩手,這筆銀子總共三千多兩,他準備讓慈善堂的李管事立刻去辦理購糧的事宜。好在君山廟開創頭一年的香火銀是可以減免的,也算減輕了少許負擔,但金久仍然希望趙然出面說項。把第二年的香火銀也減免下來。

看着金久神情凝重的侃侃而談,趙然頗爲欣慰,這個兩年前還是一身紈絝習氣的谷陽縣官二,如今憑空增添了幾分沉穩,做起事情越來越井井有條了。讓趙然最爲肯定的,是金久眉宇間流露出來對治下百姓民生的那份濃濃的擔憂。要是換做以前,金久哪管旁人死活?

等金久稟告之後,趙然點了點頭,充分肯定了金久等人這段時期內在廟事、民事、災事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並對他們主動拿出私銀充作公用的義舉給予了極高的褒獎。這些官面話和程序話趙然熟稔已極。當真是信口拈來,不費半分氣力。雖然都是套話,但卻又是不可或缺的,他說完這些話以後,金久等人表情都舒緩了不少,見識最少的鐘三郎甚至已經咧開嘴笑了起來,堂上氣氛開始逐漸好轉。

頓了頓,趙然開始講實際內容了。

“今年是君山廟新立的頭一年。所謂萬事開頭難。不過我想對你們說的是,希望諸位都把君山廟當做自己真正的家。我趙然孤身一人,家中二老都已經過世了。如今在君山廟立身,早已將君山當做了自己的家。金師弟和關二哥都出自豪門大戶,林老哥和魯進家中也甚殷實,我不管你們之前是怎麼想的,但我需要你們仔細思量的是,開創和繼承。哪一條路更適合自己。三郎倒還好說,家裡就在君山。我同樣希望你能夠明白,只有君山這座大家庭好。你的小家才能更好……”

“其實我一直在考慮一件事情,之前並未考慮成熟,但既然機緣巧合,便不用再權衡來權衡去了,今日就與你們商定吧。你們都知道,君山地區這片上萬畝的荒地,是我與谷陽縣簽了文書的,五十年內,這片荒地都由我說了算,按照和孔縣尊的約定,今年和明年,我需要每畝地納糧二斗,後年開始,則減爲一斗,十年後則爲三鬥。百姓們應該怎麼納糧給我呢?我的想法是,前三年,每戶每畝納糧二斗,三年後納糧三鬥,十年後納糧五斗,減去繳納官府的糧稅後,中間的差價都是我的。如此,前兩年不算,從第三年開始,相當於百姓們留五成,官府拿走三成,我趙然得二成……”

“可是我現在改主意了,一個人不可能做得了所有的事情,一個家也不是我自己就能建立起來的。我是修士,需要追求長生之道,沒有那麼多時間打理庶務,可以說,君山廟這一年能夠如此順利,都有賴在座諸位的努力,尤其是我先後離開的這幾次,諸位都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所以我打算將我本人的二成收益拿出來,與諸位折股……”

趙然吃了口茶,空出時間讓衆人思量,然後問道:“你們剛纔說,準備拿出自己的體己銀子來應對這次鄰縣的災情,很好,但光吃不吐不是我的風格,你們報一下數吧,看看各自出了多少銀子?”

金久已經醒悟過來,兩眼放光,大聲道:“我出了一千二百兩!嗯,再加八百兩!”

關二也連忙應道:“我出了一千五百兩,再加五百兩。”

林雙文道:“我是三百兩,再加二百。”

魯進還沒回過味來,嘀咕道:“我是二百兩,啥意思?”

鍾三郎臉皮泛紅,低頭沒敢吭氣,他家窮,一分錢都掏不出來。

李管事待衆人都報了數,咳嗽了兩聲,小心翼翼道:“趙廟祝,我這裡有五十兩,錢是少了些……可不可以認一股?”

趙然掐指一算,這就是四千七百五十兩了,於是道:“這樣吧,我再借三郎五十兩,咱們也給金記店鋪的金掌櫃留二百兩,這就是五千兩整。我追加五千兩,湊足一萬銀子,以五十兩爲一股,折兩百股。我佔五成,金師弟和關二哥各佔兩成,林老哥五釐,魯進和金掌櫃各兩釐,三郎和李管事各半釐。今後君山的一應收益,都照這個法子分配。”

說話間,許老伯夫婦端上一桌吃食,熱的湯餅、兩盤醬菜、一盤熟肉,還有一盆肉饅頭。

趙然便招呼大夥兒都圍着桌子坐下,一起吃飯。

覺遠坐在趙然身旁,一邊吃一邊歪着腦袋琢磨着什麼,趙然也不去多問。

吃完之後,將餐盤碗筷扯下,趙然擦了擦嘴,繼續道:“咱們接着說。剛纔說的,是田裡的產出,但這不是全部。農業爲基本這是不假的,但光有農業的話,只能填飽肚子,老百姓還是富不起來,想要富,工業和商業、包括服務業都要建立起來纔好……”

金久滿腹疑竇問道:“商賈向來剝利,這恐怕不太好吧?廟祝說的工業和服務業又是什麼?”

趙然:“……嗯,作坊……作坊就是工業。君度山北山谷中盛產陶土,咱們可以建立陶瓷作坊,山中那麼多大樹,可以建立傢俱作坊,其他先不說,只說這兩樁生意,咱們秋收以後就可以做起來。東西生產出來以後,除了滿足自用,還可以出口到外面賣銀子。剛纔金師弟問,說商賈剝利,可咱們東西生產出來以後,還非得商賈們賣到外面去不可,因此商業利於交通……至於服務業,嗯,將來咱們君山人多了,會有客棧、店鋪、酒樓……”

關二插嘴道:“青樓瓦嗣!”

金久、魯進、林雙文等人立刻恍然大屋,都嘿嘿詭笑起來。

趙然拍了拍額頭,咳嗽兩聲,把話題重新引回來,繼續道:“除了剛纔說的進項外,小君山和君度山中的藥材也可以採出變賣,同樣是大夥兒的收益,此外,君山廟的香火銀子也算在裡面……也許一年兩年不見得能有所進益,但只要大夥兒齊心努力,所有這些產出,都會有所盈利,這些盈利就按照咱們剛纔說好的股份來分配。”

話音一落,金久等人齊聲喝彩,屋子裡當真是一片喜氣洋洋。

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五十一章 慶雲館(補更)第七十五章 治病救人第十六章 葉雪關第八十七章 算錯還是算對?第六十三章 週轉房第三十一章 龍山廟第五十八章 繼續聽和尚講故事第九十八章 成敗第七十三章 豪邁的張公子第五十三章 鬆州第三十二章 預期與人心第七十三章 九月飛雪(爲zzz加更)第十三章 傳說中的“三英局”第九十八章 成敗第二十五章 大青山第二十五章 樓觀的年輕人第五十一章 花天酒地第八十二章 放賑(爲亂亂的來盟主加更)第二章 周懷和宋雄第七十二章 診治第七章 拉隊伍第十九章 別在傷口上撒鹽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三十一章 後廚那點事第四十七章 處政第三十章 進一步合作第三十六章 新鮮出爐趙靜主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談話第五十三章 皇城之內第七章 樓觀承繼第五十四章 拔度英魂第四章 君山廟祝第七十三章 磨礪第八十七章 算錯還是算對?第十三章 入門第四十六章 關於周雨墨的點滴第六十章 幾乎跪了第四十章 陪耍(爲林主教二盟加更)第三十一章 西真武宮第二十一章 立場第十四章 授籙第十四章 非爲邀名第一百零五章 回山第七十一章 何爲胸襟第八章 新生活第一天第一百零一章 接駕(爲Noctis1盟主加更)第七十四章 何必打打殺殺第五十九章 緊急叫停第五章 三位師兄第四十二章 高日昌寺的追索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我的信力第三十四章 回到君山第三十五章 尊號第六十四章 東家、和尚與女修第七十八章 這次真的休庭第二十四章 青苗錢第一百零二章 求情第九十七章 莫非後遺症第四十四章 接官亭一日第一百零七章 知心好友第四十一章 人各有志第七十九章 再次選擇第八十章 還要等?第三十九章 長老堂議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猴門關第一百四十七章 腹痛如絞第五十三章 偷窺第十七章 捉妖(上)第八十四章 話別第二十二章 半月談第九十三章 振興之兆第七章 拉隊伍第二十章 告狀第七十八章 選擇第三十七章 受牒的曙光第十四章 佈道新思路第七十九章 血書第二十五章 炒作和水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點眼藥水第二十八章 暗流洶涌(二)第二十三章 道院二三事第四十七章 當金身再遇法相第一百一十一章 聽老師將過去的故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猴門關第七十二章 被圍堵第二十九章 交手第二十一章 潘養壽的眼光第四十四章 夜談第七十七章 趙方丈的慈悲第四十二章 高日昌寺的追索第三十七章 東線貫通第十三章 入門第九十八章 成敗第七章 樓觀承繼第三十七章 受牒的曙光第一章 夜路和竹籬第六十四章 福利問題第五十六章 大禁術的新用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萬和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