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

ps:感謝yangzhigang打賞,感謝sryvghj的月票鼓勵。

回到無極院,趙然被宋致元傳到監院舍相見,宋致元遞給趙然一封信,趙然一看,卻是西真武宮監院張雲兆親筆所書,專門寫給宋致元和趙然兩人的密信。信中說,他已經向玄元觀監院李雲河申請調撥糧食三千石,同時通過私人關係,向湖北方面購入糧食兩千石,總計五千石糧食將由涪江北上,糧船在江油下卸,請谷陽縣組織伕役,前往做好接糧的準備。

張雲兆在信中說,他還在想辦法繼續購糧,但目前爲之,恐怕到十月份之前,谷陽縣只能依靠這些糧食平穩糧價,他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鉅,但希望谷陽縣上下合力,同舟共濟以度難關。

五千石糧食聽上去不少,但谷陽縣乃是上縣,又大面積受災,近三萬農戶分吃五千石糧食,就算是再省着吃,恐怕連年關都熬不過去。故此宋致元感到很是失望,向趙然道:“看來張監院已經盡力了,你我不能奢望更多。而且你也看了信中所說,雖然是五千石,可第一批糧食最早也得五天後才能抵達,而且只有一千石,剩下的四千石還得多等十來天才能陸續運到江油。如此一來,恐怕今年的災荒難過……”

糧食確實少了一些,難怪宋致元有些灰心,趙然看宋致元說話的語氣神態,隱隱感到有些不妙。果然,宋致元嘆了口氣,向趙然道:“不如將你那慈善金放貸一事暫時緩緩?由我出面。重新召集全縣各家大戶,請他們開倉售糧?”

如果說西真武宮監院張雲兆是趙然插手青苗錢改革的總後臺,那麼無極院監院宋致元就是趙然在谷陽縣的大靠山,如果宋致元都打了退堂鼓,無疑對趙然來說是極其嚴重一次打擊。趙然當即道:“監院。此議萬萬不可啊!”

宋致元遲疑道:“我知你在慈善金一事上下了血本……你看這樣可好?虧空的數目,院裡替你彌補一半?”

“這不是錢的問題!我在慈善金上虧得再多,也絕不在乎,可如果此時退縮,十年內谷陽縣再無改革青苗錢的可能,不僅是青苗錢。今後遇到任何事,道院和縣衙在面對這幫劣紳時,都將失去壓制的底氣,整個谷陽縣都將任其爲所欲爲!此誠爲‘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真意啊!”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宋致元聞聽此言,有些動容。

趙然繼續給宋致元鼓氣,道:“再者,此事乃張監院一力推動,張監院對谷陽縣寄予了多大的期望?監院你若是此刻退縮,在張監院心裡,將會造成何等影響?監院須得三思啊!”

宋致元沉吟片刻,嘆道:“是我想差了……然則眼前難關如何度過?昨日米價每鬥已至百二十文。全縣人心惶惶,我怕將有不穩之事。”說完起身在房內踱了數巡,發狠道:“早知今日。當時便應當贊同你的建議,行霹靂手段,將這幫狗殺才好好整治一番!囤積居奇,哼哼,朝廷雖無此法,但依照本朝舊例。狠狠殺上幾個也無不可!”

趙然皺眉道:“孔縣尊雖然與我等立場一致,但想要讓他出頭狠狠整治。恐怕很難。我之前去了縣衙,便爲商議此事。孔縣尊只應允挑出幾戶軟腳蝦料理一番,再想更深一步,便死活不允了。金縣尉那邊我也談過,他比孔縣尊還要不堪,好說歹說,只揀了一戶出來,準備羅織些罪名。不過也難怪,自古官紳一體,咱們能夠把縣衙拉過來,已經不易了,不可抱以太大期望。”

其實趙然很想調動道門方堂巡察出動,給這些頑固的劣紳們挨個栽贓,以宣揚邪.教之名直接查抄。但這個想法只能想想而已,如果真要這麼做了,便等於打破了道門和朝廷各司其職分治天下的傳統,此風一開,後續影響將極爲惡劣,必然會動搖國本。因此,無論趙然也好,宋致元也罷,甚至張雲兆、李雲河等更高層次的人物,都絕不會選擇這條路。

見宋致元使勁拍着腦門,焦慮之情盡顯,趙然便不好再繃着了,乾脆將他的應對之道全盤託了出來:“監院不必太過煩惱,我已有了應對之法。”

“哦?說來聽聽?”

“糧價飛漲並非無糧可售,乃是大戶們囤積居奇,減少糧鋪售賣所致,再加上今年的大旱,故此人心惶惶,爭相競購,以致糧價再漲。而糧價高漲,則刺激了大戶們繼續囤積的願望,從而進一步減少售糧。如此,則形成惡性循環。我以爲,其中的關竅在於人心,百姓之心在於擔憂無糧,大戶之心在於期盼糧價更高。想要平抑糧價,便須從人心入手。一則使百姓相信,我谷陽縣糧食是足夠的,任何時候購買都可以,不必此時搶購;二則使大戶相信,他們囤積那麼多糧食並沒有什麼大用,不僅無用,而且會引來殺身之禍。”

理了理思路,趙然續道:“想要平復人心,關鍵在於讓所有人都親眼看到,源源不斷的糧食正在運入谷陽,只要百姓們相信糧食足夠,便自然不會再以高價搶購,而大戶們囤積的決心便會動搖。”

宋致元疑惑道:“可我們最多隻有五千石糧食……”

趙然斬釘截鐵道:“沒有人知道我們只有五千石糧食!”

“你是說……”

“白天進糧,夜晚出糧!”

“那糧倉的虛實,別人一看便知。”

“上爲糧食,下爲泥土,魚目混珠!”

宋致元細思片刻,漸漸轉憂爲喜:“此計甚妙,似乎可行!”

趙然撇撇嘴,這是老套路了,專爲時空穿越者準備,若是多來幾次,保準穿幫。

有了辦法,宋致元馬上催促趙然去辦,同時修書西真武宮,請張監院配合,萬萬不可將糧食的數目泄露出去。他還提醒趙然,一定要選可信之人,萬萬不可泄密,連縣衙那邊都不能透露一星半點。

趙然當然有自己的一套人馬來操作這件事情,他之前已經做好了準備,讓金記米鋪運作這件事,其中的各種細節早都制定妥當。

九月十五中秋佳節,無極山下出現了一長串延綿半里的車隊,一車一車糧食自江油縣運了過來,送入金記米鋪新建的幾座大糧倉中存放起來。同時,金記米鋪發出通告,三日後開倉售賣,每鬥售價一百文。

這個售價比谷陽縣各處米鋪都要低二三十文,消息一傳出去,當即引起轟動,各縣米鋪的糧食頓時出現滯銷,百姓們紛紛觀望,都等着三日後金記米鋪售糧。同時,市井鄉村間逐漸傳播開一條消息:西真武宮監院張雲兆、玄元觀監院李雲河都在大力從外省調糧,金記米鋪新到的糧食就是頭一批,之後還有更多!

三天之後,金記米鋪正式開始售糧,售價爲每鬥百文。一個上午,數百名百姓圍在金記米鋪周圍,在縣衙差役的維持下,排隊購買糧食。

因爲金記米鋪做出了承諾——糧食管夠,敞開銷售,所以雖然掌櫃和夥計們的動作很慢,但百姓們仍舊很有耐心的等候着。一個時辰下來,纔有不到五十戶百姓買到了糧食,金記米鋪總計出售二十來石。

前來排隊購糧的百姓越聚越多,當人數達到近千時,又有一串長長的車隊滿載糧食而來,伕役們將米袋送入金記米鋪的糧倉之中,堆得滿滿都是。有幾個伕役在搬卸時不小心摔落一個糧袋,糧食頓時從袋子裡散溢而出,在上百人親眼所見之下,金掌櫃指揮幾個夥計將糧食匆忙收拾起來,裝回袋中。

忙完這一切,金掌櫃宣佈暫停售糧,片刻之後搬出一塊牌子立於米鋪櫃檯之上,上面寫了一個新的價格:每鬥九十五文。

百姓頓時譁然!

第四十八章 挖人事件第一百二十三章 選擇題第四十九章 回川第四十五章 另一位師兄第八十五章 藥材和鄉試第五十三章 鬆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年終工作總結第三十三章 死鬥第七十六章 燒的是銀子第三十四章 罪責第三十七章 搜索第三十四章 打算第一百一十五章 發行第一百章 老師回山第九章 無處不在的行霸第九十八章 配售第二十九章 斷案和門禮第四十七章 當金身再遇法相第一百八十九章 聯合指揮部(爲母豬催情專家盟主加更)第九章 什麼是牛人第三十章 修士也會生病第六十五章 一把手和二把手第八十章 抓捕第一章 非典型穿越第四十四章 死中求生第三十八章 金記米鋪第三十章 修士也會生病第三十七章 搜索第七十四章 何必打打殺殺第十四章 道門行走第五十四章 戰場新思維第五十二章 整人的藝術第五十五章 雷善第一百零一章 接駕(爲Noctis1盟主加更)第十七章 捉妖(上)第十五章 九天玄龍大禁術第三十一章 大乘菩薩千器法第十七章 君山氣象第八十一章 關照第一百二十二章 傳聲筒第五十九章 君山會議第三章 東方敬的婚事第八十四章 兵團第十二章 鬱悶的白騰鳴第二十五章 深入談話第二章 不再是以前的趙致然了第三十四章 谷陽縣的夏秋風雲第二十九章 交手第二十六章 又是一道坎第四十章 趙府第四十九章 道門應對第五十五章 無極山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輸了第四章 新生活 新開始第八十一章 宗乘寺的信函第五十一章 如此交換虧不虧第十二章 鬱悶的白騰鳴第八十八章 以君山廟的名義第七十八章 這次真的休庭第十九章 爲成安鳴不平第八十章 抓捕第十五章 新情況第三十一章 另一種熔斷第六十九章 警示教育(爲天明道長加更)第三十三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九十九章 宗旨第七章 新任方主第十九章 後續第三十章 進一步合作第三十五章 得失之間第九十二章 廢話連篇第五十三章 紅原三部第二十四章 君山獵寨第三十三章 關於服飾問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忙碌的趙致然第八十三章 軍民魚水一家親第十六章 葉雪關第二十四章 一泉飛瀑掛潭邊第四十三章 交易第三十八章 順風順水莫囂張第十三章 條件第二十八章 東線第二十一章 立場第二章 投石問路第五十九章 緊急叫停第二十八章 嘉靖二十四年的信力第五十三章 偷窺第十四章 佈道新思路第三十一章 另一種熔斷第四章 感同身受第一百零八章 向老祖學習第三十七章 僧鬧第三十一章 山中追殺第三十一章 雲水堂的法陣第十五章 趙方主的“送溫暖”第五章 再見封唐第六十六章 非禮勿(爲我在故我在月影加更)第十一章 碰瓷第六十七章 搜谷第十章 陣法之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