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慈善堂風波

ps:感謝yangzhigang打賞,感謝火熱讀人、不死鳥大人、獨行的月票鼓勵。

整個四月,趙然都在全心全意閉關修煉,隨着功德力的不停培育,轉化而來的法力也越積越多,氣海內法力的漸漸厚實,對於他修行畫符和制器的幫助也越來越大;而不停畫符和制器的過程,同樣也是一個不停凝鍊法力的過程,三者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循環。

相比正途道家修煉而言,趙然的《先天功德經》不足之處在於需要去做大量的瑣碎事務以積攢功德力,不像其他功法——比如《上清訣》那樣,可以直接從天地靈氣中吞吐納炁,總感覺多了些紅塵世俗的味道,少了幾分仙家氣概。

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只要功德力的培育能夠長效化,便等若在修行時憑空省了吞吐吸納這一最耗光陰的環節,其速不知快了多少。

而趙然自己尚未意識到的是,因爲幾處救濟站的設立,加上爲谷陽縣貧困戶修葺破屋,年節挨家挨戶上門“送溫暖”等一系列手筆的完成,他的大名已經在整個縣境內徹底打響了。老百姓都說無極院出了個趙小神仙,是三清道尊派下天界來救苦救難的。

但世上的事不可能盡如人意。就在趙然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時候,他忽然發現,從今早開始。自己氣海內培育而成的功德力竟然在大幅度減少,原本每天都能穩定培育三十多股功德力,可到現在以是午後,卻只培育出十多股。這個情況很不正常,他立刻就意識到,自己設立的救濟站出了問題,而且幾乎能夠確定。問題出在慈善堂。

又等了個多時辰,趙然見功德力的增加並沒有好轉的跡象。因此忍耐不住了,打算下山看看。

牽過自家的老驢,趙然打驢下山,卻在山腳下正遇到自己安排在無極院坐鎮的那位大夫。大夫姓全。是趙然從谷陽縣城回春堂聘請而來的一位大夫,此刻正在埋頭趕路,趙然騎在老驢上一看,這位全大夫趕路趕得髮髻都散亂了。

趙然將全大夫叫住,全大夫一看是趙然,急道:“趙方主,快去慈善堂,慈善堂出事了!”

趙然忙問究竟,卻原來不知怎麼的。今早來了一班衙役,直接入堂拿人。除了拿人以外,還暫時停了慈善堂的運轉。正在挨個審訊那些正在堂中接受救濟的貧戶。

“衙役?怎會如此?帶隊的班頭是誰?”趙然只覺不可思議,自己開慈善堂是得到孔縣尊書面同意的,更別說金縣尉還是“自己人”,怎會做出這種事情?

全大夫苦着臉道:“那班衙役我都不識,看着不像本縣三班……”

“不是本縣的?是哪裡的?”

“這卻不知,那班頭蠻橫得很。也不出示公文,李管事與他們爭論。被那班頭打了。”李管事就是緊鄰無極山的李家村中唯一一名老童生,因趙然常去李家村行善,便與這老童生相熟了。這老童生聽聞趙然要設慈善堂,當即表示願意出力襄助,故此趙然聘請來做了管事。

“他們來拿什麼人?莫非咱們善堂中混入了盜匪奸邪之輩?我不是囑咐過麼,放入慈善堂前要登記好來歷,根腳不清者只許在堂外舍粥,不許放入堂內的!”

“方主,那些衙役似乎不是捉拿盜匪奸邪,而是搜檢幾個外縣欠債的。”

趙然愣了愣,琢磨片刻沒想透徹,乾脆道:“我現在趕過去看看,你先上山,報貧道的名號找人,一是經堂道士金久,二是方堂火居關二,讓他們速速前來慈善堂會合。”

老驢奮蹄前行,松林又離無極山不遠,不消片刻便載着趙然趕到了慈善堂。打眼望去,就見慈善堂外一片蕭條,店鋪均已歇業,上百人隔着老遠向大門內張望,既有小販也有路人,都在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見趙然到來,小販們立刻一擁而上。

“趙方主,究竟怎生是好,這生意做得做不得了?”

“趙道長,是不是要封鋪了?我等可是守法良民啊,官差拿人可與我等無干!”

“小人前日剛交了三錢租銀……”

“小人上午賣的茶糕還沒結帳,客人就被嚇跑了,至少損失了五十錢……”

趙然分開人羣,邊走邊道:“諸位寬心,貧道自有措置,勞駕讓一讓,讓一讓……”

到得門口,就見兩名衙役各持水火棍站立兩側,趙然當先而入,卻被衙役擋了下來:“這位道長,裡面正在辦案,還請道長莫入。”

趙然“哼”了一聲:“貧道乃無極院方堂方主趙致然,這善堂是貧道所創,你說我入得入不得?”也不理兩個衙役,昂首闖了進去。

南牆內供人進餐的大棚下站滿了人,以老弱婦孺居多,大多衣裳襤褸,顯然是善堂中接納的貧苦百姓;善堂正中的公廩外被綁了十多個人,被衙役看押着,都跪在地上,其中就有自己請來的李管事。

幾個衙役簇擁着一個班頭站在軒場正中,大聲呵斥着棚下的百姓:“……莫再藏藏掖掖的,須知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你們當中有誰是逃債躲到此處的,快些站將出來,便算爾等自首,否則被我查出來,必得吃些苦頭不可!莫以爲此處有人庇護,爾等便可逃脫王法……”

兩個看門的衙役此刻飛奔至那班頭處稟告:“劉頭,那個趙致然來了。”

劉班頭看了一眼走過來的趙然,也不搭理,接着訓斥棚下的百姓:“……只要犯了王法,任誰都庇護不得!你們這幫刁民,切莫犯了糊塗,否則嚴懲不貸!好了,現在以十人爲一甲,相互舉報,不得隱瞞,若是知情不報被查了出來,一甲之人連坐!”

“慢!”趙然上前,忍着氣向劉班頭稽首:“貧道無極院方堂方主趙致然,適才聽聞閣下姓劉?劉班頭,貧道有禮了。”

劉班頭斜着眼瞅了瞅趙然,很隨意的拱了拱手:“原來是趙道長,劉某見過道長。聽說道長是這善堂之主,此來正好,劉某奉我家老爺之令,特來貴堂拿人,道長且在一旁稍候,待劉某辦完差事,再與道長敘話。”

“不知你家老爺是哪位?”

“我家老爺乃新任平武縣正堂,姓董諱秋。”

原來是平武縣的衙役,趙然很有些莫名其妙,此際地方鄉土觀念極重,各縣向來只管自己轄境之事,若非重案要案,一般來說是不大會串聯辦理的。平武縣的衙役跑到谷陽縣來拿人,而身邊居然沒有谷陽縣衙役幫襯——趙然再次掃視周圍,確實沒有發現谷陽縣的衙役,當真是樁奇聞,莫非這新任的平武縣令董秋不知道規矩?

趙然問道:“不知劉班頭辦的什麼案?可有董縣尊出具的公文?可曾行文谷陽縣?”

劉班頭睥了趙然一眼,冷冷道:“衙門裡的案子,自有官差辦理,趙道長是不是太多事了些?”

“這家慈善堂乃貧道所創,劉班頭貿貿然闖進來,案情不予說明,公文不予出具,便將堂中管事拘禁,還抓捕了這許多人,貧道因何問不得?”

劉班頭指着被綁縛於地的李管事道:“這是你家管事?當真不知天高地厚,官差辦案也敢阻擋,劉某便要將其帶回平武縣,讓他知道什麼是王法!至於這些刁民,趙道長若是再一味袒護,少不得落個包庇犯人之嫌,奉勸道長一句,最好規規矩矩在旁邊看着劉某辦案,莫給自己添事,若是不然,這罪名趙道長同樣擔待不起!”

趙然大怒,他自入無極院成爲受牒道士以來,向爲旁人敬重,哪裡受過這般公然羞辱?道門在大明是什麼地位?一個受牒道士在地方上又是什麼身份?更何況他如今還是無極院八大執事之一,這小小衙役班頭安敢如此無禮!

第二章 投石問路第三十二章 預期與人心第六十九章 警示教育(爲天明道長加更)第四十章 貢布山口的閒言碎語第八十五章 茅屋第二十二章 疑竇叢生第八十四章 投籌開始第十五章 普真的幸與不幸第二十四章 君山獵寨第一章 君山廟的框架第七十三章 跑上級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點眼藥水第十七章 涅槃大法會第八十二章 雲顯臺上第五十六章 調和第四十六章 關於周雨墨的點滴第二十二章 半月談第一百二十章 爭位第五十五章 無極山下第四十章 西真武宮定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猴門關第四章 正派和反派的角色互串第三十八章 來自興慶的消息第四十章 兩塊牌子第七章 拉隊伍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人第二十八章 暗流洶涌(二)第八十九章 演算有誤?第九十四章 文音第六十九章 金針堂第五十七章 腦子被驢踢了第四十三章 老師的故事第四十八章 密會蔣高功第十二章 第二層第四十二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二十五章 炒作和水牌第十七章 捉妖(上)第五章 黑衣四師兄第二十九章 牽連第一百零六章 三代首徒第二十五章 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九章 齋醮潛規則第四十八章 圍攻(續)第二十三章 沒佔到什麼便宜第四十六章 強援第三十二章 小僧覺遠第四十一章 場外因素第五十四章 紅蓮業火和金丹大道第三十四章 國家隊第四十章 趙府第十二章 明王金身第三十二章 預期與人心第二十八章 嘉靖二十四年的信力第四十章 兩塊牌子第五十四章 戰場新思維第十章 嘉靖十六年第二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六十章 幾乎跪了第二十八章 嘉靖二十四年的信力第四十七章 處政第一百零五章 燈下黑第一章 回明第一百一十九章 座次第二十七章 西北線第二十三章 下山吃酒第十六章 捉妖的幾點常識第十六章 興慶府第四十二章 責任重於泰山第六十八章 方丈的“坐”法第九章 普真禪師第十三章 條件第六十九章 警示教育(爲天明道長加更)第五十八章 大戰正酣第七十九章 釣魚第三十五章 得失之間第一百四十九章 條件第三十章 託市第四十三章 交易第六十四章 景緻魔(爲特別白大神盟主加更)第二十六章 三個諸葛亮第三章 經堂內的說唱聲第八十三章 再啓青苗錢第七十八章 這次真的休庭第十七章 君山氣象第三十七章 僧鬧第七十章 變故第一百三十一章 議事臨近第二十八章 暗流洶涌(二)第二十八章 拿人第七十三章 九月飛雪(爲zzz加更)第五十三章 皇城之內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二十一章 昌明菩薩咒第十四章 趙然的一夜暴富第十二章 鬱悶的白騰鳴第一章 回明第五十四章 拔度英魂第四十二章 後盾第一百二十四章 麻煩還是不麻煩