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朝三暮四”

ps:感謝eagle周打賞,感謝楚閒雲的月票鼓勵。

或許是因爲趙然之前扯虎皮的那番話鎮住孔縣令,這位谷陽縣的老父母竟然出人意料地對趙然此言極爲附和:“趙方主慈悲之心,本官甚爲讚許。方主所言不差,這青苗錢到了如今,果然已是一樁弊政。”

趙然一愣,他真沒想到孔縣令會如此旗幟鮮明地表明態度,還在猶豫着揣測這位縣令此言是否真心時,對方直接打開了話匣子闡明自己的態度:“趙方主莫以爲本官虛言附和,自本官接任谷陽縣以來,上繳的田稅概有定額,徵發的役力不見少只見多,而實情如何呢?本縣魚鱗冊上的應稅田畝數日漸減少,役力人丁也不見增多。三年前,本縣稅田共計十七萬六千五百畝,去歲減至十七萬四千三百畝,今年則爲十七萬三千二百畝,每年減少千畝;人丁也從三萬七千減少至三萬六千。這些田地和人丁都去了哪裡?無一例外都成了豪紳大戶的田地和佃戶僕役了,若是任其下去,百多年後,谷陽縣將再無可稅之田、可賦之丁!”

趙然聽着這些怵目驚心的數字,自己也感到頭皮發麻,孔縣令彷彿找到了一個訴苦對象,也滔滔不絕的繼續吐槽:“趙方主,莫以爲本官得了好處,便情願繼續爲虎作倀。本官也不怕講實話,青苗錢中得來的好處能有幾個銀子?難道本官就窮得非要這些銀子才能開鍋了?本官在任一方。不提造福一方,至少每年考績總得合格不是?錢糧和賦役實乃朝廷考覈之重點,本官寧可不要這些銀子。也希望考覈等次爲憂。本官今年還不到五十……”

趙然看着他滿頭的白髮,暗道孔縣尊你老人家沒開玩笑?

“……故此,也盼着仕途上再進一步,因而時常爲此憂慮不已。只不知趙方主對青苗錢弊政有何良方?本官想,趙方主當不是爲了收納田產而來吧?”

趙然一琢磨,便知孔縣令講的是大實話。大明地方官員不得在原籍任職,也不得在任職地購買田產。孔縣令或許將來致仕後會成爲另一個豪紳大戶,但在谷陽縣任職期間。對他來說最重要的必然是朝廷考覈,對於漸漸減少的田畝和丁口憂心忡忡就勢所必然了。

既然立場上和孔縣令站在了一起,趙然就感覺輕鬆多了。

“不瞞縣尊,貧道略有薄財。情願以此爲本,涉足青苗錢之借貸。貧道的辦法是,將錢放給需要借貸的窮苦人家,利錢八釐,還青苗倉時爲兩分。”

趙然打算將還青苗倉利錢定爲兩分,這個數字雖然達不到豪紳大戶高利貸的利錢水平,但也基本上算是接近了,如果借貸得多的話,數量上並不會差多少。足以補足官府和道院在青苗錢上的利益。

青苗錢的官方利錢爲四釐,這個利錢定得確實太低了,趙然將之提爲八釐。同樣在百姓承受範圍之內,由此也可以減輕自己息差之上的負擔,使他補貼給青苗倉的利錢由一分六釐降爲一分二釐。

趙然的八釐利錢基本上可以形成碾壓之勢,豪紳大戶們的高利貸市場將遭受嚴重衝擊——除非他們降價,而一旦降價,趙然完全不介意百姓們去借八釐利的債錢。這同樣算是他的功德。

孔縣令沉思片刻,當即算出來一個數字。皺眉道:“如此,趙方主恐怕一年需拿出兩千銀子來,這……趙方主須得三思而行。”

趙然道:“縣尊明察,確然如此。不過貧道還有一個想頭,懇請縣尊同意。”

“趙方主請說。”

“貧道打算承包本縣西南君度山以西之土地……”

“承包?何謂承包?”

“呃……即承接包產之意。貧道懇請縣尊將那片土地交給貧道,由貧道全權打理。”

“趙方主是打算組織人力屯田?可那邊都是荒地,縣裡尚無人力前往開荒。”

“縣尊不必操心,貧道自有辦法。貧道打算承包五十年。頭三年還請縣尊免除田稅,三年之後願每畝納糧二斗,十年後每畝納糧三鬥!”

孔縣尊臉色不太好,似乎有些不情願。趙然偷眼看對方臉色,心底裡暗自納悶,自己這麼做等於增加了谷陽縣的稅田數,他了解過軍都山以西的荒地,大約有上萬畝,這等於直接增加了孔縣尊的政績,按理說孔縣尊應當歡喜纔對,怎麼結果相反呢?

略略思忖片刻,趙然旋即恍然,連忙改口:“縣尊,或者換一個法子也可,頭兩年每畝納糧三鬥,兩年後每畝納糧一斗,十年後每畝納糧恢復爲三鬥,縣尊意下如何?”這是典型的“朝三暮四”原意,總納糧數其實沒有多少出入,但孔縣令立刻滿意了,點頭以示同意。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無他,孔縣尊的任期使然。孔縣尊還有兩年便任期屆滿,到時候便是吏部考覈之時,趙然說頭三年免稅,對於孔縣尊來說新增田畝這項政績就打了極大的折扣。而趙然對納稅的方式稍作更改之後,這兩年孔縣尊的政績便會實打實的漂亮,至於兩年之後——他恐怕已經調任,沒那閒工夫操心。而只要孔縣尊簽署了這份“承包協議”,後任者是沒法更改的。

至於趙然,因爲他扮演的是‘總承包商‘的角色,所以不在乎先納糧還是後納糧,只要他拿出錢來先期墊付即可.

一切進展都很不錯,趙然和孔縣尊相談甚歡,幾乎將所有細節商定妥當。之所以說幾乎,是因爲孔縣尊有個要求,他希望最好能夠由西真武宮出一份公文,允許無極院方主趙然參與青苗錢的放貸。

孔縣尊當真是個極爲直白的人,他向趙然坦誠,趙然插足青苗錢放貸一事,會大大得罪谷陽縣豪紳大戶,而這些豪紳大戶在府裡、省裡,甚至朝中,恐怕都有不小的能量,萬一這些大戶怪罪起來(這是必然的),他一個小小的縣令恐怕承受不起。

換位思考,趙然對此表示理解.然後便離開了縣衙,他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要想辦法取得西真武宮的公文了.

趙然先去了一趟慈善堂,讓李管事暫停善金的發放,然後便趕回了無極山.剛一回山,趙然便接到了典造房轉來的正式公文,要求趙然前往處理宗唯吾私設道壇且擅自篡改道門教義一案.

好吧,處理這件案子不知道會不會拿到功德力呢?趙然自己也說不上來,但下意識覺得,應該能夠拿到不少,將蠱惑害人的邪教一舉剷除,豈非大功德一件?趙然對此還是很有興趣的.

拿着道院出具的公文,趙然點了十名方堂巡查,剩下的十名巡查交給蔣致恆管理,囑咐他保障好無極院的安危,便下山了.

蔣致恆望着下山遠去的趙然,不由仰天長嘆,他終於深深體會到被上司打壓的苦果了.話說這宗唯吾乃谷陽縣有名的豪富,這種案子當真是百年難遇,也不知經受之人能撈到多少油水,蔣致恆原本還期盼着趙然能將他帶上,可一切期盼如今都化作流水,自個兒只能乖乖守山了.

趙然對蔣致恆的小心思完全不在意,他確實沒有辦過此類案件的經歷,當然也不知道多少人藉此大發橫財,但依照他的認知,有人外出就必然有人要留守,而此事既然關係到他的修行,那麼不好意思,留守的就只能是蔣致恆了.

趙然手持道院令諭,帶着關二等十名巡查,會合了縣衙方面金縣尉帶來的數十名捕快和弓手,以及金縣尉臨時在縣城內徵發的上百名青壯,駕着十多輛大車,滿載着刀槍棍棒及弓弩箭矢,浩浩蕩蕩向着宗家莊進發。

第四十八章 圍攻(續)第一章 非典型穿越第七十二章 診治第四十九章 回川第二十四章 不打不相識第五十一章 師徒五個第八十七章 算錯還是算對?第九章 齋醮潛規則第十章 臨別贈言第二十二章 西真武宮震盪第十一章 別人的發家史第二十章 開業大吉第十五章 再赴烏塘第六十八章 框架第三章 吃“大戶”(爲登峰見我盟主加更)第六十一章 甲乙丙丁第十四章 道門行走第八十四章 投籌開始第十三章 第三次正骨第一章 幾項治策第七十一章 東方敬的排查法第二章 八卦男、鮮花和牛糞第五十八章 筆記第四十四章 走走東方敬的門路第二十七章 一個大氣泡第七十六章 點化第三十四章 無時無刻不在的教誨第三十二章 小僧覺遠第七十八章 遊說第一章 無極院的十月第七十一章 肚子問題第四十八章 憤青端木第五十九章 故事環中環第六十章 脊樑第三十七章 要人第六十章 幾乎跪了第四十八章 緊急通知第十九章 禿驢和牛鼻子第八十一章 宗乘寺的信函第四十四章 接官亭一日第三十六章 新鮮出爐趙靜主第二十九章 重回翠鳴山莊第八十一章 宗乘寺的信函第一百零五章 回山第八章 材料第三十七章 首座延伽第四十章 刺蛇第二十九章 佈道研究室第三十五章 都是名字惹的禍第二十五章 教育不僅從娃娃抓起第三十五章 銀子賺得飛起第七十七章 想家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手冊第一百零五章 約鬥第三章 要錢要人要地皮第二章 突如其來的禍事第四十五章 一個跨越千年的故事第二章 周懷和宋雄第二十九章 重回翠鳴山莊第四章 新生活 新開始第五章 破境第三十一章 後廚那點事第十九章 廬山第四十二章 壞消息第六十八章 五情決第九十八章 成敗第十章 和東方大師兄談心第三十八章 曲折蜿蜒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點眼藥水第一百三十四章 猴門關第四十二章 後盾第十五章 新情況第十五章 趙方主的“送溫暖”第五十八章 君山民事第六十七章 方丈一號令第三十七章 趙然的第一次公推第四章 御姐風範第四十九章 白都管的猶豫第二十二章 半月談第二十八章 大悲大喜過山車第二十三章 被抱了粗腿第七十章 常務(爲saverage加更)第一百八十五章 制度性障礙第二十五章 深入談話第六十五章 第三條道路第六十三章 說不說?(爲善哉大師蕭山盟主加更)第十九章 高端概念第三十五章 求道第三十章 哪裡來的小丫頭第六十四章 自薦和力薦第五章 科學不科學第二十章 坑你的坑第四十一章 逃出貢布山口第十二章 破境第一百三十五章 聯合調查組(上)第一章 非典型穿越第二章 周懷和宋雄第四十四章 死中求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手冊第三十八章 阿羅漢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